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城南舊事》,在悽美的懷念中,解讀一段成長的心路歷程

2020-12-23 一絲垂綸

#城南舊事#

「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胡同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林海音。

《城南舊事》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說。作者以平淡、舒緩的筆觸,從主人公——童年英子的視角,講述了英子6歲到13歲小學畢業的童年生活。通過五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展現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南城底層人們的生活狀態,流露出作者對於兒時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

林海音出生於1918年,原籍臺灣省苗慄縣,1923年隨父母一起,舉家遷居北京,1948年離開北京回到故鄉臺灣。其以小說創作為主,自1957年,已近不惑之年,寫下代表作《城南舊事》,也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

小時候讀這部小說,是以同齡人的身份,身臨其境,感受「英子」的感受:她歡笑陪她歡笑,她傷心陪她傷心,她迷茫也跟著迷茫。雖然身處的時代已經改變了,但單純、善良、美好的童心是相通的,是不會改變的,也是大人們的世界裡不能理解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再來讀卻有了不同的感受和認知。通過悽美、哀婉的故事,看到了「英子」在痛楚與思考中慢慢長大的歷程。

01

《惠安館》的「英子」,潔淨的如一灣清泉,清澈見底。

那太陽光裡飛舞的小塵埃,那厚的可以直立著的棉褲,那被叫做「惠難館」、「灰娃館」、「飛安館」的惠安館都是英子快樂的源泉。甚至被別人指指點點,躲著繞著的「瘋子」秀貞,在英子的眼裡卻並不可怕。她喜歡背著家裡人與秀貞一起玩,喜歡聽秀貞神神叨叨地講自己那傷心的故事。

英子也喜歡俊俏而且溫和的妞兒。 兩個同齡不同命的孩子,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看蓋在藤箱子裡的小油雞。她幫助妞兒找到了親娘——「瘋子」秀貞,幫助「瘋子」秀貞找到了「小桂子」——妞兒。她把自己 手錶送給「小桂子」看時間,把媽媽剛打的金鐲子偷出來,送給秀貞做盤纏。

這時的英子天真快樂,善良勇敢,為了讓妞兒和秀貞娘倆實現願望,幾乎拼盡了全力。她沒有想過,或者說她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麼幫她們?在她的眼裡,只要能看到她們一家子團圓了,高興了,她自己也就高興了。

在英子的心裡,一切都是那麼簡單,看到的簡單,想到的也簡單。願望都是美好的,結果卻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秀貞和妞兒的離去,第一次深深刺傷了她,刺痛了她。她傷心痛哭,但沒有人懂得她為什麼哭。她只能將那兩個人刻在心裡,將小胡同的一切都刻在了心裡。

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做任何事情都是真摯的,單純的,快樂的,又像夢一樣,說不清道不明

02

《我們看海去》的「英子」,懵懵懂懂,分不清天空和大海,分不清好人和壞人,卻有了想要辨別好壞的意識。

「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上升上來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還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為了替人撿皮球,英子偶然結識了「嘴唇厚厚敦敦的,是個好人相」的偷東西的「賊」。他說,他偷東西是為了一家子吃飯,為了讓學習成績很好的弟弟漂洋過海去念書。英子相信他,因為在畢業典禮上見到了他,他的弟弟就是考了第一,代表同學們上臺領取畢業證的同學。

這個「賊」以收破爛為名,幹得是偷東西的買賣。英子把他當朋友看待,至於好人還是壞人她分不清楚。莫說是個7歲的孩子,就是成年人能保證能分得清楚嗎?為了生計,為了弟弟讀書,而去偷東西,他算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偷東西是幹壞事,幹壞事的卻不一定都是壞人,她就是這麼認為的。英子終究是孩子,因為她的原因,「賊」被抓住了。她很想哭,是她出賣了朋友,雖然她分不清好人和壞人,真朋友還是假朋友。

英子有著勇敢的天性,敢於和「瘋子」做朋友,敢於鑽進「鬧鬼」的房子邊的草叢裡,並與「賊」也成為朋友,還約定好要一起去看海。這些不是一般孩子可以做到的。在懵懂之間,她有了想要分辨是非,辨別好壞的意識。

03

《蘭姨娘》裡的「英子」,開始對別人和事有了看法,學會了分辨,學會了保護。

起初,對於那個長了張大長臉,不愛理人,坐下來就不走的德先叔,英子明確表示不喜歡,因為他留下來吃飯,爸爸就會責備媽媽做菜不好吃,她為媽媽鳴不平;而對於那位愛說愛笑,經常帶著去看戲的蘭姨娘,英子卻希望她住下來。這說來還是孩子的心思。

從爸爸在抽大煙的時候,抓住蘭姨娘的「硃砂手」,感覺不舒服,再看到挺著大肚子在灶上忙得滿頭大汗的媽媽,難過得跳起腳來哭,說明英子開始懂得心疼媽媽,有了一些辨別是非的能力。她開始討厭蘭姨娘,就像對待德先叔一樣,不願去理睬。

再後來,通過給兩邊傳信拉線,撮合蘭姨娘與德先叔走到了一起,斷絕了爸爸的念想,讓媽媽又露出了笑臉,維護了這個家的祥和與歡笑。這時的英子已經學會了有意識的自我保護。

破壞了爸爸的「好事」,感覺到內疚,甚至不惜去討好他;看到離開的蘭姨娘,心裡不是滋味,說明英子在情感上有了較為深入的感知。

04

《驢打滾兒》裡的「英子」,懂得了解別人,關心別人,學會客觀地看待人和事。

主動與宋媽聊天,想知道人家家裡的事情,想知道人家孩子的情況,想走進別人的心裡。對於家庭之外的事物有了好奇心,有了感知的意願。

宋媽的兒子「小栓子」淹死了,女兒被送人了,英子也很難過。她幫著宋媽找女兒,想方設法的逗宋媽開心。她厭惡宋媽那不負責任,不務正業的丈夫,吃驢打滾兒時便會想起那個「黃板兒牙」,說他就像頭蠢驢。對與別人和別人的事情,她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斷。

宋媽要離開了,英子想到的是:「我簡直想不出宋媽要是真的回老家去,我們家會成什麼樣子,……我們都離不開她!」捨不得歸捨不得,但她明白人家是應該離開的,也應該讓人家離開了。

05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裡的「英子」,有了責任感,勇於面對現實,內心已經開始成熟了。

「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長大了,就意味著要獨立去做一些事情,意味著要承擔一些什麼,意味著要面對一些什麼。蘭姨娘、宋媽、草叢裡的那個「賊」,還有爸爸都已經把英子看作了大人。但英子的心裡是矛盾的,想長大又怕長大,她不想忘記童年裡那些美好的東西,又不願記住那些哀婉的離別。爸爸走了,但英子沒有驚慌,只是說,「我知道什麼事了,我要去醫院。」她很鎮定,很安靜,放下畢業證坐上馬車,走了。花兒落了,她也不是孩子了。

結語:

小說到此結束了,但生活還在繼續,成長的故事還在繼續。

①人終究是要長大的,是要面對你願意或者不願意面對的一切的,誰都無法逃避。一路走來,有苦有樂,有喜有悲,有不理解,有不明白,但花兒總是要落的,孩子總要成長的。過去的都成為了往事,珍藏起來,永遠保存。

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童年,每個童年裡都有不一樣的故事。不要感傷,不要懼怕,積極地去面對生活賦予我們的每一個瞬間,告訴自己:我要勇敢的長大!

③永遠保持一顆童心,用真、善、美去看每一件事物,去對待每一個人,相信世界是簡單的,是美好的!

我認為這才是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人不斷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少一些牢騷,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簡單,日子會過得更加有滋味一點。

相關焦點

  • 推薦一本書,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她寫了很多長篇小說和短片小說集,其中最為著名就是這本《城南舊事》。這本書主要是借童年英子純淨而質感的目光,以北平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個哀婉動人的城南故事,展開了一幅幅北平的風物畫,同時也完成了她對美好童年的眷念與回味。
  • 最後一本小開本《城南舊事》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讀小庫出過大小兩種開本,大開本《城南舊事》值得珍藏,小開本更顯特別。因為這樣類似「文庫本」的版本,在國內書籍中,實不多見。它不僅精緻,而且從裝幀設計到配搭的贈品,無一不美。書盒是塑膠的,磨砂的質感,搭配水彩的圖畫,實在是相得益彰。
  • 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城南舊事》:讓心靈的童年永存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林海音小名英子,1918年生於日本大阪,1921年隨父母返回臺灣,當時正值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隨後,林海音一家在1923年遷至北京。她筆下的《城南舊事》,寫的就是孩童時期在北京胡同生活的故事。
  • 【讀書心得】《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童年驪歌
    讀著《城南舊事》,童年的往事歷歷在目,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慢慢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引發我們的遙思。
  • 電影《城南舊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今天小沐帶來的是一部1983年上映的電影,你可能沒有看過它,但你在我們曾經學過的七年級的課文中聽說過它,就是這部城南舊事,講述著我們的女主人公英子的回憶往事,接下來,一起來看這部具有時代感的懷舊電影吧!
  • 《城南舊事》:9分的電影裡有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城南舊事》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她的童年。當林海音很小的時候,一個成年人斷言她將來會對這個女孩有一個大想法。我的理解是,大人們覺得這個小女孩的未來是無限的。1983年,已故導演吳貽弓甚至將《城南舊事》拍成同名電影,至今已獲9分。
  • 先農壇一段短暫而特別的身份,曾引起《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回憶
    《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曾回憶說:「母親時代的兒童教育和我們現代不同,比如媽媽那時候交給老媽子一塊錢,叫她帶我們小孩子到『城南遊藝園』去,便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林海音念念不忘的「城南遊藝園」是在先農壇的壇地裡建起來的,一向沉寂的先農壇曾經是城南最熱鬧的娛樂場。
  • 你是來拉屎的吧表情包小女孩是誰 城南舊事英子扮演者介紹
    這句話是出自非常老的一部電影《城南舊事》。電影中的小女孩是沈潔,飾演英子。電影《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英子扮演者個人資料介紹  沈潔,漢族,出生於1972年,是一名影視演員,飾演了林海音同名電影《城南舊事》中的女主角英子
  • 巨蟹座吵架後的心路歷程
    這時候,如果你能來上一段溫情的表白,送上一個深情的擁吻,擦擦巨蟹的眼淚,帶巨蟹出去玩一玩……你會發現,巨蟹真的好哄,什麼埋怨,懷疑的情緒統統不見,玻璃心被瞬間治癒。 巨蟹吵架後就是這樣的過程吧:自我檢討——懷疑人生——主動退讓——心生怨氣——被治癒! 一波三折的巨蟹情緒了解一下!以後知道巨蟹生氣了應該怎麼做嗎?
  • 《城南舊事》小英子和瘋女人:一個在日本開公司,一個曾被傳失蹤
    只要看過電影《城南舊事》,就不可能忘記裡面「小英子」那雙時而滿懷深情時而飽含熱淚的純澈雙目。那雙仿佛可照映天地的眼睛,成就了一部影片,被收錄於中國電影史冊之中,也成為「70後」永存不滅的童年記憶。而小英子的扮演者,當年11歲的沈潔,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藉此片一舉成名。
  • 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從城南到城南的「文學冬青樹」
    從城南到城南的「文學冬青樹」——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百年誕辰追思記新華社臺北4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一部《城南舊事》讓她成為兩岸讀者心目中「永遠的英子」;她返回寶島故鄉,在臺北恰巧也住城南,那不大的客廳曾聚起「臺灣半個文壇」。
  • 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李安等演講內容 談創作心路歷程
    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李安等演講內容 談創作心路歷程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進入尾聲,在本屆北影節上,嘉賓雲集的電影節電影大師班,無疑是電影行業從業者與影迷關注的焦點。一直以來,北京國際電影節不僅是影迷們的狂歡,更是國內外電影從業人員的盛大聚會。
  • 機械錶大師:玩手錶十年花了一百多萬,資深表友的心路歷程
    佩戴手錶的人越來越多,佩戴手錶的理由可以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但如果仔細交流之後會發現絕大多數表友的心路歷程居然出奇的相似。仔細梳理之後才發現這是由於手錶品牌主要被幾個大型集團壟斷導致的,他們精細的在每個不同價位的手錶品牌都有布局。
  •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其實並不遙遠,有時候只是一瞬間一剎那,只是經歷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讓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在這之前必然是經過了漫長的積累,和無限的失望,才會讓她霎時心如死灰。
  • 《城南舊事》:忘不了的故鄉,回不去的童年
    後來接觸文學的東西多了,有幸讀到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在一個關於20世紀20年代老北京童年往事的一系列片段中,喚起了我的記憶。這段時間翻來80年代由吳貽弓改編作家林海音同名短篇小說的老電影《城南舊事》,所牽引的思緒久久不能散去。 這是一個小孩子可讀的童話,也是一曲童年的輓歌。
  • 《西遊記》最高境界: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磨練心智,堅守信念
    西遊記主要講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一個人的心路有多遠?十萬八千裡!就是孫悟空一個跟頭的功夫,就是一個人的一念之差。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一念是菩薩,一念是妖精;一念向善,一念向惡。一念就是十萬八千裡,結果相差甚遠。今天修什麼行?
  • 袁冰妍首談十年心路歷程,看完我哭了
    家駒用這首歌,記錄了自己從事音樂十年的心路歷程,從被人嘲笑羞辱到憑藉自己的努力被認可,這一路走來頗為艱難。近日,袁冰妍接受了某雜誌的採訪,袁冰妍也談到了自己十年的心路歷程,自己從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表演到如今已歷經整整十年。
  • 男人的洗澡心路歷程
    今天刷某某蝦小視頻,看到一個外國小姐姐的洗頭心路歷程,覺得有點意思,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直男們的洗澡心路歷程吧。首先來說,男人們不愛洗澡,幾乎是一種標杆。比如那一條內褲穿兩個禮拜的「傳說」,之所以在傳說上打引號,那是因為半個月算什麼,一條內褲穿一個學期的室友每個學校都會有。
  • 堅持初心,用獨特的視角去解讀動漫世界,我的2020年心路歷程
    普通作者的2020年心路歷程。作為360萬作者的一名成員,每一年都會經歷了多多少少的變故,文章的推薦量不斷起伏不定。曾經驚喜不斷,曾經心灰意冷,曾經無可奈何,曾經幾度想放棄,但是百家始終沒有拋棄一個原創作者,同樣沒有拋棄任何一個優質創作者。
  • 愛包女孩兒的心路歷程 | 她們是怎麼從入門款,一路買到鉑金包的?
    每個女孩兒的人生歷程都不盡相同,入手包包的順序和頻次自然也不一樣。但絕大多數女孩兒買包的歷程,都能找到一定的規律,從便宜到貴,從入門款到超級限量款,有時候真的就像打遊戲闖關一樣。就像每個時代最火的遊戲不同,不同年代女孩兒們買包的心路歷程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