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訓練營A組營員 鄧琴
北京,我所見過男士背雙肩包最多的城市。
那些黑色的雙肩包裡,筆記本電腦、書、pad、耳機、名片、便籤、眼鏡、筆、傘、防曬霜、紙巾、口香糖、水……甚至午餐的飯盒,你能夠把你想裝的絕大多數東西放在裡面。方便、省力、大容量,就像OLAY的「七效合一」一樣,省去了瓶瓶罐罐的麻煩,確實是出行的上上之選。
上周五到建國路國際財源中心IFC大廈參觀,因為到達時間太早,坐在大廈樓前看一個又一個上班客。那些算是金融界的嬌子們,大都穿著白色襯衣,打著各色領帶,配上黑西褲,搭上黑皮鞋,身背雙肩包,跨著大步子,邁向那棟可當鏡子使用的玻璃幕牆。大廈周圍因為沒有飲食店,連一個賣早餐的鋪子都沒有,好像這樣就能隔絕柴米油鹽的氣味,顯示出高端大氣,維持永不間斷的忙碌。
如果你留意的話,在地鐵中你可以看到更多背著雙肩包男。背包的款式各異,運動包,休閒包,帆布包,皮包……它們都像是小甲殼蟲一樣,爬在每個人的背上。有些人背的是奮鬥的幸福,有些人背的是生活的壓力,有些人背的是堅定地目標,自然還有些人背的是前路茫茫。
就年齡上說,雙肩包總給人學生時代的感覺。高中時,因為書太多不得不用雙肩包,而那些臭美的男生們,總喜歡用單肩包來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帆布包,陽光曬過後因稍微褪色而散發出陳舊的味道,好不受學生們的喜愛。上了大學,書包成了一樁擺設,只有在一天全課的情況下,才背上久違的雙肩包。
在地域上,武漢、重慶等二線城市,背雙肩包的男士也遠不如北京多。容量更小的單肩包、斜挎包和手袋是更多人的選擇。一方面可以滿足他們「酷酷的」心裡需求;另一方面,壓力更小的情況下,確實也沒有被雙肩包的必要。畢竟,實用主義指導我們:包包容量剛好都用就行。
直到前兩天,一個從美國回來的朋友告訴我,「在美國,男士背雙肩包很常見。你經常可以看見西裝革履的大叔,寬闊的肩膀上,背著小小的雙肩包。」一邊說,她還一邊笑個不停。
白襯衫,領帶,西褲,皮鞋加雙肩包,這也許不是時尚,但卻是實用的首選。各種年齡階段的人,背著各種款式的雙肩包。回頭一想,這也算是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生存狀態的直觀反映。
即使戴著最新款的名表的你,也覺得雙肩包背起來更舒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