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中國市場!日本乳業巨頭開始行動,將斥資280億擴大在華業務

2020-12-11 火星人雜談

近期,日本資助日企將生產轉出中國的報導引發了巨大關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的開局非常困難,但一些跨國公司不僅不撤離,反而加快了在華投資布局的步伐。

今年4月,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將耗資280億日元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AustAsia公司目前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從中可以看出,明治乳業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

明治方面還表示,目前中國的乳製品生產商正在推進對牧場經營的縱向整合。為實現業務在中國的繼續增長,需要保證優質原料奶的穩定供應。近8個月以來,為了擴大在華業務,明治已經斥資二十多億人民幣在天津設立了中國北方第一個工廠。隨後,蘇州公司也為加大商品供應量,決定增加牛奶和酸奶的生產線。

明治乳業於1917年創立,發展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如今已成為亞洲乳製品巨頭,奶粉銷量常年穩居日本第一。如今已推出以「乳品」為中心的多元產品,包括牛乳、乳酸菌飲品、冰淇淋、植物性黃油和嬰幼兒奶粉等。去年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中,明治乳業位列第16名,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日本企業。

它的前身為「遠東煉乳公司」,在當地是一家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店,後來才改名為明治乳業。隨著它的對手森永乳業與雪印乳業相繼被爆出有食品安全問題,明治乳業趁勢一躍成為了日本最大的乳製品企業。

九十年代,明治通過代理商開始進入了中國市場,它也是第一個大規模進入中國冷鮮奶市場的外資乳業品牌。起初,它在廣州設立了公司,面向內地和香港銷售橡皮糖、巧克力等產品。隨後,又在蘇州成立分公司,正式進軍中國乳製品市場。短短幾年,它就成為了美贊臣等歐美品牌的主要對手。

在大力拓展中國市場的同時,明治在日本本土的食品業務正處於困難時期。當時它在本土的牛奶業務處於虧損狀態,功能性酸奶和巧克力業務也陷入下滑境地。此時它將希望都放在了中國市場上,如果能成功在中國站穩腳跟,將能擺脫對日本國內的依賴。但好景不長,日本福島事件讓明治遭遇重大挫折,雖然它轉而採用澳大利亞奶源,但運營成本也大幅增加。由於無法實現穩定收益,於是明治宣布暫時停止銷售。

近些年,也有和光堂、森永等乳企陸續退出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日本乳企在國內市場長期處於「水土不服」的狀態。而當前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以及進口高端乳品之間的激烈競爭,明治乳業未來也將迎來新的挑戰。

相關焦點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超40%日企將擴大對中國投資!日本松下率先行動:斥2.2億在華建廠
    1、松下投資2.2億元加碼中國市場,至今在華擁有近85家公司據日媒此前報導,隨著疫情喚起人們對健康空氣的重視,空氣清潔相關產品的需求將會大幅提升,日本松下決定將2021年中國的空調和空氣淨化器相關業務將擴大至2019年的2倍。為此,松下今年6月在廣東省投資2.2億元籌建新工廠。
  • 日本宣布助日企回國後,三大巨頭卻做相反舉動:對華投資增近86億
    據日經新聞7月4日最新報導,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正繼續加大對華的投資,周三與中國信息技術巨頭東軟(Neusoft)的合資企業正式在中國大連開始運營,主要業務是開發車聯網服務。據悉,該合資公司是本田在該領域唯一的中國研發基地,總投資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約合4240萬美元)。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來源:小食代儘管連日來關於美日企業是否會「轉戰」的討論很多,不過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似乎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同行樹立了一個很不錯的「榜樣」——繼續加大對華投入。繼華北首廠落地、逾1.48億元擴建蘇州工廠後,日本最大乳企明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又再重金加碼中國市場。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前不久,日本明治乳業通報顯示,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亞公司)25%股份,收購金額為2.544億美元,折合18億元人民幣。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 養樂多引入「Yakult」化妝品,擴大在華業務版圖
    養樂多母公司日本國株式會社Yakult(養樂多)集團創業於1935年,設立於1955年4月9日。1955年養樂多的代田研究所成立了藥妝部小郡研究所,設廠並開始嘗試生產和銷售化妝品,到1971年開始全面銷售,2006年正式將化妝品業務命名為Yakult Beautiens。近年來,日本養樂多在化妝品業務上也有不少投入。
  • 明治乳業:沒聽說沒計劃 剛追加在華投資
    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值得注意的是,7年前因成本問題將奶粉業務撤出中國的明治,隨著冷藏牛奶等業務在華的穩步增長,已計劃到2026財年將海外營收佔比提高至20%,中國市場也被其視為這項計劃的核心。
  • 投資12億,日本巨頭來華新建工廠!曾因競爭不利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來源:金十數據據日經中文網7月17日報導,日本乳業巨頭明治公司將投資1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在中國建立用於生產和銷售牛奶、糕點等食品的公司。據悉,該工廠將於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23年投產。
  • 養樂多引入「Yakult」化妝品,擴大在華版圖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雖然,養樂多低溫乳酸菌飲料實現了中國益生菌飲料市場超六成份額,但隨著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在此背景下,養樂多另闢蹊徑引入化妝品,但其化妝品品牌認知度較低,養樂多想借化妝品擴張在華版圖難度較大。
  • 日本製造巨頭,低調掌握了在華千家公司,去年從中國賺走200多億
    日立公司作為傳統製造業中的一大巨頭,雖然不像索、東芝、松下一樣被人們熟知,但是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日本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製造業的興盛,雖然日立公司已低調著稱,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日本製造巨頭,掌握的公司多達1000多家,年總收入達到845億美元。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下稱「Japfa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2.544億美元(約合28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億元)的價格收購AustAsia公司25.0%的股份。在完成股權收購後,AustAsia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五穀財經》注意到,在結束於2020財年的中期經營計劃中,中國被定位為明治海外市場中最重要的地區。
  • 一年四次投資 明治加碼在華業務
    一年四次投資 明治加碼在華業務 出處:北京商報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推女性功能飲料,達能8億加碼中國營養品業務,味全推奶茶味咖啡…
    10、達能近8億加碼中國營養品業務,新科研中心落地上海 11、百事可樂、聯合利華、帝亞吉歐將於2021年推出不含塑料的紙質包裝瓶 1、趣多多X崩壞3推聯名零食禮包,意在與年輕人玩在一起 7月16日,億滋旗下曲奇餅乾品牌趣多多聯名二次元手遊崩壞
  • 日本巨頭撤離中國後又吃回頭草,在華投資2.2億建新工廠
    日本巨頭撤離中國後又吃回頭草,在華投資2.2億建新工廠這些年不僅是我國的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中國貨物也漸漸的有了起色,相較於外國貨來說,國人似乎更加偏向於中國貨物,這種現象給外資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另外,2020年的全球衛生事件,致使世界各國的企業經濟紛紛有了明顯下滑的趨勢,甚至一些餐飲、娛樂行業更是受到了打擊。
  • 國際咖啡業巨頭星巴克,緣何「加碼」中國市場?
    2020全年營收為235.18億美元,同比降低11.3%,全年淨利潤為9.23億美元,同比降低74.2%。 再看地區成績,美洲地區的營收為42.33億美元,較去年降低9%,國際地區的營收為14.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也降低9%。為了能持續運營,美國門店開始提供外賣及得來速等服務。
  • 闊別數月 日本食品巨頭卡樂比重返中國
    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吸引了眾多外資食品企業的進駐。除了億滋、好麗友、百事等公司紛紛加碼休閒食品領域外,日本食品巨頭日本Calbee株式會社(下稱卡樂比)日前也調整了對華投資戰略,去年剛剛結束與康師傅的合作,卡樂比再度捲土重來,挑戰競爭日趨激烈的休閒食品市場。
  • 雀巢寵物業務收入增7% 對華增資7億用於寵物食品投資
    近日,瑞士食品巨頭雀巢正式對外宣布,將斥資1億瑞士法郎(折合約人民幣7.3億元)擴大其在中國的製造業務,具體包括擴大在中國天津現有的寵物食品工廠的產能,並在華增設其在亞洲的首條植物基產品生產線。    根據雀巢方面介紹,在此次投資中佔到「大頭」的是寵物食品。
  • 明治:沒聽說、沒計劃、剛追加在華投資
    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值得注意的是,7年前因成本問題將奶粉業務撤出中國的明治,隨著冷藏牛奶等業務在華的穩步增長,已計劃到2026財年將海外營收佔比提高至20%,中國市場也被其視為這項計劃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