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排毒,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排便的形式。當排便不正常也就是俗稱的便秘時,體內毒素就會變多,而最直觀的三個影響就是:一皮膚狀態變差、二有口臭、三體重會上升,這三點是最直觀的表現,而身體內在結構其實也會被這些毒素侵襲。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排出宿便的那些事!
第一:土豆和它一起吃,排出體內宿便,體重悄悄降下來。
土豆被稱作小人參,因為它的功效與作用非常多,而它與青椒一起搭配時,就可以被稱作「天然瀉藥」了。瀉藥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但是瀉藥多吃了對身體傷害非常大,但是土豆和青椒一起搭配時並不會產生傷害,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為什麼土豆和青椒一起搭配時可以排宿便、減體重呢?
(一)、清腸胃,排宿便。土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腸胃對土豆的吸收時長較長,停留在腸胃的時間內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機體將體內的毒素與垃圾排出;而青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防止便秘的作用。
(二)、減體重、瘦身材。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抗性澱粉,這種澱粉可以縮小脂肪細胞,由於土豆在腸胃中停留時間比較長,土豆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能量、增強飽腹感,土豆中粘液蛋白可以防止體內脂肪堆積;青椒中的辣椒素可以促進體內脂肪的新陳代謝,防止體內脂肪堆積。而這兩者結合還能清宿便,減少了有毒物質和脂肪的反覆吸收,也能夠減體重。
以上兩點就是為什麼土豆和青椒結合可以清宿便減體重的原因,除此之外,這兩者搭配還有以下這些功效。
(一)、增強人體免疫力。土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胺基酸,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青椒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10倍、土豆的維生素含量是蘋果的四倍,高含量的維生素c可以起到更好的抗氧化作用,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青椒和土豆一起搭配有增強免疫力的效果。
(二)、降血壓、降血脂。土豆中是最典型的高鉀低鈉食物,高鉀元素可以平衡人體的酸鹼度、調節滲透壓,從而降低血壓;而青椒中含有的葉綠素可以防止吸收多餘的膽固醇,幫助人體排出膽固醇,所以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這兩者結合還可以起到預防血栓的作用。
青椒炒土豆片做法非常簡單:準備一隻土豆、一隻大青椒,將土豆洗乾淨後去皮切成片狀泡入水中備用,將青椒洗淨好去處青椒囊切成片狀備用,將油鍋加熱後放入蔥姜蒜末爆炒後,加入土豆片翻炒片刻,再放入青椒爆炒,炒熟後加入食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享用。
青椒炒土豆片功效雖然多,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以下這些人就並不適合食用:有腸胃疾病的人、腎炎患者、對紫外線過敏的人、糖尿病患者、痔瘡患者等等都不宜食用。在這裡還需要提醒打擊一件事情,就是久放的土豆不宜食用,因為土豆中含有的生物鹼會隨著存放的時間增多而增加,如果過多食用,會引起食物中毒。
第二,想要清宿便、減體重,這些食物來幫忙!
除了青椒炒土豆片,其實還有很多食物也可以起到清宿便、減體重的作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
(一)、蘆薈。蘆薈中含有的成分可以清除腸道內的垃圾;其中蘆薈含有的蘆薈素能夠刺激小腸蠕動從而將腸道內的毒素排出,而且蘆薈中的其他成分還可以清除肝臟毒素、血管毒素,是天然的排毒食物。蘆薈做法非常簡單,將蘆薈去除表皮後放入鍋中煮至蘆薈肉縮小,放入冰糖,直至冰糖化開即可出鍋食用。
(二)、木耳。木耳被稱作「素中之葷」,由此可見它的作用與功效之高。對於清宿便排毒素,木耳中的植物膠質就可以,它能夠吸附體內消化系統中的灰塵、雜質、毒素等一起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木耳做法多種多樣,最簡單的就是將木耳泡發後煮熟涼拌食用。
(三)、紅薯。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停留在腸道中無法被吸收消化,所以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刺激腸道排毒排便。由於紅薯中含有一些成分,過多食用會引起燒心燒胃的感覺,所以一次不適宜食用過多。紅薯做法非常簡單,將紅薯洗乾淨後上鍋蒸熟即可。
(四)、草莓。草莓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從而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改善便秘。但由於草莓的種植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當購入草莓後,清洗一定要到位,以免食入有害物質,反而起不到排毒素的作用了。
想要清除體內的毒素,清除體內的宿便,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通過飲食的調整。無論是否有早晨排便的習慣,在平常的飲食中,應該儘量減輕口味,以清淡為主。
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招方便簡單在家裡可以清宿便的方法:早晨早起喝淡鹽水。早晨六點起床後,什麼都不用吃,直接喝淡鹽水,一直飲用,直至排便,排便後仍然一直保持飲用淡鹽水,你會發現自己在不停的上廁所,而且排出的糞便非常臭,到最後如果排不出糞便,只能排出淡黃色液體,說明清腸排毒成功了。這種方法可以兩個月試一試,根據個人體質來決定。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訂閱號了解更多精彩資訊: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