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屈臣氏共創了個全新護膚品牌!

2021-12-28 化妝品財經在線

CBO 記者 張慧媛

一個正在不斷擴充品牌矩陣的消費品巨頭,和一個想實現零售創新的領先零售商,在新品牌的研發、推廣上首次達成合作。

近日,寶潔和屈臣氏聯合研發推出全新護膚品牌「aio」。

 

品牌將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大中華地區的屈臣氏線下門店和線上渠道獨家發售。

 

這是寶潔首次與零售商共研共創護膚品牌品牌,也是屈臣氏創新「O+O」零售新模式(即Online + Offline)的例證之一。

 

01

加碼Clean Beauty

首款精華已上線屈臣氏

從屈臣氏官方給出的簡介來看,aio是以精簡生活為定位的護膚品牌,奉行精緻而簡約的護膚方案及生活概念。

 

屈臣氏集團(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及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倪文玲直接將aio定義為Clean Beauty純淨美容品牌。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搜索屈臣氏微信小程序和天貓官方旗艦店時發現,目前在線上,屈臣氏已首發aio多合一精華露這一單品,官方售價為390元/50g,恰逢雙十二折扣期,屈臣氏小程序會員價僅售299元。

 

Aio小紅書官方帳號發布信息顯示,該款精華由服務於寶潔旗下高端品牌SK-II多年的日本皮膚科學家專研。產品為抹茶綠啫喱質地,散發京都木質香調,添加獨特的三重維穩配方——Oxyniacine™,輔之以日本旱蓮精粹、煙醯胺和維生素E等多種成分。根據廣告宣稱,該款產品敏感肌適用,有平衡水油,維穩皮膚屏障,提升肌膚活力等功效。

 

記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發現,aio多合一精華露原備案日期最早為2020年12月4日,原生產國為日本,現由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生產。

 

同時,品牌已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投放。在小紅書搜索「aio」 相關關鍵詞,已有KOL和KOC的筆記近千篇。

02

寶潔要抗住成本壓力

瘋狂擴充品牌池,加碼護膚品類


寶潔全球皮膚及個人護理總裁Markus Strobel表示,aio的誕生,是寶潔美容板塊首次與零售商從零到一共創的的突破性合作。他透露,aio將主要吸引Z世代及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同時,順應當前美妝中大熱的可持續發展熱潮,aio還帶來了首個完全可回收的包裝設計。

 

對近年來不斷通過收購和孵化加碼護膚品類的寶潔而言,此次和屈臣氏攜手加碼Clean Beauty純淨美容領域顯然不是「一頭熱」。

 

首先,是成本的考慮。自2021財年(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開始以來,因為大宗商品成本上漲和運費上漲,寶潔公司增加了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億)的稅後額外成本,寶潔旗下多個品牌紛紛漲價,集團成本和運營環境面臨挑戰。

 

而和屈臣氏這一零售巨頭合作,無疑為寶潔分攤了不少渠道費用。同時,屈臣氏提供的線上線下曝光也替寶潔節省了一筆營銷費用,減輕新品孵化「試錯」成本。

 

其次,這是寶潔不斷充盈品牌矩陣,尤其加碼護膚品類的一大嘗試。當前,寶潔護膚品類兩大主力品牌為SK-II和OLAY,近年來,寶潔開啟了對新銳品牌的頻繁收購和自有孵化。

 

2018年7月,寶潔收購肌膚修護品牌First Aid Beauty(簡稱FAB);2019年,寶潔收購紐西蘭Clean Beauty先鋒品牌Snowberry。時間進入2021年,寶潔收購孵化步伐加快,2021年8月,寶潔推出全新素食主義品牌DermaGeek;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寶潔收購獨立護膚品牌Farmacy Beauty;12月,寶潔又宣布收購美國高端護髮造型品牌OUAI。 

 

梳理這些品牌整合的共同點可以發現,寶潔傾向於尋找和已有的SK-II和OLAY形成差異化補充的品牌,無一例外,這些新銳品牌均更社交媒介化,更年輕化,更新銳。

03

屈臣氏疫後復興

從「銷售貨架」向「孵化器」轉型

線下零售在疫後迎來大變革,對於屈臣氏們來說,如何在客流下滑的前提下更廣範圍、更長時間地吸客,留客;如何擺脫僅為「銷售貨架」的尷尬,強化品牌價值和不可替代性,成為當務之急。

 

屈臣氏的過去幾年,內外交困。

 

就門店自身而言,先是BA推銷方式引發消費者詬病;再是最早在國內美妝零售界普及自有品牌概念的屈臣氏,也在後期掣肘於自有品牌佔比過大的困境,產品結構老化備受詬病;接著就是錯失彩妝和香氛風口,即使在過去五年,屈臣氏不斷在進行門店高端化建設,但目前來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就外部挑戰而言,不論是主打高端定位的絲芙蘭強勁發力,還是以調色師、wow colour、HARMAY話梅為首的新銳本土零售黑馬雨後春筍般湧現。屈臣氏面對的不僅僅是線上渠道的「奪食」。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屈臣氏的「霸主」地位仍在。

 

就在8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布2021上半年業績顯示,屈臣氏集團上半年銷售826.21億港元(約合686.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額為115.99億港元(約合96.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屈臣氏創5年裡最大增幅。

 

在門店數量上,屈臣氏集團上半年在全球27個市場經營16206家店鋪,店鋪數量較去年年底增加了39家,其中有19家開在了中國區,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店鋪數量達到4134家。

 

屈臣氏靠什麼?最核心的,便是持續數年的數位化、年輕化轉型開始取得成效。從而使得屈臣氏告別以往「020」(Online To Offline,從線上到線下)的單項模式,將線上線下貫通,用「O+O」(Online + Offline)服務品牌和消費者。

 

同時,屈臣氏正在尋求大品牌「獨家」背書,成為他們的新品登陸中國的首發線下渠道。如在2019年5月,資生堂集團旗下的「dprogram安肌心語」,登陸中國首站就選擇了屈臣氏;2020年12月,愛茉莉太平洋兩年前推出的內服美容(Inner Beauty)品牌「 CUBE ME」,也將進入中國線下渠道的首站放在了屈臣氏。

 

另外,在高端化領域,屈臣氏集團旗下高端香氛美妝集合店Marionnaud Paris瑪莉娜終於來華,並在2020年9月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家限時店,同年12月在武漢開出600㎡中國首店。瑪莉娜來自法國,是歐洲家喻戶曉的高端化妝品零售巨頭,2005 年被屈臣氏集團收購。

近期,屈臣氏集團還在上海和武漢開設出Marionnaud x 屈臣氏概念店,售賣彩妝、香氛等高級美容品。

 

但這還不夠,做久了自有品牌的屈臣氏也許是意識到,「品牌」思維和「賣貨」思維相差甚大,與其賺一攬子錢,倒不如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此次誕生的aio就是最好例子——合則共同研發和營銷,分則都能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優勢。

 

同時,擁有平臺、數據的屈臣氏,也已經做了多年的新銳品牌孵化器,打造出「為佰草集典萃系列創造O+O營銷矩陣」「 強化薇諾娜的線下體驗」等典型案例。更有甚者,屈臣氏還打造新銳品牌創造營「屈奇館」,不僅邀請聯合利華旗下「聯合U創」孵化的優質初創品牌加入,還成功挖掘並打爆男士理容品牌「關二哥」、彩妝潮流品牌「顏世吟」等多個新銳品牌。

 

有意思的是,做孵化器的不止屈臣氏,其「老對手」絲芙蘭已經做品牌孵化器7年了,絲芙蘭也於近日宣布了2022品牌加速孵化器計劃的10個品牌,涵蓋護膚、彩妝、香氛、洗護各品類。

Editor 編輯 |  彭適

Proofreader 校對 | 王玉瑩

相關焦點

  • 寶潔與屈臣氏共同研發全新護膚品牌AiO
    近日,寶潔集團與屈臣氏集團聯合宣布推出全新護膚品牌AiO,AiO是以精簡生活作為定位的護膚品牌
  • 寶潔推出第三個護膚品牌東方季道/聯合利華旗下白蘭100%再生塑料瓶洗衣精上市
    加碼化妝品板塊,寶潔「復活」護膚品牌東方季道在旗下擁有護膚品牌
  • 寶潔、資生堂等巨頭推出10個中國專供品牌 卻沒人買?
    花肌悅、海肌源所屬公司:寶潔品牌意義:為開拓CS渠道推出的護膚品牌淡出原因:外資大牌在CS渠道政策不力一直以來,寶潔旗下的護膚品牌,比較側重百貨渠道,但這個國際巨頭很早就透露出了對CS渠道的野心。2012年11月,寶潔旗下的OLAY推出花肌悅系列,主攻中國本土CS渠道。
  • 寶潔發力新品牌、新品類:FAB明年引入線下渠道,個人健康護理品牌...
    今年,寶潔以「向上向善,共創未來」為主題,攜旗下12個品類的83個產品再次亮相進博會。在達500平米的展區內,寶潔重點展示了新產品與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寶潔大中華區總裁、董事長馬睿思表示:「進博會彰顯了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理念,寶潔希望在進博會這個具有國際視野的平臺上,展示我們最先進的產品、技術體驗和公司戰略,詮釋品牌對美好生活的理解,激活內外雙循環。」
  • 寶潔收購護膚品牌 First Aid Beauty,定位於 SKII 和玉蘭油之間
    寶潔以 2.5 億美元收購美國護膚品牌 First Aid Beauty(以下簡稱 FAB)。創立於 2008 年,FAB 強調它產品的低刺激性、精選原料,針對乾燥、痤瘡和衰老皮膚的解決方案。因為名字很直接好記,品牌調性輕鬆活潑,受到了千禧一代的歡迎。
  • 盤點敗走屈臣氏的10大化妝品牌 有7大原因
    也許就是屈臣氏。  作為一個標準化程度高、渠道公信力強、近2500家網點遍布全國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巨頭,屈臣氏「捧紅」了許多品牌,比如「面膜王者」美即。  不過,也有很多品牌在屈臣氏渠道黯然失色,箇中原因到底為何?且讓品觀君為你扒一扒。
  • 中國國內首個護膚品牌與連鎖藥房共創的O+O皮膚健康科學管理中心在...
    國內首個護膚品牌與連鎖藥房共創的O+O皮膚健康科學管理中心啟動 申海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李佳佳)世界著名化妝品集團旗下的活性健康護膚品品牌攜手全國性大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11日在上海正式啟動中國國內首個為藥房渠道設計的O+O(線下與線上渠道融合
  • 引進國際知名護膚品牌 屈臣氏首家精品美膚概念店beautique開業
    9月25日,屈臣氏中國首家精品美膚概念店beautique在鄭州開業。beautique主打精品皮膚護理,引入多個國際知名護膚品牌及提供店鋪SPA服務,結合屈臣氏成熟的數位化門店運營理念,為希望體驗高端美妝護膚品,享受專業SPA護理的顧客提供了一條更便捷、更可靠的渠道。
  • 屈臣氏和萬寧人氣品牌大盤點,倆國貨上榜
    ,從發布的兩大榜單看,漢高和寶潔成為兩大榜單中重合的產品,除了自有品牌,百雀羚和韓束兩大品牌上榜,其餘都為外資品牌。  CBO網訊  根據界面的總結報導,7、8月份,屈臣氏和萬寧這兩家港資連鎖店相繼在廣州舉辦了年度健美大賞。寶潔、漢高在兩榜中都出現,韓束和百雀羚成為屈臣氏大賞中新銳和飛躍品牌。
  • 國內首個護膚品牌與連鎖藥房共創的O+O皮膚健康科學管理中心啟動
    上海2020年8月11日 /美通社/ -- 歐萊雅集團旗下活性健康護膚品品牌薇姿攜手全國性大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國大藥房,於上海國大藥房南京西路店,正式啟動國內首個為藥房渠道設計的O+O(線下與線上渠道融合)皮膚健康科學管理中心。
  • 【日化】資生堂與屈臣氏建立戰略聯盟 共同研製創新美容產品
    通過將資生堂的研究開發能力和品牌力,與屈臣氏所擁有的零售網絡及消費者洞察數據相結合,進一步喚起對於日本品牌的興趣及關心,提供給以亞洲為中心的客戶適合的商品及服務。  《快消品》了解到,合作意向早已顯現,在今年4月,資生堂在中國市場引入的針對敏感肌膚的護膚品牌「d program」就由屈臣氏線下獨家銷售,此外,兩者聯合研發推出的d program (d プログラム)旗下的全新系列 -
  • 寶潔和歐萊雅幹仗 到底誰是中國市場日化霸主
    為啥要說這是個重點呢?因為早在2012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日化企業寶潔公司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市場。而2015年寶潔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50億元。可以說,中國是這兩家世界級巨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 最受屈臣氏熱捧的100個化妝品牌大曝光
    作為時尚美容屆的「奧斯卡」(哇,品觀君也為自家的獎用過這個詞唉),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向來都是愛美人士的時尚寶典,引領潮流的趨勢。恭維得有點過了……今年8月19日,2016年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又如約而至。這一次的HWB涉及到了涵蓋美妝、個人護理、健康等多個領域的數十個品牌。
  • 寶潔收購女性個護品牌Billie受阻
    寶潔收購女性個護品牌Billie受阻 CBO首頁 | 作者:李建子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12-11  訪問量:721
  • 天王破解:奢睿 護膚 密碼 全新Aa Kode+ 奢睿男士護膚系列誕生
    2016年7月14日,郭富城以品牌創始人的身份,攜手國內為大眾所熟知的保健及美妝產品零售連鎖店屈臣氏,與法國頂尖皮膚研究與原料開發的LMC實驗室,正式推出首個夢想品牌Aa Kode+,為亞洲男性傾力打造出Aa Kode+ 奢睿男士護膚系列,以奢華珍稀的成分,配以高端的科研,成就男士專屬的護膚新理念,破解肌膚保溼與煥活的兩大秘密,為品牌打響頭炮。
  • 這些進駐屈臣氏的品牌為什麼到最後總是「很受傷」
    有道是,鐵打的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流水的品牌,二者關係堪稱是化妝品界的「冰與火之歌」,屈臣氏對於它們而言更像是一場江湖,時刻上演著看不見的廝殺,有時甚至未能殺敵八百卻自損一千,君只見勝利方搖身一變成為屈臣氏裡的「王者品牌」,然而,那些受傷的品牌們在屈臣氏裡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些品牌撤場屈臣氏的箇中原因如何,我們且來扒一扒。
  • 揭秘丨你知道在屈臣氏"死亡"的10大化妝品牌嗎?作死有7招!
    也許就是屈臣氏。 作為一個標準化程度高、渠道公信力強、近2500家網點遍布全國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巨頭,屈臣氏「捧紅」了許多品牌,比如「面膜王者」美即。 不過,也有很多品牌在屈臣氏渠道黯然失色,箇中原因到底為何?且讓品觀君為你扒一扒。
  • 巨頭的新對策:寶潔「消費者7大核心模型」曝光
    作為一隻「大象」,寶潔顯然學會了在數位化時代靈活「跳舞」。在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17年化妝品報年會上,寶潔大中華區副董事長柯興華(Henry Karamanoukian)分享了《迎數字時代,贏價值共創》的主題演講。圍繞「變」, 柯興華講述了寶潔如何利用數位化觸達消費者。
  • 上美集團攜手屈臣氏開啟多元化合作新模式
    上美集團×屈臣氏雙方重要領導合影留念多元化合作模式,打造全渠道智慧新零售目前,廣大年輕用戶首選的人氣美妝個護平臺依然是屈臣氏,它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依然佔據著渠道領先的地位經過多年和諧的友好往來,屈臣氏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上美集團包括旗下品牌韓束、一葉子躋身屈臣氏美妝品類第一梯隊,而穩居屈臣氏母嬰品類Top1的更是上美集團旗下母嬰品牌——紅色小象!「下一階段,雙方將共同推動各項戰略合作升級,深耕屈臣氏,一起大繁榮,這將是未來三年的重要目標」!上美集團CEO呂義雄在會上發表的寄語更是詮釋了雙方合作的信心與互利共贏的決心。
  • 斬獲10項健康美麗大賞,強生屈臣氏共赴健康消費新十年
    作為全球最具綜合性、業務分布範圍廣的醫療健康企業之一,強生近年來與屈臣氏共同布局,成功圍繞「健康與專業」在屈臣氏渠道打造出城野醫生,李施德林,艾惟諾及露得清等9個明星品牌,產品橫跨護膚,母嬰及個人護理等多個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