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2020-12-2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養魚老道,可不可以多講講小魚缸養魚的方法呢, 比如說40釐米的的,60釐米的魚缸。 家裡地方小的魚友,根本沒有地方放置大魚缸啊,這些小型魚缸飼養什麼魚為好,大致需要選擇什麼樣的過濾形式?

如果我告訴大家,小魚缸就應該飼養點小型觀賞魚,很多魚友其實是很不樂意的。

但是沒辦法,事實就是如此,很多的四零六零缸,根本不適合用來飼養諸如:地圖魚、鸚鵡魚、紅尾皇冠、金魚、錦鯉等中大型觀賞魚。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例外,那就是魚缸的寬度和高度還不一樣,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大小,它也不一樣,另外,過濾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燈科魚之類的小型熱帶魚,四零六零缸都可以飼養,開放型的過濾優於密閉式

我們這裡不談專業草缸,還是以飼養觀賞魚為主,不過,即使是草缸,大部分也都會選擇瀑布過濾或者濾桶來作為主要的過濾形式。

對於魚缸的過濾形式選擇,養魚老道的一致意見就是,開放型的永遠要比密閉型的要好,這是我的一貫觀點。

也就是說,在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的情況下,還是瀑布過濾要優於濾桶,上濾系統要優於下濾、滴流盒要優於反氣舉結合簡單的上濾,道理上我就不必過多做解釋了。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就是這麼認為的,本來這些東西也沒有個什麼對錯,如果您認為濾桶一定優於瀑布、下濾一定優於上濾,那就繼續使用就是了。

大家可能也會看到,我在使用瀑布過濾的時候,一般帶有蓋子的,我都會把蓋子給拿掉,不要天真的以為硝化細菌或者其他有益菌、以及濾材上的那些殘留垃圾,就不需要通風換氣了,哪怕我們的魚缸沒有缸蓋。

這些殘留物和垃圾,長期在那種密閉、不通風、不見光的過濾環境裡,只會加快其發酵和變臭的速度,而且濾材的骯髒程度,我們根本無法觀察。

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水妖精和小外掛就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假設我們就是飼養一些普通的燈科魚或者孔雀魚、斑馬魚之類的小型觀賞魚,視自己的飼養密度和魚缸情況而定,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小外掛都可以很好的控制住魚缸的水質,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個40釐米的魚缸,飼養點上述的小型觀賞魚,它怎麼可能控制不了魚缸的水質?我真的很不明白。

之所以我們控制不好魚缸的水質,只是因為之前,在放置觀賞魚之初,我們根本沒有做好睏水、養水和雜質徹底沉澱的工作,或者購買的觀賞魚有病,就是這些原因造成如今的水質無法控制,這個原因可能根本就不在於魚缸的過濾選擇上。

如果說,我們的魚缸有一個小外掛依然不能有效控制水質,還會看到細微的雜物漂浮,而又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增設水妖精的話,那麼我們是可以加設一個水妖精來輔助過濾的,如果是飼養密度極低,小外掛也可以不用,一個水妖精足矣。

這些情況根本不可能有一定之規,完全在於個人觀察和選擇,水妖精和小外掛還會有很多規格呢。

魚缸水體夠用,飼養密度很低,我們就選擇小規格的,反之就選擇大規格的,這個道理,難道還用別人天天拽著耳朵去囑咐嗎?

另外關於魚缸造景的問題,比如是否需要加個水草、鋪個陶粒、放置個沉木啥的,大家可以參考我的或者網上的很多視頻,因為情況牽扯太多,誰也無法全部解釋明白的。

小魚缸養大魚,那肯定要加大過濾系統的,我們可以選擇普通上濾或者滴流盒

小魚缸養大魚,或者說中型觀賞魚,會牽扯到兩個方面,一個是繁殖缸,一個是純粹為了飼養。

我們比如說使用四零、六零魚缸,想要繁殖燕魚、七彩或者迷你鸚鵡魚等,一個魚缸裡就飼養一對種魚的話,其實一個水妖精,一般就沒有問題,最多也就是在它們未產卵前再加個外掛罷了。

如果還有誰,在上述的這種情況下,就是說只飼養一對種魚,加個外掛依然處理不好魚缸水質的話,其實這個魚缸還有其他功用的。

比如說可以用來裝米、裝面,如今米麵都有點漲價,我們可以多屯點糧食的,那個魚缸用來養魚,真的是有點可惜了,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只能言盡於此了。

那麼,假設我們在這些小魚缸裡,飼養個體較大的金魚,一群七彩或者燕魚、甚至於非要飼養鸚鵡魚、地圖魚等,因為打鬥所產生的各種問題,誰也無法處理。

而水質問題,我們勢必要加大魚缸的過濾系統,否則一定是玩不轉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普通的上濾,假設飼養密度比較適中,如果再不行,還是以滴流過濾盒為主,最好不要去使用到上濾結合反氣舉,因為在這樣的小魚缸裡,本身可用空間就很小,反氣舉會佔據很大的空間位置,還容易藏汙納垢,甚至於導致某些體虛的觀賞魚,無辜的死在反氣舉和魚缸的夾縫裡。

還不如我們一步到位,直接添加一個滴流盒為好。

不過有些魚友,對於滴流盒的噪音問題,以及美觀問題會有所顧忌,就是感覺反氣舉比較美觀,結合上濾系統也能夠完美解決魚缸的水質問題,那也不是不可以,我只是談談我的看法,畢竟每個人會有每個人不同的欣賞角度。

反氣舉雖然有上述的一些缺點,但還是會有,增加濾材面積、減少上濾噪音、促進底部雜質收集等諸多優點的,比較適合於我們的魚缸只有一個簡單的上濾槽,無法打開缸蓋添加滴流盒等情況下使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形予以適當選擇。

小型觀賞魚不是不可以混養,淘汰率一定很高,很多小型觀賞魚的疾病,不必醫治

小型觀賞魚雖然價格不貴但是疾病較多,由於其個體較小、品種又繁多,因此很多魚友喜歡把它們混養在一起,從而會發生大量的交叉感染等情況。

正如昨天養魚老道購買的藍眼燈,在未開袋之前,就發現了有三條魚出現縮鰭現象,不管它們是由於旅途勞累還是水溫過低,這三條魚我是不敢把它們合缸的,只能單獨找地方暫養一段時間再說,很有可能它們就會爆發白點或者水黴。

只有等它們徹底恢復好了,再去合缸,如果恢復不好,視為自動放棄,我也沒有必要單獨為它們加溫或者單獨用藥,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因為個魚體質等原因,即使用藥也未必會有好的作用,而且很多的小型觀賞魚,根本就不耐藥,任其自行恢復,不聞不問,就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說,在我們飼養這些小型觀賞魚的時候,選魚問題不容忽視,合缸之前最好事先隔離,有一個小小的檢疫缸或者隨便什麼容器,在保證水溫的前提下,有必要事先觀察一個階段,否則就不要再去胡亂混養了。

其他的問題就沒有什麼了,保證水溫、水質,三天後正常投餵即可,少食多餐,千萬別餵多,發現有問題的,及時隔離或淘汰。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過濾形式選擇,應該注重實效,我們不管個人手工愛好的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關於飼養觀賞魚,魚缸各種過濾形式的選擇問題,目前來說已經到了一種:另諸多新魚友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的地步了。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有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購買新魚缸,是隨意看好一個魚缸就買,還是首先定好自己想要飼養什麼觀賞魚以後,再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大小,來選擇魚缸呢?
  • 反遊貓魚不是稀奇品種,中大型觀賞魚缸裡,還是不飼養為好
    但是在這三種觀賞魚中,唯獨反遊貓,我對它們的印象可不是太好。鯰科類觀賞魚,可以肚皮朝天遊動,品種很多、大小不一首先,反遊貓魚屬於鯰科類觀賞魚的,一提起鯰科,大多數魚友可能會想到很多帶有鬍鬚、身寬體胖的觀賞魚吧,比如說招財貓之類的,而反遊貓魚的身型倒是比較瘦小,品種也很多,大小不一,從6釐米到十來釐米及以上不等。
  • 為什麼有諸多的魚缸過濾形式,根本沒有過濾棉呢?
    沒有什麼不可行的,只要能去除雜質和有機物就可以其實我認為,這個設想並沒有任何的不可行之處,我們不必去探討什麼古法養魚或者根本沒有任何過濾形式養魚,很多飼養小型觀賞魚的魚缸裡,只有一個水妖精,那就是一塊生化棉而已,不也能照樣保證住魚缸的水質嗎?
  • 一位老魚友,精心總結的觀賞魚飼養經驗介紹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看到了一位魚友的精緻評論,關於自己飼養觀賞魚的一點小經驗,養魚老道在此借花獻佛,和大家簡短分享一下:下段是評論簡介,之後的每一個標題,都是這位魚友的原話。
  • 發燒級別的魚缸過濾系統會有哪些,新魚友們適合玩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但是在飼養密度極低的小魚缸內,這兩種過濾形式依然會存在,使用效果也未必就不好。小魚缸小過濾、大魚缸大過濾,這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來說,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小魚缸,我們只要能夠適度控制住魚缸的水質,就可以採取最為簡單的過濾形式,比如說水妖精、側濾、背濾、小濾桶、瀑布過濾,等等,完全都可以適用。
  • 哪些觀賞魚可以裸缸飼養、不必造景?可以選擇的品種有很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還是選擇裸缸飼養為好。 一、小魚缸飼養很多品種的小型觀賞魚,可以不必造景 比如說,最為皮實的迷你鸚鵡魚,完全可以不必造景飼養,只是如果想要它們保持很好的發色,需要使用暗背景,或者較暗的底色背景,藍色的就可以,這樣它們就能有很好的體色,它們也能生活的很好。
  • 魚缸過濾系統和照明燈,24小時開啟,觀賞魚能不能被累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過濾系統24小時開啟,能不能把觀賞魚給累死的問題,以前經常有魚友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至於,但是有幾種特殊情況,可能也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 哪些中大型觀賞魚比較皮實,飼養前需要什麼準備工作?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我們把中大型觀賞魚分為錦鯉以及其他熱帶觀賞魚,這就已經是兩種脾氣、水質、生活習性完全不一樣的觀賞魚。如果我們的水溫不能有效保持在高溫區,冬季不想加溫飼養,那麼首選的品種一定是錦鯉,金魚和草金不算大型魚。應該說在大型冷水魚中,錦鯉還算是最容易飼養的品種了,沒有之一,當然部分原生魚除外。
  • 80釐米的魚缸,到底能夠飼養多少孔雀魚,或者其他小型觀賞魚?
    很多魚友對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總是在不斷地打聽,其實這裡面根本不會有一個什麼比較確定的概念,正如今天養魚老道購買了140條的孔雀魚種魚,對於每個魚缸的魚兒密度的放置也是經過了仔細的分析的,並不是說我就是簡單的把魚兒往每個魚缸裡一分就完事了,再者即使如此每個魚缸裡的飼養密度它也未必一定都是絕對的正確。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 觀賞魚中的終極殺手,黑食水虎魚,應該如何飼養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因為購買的馬克吐司數量太少,不夠一缸養的,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養魚老道準備飼養一條小黑食,這樣的話馬克土司立刻就會變成了配魚,如果它們之間出現了打鬥現象,就要及時分缸了,這個有待於以後持續觀察。
  • 不同觀賞魚品種的飼養方法,它們之間有一定技術差異嗎?
    因此,大部分的新魚友,總是希望我們一開始由易到難的緩慢入手,最好是能夠選擇一種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為好。那麼,飼養熱帶魚的和飼養冷水魚的,飼養所謂低檔觀賞魚的和飼養高檔魚的,有沒有不同品種間的技術隔離,是不是高檔魚就是不容易飼養呢?
  •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再就是關於換水的頻率,之前我都是直接使用的井水,每周換水大約四分之一,這樣是不是不好,還是改成每天抽底好吧,如果改用純淨水飼養它們行不行呢,我怎麼感覺,自己現在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飼養它們才算是對的呢?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上午養魚老道可是好一頓忙活,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兩條羅漢魚做準備,僅僅是一個倒缸的過程,但是極其複雜。魚的品種不同,對於氧氣的需求量根本不一樣我們比如說,我現在這個小魚缸,長度為60釐米,寬度為30釐米,高度35,裡面飼養有8條鰟鮍魚,十來條麥穗魚,還有接近20條蝦虎,加起來有40多條魚,它們會缺氧嗎?
  • 把這些專用名詞,從魚缸裡忽略掉吧,觀賞魚活的時間還能長點
    再一個就是,我們是否可以多去看看一些老魚友到底是這麼做的呢?我經常說過的一段話就是:如果我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不要過度相信理論,多去魚店走走看看,看看他們的過濾系統是否比你家裡的還要複雜?前提是飼養著同品種的魚,看看人家的養水過程是不是在往魚缸裡添加什麼東西或者需要什麼闖缸魚?
  • 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些通貨品種和熱門品種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作為一般的新魚友來說,在想要飼養觀賞魚之前,都會在網上瀏覽一下,哪些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這樣的魚,老魚友只要看一眼,都會躲得遠遠的,心裡想著,還是留給新魚友們享用去吧……那麼,除了上述的這些太過普通的品種以外,還有哪些觀賞魚比較易於飼養呢,它們會有一些什麼顯著特徵?
  • 不會造景、不會養水草,我們就裸缸飼養觀賞魚,這又有何不可?
    飼養小型觀賞魚的造景魚缸,對與此種雜質,我們可以長時間的忽略,通過換水、保證物理過濾的有效性或者栽種水草來予以改善,但是中大型觀賞魚出現此種情況的處理,我們就要麻煩很多,甚至於長時間也養不出一缸好水,因為過多的有機物沉澱,不一定堆積在魚缸的哪個角落裡或者哪個造景物的背後,有時候我們可能未必發現。
  • 過濾系統原來這麼豐富——成品觀賞魚缸的過濾系統!
    大家都知道,過濾系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至關重要。擁有一個好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魚缸內的水質,使觀賞魚能夠健康成長!既然過濾系統這麼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呢?還有就是市面上的成品缸的過系統都有哪些形式的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魚缸的過濾系統。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主要分為: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
  • 這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你有在用嗎?養觀賞魚過濾效果好也省電
    相信不少魚友都聽過「底濾」這一名詞吧?說來說去,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底濾」到底是什麼,他不是魚,也不是養魚工具,而是一種過濾系統。可以說是目前最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大體的構造,總之就是以一種形式出水,可以是虹吸也可以直接打個洞流水,然後經過層層的過濾後再由水泵將其吸回來。接下來我們看看底濾的濾槽構造圖片。濾槽中長短一致的板子叫做懸空板,他們的長短大小以及下面的懸空尺寸都是一樣的,不會有這邊大那邊小的現象出現。而一塊比一塊低的板塊叫做水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