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香滷鵝重返深圳,餐飲細分賽道進入差異突圍戰?

2021-01-09 網易

  

  深耕細分賽道,已成為餐飲界共識。入局者眾多,如何加速突圍、拿下賽道話語權,成為當下餐飲市場同類玩家的迫切需求。

  而深圳,則成為品牌玩家們的窗口點位,在這裡試驗新鮮業態、打造旗艦樣式,有助於更快速地搭建起品牌形象、更好地跑出去。

  近日,日日香鵝肉飯店在萬象天地開出全球首家旗艦店,同期北京、香港、成都等地各有新店開業。

  此次,日日香以深圳開出旗艦店業態高調亮相,再度進入公眾視野。

  上世紀八十年代,餘壯忠父親經營鵝肉店生意,與滷鵝打了半輩子交道。從小目睹父母做滷鵝長大的餘壯忠對滷鵝深有感情。把祖傳的家業發揚光大是餘壯忠從小的夢想。

  餘壯忠於 2003 年創立「日日香鵝肉飯店」。

  原本是潮汕最普遍、最常見的滷鵝,但他卻在傳統吃法上做出了新搭配,將緊實的鵝肉、清香的鵝蛋鋪到熱噴噴的米飯上,再淋上秘制滷水汁,這一創新給潮菜帶出了全新的風味。

  大膽創新的摒棄了傳統「老滷」,改進多酸,粘稠等弊端。改用每天新調滷汁,使其鵝肉芳香而不腥膩。

  堅持每天出爐 6 次,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講究——「日日香」的名字因此得來。在潮汕方言中意為「日日鮮」之意,是顧客心中誠信的烙印。

  三年前,「日日香」商標被搶註,曾被稱為餐飲業的一場王、加「紅罐之戰」。

  最終以「日日香鵝肉飯店」商標權回歸創始人餘壯忠所有、當時由日日香區域代理商陳鵬鵬所開設的「日日香」店面全部更名為「陳鵬鵬鵝肉飯店」而告終。

  

  談及競爭與發展,日日香鵝肉飯店創始人餘壯忠表示,「感謝陳(鵬鵬)先生把日日香品牌帶來深圳,讓更多的人認識滷鵝、認識日日香」。

  相較於資本加持下的快跑路線,此前已被評為汕頭市滷鵝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的餘壯忠更願意把餐飲做成一門慢生意。深耕供應鏈之餘,餘壯忠也看好餐飲零售化的趨勢。

  「接下來,深圳會有更多的小業態日日香GO店落地,不僅有中央廚房落地,還會有售賣標準化滷鵝製品的社區門店。」

  01 滷味餐飲賽道競爭激烈,如何築起品牌護城河?

  跟過去門店不同,新開業的日日香旗艦店在店面設計上更關注年輕人的喜好;與過往偏向商務的快餐式體驗不同,新店更有家庭、親朋聚餐的體驗感及時尚氛圍。

  從進駐商業寫字樓到進駐網紅商業體,日日香在探索更多元的商業業態,消費客群的覆蓋面也在擴大。

  實際上,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汕頭澄海地區的鵝肉飯店 「日日香」進駐深圳已有多年,緣何現在才打出旗艦店業態?打造品牌護城河,或許是更重要的原因。

  隨著餐飲細分領域市場日漸成熟,滷鵝賽道也走出了不少新玩家,從當年更名事件中出走的「陳鵬鵬鵝肉飯店」,到斬獲創投投資的獅頭牌滷味研究所,再到物只滷鵝等。

  餐飲市場對滷製品、乃至滷鵝細分賽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從前憑著輸出品牌、招募代理的輕路線,在當下難言已有頭部全勝突圍的背景下,很難再適用。積極打造品牌形象、築起品牌護城河,成為當下賽道玩家的當務之急。

  但是,面對已在深圳氣候大成的陳鵬鵬滷鵝,不知日日香此次重返深圳下一步又會如何出牌方能分庭搞禮?畢竟曾經同屬一家。

  特別是陳鵬鵬已經跳脫滷鵝飯店,陸續加入潮汕打冷、兒童套餐等,最近又開出潮汕菜館,加入精釀啤酒,以全時段多場景應對高租金與成本,提前為未來布局。

  

  「近年來潮汕系成為全國餐飲創業的熱門趨勢,作為最接近潮汕地區、同時又是餐飲創新風向標、全國餐飲新品牌集中地的深圳,在這裡打出組合拳顯然更容易獲得外界的關注。

  另一邊,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其本身所具有的窗口效應,也可以更好輻射全國」,業內人士點評。

  02 小業態加速快跑,瞄準餐飲零售化

  雖然競爭激烈,但資本對滷味市場仍舊高度關注。在滷味二級市場,絕味、周黑鴨、煌上煌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狀態。

  而在明星創投圈,對滷製品的關注一樣不少。比如,天圖投資先後投資過獅頭牌滷味研究所、滷人甲等品牌;創新工場投資過小蹄大作;高榕資本、順為資本投資過黃太后。

  市場熱捧的背後,普適性、上癮性、便利性、易複製性讓滷味賽道經久不衰。

  考慮當前行業格局較為分散,小步快跑、打出品牌聲勢成為玩家們共識。如今,憑藉非遺滷鵝、澄海鵝肉飯創始人的名聲,日日香在全國加快布局。

  而同一賽道的陳鵬鵬鵝肉飯店、獅頭牌滷味研究所,也在網際網路餐飲、跨界網紅營銷的道路上提高品牌聲量、搶佔消費者心智。

  

  如何打造差異化路徑?零售化、社區化、標準化,成為三大關鍵詞

  在日日香鵝肉飯店創始人餘壯忠看來,零售社區店、外賣快餐店等小業態與體驗店等大業態的組合拳,將有效補足市場空白。

  而滷鵝作為滷味製品,本身就有可標準化的操作。相較於街邊常見的夫妻檔滷味店,連鎖餐飲若能利用供應鏈優勢,將更好打造出統一出品的滷鵝產品。

  「接下來,深圳會有更多的小業態落地,不僅有中央廚房落地,還會有售賣標準化滷鵝製品的社區門店。」同一時間,主打單品的外賣店、快餐店也將入駐更多商業寫字樓。

  這樣的做法,在當下的零售界和餐飲界都不少見,但挑戰在供應鏈的全面升級。

  此前,盒馬鮮生就成立專門的餐飲零售化3R部門,所謂3R指的是即烹、即熱、即食,把大家常見的餐飲產品變成方便食用的零售標品。

  

  這當中,既需要中央廚房、冷鏈包裝、也需要足夠的物流運力體系支撐,而鮮滷現吃,相較於工業滷製品長期保質包裝,對供應鏈的要求則進一步提高。

  如何提升供應鏈,這在滷味全行業都是個根本命題。相較於資本加持下的快跑路線,餘壯忠更願意把餐飲做成一門慢生意,深耕供應鏈、打造惠及產業上下遊的生態,成為必須。

  行業其它玩家都在發力之時,如何跑通全盤模式,滷味餐飲能否走出頭牌,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日香深圳開出旗艦店,滷鵝賽道進入快跑突圍戰?
    深耕細分賽道,已成為餐飲界共識。入局者眾多,如何加速突圍、拿下賽道話語權,成為當下餐飲市場同類玩家的迫切需求。而深圳,則成為品牌玩家們的窗口點位,在這裡試驗新鮮業態、打造旗艦樣式,有助於更快速地搭建起品牌形象、更好地跑出去。
  • 探店掃雷:陳勤記滷鵝飯店
    家傳秘方炮製的潮州滷鵝仍然是招牌菜,另外還提供其他潮州特色美食,如潮州糖醋面、檸檬蒸烏魚和杏汁燉白肺湯等。(摘自《香港 澳門 2016年米芝蓮指南》)聽聞連獲米其林推薦的香港陳勤記滷鵝飯店,在深圳開設第一間分店,喜歡吃潮州菜的我,於是約上幾個朋友一同探店,順帶比較一下之前探過店的日日香鵝肉飯店。
  • 藝鼎設計新作賞析|日日香鵝肉飯店,引領潮汕新潮流!
    全新語境下的潮(潮汕)與潮(潮流),日日香鵝肉飯店創立於2003年,打出潮汕澄海百年滷鵝技藝的王牌,匠心經營,棄老滷,用現滷,新鮮滷料只用一天,故名「日日香」。日日香鵝肉飯店,曾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受「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獲「汕頭老字號」、「廣東名小吃」的美譽。這次,日日香來到浪漫之城:珠海。
  • 珠海這家日日香鵝肉飯店的空間設計,很「潮」!
    餐飲視覺研究室原創編輯 ID:cysjstudio眾所周知,潮汕滷鵝不僅是一道菜,還是一個響噹噹的招牌,今天所分享的這個鵝肉品牌,更是潮汕滷鵝行業中的佼佼者,來看看其在浪漫之城珠海的門店的空間設計!▽日日香鵝肉飯店創立於2003年,以百年潮汕澄海滷鵝技藝為王牌,曾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受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獲得過汕頭老字號、廣東名小吃等美譽。
  • 潮汕滷鵝,能否再次起飛?
    這一年,朝安鵝、漂洋過海來吃鵝、滷爺、一鵝風流、益淘盛大師滷鵝等一大批滷鵝品牌相繼崛起,進入大眾視野。2017年11月,紅餐網在策劃潮汕滷鵝專題時,曾對當時在全國有2家門店以上的滷鵝品牌進行盤點和梳理。
  • 火鍋、麻辣燙、炸串,品類細分賽道下的品牌機會在哪裡?
    近幾年,餐飲賽道的細分為不少品牌贏得了脫穎而出的機會。不管是我們熟知的傳統菜系,還是過去尚未出現在我們視野裡,或者說還沒有被重新定義的一些品類,似乎都能通過「細分」去找到機會並突圍而出。餐飲細分賽道的品牌機會到底在哪裡?細分品類如何活得更好更久?
  • 2020中國餐飲十大品牌揭曉,你愛吃的那家上榜沒?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為獲獎品牌頒獎二是細分趨勢明顯。深挖燒仙草賽道的書亦燒仙草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茶飲品類中強勢突圍而出,再次證明了在競爭同質化的背景下,茶飲細分化和差異化是大勢所趨。三是模式和場景多樣化。為了尋求差異化,各大品牌在模式和場景上積極探索。
  • 老鄉雞進軍深圳市場,中式快餐成為熱門賽道?
    ③ 傳統中式快餐品牌集體提速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打擊可謂是巨大的,而在疫情後,我們可以看到,新零售和快餐連鎖逐漸成為餐飲市場的角逐點,中式快餐市場迎來發展風暴,海底撈、西貝等大品牌都在開發中式快餐賽道,而中式快餐賽道的品牌們也開始發力,鄉村基、老鄉雞、真功夫、老娘舅等傳統中式快餐品牌也逆勢而上,成為疫情後復甦最快的一批餐飲企業
  • 乳鐵蛋白開拓細分營養品類新賽道 差異化建立優勢壁壘破圈突圍
    面對乳鐵蛋白產品與越來越多的加入者,只有在疫情之後及消費者的新需求基礎上,在戰略、產品差異、渠道賦能、供應鏈、建立渠道心智、消費者心智等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布局調整,才能建立真正的優勢壁壘。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進口營養食品品牌表現也各具特色,澳新兩國的進口乳鐵蛋白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十分受歡迎。例如原料來自紐西蘭,而合成研發在澳洲的艾貝斯乳鐵蛋白;醫務和母嬰雙渠道發展的紐西蘭邁康立乳鐵蛋白+,他們各自具備差異化優勢,讓乳鐵蛋白賽道更加有競爭力和發展活力。
  • 從蟬聯2年深圳必吃餐廳到法國大賽獲獎,陳鵬鵬滷鵝彰顯硬核實力
    摘要:在陳鵬鵬滷鵝飯店蟬聯大眾點評深圳必吃榜第一名的背後,是美食消費者對滷鵝菜品的由衷喜愛。對於資深吃貨來說,「吃」代表著一種品位、喜好,有時甚至代表著一種精神追求。深圳被譽為「吃貨們的天堂」,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中,匯集了眾多全國知名特色美食。其中陳鵬鵬滷鵝就是深圳代表性特色美食之一,它不僅作為深圳城市伴手禮遠銷國內外,更是連續兩年(2018/2019)蟬聯大眾點評深圳必吃榜首。
  • 500萬餐企進軍小吃賽道,小吃餐飲如何跑出大賽道?
    無論是開出1000家店的阿甘鍋盔、長沙排隊王黑白電視,還是小吃阿芮烤雞爪等品牌,都憑藉小吃「物美價廉」的經營策略迅速抓住了很多年輕消費者的心,做到了逆勢突圍。小吃業為什麼越來越火?小吃餐飲如何跑出大賽道?一、升級小吃品牌,避免細分賽道陷阱小吃品牌巨頭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說過,品類是企業的核心,所以我們在選擇品類時,要學會在街頭巷尾找機會,要接地氣。
  • 餐飲創業賽道到底擠不擠?一起來挖掘餐飲潛在藍海市場
    餐飲行業集中度低,我國餐飲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較大。從需求端看,消費者口味多元化,在不同時期會選擇不同的細分領域,粘性低;從供給端看,餐飲行業門檻低,我國菜系眾多且地域差異較大。美國 TOP50 餐飲企業市佔率高達 27.72%,而國內 TOP50 餐飲企業市佔率僅 4.91%。
  • 假期「必刷餐飲榜」,火的不止喜茶、太二……
    休閒餐飲連鎖品牌市場份額較高(76%),其區域餐飲連鎖品牌市場份額最低(9%)。該品類競爭已進入紅海階段,全國連鎖頭部、腰部品牌佔據市場主導,本地新創品牌突圍難度大。從細分品類來看,中式餐飲中的簡快餐、粵菜、湘菜、川菜,更易出區域連鎖品牌,發展向好;此外,儘管在異國風情餐飲、休閒餐飲等品類,區域品牌發展受限,但飲品、烘焙甜品、西餐仍湧現出了不少連鎖品牌。目前拓展勢能較強的品牌有哪些?高人氣mall偏愛誰?
  • 大食代|深圳餐飲「五朵金花」笑傲江湖的六大法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連鎖餐飲峰會已落下帷幕,深圳創新遊學營兩天實地考察、觀摩、對話餐飲界的「五朵金花」——木屋燒烤、探魚、雲味館、陳鵬鵬滷鵝、松哥油燜大蝦。
  • 燒烤賽道:疫情後中式餐飲布局的新機會
    由於海底撈、九毛九等餐飲連鎖企業在資本市場均有不俗表現,「餐飲投資熱」初現端倪。 那麼疫情當下的2020年,燒烤賽道值得關注嗎?有機會衝出一家燒烤屆的「海底撈」嗎?
  • BOSS面對面|屋頭串串:萬億餐飲,火鍋細分領域最大品類如何勝出
    餐飲十年變革,順應趨勢下的質變在川渝頭部串串香梯隊中,屋頭串串香是路徑相對獨特的一個。從一個單店到現在擁有500家門店的屋頭串串,是通過一步一步穩打穩紮到如今的規模。李存彬認為,餐飲想要留住客戶,最根本的還是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快,口味區城差異大;同時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正逐步提高,使得餐飲企業對從食材到加工各個環節的要求不斷提高,而中小餐飲企業採購食材溯源能力弱,價格波動大,採購流程不規範,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風險。
  • 國貨突圍記:精準定位 從細分場景切入賽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國貨突圍記消費者在大疆門店了解產品。  品牌方提供花西子絲綢之路蠶絲蜜粉餅。  品牌方提供鍾薛高上海市黃浦區來福士廣場門店。小米空氣淨化器、大疆御Mavic Mini、鍾薛高雪糕、花西子蠶絲蜜粉餅……記者選取各個領域有代表性的上榜產品,探訪相關品牌,解鎖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審美趨勢及國貨突圍之道。
  • 未來三年自研產品至少進入五個細分賽道前列
    如今,李逸飛再次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又有了新的期待,他希望三年後自己公司的產品至少在五個細分賽道上進入前三或前五。經過多年的發展,三七互娛的研發實力由弱變強,如今正迎來收穫期。公司的重要自研產品《榮耀大天使》《鬥羅大陸3D》(暫用名)將於明年上線,其中《鬥羅大陸3D》研發耗資超過1億元,創下公司單項產品的研發紀錄。
  • 探訪深圳10區!餐飲上座率逐日提升,盼疫後「宴」陽高照
    據統計,深圳餐飲企業的復工率達到了64%, 深圳市的餐飲企業約有15.4萬家, 目前已經復工了約9.9萬家。 本報記者兵分10路, 探訪各區餐飲企業復工復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