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這部電影時,險些看不下去。
一是電影比較老,拍攝於97年,而且還是義大利的,所以生活場景很難將人帶入裡面;二是電影的前半部分講述的故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很容易中途就棄了。
好在,我想知道,這部電影為什麼經典,所以一直堅持看了下去。
《美麗人生》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個獎項,當年放映期間,共計響起十幾次雷鳴般的掌聲,電影結束後,觀眾的感動依然不能平復,掌聲不絕長達12分鐘。
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菲魯喬架著一輛破車,從鄉下開往阿雷佐小鎮,沒想到途中車的剎車失靈了,在修車時,好友嫌棄圭多礙手礙腳,要他走開。
於是,圭多去一旁洗手,和小女孩聊天時,邂逅了美麗的教師多拉,並對其一見鍾情,由此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上演。
美麗的多拉出身貴族,有一個從小就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未婚夫雖然看起來體面,但為人實在不怎麼樣。圭多來到小鎮的夢想是開一家書店,於是第二天就去市政廳辦理手續,而多拉的未婚夫是負責這個事情的,明明只需要籤字就可以了,但就是拖著不籤,給人添麻煩。
和多拉倆人一起看歌劇,結束出來後,對於去市長家應酬的態度可以看出,兩人的生活追求相去甚遠。
多拉只想安靜的吃個巧克力冰淇凌,不想去飯局應酬,但未婚夫的眼神裡寫滿了想去,攀附之心溢於言表。而且對於多拉幾次表達的不想去,口頭上看似妥協,但之後遇到市長時,立馬就改口晚上準時赴約。
這關鍵時刻慫的,可以看出以後如果遇見大事是個靠不住的人。
在訂婚宴上,未婚夫還被朋友爆料以後不能去妓院了,足見根本沒把多拉放在心上,所以,難怪當看到圭多騎著白馬來想帶她離開時,會拋棄所有,和他走了。
圭多,雖然是從鄉下來的一個普通青年,但善良,樂觀,勇敢,有趣,聰明,並且真的愛多拉,把她當做公主一樣。
第一次見到多拉,就感嘆著用「早上好,美麗的公主!」打招呼,滿滿的好感,之後每一次相見,都是這句話開場。但這並不是耍嘴皮子,是發自內心的。
看歌劇時,圭多也在,結束後,趁著未婚夫去取車的功夫,圭多借朋友的車趕在他之前,先接走了多拉,本來多拉因為要去市長家應酬心情很不好,但都被圭多的幽默化解了。
途中因為車比較老舊,再加上大雨,車拋錨了,圭多和多拉只好下車,此時地上有很多水,圭多怕把多拉的腳弄溼了,便將車裡卷著的紅毯鋪開,讓多拉走在上面,不想讓她受一點點的不好。
途中等雨小一點時,圭多因為相處了這一會兒,高興的圍著多拉直轉圈圈。
雖然圭多有時看起來腦迴路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但其實很聰明,和醫生猜謎語,醫生要很久,但圭多很快就能猜出答案。
多拉和圭多離開後,倆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展開了瘋狂的種族清洗計劃,要滅絕猶太人,將他們都送到集中營裡,身體好的做勞役,身體不好的就直接帶入毒氣室等,極其殘忍。
於是,圭多和兒子也被抓進了集中營。
圭多為了不讓兒子產生恐懼,在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可怕的陰影,便告訴他大家來這裡都是為了玩一個遊戲,只要積滿一千分就能得到一等獎,獲得一個真的坦克。
儘管環境又髒又臭,讓兒子很不適,但聽到獎品是真坦克,立馬就覺得有意思了,每天圭多回來都開心的說玩了什麼什麼遊戲,積了多少分,讓兒子聽的嚮往極了。
但其實幹活幹的筋疲力盡,圭多用謊言為兒子打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直到集中營完蛋了,兒子也一直以為是個遊戲,沒受到一點傷害。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圭多去救多拉,但是沒找到,反而被德軍發現了,於是,一個士兵帶著他往處決的地方走。
路過兒子藏身之處時,為了不讓他發現異常,便擺出很誇張滑稽的走路姿勢,逗兒子笑,而離開兒子的視線後,也意味著馬上就要赴死了,但圭多的背影是輕鬆的,側臉的嘴角掛著淡笑的,沒有恐懼,想來是放心了,沒什麼遺憾了,偉大的父愛。
本片的名字是導演從託洛茨基說的話得來的,託洛茨基在得知自己要被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下:無論如何,人生都是美麗的。
只要有愛,人生都是美麗的。
電影看到最後,才看到這個故事的好,其實,生活中一些事情也如看這電影一般,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看到這件事的美麗,才能看到堅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