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獨」又到中正紀念堂潑墨水 被逮後裝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媒報導,「臺獨」分子陳峻涵26日到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潑紅墨水,隨後當場被制服並被帶到派出所。在此期間,中正紀念堂衛兵一度上前幫助管理人員制服陳峻涵。然而陳被帶走後不老實,在社交網站上說蠢話,稱自己以前認為衛兵是假人扮的,這次被逮「證實了我以前是想錯了!」
-
觀光者喜愛的「中正紀念堂」卻是「臺獨分子」的眼中釘
7月23日CNN旅遊業刊物出一篇名為「臺灣最美麗所在」的文章,文章介紹兩位生活在臺灣的遊客眼中的美景,泰國攝影師稱最愛攝影的地點是臺北的「中正紀念堂」,他認為這是臺灣最美麗的地方,就在市中心交通便捷,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儀仗隊,還有小鳥、人群與日出。
-
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像被「臺獨」潑漆 國民黨:撕裂族群的行為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胡又中】「蔣介石銅像又遭殃!」臺灣《聯合報》20日報導稱,5名「臺獨」青年當天9時許突襲臺北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潑紅漆,並在現場拉起內容聳動的橫幅。這是中正紀念堂第三次遭潑漆。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今年初,「慈湖陵寢」的 蔣介石靈柩被潑紅漆,今日下午將首次開庭。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
「228去蔣」引衝突:統促黨和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大打出手
【觀察者網 綜合】今日(2月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借著蔡英文當局發動的「228去蔣」浪潮,島內極端「臺獨」組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今天中午糾集百人現身中正紀念堂大門前,而臺灣統促黨、白色正義聯盟等團體則在同一地點舉行「護蔣活動」。 由於雙方立場不同,兩個派別互相叫囂,甚至發生肢體衝突,搶對方的旗幟,場面一度失控。
-
走進臺灣中正紀念堂
臺灣中正紀念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和自由廣場也是旅行者必到的地方。整個園區,包括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和戲劇院,還有外圍的公園。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造型仿北京天壇頂部造型和埃及金字塔的主體建築樣式,大廳中央放置蔣介石坐姿銅像,底座部份設有展覽室和放映室,陳列蔣介石的一些文物,供民眾參觀。現在紀念堂裡正殿每到整點都有駐守的儀仗隊交接儀式,一般來說,17:00關殿前那一班會比較精採。而一樓的常設展,則展出了各樣與蔣介石有關的文物資料,有時會有些藝文展演。
-
鄭麗君賦"中正紀念堂"轉型"新含義" 被轟:"文化'臺獨'"
鄭麗君昨日(23日)受訪時未談是否接受道歉,但認為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對此,臺灣安全主管部門前官員李天鐸直言,連一座歷史性的臺北「中正紀念堂」都能拗成「再民主」?他說,什麼都是民進黨說的算,「沒有人比她們更毒!」鄭麗君昨日接受採訪時說,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她聲稱,「中正紀念堂」轉型涉及組織轉型、空間轉型,不應簡化為「去蔣化」,而是「再民主化」。
-
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而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文藝氣息濃烈
為紀念蔣介石而建,園區分布著自然景觀和文化建築,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文藝表演中心。 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紀念樓一層以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跡,頂樓則為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小時換班儀式也成為遊覽重點之一。 正牌樓上寫有「自由廣場」 四個大字,站在牌樓下遠望紀念堂,氣勢雄偉壯闊。第4層放著他的銅像,近看細部還蠻有意思的:笑容滿面,這麼生動而非莊重的表情在領導人雕像裡可不常見。 雖然身穿大褂,卻腳著皮鞋,坐的是寶座,中西結合的民國氣質你還學不來。
-
專欄| 王扉:我所知道的中正紀念堂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島內去世。「行政院」於當年6月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紀念。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中正紀念堂的全部建築採中華文化風格,外表以藍、白兩色為主,寶頂為八角形,上與天接,代表「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
-
「原創」「航拍臺灣」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包括紀念樓、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紀念樓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臺「文化部」:去除威權文化 非「去蔣化」 據臺灣《聯合報》消息,臺「文化部長」鄭麗君25日稱,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將推動「修法」,逐步讓空間回歸中性使用,目前商店也已下架停售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的商品,開閉館也停播蔣介石紀念歌。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更是因為放在一起寫比較容易對比。 中正紀念堂需要爬上一段臺階,內部相對比較簡單就是蔣介石塑像和銘文,倒是頭頂天花板的裝飾挺有意思的。
-
景點介紹書:中正紀念堂,在這裡可以了解到蔣介石的一生
中正紀念堂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它位於臺北市中心。佔地總面積一共24:79公頃。這次我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蔣介石,而在1976年籌建的,耗時三年,在1986年完工,然後同年的4月份舉行落成典禮之後,就對外開放參觀。
-
中正紀念堂令人流連忘返3大旅遊景點
一.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可以乘坐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下車,也可以搭乘公交到中正紀念堂下,交通非常方便。中正紀念堂是紀念蔣介石的紀念館。紀念堂大牌坊大中至正曾被民進黨改成民主廣場。紀念館主殿也差點改成臺灣民主紀念館。
-
臺北市景點: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是臺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之一,也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與臺北101大樓、故宮博物院、龍山寺並列為觀光客至臺北旅遊之四大勝地。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的範圍,佔地75000平米。大門外有「自由廣場」四字牌樓(原為「大中至正」),另外周圍還有中正公園、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等。中正紀念堂是為追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其建築格式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築氣象萬千。
-
臺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賀歲,抗議小英的都在這裡集合
從國父紀念館出來上大巴,幾分鐘後就到了中正紀念堂的側門大忠門,正門是不可以停車下客的。顯然,這裡也是臺北旅遊必到的景點之一。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全區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
-
「獨派」中正紀念堂潑漆 新黨:綠色法西斯力量在撐腰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7月20日報導,臺灣「獨派」青年今年2月28日衝入桃園大溪蔣介石陵寢潑漆,桃園地方法院下午第一次開庭,未料在開庭前夕,同樣一群人上午又前往中正紀念堂潑漆。 記者會中媒體提問,對於「獨派」今天又到中正紀念堂潑漆一事的看法,林明正表示,始作俑者的問題來源還是民進黨,之前他們縱容「太陽花學運」用暴力,林飛帆和陳為廷等人都無罪,那請問今天潑漆還有什麼問題?「獨派」當然有恃無恐,但現在民進黨已經執政,這些學生還這樣做,未必會有像無罪這麼好的遭遇。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圖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被潑漆。(來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7月21日電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
-
國民黨將在中正紀念堂慶祝抗戰勝利
中正紀念堂(來源:臺灣聯合網)海外網10月18日電 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國民黨中央黨部將與臺灣各縣市長黨部同步舉辦
-
臺中正紀念堂停售蔣介石紀念品被「轉型」,綠營「去蔣化」升溫
至於「中正紀念堂」是否改名、未來用途及儀隊站崗是否取消,鄭麗君稱將開放社會討論。她說,「轉型正義不是要去蔣化,相反是要面對他」。民進黨稱,國民黨仍堅持「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功過未定」,讓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國民黨應該為不恰當的發言道歉。「獨派」團體「北社」社長張葉森稱,這些商品下架是最起碼的,「這是非常應該的、遲來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