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2018年是《Keroro軍曹》誕生的20周年,而速遞君也是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在小時候的生活中就陪伴我的動畫人物。
文/速遞君
《Keroro軍曹》誕生在某一個暑假,當時的日本的一個書店正在策劃一本主要面向兒童的雜誌,於是請到了有點名氣的吉崎觀音來畫一部短篇。而這就是《Keroro軍曹》誕生的契機。
而當時的吉崎觀音沒想到自己被這個書店委託了這樣的任務,所以只是一部小短篇作品也加入了很有精心設計的設定。還沒有正式要開連載作品的時候他就已經設定好了K隆軍和地球人的角色設定。
《Keroro軍曹》的另一個名字是《青蛙軍曹》,故事中的主角原型就是綠色的青蛙。世界上不單單有綠色的青蛙還有很多其他顏色的青蛙,做了調查的吉崎決定了如果要連載就要按照現在的方向來畫。
至於軍曹兩個字,則是因為吉崎的祖母。因為老人家可能聽不懂漫畫 的標題,只要加上軍曹兩個字,吉崎的祖母就馬上能夠理解作品了。《青蛙軍曹》的名字就是「青蛙一樣的軍曹」演變而來。
大家如果看過這一部漫畫就會發現原來的Keroro是很胖的,像哆啦A夢和小鬼Q太郎一樣。後來的畫風改變是因為動畫的關係,Keroro雖然不再圓潤但是卻越來越可愛了。
可能吉崎先生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漫畫能夠製作成TV動畫之外還能夠出5部劇場版的作品。但吉崎先生還是呆在了漫畫版的Keroro,這也許是因為吉崎先生希望用漫畫將作品的精髓表現在紙張上面。
動畫是影像作品,相對於漫畫來說要更加去注重觀眾的感受,還要注意節奏、畫面、聲音效果的控制,這也是兩者的區別所在。
Keroro並不局限在漫畫和動畫上面,這部作品曾經和麥當勞開心樂園餐做了聯動,當時出了66款的玩具,在當時就連速遞君本人有跑去麥當勞收集玩具。
2018年,也就是《Keroro軍曹》誕生的20周年,在日本來說就是成人禮後步入社會的年齡。吉崎說:「雖然它們也像地球上那些不懂禮數的年輕人一樣會搗蛋,但也是會分場合地,明白在什麼場合上做怎樣的事。」這顯然就是把Keroro中所有成員都當成了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
《Keroro軍曹》因為它又很多對日本經典的動漫作品進行模仿所以廣為人知,動畫版是因為版權的問題,模仿比較多的是《機動戰士高達》,此外漫畫中還有很多對政界人士的嘲諷。
可以說速遞君是看了動畫之後再去補漫畫的,我喜歡的也是漫畫居多,動畫來說對原作的改動還是有點大了,而且原作的漫畫是一部很中性的作品,在動畫中卻有了「宣揚帝國主義」等不好的聲明。
吉崎在原作中表現更多的是「反戰」,而動畫中的很多角色對戰爭的態度被改變了,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臺詞來進行偷換概念,比如357集的「我們已經被侵略了」。
我在原作中看到的更多是可愛好玩的梗以及人物角色的鮮明,我看不見一點點關於引戰的畫面和語言,只能說我們國家對《Keroro軍曹》的知曉多半都是因為動畫,所以一開始對這部動畫的印象就是負面的,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去翻找原作去看一下作者本來的意圖是什麼。
這部漫畫還是可以一看的,整部漫畫很多都是一些我們在其他的動畫作品中可以看見的梗,沒有什麼閱讀壓力,讀起來就和Q版的《銀魂》一樣。
好啦~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你們小時候有在文具店看見過Keroro軍曹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