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又開始轉冷了,稍不留意就容易患上感冒。
「感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
雖非大病,
但各種滋味實在是不好受。
所以,
各種預防、治療感冒的「良方」又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
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的流行,讓人們能隨時隨地地獲取各種「健康小段子」。但鋪天蓋地的信息孰真孰假?委實讓人難以分辨:
吃橙子補維生素C能防治感冒,
洋蔥可以吸收感冒病毒,
洗冷水澡不易感冒……
防感冒傳言那麼多!你信了幾個呢???
來看看最近熱門的八大防感冒「良方」,可靠性如何?
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羅百靈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劉菊英一一說給你聽。
傳言:吃橙子、泡騰片補充維生素C能防治感冒。
結論:至今沒科學證據。
研究證實,維生素C在防治感冒方面作用不大。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學者,對30多項涉及1.1萬人參與的研究進行了統計和分析,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對普通人來說,服用維生素C防治感冒沒有任何效果,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維生素C完全沒必要。
傳言:薑湯有助治療感冒。
結論:適用於風寒感冒人群。
從中醫角度來說,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如果受風寒時,喝一碗熱薑湯,患者微微出汗,確有治療感冒之療效。但如果得的是風熱感冒,就不可用薑湯來治療。因為,風熱感冒的患者本來就受了熱邪,這時再服用生薑類的溫藥,那就如同火上澆油,必然會適得其反。
傳言:雞湯能緩解感冒。
結論:有一定道理。
雞湯中的某些成分可減少咳嗽,而且熱湯的蒸汽也有助於緩解鼻塞。美國學者研究發現,感冒時,白細胞會因為細菌侵入身體,產生一系列反應,從而引發炎症,喝雞湯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消炎作用。尤其是對風寒感冒,在雞湯中再加一些薑片、蔥白或胡椒,可發汗驅寒,緩解感冒。
傳言:板藍根能防治感冒。
結論:有一定效果,但並不是人人適合。
板藍根性味苦寒,較適於體內熱邪導致的風熱感冒。平常體質偏熱的人在感冒多發季節也可於早晚飯後各喝一袋進行預防,但最好不要超過3天。如果屬於體質偏虛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身體怕冷,就不適宜多喝板藍根。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服用過多板藍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狀。
傳言:燻醋能防感冒。
結論:不是太靠譜。
實驗發現,燻醋對於房間內的細菌數量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用醋燻房間並不能殺菌防感冒。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屋裡的醋酸濃度過高,反而會灼傷人的呼吸道黏膜,出現幹、癢等不適症狀,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患有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疾病的人病情發作或加重,因此不建議用食醋來燻房間。
傳言:洋蔥吸收感冒病毒。
結論:完全沒道理。
此說法的依據是,切開的洋蔥可以像磁鐵一樣「吸附」空氣中的細菌或病毒。
事實上,洋蔥雖然富含有機硫化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房間裡面放入洋蔥,靠氣味來吸附感冒病毒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實驗測定也顯示,洋蔥並沒有減少房間內的病毒。因此,把洋蔥擺放在家裡,除了聞點氣味之外,起不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傳言:捂汗能治感冒。
結論:適用於風寒感冒人群。
和薑湯一樣,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風寒感冒,讓身體的汗外排就會舒服很多,但要特別注意,以周身微汗為度,以防出汗過多而耗傷津液。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高熱吃了撲熱息痛等退燒藥後,過度捂汗不但不利於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在短時間內升得更高,還可能造成脫水。發熱服藥後,不但不能用被子捂汗,還要把衣服解開,有利於汗液蒸發。
傳言:洗冷水澡有助防感冒。
結論:只適合一部分人。
冷水澡與抵抗力的關係仍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對於體質較差的人來說,洗冷水澡會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勞,還易引起感冒、發熱等病症,應儘量避免。此外,冠心病、急性肝炎、高血壓、活動性風溼病患者及高燒病人更不宜洗冷水澡。
這些在微信朋友圈流傳的防感冒傳言,
大多與個人生活與健康密切相關,
這個冬天,
不要再被這些傳言給騙了!!!
感冒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十分寬泛的,而它的病原更是多種多樣,若患上感冒,應根據醫囑來用藥。
來自:天下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