2020-04-2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省首屆(2019年度)博物館
精品陳列展覽評選推介精品獎:
拓石為紙:娓娓訴說古河東前塵往事
運城,古稱河東,地處黃河中遊,表裡山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代碑刻遺存極為豐富,名冠山右。據不完全統計,多達4000餘通。這些碑刻或典藏於文物館所、寺觀祠廟,或散布於城郊鄉野;或載功頌德,或證史記事,或規勸戒勉,或書法高妙,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和書法藝術價值者不可勝數。
2019年12月5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隆重開幕之際,作為分會場的運城博物館舉辦了極具地域特色的「石之語——運城碑刻精品拓片展」。此次展覽展出了運城漢代至元代碑刻精品拓片38通,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等多個方面,既有歌頌事主生平的德行陳述,又有造福生民的勒石記事,也有約束自省的諄諄勸誡,更不乏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宋徽宗趙佶以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名家真跡。
本次展覽共分為「頌德篇」「記事篇」「規戒篇」「書法篇」四個獨立成章的單元,力求從政治經濟、立德立言、文學藝術等方面,向觀眾娓娓訴說古河東的前塵往事。「頌德篇」,展示的是記述某人或某一重大歷史事件功績的頌德碑。碑文內容或頌揚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或讚美達官貴人的豐功偉績,或謳歌社會賢達的美德義行,或讚頌大自然的造福天下,不一而足。「記事篇」,展示的就是記事碑,這類碑文多為親歷者所述、所記,或一事一文,簡短精悍,或數事雜糅,長篇詳述,可補史志記載之不足,可糾史志記載之偏額,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規戒篇」,展示的是告誡人們自束自約,規範行為的規戒碑。這類碑刻雖為數不多,但字字句句如晨鐘暮鼓,提醒後人。「書法篇」,展示的是由古代書法名家或高手所書的碑文。在古代書家墨跡多已失傳的情況下,其留下的碑刻文字便彌加珍貴,成為後世了解、研究、臨摹其書法的寶貴實物資料。
在展品選擇上,運城市博物館力求精中選精,首先必須是元代以前的,其次要求品相較好,碑面較完整、文字較清晰。此外還得是名碑精品,碑主是名人,或撰文人是名人,或書丹人是名人,再或者是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和其它價值。如:「東漢建寧殘碑」為山西省現存最早的碑刻,雖寥寥數十字,卻書法價值珍貴,史樹青先生曾題字「片石殘字,皆稱國寶」;「密雲太守霍揚碑」「譙郡太守曹恪碑」「梁州刺史陳茂碑」「棲巖道場舍利塔碑」「故益州總管府司馬裴鏡民碑」均為1979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全國書法藝術名碑;「裴光庭碑敕」「汾陰二聖配饗銘」「大觀聖作之碑」為封建帝王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宋徽宗趙佶御撰御書等。
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觀展體驗,本次展覽非常注重場景營造,除了裝框拓片外,還在現場放置了一些仿真碑,再通過對主色調和藝術氛圍把握、燈光照明及輔陳造型等設計,用極具感染力的陳列語言及表現手段,展示了運城碑刻的風採,凸顯「三晉碑鄉」的特色。
掃描二維碼觀看
「石之語」網上展覽
「拓石為紙:娓娓訴說古河東前塵往事「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資格審核,進入初評環節,朋友們可點擊下面的二維碼欣賞,並為入圍的展覽點讚加油!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網上展示,為你喜歡的展覽進行點讚!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南麗江
原標題:《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拓石為紙:娓娓訴說古河東前塵往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