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名人居、文化園、「網紅」村……翻開金東區文化旅遊資源全景地圖,遊玩好去處星羅棋布,既有「集群共舞」式,也有「獨樹一幟」式,處處散發著濃濃的金東歷史人文風情。再翻閱金東文化旅遊招商全景圖,度假村、田園綜合體、文創園等以項目為主要載體的旅遊新業態錯落有致,未來更有連片串成景觀帶,化身霓虹都市裡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今年以來,金東區緊緊圍繞「高質量建設和美金東,高水平打造希望新城」的目標,深入推進「人文富區」戰略,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實施文旅項目攻堅落地、鄉村旅遊品質提升、文旅品牌推廣和基礎服務能力「四大行動」,全域大花園、大景區打造初見成效。
今年1至5月,全區共接待遊客513萬人次,實現文旅收入39.93億元。文化愈美、產業愈強,眼下的金東徐徐奏響「美麗經濟進行曲」。
吹響產業「創新號」
「金東生態環境好,地理位置好,產業發展條件十分優渥,我對未來企業的融合轉型充滿信心。」提起正在建設中的「白色森林—生日小鎮」,山山家創始人王平暢想未來,「遊客在奶油實驗室親手調配蛋糕,穿梭生態果園親近自然,遊走在現代工廠領略神奇智造……」更讓人期待的是,「白色森林——生日小鎮」建成後,將成為食品安全、環保節能等方面的行業標杆,並與周邊鄉村融為一體,形成極具田園特色的旅遊風景帶。
「白色森林——生日小鎮」項目位於嶺下鎮,積道山下、八仙溪旁,生態環境好,交通便利。項目佔地面積233畝,總投資1億元。一期建築面積8.97畝,二期建築面積約10畝,將建成集觀光生產線、烘焙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生態體驗區於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計劃於今年底建成運營。
項目落地過程中,區文旅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嶺下鎮等單位部門主動對接協調,全力服務,不斷推進項目攻堅落地,也讓企業主感受到「金東速度」和「溫暖服務」。「金東各部門的服務熱情讓人印象十分深刻,讓人感動,民營企業對政策、法規等有很多的未知,相關部門主動來對接,真的讓人很溫暖。」王平說。
今年以來,金東牢固樹立「實幹為先、項目為王」的理念,以曹宅鎮龍頭殿國際旅遊度假區、江東鎮焦巖雲起水岸、源東鄉「希望之光」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為抓手,推動文旅項目落地。同時,積極開展項目招商工作,將20個坡地村鎮項目和積道山、艾青詩歌公園、民國農校等文旅資源列入重點招商項目庫,編制了金東文旅招商地圖,開展項目招商推介活動。制定了項目周跟蹤、月通報、領導服務聯繫等工作制度,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落地工作。目前,已完成投資額約4.23億元。
連日來,區交通局工作人員每天前往源東鄉東葉村,對桃花流水步道工程進行地質勘探、施工圖設計、政策處理等前期工作。桃花流水步道項目預計10月底開工建設,分自行車道和綠道兩部分,建成後將串聯起「希望之光——施光南故裡」項目部分景點,方便遊客觀光。
據了解,「希望之光——施光南故裡」項目是今年金東區的重點黨建品牌項目,通過挖掘施復亮、施光南等名人文化資源,實現當地文化、旅遊和產業高度融合。「今年我們計劃圍繞『改革開放』『鄉村振興』『黨建文化』等主題,將東葉村打造成全國首個『改革先鋒』文化示範區。」區文旅局局長方偉紅說。
源東鄉擁有獨特的地形和產業優勢,桃花節已連續舉辦九屆,桃花盛開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然而,名人效應發揮不足、文化底蘊深挖不夠、旅遊經營淡旺不均等問題一直制約著鄉村發展。為了做大、做優、做強文旅融合產業,建設具有獨特IP的文旅項目,金東將源東鄉全域整合,通過打造景區村莊創建的升級版,推動旅遊村莊從單個開發向區塊化發展轉變。
除了東葉村的「希望之光」項目,長塘徐村正在打造智慧旅遊紅色展覽館,呈現抗戰時期新四軍金蕭支隊第八大隊的抗日事跡。「我們希望能傳承地方特色文脈,喚醒人們的記憶,將文化元素融入景區村莊創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方偉紅說。
結合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金東劃分出源東全域、北山區塊、東陽江區塊、八仙溪區塊、塘雅奇石下吳、江東焦巖國際藝術村六大旅遊重點區塊,通過挖掘旅遊產品、優化產業結構、開發黃金旅遊環線等舉措,打出一套區域文旅融合發展「組合拳」。
文旅品牌推廣催活新城「生意經」
「真沒想到旅遊和文化能擦出這樣的火花。不僅景區人氣越來越旺,本土傳統文化也得到很好的傳播,希望這樣的活動越多越好。」錦林佛手園行政總監邢燕感慨說。
「五一」小長假期間,一場為期三天的「非遺文化」展演在錦林佛手園舉行。婺劇、金華道情、小鑼書、大成拳、五經拳等非遺項目依次登臺表演,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讓現場氣氛熱烈,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其間還舉行了多項非遺項目展示體驗活動,如銅錢八卦製作技藝、砂罐茶壺製作技藝、傳統磚雕瓦雕製作技藝、草編、婺式傳統糕點製作技藝、打鐵等。活動中,遊客們不僅觀賞了精美的展品,品嘗了多樣美食,還體驗了如何製作豆腐皮、湖北村鹹菜等特色農家美食。
「遊客反響很熱烈,每項表演舞臺前都是人頭攢動。」邢燕說,區文旅局主動對接為景區送來「及時雨」,小長假共接待遊客2萬多人,比去年增加五成。「很多外地遊客因此了解了金華傳統文化,還帶動金華當地旅遊產品的銷售,這個活動很有前景。」
今年以來,金東大力實施「文旅品牌推廣年」行動,重點抓好「旅遊產品挖潛、活動策劃提質、市場營銷增效」三大項內容,不斷提升金東文旅活動品質和帶動營銷。據悉,金東將成立非遺項目協會及運營團隊,繼續在非遺項目合作上做文章,力求打造一系列精品非遺文創產品,針對非遺傳承問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多措並舉推進金東區非遺傳承和發展,與旅遊產業齊頭並進。
既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既立足本地市場,營造市區後花園、郊遊首選地形象,又緊盯周邊市場,發揮金東區位優勢,豐富對外市場推廣系列活動,金東文旅「生意經」越來越活,不僅催生了新的文旅項目,更「捂暖」、拓寬了原有文旅項目發展。金東還依託歷史文化、垃圾分類等特色資源,召開旅遊產品推介會,並通過新媒體等平臺不斷推廣金東文旅品牌。另外,圍繞「吃、住、行、遊、購、娛」6個板塊的產品目錄匯集金東文旅產品體系,呈現金東文旅獨有魅力,策劃並推介「紅色之路」「研學之路」「希望之路」等金東特色旅遊線路。
文旅深度融合傳唱和美「金東韻」
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鳥、精緻傳神的人物擺件、造型動感的實木家具……這幾天,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東升忙著整理自己滿意的作品,準備入駐澧浦鎮蒲塘村王東升木雕博物館。
王東升是澧浦鎮蒲塘村人,從事木雕製作近40年。去年初,他得知家鄉的歷史建築修繕,需要引進一批新業態,傳承文化的同時帶旺村莊人氣。「在外久了,總想落葉歸根,正好金東有打造博物館的意向,大家一拍即合。」王東升說,經過一年多精心設計打造,目前已完成博物館展品的雕刻。他希望能將展示館打造成蒲塘村的一張名片,助力金東文旅事業的發展。
蒲塘村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村中古建築多,著名的有三省堂、九如堂、益友堂、詩禮堂、元芳堂等10餘處,特別是蒲塘發源地古民居群落,單體建築佔地逾4000平方米。這些年,金東區大力推進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利用項目,古建築重新煥發出生機。青磚黑瓦、石板路面,廳堂相連、弄堂狹窄,行走其中,古樸儒雅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們還引進了樓翼之書法碑帖博物館和曹兆浦陶瓷博物館,目前內部展陳都在有序布置中。」蒲塘村民王偉斌說,除了利用古民居開設博物館,村裡還將打造抗戰一中紀念館,五經拳展示館以及陳列金東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等書籍的第三書屋,豐富村中文化元素。
深入實施「金東記憶」工程,通過保護修繕歷史古建築,打造民間主題博物館,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充分融合,成為金東文旅融合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金東將打造10處主題博物館,目前嶺下鎮的電影主題館、衡廬民藝展示館、塘雅風情館、東孝實驗小學錢幣館等6處均已對外開放。
此外,澧浦鎮鄭店村婺劇非遺展示館、曹宅鎮龍山村張作楠名人館、孝順鎮讓河村迎花樹展覽館、鞋塘辦事處支家村書畫館的藏館展陳方案已完稿,嶺下鎮嶺五村老街書畫藝術院的藏館主體建築已完工,澧浦鎮蒲塘村曹兆浦陶瓷博物館、樓翼之書法碑帖博物館和王東升木雕博物館、長塘徐智慧旅遊紅色展覽館內部展陳正在布置中。這些主題博物館均將於今年對外開放。
金東融媒體記者:徐盼 倪國棟 繆小芬 王毅琳
編輯:黃紫依 責編:吳奕靜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