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明健康科普|閆天生:中西醫結合幹預抓住肺結節觀察窗口期
【欄目介紹】
2019年7月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不低於70%和80%。並且要重視癌症患者的全程管理,做好患者的康復指導,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質量。目前數據顯示,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惡性腫瘤第一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搭建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徑和平臺,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醫療知識科普成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關鍵環節,新媒體也成為受眾獲取相關信息的重要渠道。
11月28日,光明網大健康科普採訪間走進第十二屆北京胸外科學術年會現場,邀請10位胸外科專家,均為我國胸外科診療和科研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就我國肺癌早篩早診現狀、最新胸外科微創理念、疫情防控下的心肺疾病全程管理等話題,為廣大網友們進行科普解讀。
【本期專家】
閆天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胸外科-中西醫結合肺結節暨胸部疾病診療中心主任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北京分會副主委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胸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
北京大學醫學部胸外胸外科學系副主任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臨床營養雜誌、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北京分會外傷及郊區縣學組組長
中國醫促會胸外科學分會胸壁胸膜外科學組組長
【本期精彩看點】
主持人:在肺結節治療幹預中,中醫的作用及價值?
閆天生:臨床經驗來看,目前肺結節患者以女性居多,且都屬於亞健康狀態。中醫認為,由於失眠、焦慮、壓力過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肺結節等疾病高發。
利用肺結節觀察窗口期,加強中西醫結合幹預,通過中藥治療、心理疏導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力,提高肺結節治癒率和復發率。
【製作團隊】
製片人:李丹
主持人:李丹
編導:雲霄
攝影后期:逯成業
製片主任:馬少華魏燕紅
製片組:北醫三院胸外科
外聯製片:聶晶
本欄目由光明網獨家策劃出品
公益支持
[責任編輯:李然]
編輯:汪東偉
統籌:
編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