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講的是本來以為這次疫情對日本影響很大,沒想到日本人反而很開心,因為他們終於可以宅在家裡辦公了。這個故事讓老李感慨萬千,其實,有時候我們並不是討厭工作,只是討厭社交,特別是無用社交。老李還發現,那些聰明人已經開始遠離無用社交,尤其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老李覺得,第一個原因就是無用社交只會浪費時間,與其把時間花在無用社交上,還不如把時間拿來提升自己。老李看過許多年輕人沉迷於無用社交,認為參加的社交多了,自然就會提升自己。但是,老李發現,參加無用社交再多,你也很難提升自己。
老李有兩個朋友,都是同時畢業,同時工作的。但是老李的第一個朋友認為人脈很重要,所以經常參加各種酒席,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無論婚喪嫁娶還是聯絡感情。總之,一聽到有酒席,老李的第一個朋友都會第一個報名。老李的第二個朋友覺得,打鐵全靠自身硬,於是拒絕無用社交,下班回家後就讀書、學習跟業務相關的知識。
三年後,老李的第一個朋友因為經常參加酒席,所以經理跟他關係不錯。於是老李的第一個朋友升職了,當了一個小組長;老李的第二個朋友因為對於業務很熟悉,還經常能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想法,所以總經理很器重他。於是老李的第二個朋友也升職了,當了一個經理。
老李覺得第二個原因就是人脈從來是要平等的。老李的第一個朋友以為參加酒席多了,人脈就會廣。但是,老李的第一個朋友忽略了一個事實:老虎跟耗子是不會成為朋友的。如果老李的第一個朋友一廂情願的以為自己參加酒席多了就可以混入更高的圈子,那這個圈子早就爆滿了。然而,老李的第二個朋友就知道只要提升自己,人脈自然就會隨之而來。所以,老李的第二個朋友就默默地努力。
老李認為,成年人的世界不會有那麼多的善良和同情,尤其是在涉及到利益的時候。老李的第一個朋友就是因為不明白只有對等才有資格稱為人脈,不然你僅僅只是認識。老李以前就參加過許多酒席,認識的大老闆天南地北的都有,但是一談到幫忙,連個電話都打不通。那些在酒桌喊老李兄弟的人,也全都消失不見了,頗有京東的東哥的風範:之前,大家都是我兄弟;後來,業績不達標,不配做我的兄弟。
老李覺得,如果有時間,與其去參加過多的無用社交,還不如多讀書、多陪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老李以前也覺得參加酒席多了,自己就很厲害了。後來,老李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那些甘於寂寞,在背後默默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或許,這些厲害的人你現在看不出他們的厲害,但是時間一到,這個世界肯定會為他們讓出一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