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巨變的西氣東輸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十年巨變的西氣東輸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季蘇平)今年是西氣東輸十周年。那麼作為我國萬眾矚目的重點工程之一,十年來,西氣東輸供氣能力到底怎樣?作為清潔能源,同等熱值,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油的三分之二,煤的三分之一,西氣東輸帶來了怎樣的生態效益?沿線的生態環境恢復的情況如何?帶著一些列疑問,我們重走西氣東輸之路。

  關鍵設備國產化

  壓縮機組被稱為天然氣管道的「心臟」。西氣東輸一個巨大的貢獻就是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自主研發能力。西二線應用的首批國產7臺套20MW級電驅壓縮機組,是國內首次開展國產化研製和應用。儘管投入的各項研發成本較高,但採購價格較同期應用在西氣東輸二線的進口壓縮機組低10%,比西氣東輸一線應用的進口電驅機組低30%。

  以前,壓縮機組全部為進口,絕大多數備品備件都需進口,為保障生產運行安全平穩,必須保有充足的備品備件,否則在緊急需要的時候從國外採購到現場少則月餘,長則半年以上,並且佔用庫存較大。國產化後,大多數備品備件及部分高價值備件可以依託廠家,不必再保有高庫存,資金佔用降低50%以上,總金額上億元。

  在國產化研製中,除開展電驅壓縮機組國產化外,還開展了燃驅壓縮機組國產化,實現燃驅壓縮機組50%國產化。同時,開展同等級的國產高速燃氣輪機研發,並應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驅機組成套技術,實現燃驅機組100%國產化。在長輸天然氣管道上每隔30km設置一座閥室,作為緊急時刻和管道維修時截斷使用。此前40英寸以上壓力在10MPa以上的高壓力大口徑全焊接球閥一直依靠進口,通過國產化項目實施,已經實現國產球閥全部替代進口。

  隨著國產化項目的實施,西氣東輸三線全部球閥已經實現國產化,西段電驅壓縮機組已經應用4站12臺套,燃驅機組應用1站3臺套。在東段,壓縮機組將全部實現國內供貨。據此測算,西氣東輸三線計劃應用電驅壓縮機組61臺套,僅此一項即可節約投資3.66億元。

  生態效益不可估量

  西氣東輸的沿線再也不是光禿禿的一片。沿線種上了大片的沙棘等植被,如今已經鬱鬱蔥蔥。沿線每天都有工人及時巡視,一方面增加當地百姓的就業,同時也能維護好沿線管道以及生態建設。當地百姓說他們是看著這些沙棘從無到有到現在的這般茂盛。據測算,西二線工程建設完成後,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比例提高兩個以上百分點。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每年7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以替代1.79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業粉塵等有害物質排放量574萬噸。西三線建成後,將進一步增加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

  不久前,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等聯合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要求全面淘汰燃煤小鍋爐,北京、河北、上海、江蘇等多省市更進一步要求改煤發電為天然氣發電。面對減少8000萬噸燃煤消耗的指標,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紛紛宣布要淘汰燃煤發電,改用清潔能源天然氣。華東等省市最近也提出了類似要求。發展天然氣,不僅僅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所帶來的生態效益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供氣能力進一步增加

  隨著西氣東輸西一線工程輸氣能力的升級,加上西二線設計的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並且可穩定供氣30年以上和正在建設的西三線輸量為每年3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整個供氣能力將大大提高。據中石油負責人介紹,西二線管道建成後,將形成以西一線、二線為骨幹的西氣東輸系統,以陝京一、二、三線為骨幹的陝京線系統,以及忠武線、澀寧蘭系統、川渝管網、地下儲氣庫和沿海LNG接收站配套應急調峰,國產氣和進口氣雙氣源保障的供氣管網骨架,橫跨東西的「西氣東輸」供氣格局基本形成。在此管網骨架基礎上,通過建設支幹線、聯絡線、支線及配套儲氣設施,天然氣管網將覆蓋西部、中西部、東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全國性的管網初步建成。

  截至今年8月底,僅江蘇一個省西氣東輸管道實現供氣88億立方米,佔江蘇天然氣總消費量的87%。近年來,天然氣在長三角一次能源中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中石油江蘇LNG項目、西二線上海支幹線和川氣東送工程投產後,持續推動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西氣東輸20年
    同日,西氣東輸項目天然氣購銷及管道運輸意向書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2000年3月2日,集團公司印發《關於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領導小組的通知》。2000年3月8日,股份公司印發《關於成立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的通知》,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西氣東輸項目部),完成西氣東輸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
  • 西氣東輸高質量發展紀實
    西氣東輸管網規模大、覆蓋廣、系統複雜、用戶龐大,對安全運行提出了嚴峻挑戰。經過多年創新探索實踐,西氣東輸建立了集中調度、集中監視、區域化管理等運營系統,建立了信息化銷售控制系統,為迎接智能管道、智慧管網時代提供了先決條件。  西氣東輸,由此成為一個讓人挖掘不盡的管道工程寶藏、一本讓人百讀不厭的管道工程叢書,也成為中國管道建設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
  • 西氣東輸福州聯絡線正式投產
    西氣東輸福州聯絡線投產前,工作人員檢查設備。  福州新聞網10月3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錦清/文 受訪者供圖)昨日,來自中亞和新疆塔裡木氣區的天然氣經過西氣東輸三線東段管線到達福州LNG(液化天然氣)青口分輸站,16時,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福州聯絡線開始站內進氣,標誌著該聯絡線正式投產。
  • 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投產
    2004年10月1日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投產2004年10月1日,由中國石油承建的中國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投產。西氣東輸工程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標誌性工程,整個工程橫貫中國東西部,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十個省市。
  • 這場比賽,讓你對西氣東輸工程一目了然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偉利每天有「氣」源源不斷從新疆來到浙江,流入家家戶戶。這項工程人們耳熟能詳,叫西氣東輸。但你知道這氣是怎麼來的嗎?今天(8月22日),為期三天的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第七屆職業技能(專業)競賽在衢州分輸壓氣站落下帷幕。
  • 泰和西氣東輸天然氣儲備站建成(圖)
    已建成的儲氣罐(圖片來自網絡)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彭曉華報導:西氣東輸是我國重要能源建設工程。記者獲悉,作為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重要配套設施,泰和縣西氣東輸天然氣儲備站項目主體工程近日已經完工,這將對吉泰走廊的發展提供氣源保障。  泰和縣西氣東輸天然氣儲備站位於該縣西橋路,目前6個巨型儲罐已經安裝到位,附屬廠房也已封頂在進行裝修之中。據了解,該天然氣儲備站是吉安市規模最大的儲備站,具有罐體儲氣和外輸供氣兩種功能,將為吉泰走廊發展用氣提供雙保險。
  • 西氣東輸與廣匯成功互聯 冬季供暖增「底氣」
    11月27日,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南通分輸站正式向啟東廣匯能源(600256)進行天然氣升壓,具備天然氣上載進氣條件。這也標誌著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南通分輸站與啟東廣匯能源互聯互通工程正式投產。
  • 國家管網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福州聯絡線投產
    西氣東輸廈門管理處供圖   中新網廈門10月30日電 (楊伏山 劉夢詩)30日16時,國家管網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福州聯絡線開始站內進氣,這標誌著該聯絡線正式投產。  該工程的投產,將提高福建省以及沿線市、縣供氣保障能力,有效解決西氣東輸向福建省供氣輸送瓶頸問題,有利於閩省天然氣管網資源的靈活調配,促進綠色清潔天然氣能源使用和經濟社會發展。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福州聯絡線工程施工現場。
  • 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順利投產運行
    歷經72小時試運行結束後,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 於1月21日12時18分正式投產運行。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是西氣東輸三線在廣東地區的首條支幹線,粵東地區首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國家重點互聯互通工程之一。
  • 「西氣東輸」入皖十五年,整的都是大動作
    自2003年投產至今,西氣東輸已經進入安徽十五年,十五年來,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為安徽的政經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毫無疑問,咱們老百姓是這項工程的最大受益主體,不管是食、住、行,西氣東輸其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柴米油鹽的日常背後,我們很難感受到「西氣東輸」具體而微的存在感,因為總覺得它太抽象,太宏大,太遙遠。
  • 新疆塔裡木油田「西氣東輸」日供氣量創新高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0日電(蘇華) 記者10日從新疆塔裡木油田獲悉,該油田向「西氣東輸」管網日輸天然氣達到7224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保障了上海、湖北等省市區近4億民眾的生活用氣。面對正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塔裡木油田加強對各油氣場站關鍵生產裝置、要害部位加密巡檢頻次,確保天然氣「糧倉」持續壯大,保障了「西氣東輸」供氣及新疆南部地區用氣需求。今年1月,塔裡木油田「西氣東輸」輸送天然氣超25億立方米,同比增加逾1億立方米。
  • 西氣東輸築牢武漢疫情阻擊「銅牆鐵壁」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地處疫區中心的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武漢管理處凝聚全員「一崗一策,科學保供」的「硬核力量」,強化「輸氣一刻不能停,供氣一刻不能斷」的責任擔當,在確保疫區天然氣高效安全充足供應的前提下,全面落實落細各項「疫戰」措施,築牢「銅牆鐵壁」,堅決打贏疫區防控阻擊戰
  • 中國石油西氣東輸深圳液化天然氣外輸管道順利建成
    關注新華網   新華網廣州5月29日電(記者李雄鷹)國家互聯互通重點工程——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深圳液化天然氣(簡稱LNG)外輸管道28日順利建成,其具備天然氣供應「南氣北送」4600萬立方米的日輸氣能力。
  • 我國「西氣東輸」累計輸送天然氣逾5400億方
    央廣網銀川12月4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從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相關活動中獲悉,國家累計投入4000多億經20年持續建設完善的「西氣東輸」工程,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造福人民群眾的能源大動脈,全國5億人直接受益。
  • 沁水煤層氣通過西氣東輸管道累計外輸突破50億立方米
    近日,記者從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獲悉,截止2020年8月31日,山西省沁水盆地煤層氣通過西氣東輸管道外輸量累計突破5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一線管道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經過山西省臨汾市、晉城市的9個縣區,終點位於上海市。西氣東輸在沁水境內擁有一條35公裡的煤層氣支線管道,將上遊開採的煤層氣在沁水壓氣站增壓後匯入西氣東輸幹線送往下遊。
  • 西氣東輸三線全面開工 管道公司率先起舞
    昨日,我國「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開工儀式上午在北京舉行,標誌著西三線工程正式開工。A股市場上,以玉龍股份、金洲管道等為代表的相關概念股票紛紛上漲「翻紅」以作回應。有分析認為,伴隨國家對天然氣開發、使用的大力支持及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的展開有望為相關產業帶來利好,其中,管道建設、城市燃氣等領域的相關公司將受益明顯。
  • 西氣東輸今年已向河南供氣 超50億立方米
    (原標題:河南用氣供應更加有保障 西氣東輸今年已供氣 超50億立方米)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楊黎明) 記者昨日從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鄭州管理處了解到,截至
  • 西氣東輸3000餘家企業用氣提供了保障
    為保障天然氣供應,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之一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馬力全開,目前日產天然氣超過9500萬立方米,為西氣東輸下遊居民和新疆南部百姓「加氣」禦寒。目前,塔裡木油田已經建成克拉2、迪那2、克深、英買力、牙哈等多個大型氣田,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生產總量的六分之一。
  • 中石油西氣東輸東莞站開始向華能燃機電廠供氣
    4月24日,隨著供氣閥門被緩緩打開,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東莞站華能燃機電廠改擴建工程正式投產。此項改擴建工程的建成投產,標誌著西氣東輸二線東莞站正式向華能東莞燃機電廠分輸供應天然氣。投產儀式華能東莞燃機電廠是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東莞站新增的第8家下遊用戶,年分輸量約3億標方。該項目成為廣東省首例採用直連直供的燃氣發電機組,還能取代周邊分散鍋爐,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據測算,供氣後每年可減少約12萬噸標煤產生的有害氣體排放,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 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創新創效活動紀實
    2005年6月,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開展首屆青年創新創效活動。  15年來,西氣東輸累計發布創新創效成果432件、合理化建議91件、獻計獻策14件,參與人數1865人次。其中,186人次獲一等獎、298人次獲二等獎、462人次獲三等獎、25人次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