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應榮、周曉燕、侯新慶:淮揚菜,繼往開來「在路上」

2021-01-18 名廚

秉初心、納未來、迎挑戰——這三位名廚告訴你,淮揚菜一直在路上。

70 年,在時間長河裡不過轉瞬即逝,但在今朝卻意義非凡。新中國餐飲正進入它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超過 4 萬億的龐大體量吸引著米其林指南、亞洲 50 最佳餐廳、博古斯世界烹飪大賽等一系列國際參與者的目光。

國際食材紛紛湧入、餐飲巨頭進軍中國、食客口味日新月異,一幅壯闊的時代圖景正在鋪開。在這場變革時代的剪影中,人事物不斷演變,但每個諸如你我的微小個體,都在以一己之力發光發熱。

名廚特推出「中廚力量」國慶特輯,匯聚烹飪大師、四大菜系、米其林餐廳主廚等往期精彩人物內容,邀你一同見證匠心,並為不斷向上的中廚力量自豪、喝彩!

在淮揚菜的世界,蔣應榮、周曉燕、侯新慶是三位不得不提的靈魂人物,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淮揚菜如何在優秀廚師的成長曆程中一步步崛起,也能見證淮揚菜如何以傳統為養料,不斷放開眼界創新、變革。

蔣應榮:廚德與廚心,成就 161 道淮揚系創新菜

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行政總廚 蔣應榮

「自戀而自覺是道德的,我不會否認淮揚菜就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稱不上偉大,只是有些斤兩而已,它承載著我的前半生,支撐了我的家庭,生活以及未來的老有所依……」談起淮揚菜之於自己的意義,蔣應榮沒有居高臨下的名廚姿態,也沒有天高海闊的感慨,有的只是千帆過盡的一點了悟,這份為人的誠實滲透在他 40 年從廚生涯的點滴,積累起一份深沉的愛與責任——用蔣師傅自己的話說,便是「廚德」與「廚心」。

所謂「廚心」,就是經年累月圍著灶臺轉,漸漸在油煙味兒裡找到的歸屬感;至於「廚德」,則是不懼繁複的功夫,按部就班打磨好每一道菜,對傳統有敬畏之情,對創新秉承精進的原則。

廚心:不討好食客的「萬達頂級大廚」

北京萬達文華酒店

頂著王健林口中的「萬達頂級大廚」稱號多年,蔣應榮師傅談及此,卻是一派雲淡風輕,在他看來:「廚師不必討好食客,但一定要照顧好他們,就像父親親自操刀,為他做了一頓可口的正餐。」這種寵辱不驚的職業觀,或許有很大程度來自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與淮揚菜結緣,還要從「文革」後恢復高考那年的落榜說起,本打算回到生產隊繼續掄起鋤頭幹活的蔣應榮,在廣播裡意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他被江蘇省商業專科學校錄取了。從生薑怎麼認,到蘿蔔冬瓜怎麼雕,進入廚師學校以後,蔣應榮也走上了新的人生軌跡,雖然回憶起來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但入行便是踏踏實實、兢兢業業——至今,他手下出品的 160 多道創新菜,以及 4 萬多個獅子頭,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不活在自我感動中,擁抱重複疊加的平淡,在手藝的習練中談笑風生,尋得消遣,大概就是蔣師傅身為名廚卻如此親切的原因。就像他說的:「烹飪,是一門短暫的藝術」,炒作、假概念都不長久,唯有「廚心」是真正亙古不變的秘方。

廚德:只要功夫在,「沒那麼多為什麼」

在製作東坡肉的時候,蔣應榮習慣用啤酒而不用黃酒,總有人會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的回答也往往隨意:「沒那麼多為什麼,非要問個究竟,答案只有一個:蘇東坡那年月,沒有啤酒。」看似玩笑的背後,其實暗含著蔣師傅對傳統和創新之間微妙關係的態度。在他看來,基本功紮實了,創新便是信手拈來,偶然天成。例如大煮乾絲,以前是濃湯,現在是清湯,而菊花豆腐與文思豆腐之間也是一脈相承的美感進階罷了——「其實功夫都一樣」。

掌握這些能夠通過感覺指導創新的功夫,至少要六七年的時間,這是蔣應榮對淮揚菜這個菜系走向創新的基本要求。掌握精髓、敬重傳統、巧妙融合、熱愛學習,四者缺一不可,層層遞進。以這四大原則為本,蔣應榮嘗試借鑑西餐裡的牛肉湯煮法,吊出自己的中式湯品;用橙汁、芥末做出怪味蝦;更把甜麵醬、黃豆醬、海鮮醬結合,打造了「江南河蝦醬燒肉」這道「南北通吃」的創意菜。

蔣師傅總說這些「都是雕蟲小技」,孰知其中飽含了多少日夜兼程的操練呢。

想知道關於蔣應榮的更多故事,請點擊此處繼續閱讀。

周曉燕:尋根味道,以淮揚菜為起點探索中餐「標準化」

周曉燕在《舌尖上的中國》展示整魚脫骨技法

從廚三十餘年的周曉燕作為淮揚菜名廚,曾亮相《舌尖上的中國》,以一段乾淨利落的蓑衣刀法和整魚脫骨,驚豔四方。無論是刀起刀落的節奏、還是雕花的力道、角度都靈活多變,恰到好處,讓人慨嘆淮揚菜精緻呈現背後對廚師技藝的極致考驗。對於周曉燕,這些手上功夫,是把玩刀案多年留在身體裡的基因,而更加花費心神的是如何修煉淮揚菜裡的精神,把中餐文化遠播。

頭銜眾多,縛不住眼界心胸

中國烹飪大師 周曉燕

金龍魚國際烹飪研究院院長,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烹飪與營養科學系主任、教授、高級烹飪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周曉燕的頭銜之多,讓人不敢相信他能在繁務之中抽出時間研究中餐文化。以教學為核心,兼顧行業交流和科研項目,是周師傅心中的排序——培養出更多「一代宗師」,讓烹飪「可持續發展」,是這位名廚的眼界與心胸。

2008 年,在相繼走訪美國、日本等國外烹飪學校之後,從來沒有拜師學藝的周曉燕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收了 18 名弟子。這是一次有意識的嘗試,從學院教育體系抽離,回歸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打破應用型教學的藩籬,為「弟子」開闊視野,為同行開闢寬鬆的交流平臺,這種大膽的突破,體現了周曉燕獨特的教育理念,也為他日後推進中餐「標準化」奠定了基礎。

味道是中餐核心,「標準化」亦是成熟經驗

周曉燕亮相《風味人間》

周曉燕對中餐標準化已經研究了十幾年,還申報了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這是中國最高級別基金裡唯一一個烹飪專項,其研究方向就是標準化。如今,這個項目下研製的烹飪機器人已經投入生產和運營,波及影響的揚州包子、天目湖魚頭等菜品也開始在統一規格、嚴控調料火候的要求下提高了出品效率。

在獲得肯定與關注的同時,周曉燕的「標準化」中餐研究也遭到了不少質疑。對於「中餐難以標準化」的聲音,周師傅有自己的深刻見地:標準化和產業化是兩個概念。對於中餐來說,味道是永遠的核心,無論你怎麼去呈現、表達和創新,都不能犧牲味道。如此原則下,標準化與廚師的成熟經驗不謀而合。即便是「烹飪機器人」,尊崇的也是高效率復刻原料和烹飪工藝的標準。

以精深的淮揚菜功夫為起點,周曉燕放眼的是整個中餐行業的未來,這是身為一名廚師的崇高使命感,也是作為職人與時俱進的膽識。

想知道關於周曉燕的更多故事,請點擊此處繼續閱讀。

侯新慶:第 N 次轉身,把淮揚菜做回不尋常的「家常」

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中餐行政總廚 侯新慶

揚州、上海、北京、南京……中山香格裡拉酒店江南趣、中國大飯店夏宮餐廳、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江南灶——這麼多年,侯新慶曾在多個城市輾轉,歷經了幾次職業生涯的變遷後,自己的廚師夢卻穩穩地紮根屬於初心的那片沃土。作為一個普通揚州百姓,也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名廚,他把淮揚菜的家常味和精緻感融合出了新境界。

迎接挑戰,步履不停

侯新慶在後廚

侯新慶是正統科班出身,在揚州大學時,曾是淮揚菜名廚周曉燕師傅的學生。優越的教育背景,給了侯新慶更高的起點,同時也賦予他要更大的挑戰。

在第一個舞臺中山香格裡拉江南趣任職時,是最意氣風發的年歲,以《紅樓夢》結合民間食俗、典故出品的紅樓文化盛宴,讓侯師傅獲得集團大獎,聲名鵲起;2008 年,他以淮揚菜廚師長的身份入主中國大飯店,落地北京的那一刻,新世界的大門向他敞開了,以新派中國菜為首的無數前沿烹飪理念接連衝擊著侯新慶的大腦,不斷學習,也不斷迷茫,讓他迅速成長:「那個階段,我吸收了很多新東西,但什麼都想拿出來,卻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一年半以後,侯師傅克服了浮躁階段,回歸淮揚菜的傳統,從形式的創新走到對口味、造型、擺盤的全面思考,從此事業再次上升到新高度……此後,「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成為他在從廚道路上的座右銘,步履不停的同時,回望來路,讓他在執掌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江南灶時更加遊刃有餘。

回歸經典,精緻「家常」

相關焦點

  • 淮揚菜過年:把每一寸刀鋒寫成詩篇
    當師承淮揚菜烹飪大師周曉燕先生的侯新慶在高鐵上跟私徒叔娓娓講起淮揚菜時,你能感受到這個菜系的文人氣質、雋永滋味。一道道淮揚菜背後,是文化與財富的相互促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淮揚菜堪稱美食版的美第奇家族,成就了中國飲食文化史的另一重意義上的「文藝復興」。
  • 中華食尚節,在西安香格裡拉品嘗淮揚刀客侯新慶大廚的拿手淮揚菜
    續寫往年的精彩盛況,今年的中華食尚節由十八位中餐廚藝大師聯袂獻藝,帶來粵菜、川菜、淮揚菜、北京烤鴨、港式點心及廣式燒臘等各式佳餚,完美呈現結合才華創意、烹飪技巧與頂級食材於一體的精彩演繹。西安香格裡拉大酒店作為香格裡拉酒店集團「中華食尚節」中的重要一站,特別邀請到了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中餐行政總廚侯新慶師傅,為西安的食客們帶來最純正,最精細,最美味的頂級淮揚佳饌。
  • 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江南灶榮獲2018橄欖中國餐廳大獎"年度淮揚菜...
    南京香格裡拉大酒店榮獲——2018橄欖中國餐廳大獎"年度淮揚菜餐廳"獎項,也是南京唯一上榜的酒店餐廳。"橄欖中國餐廳大獎"年度評選活動起步於2009年,由知名生活方式媒體《橄欖畫報》主辦,健康雜誌《問健康畫報》、垂直社交媒體《大廚去哪》協辦。
  • 從廟堂到江湖,瘦西湖邊一場精彩絕倫的淮揚菜饕餮盛宴
    不期而遇侯新慶我們在揚州宴停車場,與從南京專程趕來的淮揚菜大師侯新慶不期而遇。淵渟嶽峙揚州宴揚州宴門樓巍峨、淵渟嶽峙,服務高管分列洞開的大門兩廂恭候。二十四橋包廂揚州宴最大的包廂之一,以揚州最著名的十景之一二十四橋命名。
  • 父子同臺 盛宴聯彈——馬爹利攜手淮揚菜名廚侯新慶,侯益偉父子...
    法國著名幹邑品牌馬爹利聯合一大口美食榜,攜手年度星廚侯新慶與侯益偉父子聯袂打造了一場獨具匠心的「侯門盛宴」,在見證父子首次同臺獻技、合作交鋒的溫情時刻之餘,也為來賓呈現了一場非凡的美食體驗。這不僅僅是一頓四手聯彈的淮揚饗宴,更是一次兩代人之間的深度交流與技藝傳承,他們是父子,是搭檔、是夥伴、也是對手。在這種平等的合作中,以菜鬥法,以味解心結,父與子之間所碰撞出的火花也成為了饕客們一期一會的奇遇。
  • 商丘市義工聯:繼往開來傳善美 大愛路上再出發
    繼往開來傳善美,大愛路上再出發。1月3日下午,商丘市義工聯舉行「益」路同行第十四屆年會。
  • 繼往開來,永誌不忘!
    繼往開來,永誌不忘!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繼往開來,永誌不忘!》
  • 淮揚菜香飄博鰲美食論壇宴席由淮揚菜大師居長龍領銜製作
    論壇上展示的揚州淮揚菜。 屠明娟 攝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於11月24日-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精美的淮揚菜宴席連續兩天精彩亮相。記者昨了解到,宴席由揚州淮揚菜大師居長龍領銜的廚師團隊與富春茶社合作完成,展示了揚州「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食材全部空運揚州廚師團隊展示淮揚菜荷塘月色、清蒸蟹粉獅子頭、松鼠鱖魚、八寶葫蘆鴨……記者了解到,在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上,這席精緻的淮揚菜驚豔全場,吸引了與會者們的關注。
  • 品味 嘗鮮 · 淮揚菜
    第一次去就心生喜歡,小橋流水、柳樹依依的江淮小景,讓人總想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到此偷得浮生半日閒。其實,這裡更是一家獨特的餐廳,因為有你在成都難得一見淮揚菜。所以,今天金山媽準備讓各位見識一下真正的淮揚菜,而如果你喜歡上的話,金山媽福利大放送依然不會讓大家失望。
  • 李玉芬:一代淮揚菜巾幗
    1、要吃苦耐勞李玉芬也深知廚師的不易,但她選擇了暗自努力,每天披星戴月地在廚房磨練技藝,和男廚師幹一樣的活,甚至更加能吃苦。2、名師指點李玉芬的勤勞肯幹很快就得到了當時同春園淮揚菜大師高國祿的認可,並收她為徒。
  • 淮揚菜原來這樣解!
    前些年,淮安建起了「淮揚菜博物館」,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聽到該市的某位領導故作姿態:「不好意思啊,我們把淮安排在前面啦!」我在旁邊趕緊埋下頭,努力咬住下巴。先生哎,這個「淮」字,哪裡說的是淮安哦。或許他也只是開開玩笑,但如果接他的話,從小概念上來說,淮揚菜指的就是揚州菜或揚幫菜。
  • 淮揚菜的最高水平在揚州!
    淮揚菜起源於春秋時代,隋唐時因漕運而興,到明清則盛譽天下,獨享「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讚譽。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漢族四大菜系。揚州,是淮揚菜主要發源地,同時也吸收了淮安、鎮江、泰州等周邊地區一些菜餚風味。2015年,著名美食評論家、《舌尖上的中國》節目顧問董克平,出版新作《口頭饞》,書中第一章寫的是「揚州三頭宴」,董克平坦言,淮揚菜的最高水平在揚州。「揚州三頭宴」名聞天下,指的是清燉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都是標準的淮揚傳統名菜,氣勢宏偉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