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迷茫和絕望的時候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讀《任正非傳》

2020-12-21 蓮心看世界

說實話,現在這個社會有些浮躁。雖然物質條件比以前豐富了很多,但是很多人的幸福感並不強。前不久,我在一個網絡平臺看到網友的提問說:「沒背景沒靠山,也沒有奮鬥的激情,感覺人生沒有了希望,我該怎麼辦?」我給他的留言是:「去讀《任任正非傳》」。

真的,我認為每一個對生活缺乏激情的人都應該沉下心來去讀一下《任正非傳》。大家都知道,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也是目前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之一。《任正非傳》生動介紹了任正非的成長經歷,創業經歷。他經歷的磨難和挫折,他面對磨難和挫折所表現出的堅強和鬥志,足以讓每一個閱讀者汲取能量,洗心革面,從頭再來,滿懷激情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任正非出生於貴州,祖籍浙江,兄弟姐妹七人,十年動亂期間其父任摩遜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打入監獄,全靠母親一個人拉扯七個孩子,家境極度貧窮。當時為了活命,兄妹七人實行「輪餐」,每人每天輪流挨餓,任正非回憶說,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有白饅頭吃。

任正非長大後考入了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參軍成了一名技術兵。他40歲的時候趕上裁軍,復原之後好不容易在石油系統找了一份負責貿易的工作,但是卻不慎被別人騙走200萬元。這一次意外事件,不僅導致任正非被開除,也導致了他的婚姻破裂。

但是,走投無路的任正非沒有等待,沒有絕望,他聯合五位朋友湊錢辦起了華為公司。從一開始的交換機貿易,到後來的自主研發生產,華為一步步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大型企業。

古人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任正非的經歷堪稱最為勵志的一部成長史。讀了《任正非傳》,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我們經歷的那些所謂困難,和任正非當年經歷的磨難相比,真的算不了什麼。

著名作家巴金說過:「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的。」人生是需要一些精神的力量來支撐的。點擊下面連結買一本《任正非傳》讀一讀吧,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穫。

相關焦點

  • 失業了,迷茫,感到絕望怎麼辦?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有些坎坷的,或多或少,很少有人一帆風順。只有經歷過磨難的人才能更好的地鍛鍊自己,只有戰勝自我,人才會更成熟,成為強者。沒有經歷失敗的成功並不完美。第一點 失業並不是什麼大事這是人生小插曲而已 。
  • 對人生感到迷茫、絕望,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怎麼辦?
    有人問我,TA的人生一直在走下坡路,從來就沒有成功過。
  • 任正非如何從負債200萬逆襲人生?讀懂這10字人生哲學,你也可以
    任正非曾經說過:「人的本質不依賴於外部環境,而只依賴於人給予他自身的價值。」所以,一個人自身價值就決定了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而談到「價值」自然就得提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是一個實幹家,低調而內斂,最終從一貧如洗逆襲成赫赫有名的人物。眾所周知,務實精神已經滲透到華為的每一個毛孔。
  • 麥家說《人生海海》: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
    人生是什麼?有的人說是苦海,我們都是在苦海裡掙扎的魚兒;有的人說是絕望,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一處絕望走到下一個絕望;有的人說是救贖,是一場對自我,對生命的救贖;諜戰小說之父麥家在他巔峰的時候,忽然隱退,而後用八年的時間,寫下了恢弘巨著《人生海海》,用一個光怪離奇的角度,告訴了世人,人生是什麼?
  • 任正非算不算「天命之子」?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創立了華為公司
    任正非算不算是「天命之子」?他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創立了華為公司任正非並不是一開始就創立華為公司的,華為,是他在44歲的時候才下決心創立,並且那個時候的任正非,完全可以用「落魄」來形容。44歲的任正非,在經營中被人騙去200萬,還被國企南油集團除名,丟了鐵飯碗。
  • 序:人生總會有低谷期,誰的人生不迷茫?
    果然第二年小學就只收書本費了,就這樣我上了學,在九年義務政策下,順利讀到高中,考了一所普通的大學。本質上我是不想讀大學的,因為當時家裡三個孩子同時讀大學,開銷很大,就學費一次性就需要拿2w。由於小時候見慣了父親的暴力,所以我心裡有點怕他,最終在父親堅持去了大學,然後從老師那得知可以申請大學助學金,就這樣上了幾年大學順利畢業。然後就面臨實習就業。
  • 我迷茫的人生....
    ,從不同的階層,有在校的大學生,也有在業的小青年,也有失了戀了人,總之各種各樣的,就是迷茫,不知道如何走下去,下一步路該如何走了,迷茫,迷茫,迷茫,現在的人都怎麼樣了?第二,對某個人不能忘記,你明明那麼愛她,她卻無視你的存在,你為她做了那麼多,最後卻看到她和不如你的人在一起,你感覺你是個失敗者。這就是迷茫的所在,你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以後的人生,路還是要走了,但你卻喪失了選擇的勇氣。
  • 馬上要讀研究生了很迷茫 怎麼辦?
    但是有些小夥伴就會開始迷茫,甚至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我是誰?我在幹嘛?我以後要幹嘛?」「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嘗試,但是我已經忙到沒有時間了,我還有機會嗎?」可以365天悠閒地放鬆、刷劇和玩耍~當然不是!選擇間隔年雖然意味著短暫暫停學業,但這段時間還是要找點事做做的,需要有明確的目標、預定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當我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可能已經上了20年的學了。
  • 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
    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推薦語: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到了12月份,距離2021年到來也只有幾天的時間而已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就引發了市場上關於「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的討論。
  • 《且聽風吟》:縱使一直在失去,人生也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
    如今重讀《且聽風吟》,我才讀懂了村上春樹想表達的思想,也才領悟到村上春樹對這個世界的熱愛,正如他在書中開門見山所說的一句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底徹尾的絕望。」面對相逢如故的「鼠」,在他因家庭和愛情迷失自我、孤獨感傷的時候,作為好友的「我」也只能選擇沉默,用「搶白」的方式轉移話題;面對有曖昧關係的醉酒少女,在她因照顧癱瘓妹妹、承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重擔時,作為情人的「我」也只能選擇沉默,用婉轉的方式拒絕少女的訴說。
  •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個迷茫的人該怎麼走下去?
    每個人在每一個年紀都有屬於自己的迷茫,而正值青年的我也遇到了自己一直想不通的思緒,今天暫且寫出來供大家批評指正。了解設計院的讀者就會知道,設計者的終身責任制是多麼巨大的壓力,每一天都擔驚受怕,想著自己設計的建築塌了怎麼辦?這可是坐牢的責任。同樣此行業的採購也是這樣,每一天都想著自己籤過的字,買到的東西,驗收的設備出現重大問題該怎麼辦?
  • 當人生遭遇迷茫的時候
    而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得不徘徊於各種選項中躑躅不前;有時候選擇後卻又後悔不已……對於大多數而言,迷茫是人生的常態。迷茫是人生期望與現實激烈碰撞下的產物,常常讓人無法把握把控,讓你看不清迷霧下的遠路和前方。每個人在面對人生迷茫和困惑的時候,做出的反應和選擇不盡相同,結果大相逕庭。
  • 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感覺有點迷茫,該怎麼辦?
    系統傳來一個推送問題:在大學不是很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轉專業的話也沒有特別熱愛的專業,感覺有點迷茫,該怎麼辦?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找不到方向,這在人生中時常是困擾我們的矛盾糾結點。還是說你真的也去付出了行動和努力,才發現自己是真的沒有那麼熱愛?也許前者居多吧。還未付出實踐,就要迷失在自己的想法裡,似乎一眼就望到了結果,實際上卻忽略了自己行動上的畏縮、惰性。在迷失之時,要有實際對抗行動。我很理解大家的迷茫,在人生選擇裡存在好多大大小小的茫然時刻。
  • 當我們迷失自我的時候,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那你肯定會經歷迷茫,童年時的迷茫,青年時的迷茫,中年時的迷茫。我們怕的並不是在道路上,我們看不見前方的光明,而是從根本就認定我不可能看到前方的光明,因為我們的前方只有黑暗。當我們的未來還充滿一些不確定性,一些未知數,我想你應該可以在角落裡偷偷的笑了,因為這樣你還有可能去把握住那一絲光明,還有機會讓自己走出黑暗,你還有希望得到重生,而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陷入了絕望。當你迷茫的時候,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靜下心來看看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看看你曾經邁過的那些坎坷,走過的那些荊棘。
  • 華為今天的成功,還真的離不開任正非!
    從那以後,華為就出臺了硬性規定:每年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研發人員和市場人員互相轉換崗位,目的是為了團隊之間的深度融合,避免各條線之間出現脫節。1997年之後,華為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隨著規模越來越大,管理上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時,任正非決定,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去管理公司。
  • 孟晚舟戴腳銬出庭,任正非輕鬆笑對:女兒說還要讀「獄中博士」
    但她看起來,竟沒有一絲窘迫和頹廢,眉宇間儘是溫和的從容。內心強大且優秀,孩子身上的品質,是父母教育的傳承。此前,在孟晚舟被捕後,有記者採訪父親任正非:「如果當時,您和您女兒一起去了加拿大,一起被抓了怎麼辦?」
  • 因為感受過生活的艱辛,所以任正非對員工格外大方!
    任正非出生在貴州安順地區的一個小村莊,家裡兄妹6人,父親是鄉村教師,知識分子家庭的背景給了任正非很多幫助,正是因為父母對於知識的重視,才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也堅持讓任正非完成學業。由於家裡孩子多,生活壓力很大,而作為老大,任正非多花一分錢,弟弟妹妹就沒有錢花,所以小時候的任正非非常懂事,他曾說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吃到白饃饃。可以說任正非在年輕時就嘗遍了生活的艱辛,還有過打工和當兵的經歷,最後在40多歲時選擇創業,所以他對生活有著比普通人更多的感悟。
  • 稻盛和夫:越是絕望的時候,越要做好這件事,人生會越來越好
    人生難免遇到困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怎麼辦?是一蹶不振還是遇強則強?稻盛和夫說:「當你覺得不可能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稻盛和夫從小就經歷過很多的災難,但每一次都在災難中崛起。為了在這家企業做出成績,於是,稻盛和夫廢寢忘食地做研究,顧不上困難和絕望,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唯一。果然奇蹟還是發生了,在沒有先進設備和技術的背景下,稻盛和夫憑著超出常人的努力和熱情,最終研究出了這種陶瓷新材料。不僅挽救了瀕臨破產的企業,還為日後的京瓷打下了基礎。有人說,京瓷的成功,絕大部分原因都要歸功於他的創造者稻盛和夫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完美主義」。
  • 每天都在浪費時間,該怎麼辦
    有同學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他感覺在大學裡很迷茫,沒有什麼目標,每天都在浪費時間,該怎麼辦?明明上大學前想要好好努力學習的。讀到此處,第一個想法就是想幫到這位同學。該同學感到大學生活迷茫,每天都在浪費時間,不知道怎麼辦。結合實際情況,本文試圖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有類似情況的同學。一、讀誦經典此處的經典指論語,如果有時間多讀一本就是道德經,還有多餘時間,可以讀大學、中庸、孟子、莊子。讀誦指每天抽出時間讀,注意是每天讀、經常讀,不是讀一遍就完了。
  • 稻盛和夫:越是絕望的時候,越要去做這3件事,人生會越來越好
    人生難免遇到困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怎麼辦?是一蹶不振還是遇強則強?稻盛和夫說:「當你覺得不可能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稻盛和夫從小就經歷過很多的災難,但每一次都在災難中崛起。沒有天賦、不夠聰明,稻盛和夫憑著自己的努力、渴望和對逆境的抗爭,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事業。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面對絕境的經驗,「越是絕望時,越要去做這3件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