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借網絡馬甲大行其道 身披新型電子商務外衣(2)

2021-01-11 中國網財經

  底切斷觸角遭遇難題

  在暗流洶湧的網絡傳銷面前,傳統的監管手段遇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由於網絡具有虛擬性、跨地域性特點,網絡傳銷活動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銷分子在一個地方可以方便登錄其他地方的網站從事傳銷活動,參與傳銷的人員也可能分布在國內的眾多城市、農村甚至國外。基層工商部門受屬地管轄條件的限制,只能對轄區的傳銷活動進行監督和打擊,很難在一個全國性的行政監管平臺上實現信息共享,難以形成監管合力,導致無法從源頭上切斷傳銷分子的觸角,治標難治本。」臨沂市工商局河東分局的工作人員說。

  此外,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工商部門在網絡的海量信息中發現傳銷案件線索的難度極大,而且受職權條件限制,無法對可疑網站直接監督檢查。因此,工商部門只有在接到舉報或者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才能實施立案調查,使打擊傳銷工作比較被動。

  對於如何打擊網絡傳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建議,必須依託網絡信息技術。

  據劉俊海介紹,2010年,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在創新網絡監管方式方面做了有益嘗試。例如,要求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要承擔對在其經營的網絡交易平臺上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營者及其發布的信息進行檢查監控的義務;將企業信用監管作為主要監管手段,要求工商系統建立健全網絡經營主體信用分類監管信息系統;要求以網絡信息技術為監管依託,適應網絡無地域限制的特徵,實行工商系統內全國聯網一體化監管。上述制度對於打擊網絡傳銷犯罪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

  「遺憾的是,該辦法僅是行政規章,法律位階過低,其制度優勢尚未得到應有發揮。執法實踐證明,打擊網絡傳銷犯罪單靠工商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建立健全包括工商、公安、工信、商務等機構在內的快捷高效、無縫對接的全國網際網路一體化合作監管機制,既強調各部門之間的明確分工,也要著眼於形成執法合力,從而更好地打擊和遏制網絡傳銷犯罪。」

  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從工商執法方面來說,工商機關應當注意對辦案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著力研究和推廣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巡查和調查取證的新思路、新方法。此外,加強工商部門的監管和查處網絡傳銷專業技術和專業設備的建設。從聯合執法方面來說,建立工商、公安經偵、網絡監控、電信、銀行執法監管合作機制。

相關焦點

  • 趙佔領:警惕傳銷套上網絡「馬甲」
    提及傳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旦被騙入局,往往身不由己,行動自由受到限制,主動或者不得不去騙親朋好友。這種傳統傳銷相對易於辨別,危害性也已被多數人所認識,越來越沒有市場。但是,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給日薄西山的傳統傳銷帶來新「生機」,各種披著「網際網路+」外衣的新型傳銷模式層出不窮,隱蔽性更強,涉及人數更多,金額更高,危害性更大。
  • 小心網絡傳銷「馬甲」騙術
    小心網絡傳銷「馬甲」騙術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登錄網際網路,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邊上網娛樂一邊上網賺錢」「輕鬆月入10萬」之類的小廣告。古冶警方提醒市民,伴隨著網絡經濟高速發展,傳銷披著各種「網絡馬甲」招搖撞騙,陰魂不散,網民務必提防。
  • 中央政法委評「網絡佔卜」:網際網路高歌猛進不允許歪風大行其道!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也紛紛上線,美其名曰:「測測來年運勢」。你下單了嗎?網絡佔卜這麼火,真相究竟為何?對此,長安君有三句話想說——第一,網際網路的外衣掩蓋不了封建迷信的本質。網絡佔卜便是後者:借高科技「還魂」,拉年輕人「下水」,宣揚封建迷信,傳播文化糟粕,利用當代人的焦慮心理和生活壓力,虛構假象並以此營生,著實可惡!網絡佔卜,別再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幹割韭菜的勾當:自作聰明太荒謬,愚弄百姓太可恥!第二,網際網路包裝下的糟粕亟待卸下偽裝。
  • 網警為你揭密七大典型傳銷騙局
    近年來,隨著國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日漸增強,不法分子也「與時俱進」,新型傳銷方式層出不求,但無論手段如何發展,都不會跳出用豐厚回報為誘餌的套路,下面網警就來為你揭秘七大傳銷騙局:1、道具型傳銷這是最傳統的傳銷
  • 母親被拉參加「國家級項目」,弟弟救人也入坑,誰說傳銷跟誰急
    張先生一聽懷疑母親是進了傳銷窩,網上一搜「1040陽光工程」,基本確定了母親是被洗腦加入了傳銷組織,考慮到母親不懂網絡,張先生讓自己的弟弟前往鄭州將母親帶回家,本是去救母的弟弟沒想到也「陷進去」了。騙術翻新讓傳銷組織披上了新的外衣,但本質還是「拉人」,很快張先生也收到了家人的「邀請」,張先生的母親和弟弟都想拉張先生加入這個「國家級項目」。
  • 網絡傳銷五大特徵,小心被忽悠
    在家就能創業,消費不用花錢,消費還可以全返,旅遊可以免費,做微商掙大錢……如果看到有這樣的一些宣傳口號的「好事」,您可得當心了,這些是最新的傳銷騙局。隨著虛擬經濟、金融創新日益活躍,「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概念和模式延展,以電子貨幣、電子商務為特徵的金融運營體系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的同時,不法分子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也逐年增多, 傳銷模式升級換代傍上「網際網路+」,並且傳銷手段頻頻出現「新變種」。1、誘惑力十足的「誘餌」。
  • 長安劍批網絡佔卜:網際網路的高歌猛進不允許歪風大行其道
    對此,記者有三句話想說——網際網路的外衣掩蓋不了封建迷信的本質談起算命先生,我們嗤之以鼻;但前面加上「網絡」二字,似乎佔卜一事立馬變得高大上起來,誘得不少人輕而易舉地跌坑裡——君不見大數據給電影算命,年進帳百萬;君不見基於AI的星座測試,背後潛藏著千億級市場
  • 朋友圈傳銷,一腔火熱會換來什麼?!附2016網絡傳銷公司名單
    網絡傳銷青睞三種模式「推廣返利」最常見        這種輕鬆賺錢的方式到底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形式,還是變相的網絡傳銷?市打傳辦工作人員謝偉表示,從這種表述方式和運營模式上看,應屬於典型的網絡式傳銷。
  • 一周輿情盤點:涉案14億元特大傳銷案告破;中脈被實名舉報傳銷!
    《一周輿情盤點》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今天(7月23日)通報:近日,天河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歷時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全面偵破廣州立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依法刑事拘留6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14億元, 警方介紹,為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在
  • 網絡傳銷化妝品被罰180萬元
    原標題:網絡傳銷化妝品被罰180萬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高敏華)昨日,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及消費警示,佛山全年共查處網絡違法案件751件,同比增長59.45%。
  • 網絡傳銷!
    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7月23日通報:近日,天河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歷時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全面偵破廣州立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依法刑事拘留6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14億元。
  • 這些網絡傳銷「套路」要當心
    此外,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清查傳銷窩點830個,清查傳銷人員4646人,教育遣返4563人,查處案件85件,罰沒款1.14億元。發布會上還對外公布了10件典型案例,多起案件涉及網絡傳銷、虛假宣傳,尤其值得注意↓↓↓要警惕!
  •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傳銷老套路 穿區塊鏈新「馬甲」
    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四川查處的這兩起美容護膚產品網絡傳銷案很典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劉佳)4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成都市新都區市場監管局連續查處兩起網絡傳銷案。為此,執法部門提醒,網絡購物盛行,美容護膚產品成為女性消費者的重點消費品。但消費者在消費時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不小心落入傳銷陷阱。
  • 央視曝光:這種微商也是傳銷!!!
    2、微信紅包截圖生成器  一些拆紅包的截圖,也是可以用軟體生成的▼  只要在軟體裡輸入頭像、暱稱、祝福語、金額等相關信息,頁面即可生成,比ps一句話總結就是:「做微商」並不代表是傳銷,但有人會借著「微商」的名義搞傳銷。那麼我們該如何辨別朋友圈裡那些刷屏的是「微商」和「傳銷」呢?據中國消費網介紹,當前網絡傳銷主要有以下五種表現形式。
  • 網絡傳銷造夢斂財:冠以「民族品牌」騙人入夥
    正義網三明6月10日電(通訊員王玲)近年來,傳銷犯罪案件逐年遞增,傳銷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從以前典型的傳銷實物產品,演變為披著各種偽科學、偽公益、偽官方外衣的「純資本運作」的新型傳銷模式。近日,打著支持國貨的旗號,慫恿他人成為會員並發展下線的被告人鄧某官被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傳銷是什麼?認清傳銷本質,拒絕被騙
    ,當時在國外,它被叫做是層級分銷,並不叫傳銷,引入之後,確實解決了就業的難題,經濟上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確實使國家和人們受益了,這時的傳銷並沒有不好的說法,只是一種企業發展的模式,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利益的趨勢下,出現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逐漸地形成了一種變相傳銷,也就是我們現在認識到的傳銷。
  • 鶴壁警方破獲「火幣網」新型傳銷案,抓獲數十名主犯
    近日,在市公安局的全力支持下,山城分局聯手市經偵支隊首破「火幣網」新型網絡傳銷案,並遠赴呼和浩特抓獲數十名主要犯罪嫌疑人。2020年年初,市公安局山城分局經偵大隊接到線索,深圳某資產管理(香港)公司分支在鶴壁市山城區、淇濱區等地發展會員,疑似傳銷組織。山城分局經偵大隊接到線索後,高度重視,考慮到疫情期間大多數人無法復工復產,網絡極有可能成為經濟犯罪的高發地,疫情期間山城分局經偵大隊全員勠力同心,合力攻堅,白天在社區和市界卡點執勤,每天下午四點準時召開專案研討會。
  • 電商網絡傳銷直銷等等幾種傳銷的區別與特性!
    網絡傳銷就是指根據網際網路技術等當代通訊媒體以「電商」、「直銷模式」、「網際網路營銷」、「代理伺服器」、「網絡加盟」、「在網上投資基金」等為名開展的一種非人與人直接接觸的傳銷組織主題活動。伴隨著近些年網際網路技術的髙速發展,其發展趨勢擴散局勢也愈發嚴重,逐漸變成一些傳銷公司和傳銷人員的關鍵從業傳銷組織非法活動的運行專用工具和方式。網絡傳銷特性一是傳統式傳銷組織的「網絡版」。
  • 盤點2019年度十大傳銷案 超千萬人陷入傳銷陷阱
    經查,犯罪嫌疑人潘越健等人註冊成立深圳前海沃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前海雲集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後,潘越健等人在網際網路設立「TPS雲集品商城」平臺,設計多種複雜獎勵制度,以推銷、購買商品為名,借「跨境電子商務」、「一帶一路」、「共享經濟」之名,通過網站、雲博客、體驗館、央視等官方媒體大肆進行虛假宣傳,誘使參與人加入並不斷發展下線,騙取大量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