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試過新買來的鞋子穿起來不是夾腳就是磨得腳疼,可能不管多貴的鞋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其實,多數情況下並不是鞋子的做工不好,而是你還未真正了解自己的腳型以致於選擇了錯誤的鞋款。
這麼多不同的腳,它們又分為哪幾種呢?研究發現,世界上的人大部分依照腳趾長度及腳版去區分,可分為埃及腳、希臘腳、羅馬腳這三型。各樣腳型適穿的鞋款也不同,想要挑對鞋就先從了解腳型開始。
左:希臘腳,中:埃及腳,右:羅馬腳
▼
1.希臘腳
通常擁有這種腳型的人四肢修長。希臘腳又稱美人腳,不少美女都符合第二腳趾長的特徵。更有趣的是,自由女神像、希臘諸神雕像都是這種腳型。
腳型特色: 第二根腳趾比其他腳趾長,腳板較瘦長
建議鞋款: 尖頭鞋、圓尖頭鞋
注意重點: 第二根腳趾長的希臘腳其實是一種腳趾關節畸形,又稱杵狀趾,有時買鞋建議可挑大一點的鞋子,太合的鞋子會造成突出腳趾的傷害。
紐約自由女神也擁有「希臘腳」
▼
2.埃及腳
埃及腳的腳型最普遍,大部分的亞洲男生都屬這類腳型,大拇指長往往挑鞋都要特別注意,太窄尖的鞋子容易讓大拇指受到擠壓變形。
腳型特色: 大拇指比其他腳趾長,腳趾呈現一個斜度
建議鞋款: 斜頭鞋
注意重點: 穿鞋時必須找鞋頭有點斜度的鞋子,才比較符合自己的腳型。
3.羅馬腳
這類的腳較少見,這種腳型的人5根腳趾長度都差不多長,沒有特別突出的腳趾,感覺較四方寬厚,也稱正方腳。但羅馬腳型的人更能襯出「方頭鞋」的時髦感及修飾腳型。
腳型特色: 五根腳趾長度差不多長
建議鞋款: 圓頭鞋、方頭鞋
注意重點: 此類腳型的朋友就別再硬穿窄版/尖頭鞋折騰自己了。
亞洲人腳型特色
除了了解上面三種腳型外,身為亞洲人的特有腳型特色你更要知道,注意挑鞋的小細節。
因亞洲人前端腳板較寬大,所以須選擇較寬楦的鞋子,避免挑尖頭鞋;調高腳背的設計讓腳背得以緩解,行走更輕鬆;另外鞋跟高度最好小於3公分,以免前足壓力過大而產生疼痛。
正確挑鞋的必要條件
☟
1. 先了解自己的腳型:不要只照自己的偏好去選鞋,鞋子是否適合自己腳的舒適度最重要。
2. 鞋子的尺寸需與腳型符合:鞋長需比腳長大1.2公分左右,預留點空間穿起來才舒服。
3. 最好在傍晚以後選購鞋子:建議選在下午過後腳最浮腫的時間去試鞋;且兩隻腳都要試穿看看,兩腳有差異的話,選擇較大尺碼。
4. 試穿時務必要穿著襪子:購買皮鞋穿著一般棉襪為主,切勿赤腳試穿鞋子。
5. 站起來試走走看:不要只坐著試穿,因站立時腳板會比較寬,腳趾會稍微分開且腳長也會變長。行走儘量別去凹折鞋子折到皮革。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