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史詩巨作,其中講述的很多次場景,都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大家族的淪陷,能夠讓無數人沉迷其中,可見曹雪芹的文筆,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其實在《紅樓夢》中,有很多地方,引發了大家的無限遐想,甚至有很多地方想不通,就好比是關于晴雯之死,一直存在諸多的爭議,書中強調,晴雯似乎身患嚴重的疾病,後來因為王夫人聲稱要把她攆出去,舊病加心傷,這才導致晴雯鬱鬱寡歡,不久於人世,但是仔細研究起來,發現問題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
晴雯原本是賴媽媽家裡的丫環,卻深得賈母喜歡,便把她賜給了寶玉,晴雯從小嬌生慣養,養成得理不饒人的性子,但好在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間和林黛玉有些相似,針線活好,曾幫寶玉縫補好雀金裘。
在書中的第七十三回中,晴雯狀態很好,寶玉正好撞見了賈政考學問,為了躲避考試,晴雯還專門給賈寶玉出主意,這樣看來,其實晴雯的身體並沒有後來所寫的那樣糟糕,此刻的晴雯活蹦亂跳,古靈精怪,甚至還撒潑耍賴,這哪裡像生病的樣子。
可是就是第七十七回的時候,王夫人無意間撞見晴雯打罵小丫環,覺得她沒有家教,再加上小人讒言,王夫人不顧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硬生生把她從床上拉下來,欲攆走晴雯,導致晴雯一病不起,身體狀態一落千丈,當晚便去世了。
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其實這都源於繡春囊事件,繡春囊,在古代算是成人之間的用品,雖然也屬於香囊,但是在這上面,繡的卻是春宮圖,裡面裝的也不是普通的香料,而且促進男歡女愛的香料,這樣的不堪之物,自然引起王夫人的勃然大怒,於是充滿了斥責的聲音,在眾人面前,要把晴雯趕出去自生自滅,自這件事情之後,晴雯的身體就大不如從前了,從屋內一直哭到了園子中去。
晴雯的病,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其實這不是身體上的傷害,而是心理上的創傷,從這一點上來看,晴雯和林黛玉是有相似之處的,林黛玉自小就體弱多病,但是不會危及到生命,後來之所以離世,還不是因為擔憂賈寶玉和自己的未來,整日胡思亂想,日夜憂慮,這才導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賈寶玉大婚那天,實在受不了打擊,林黛玉帶著悔恨離去,其實晴雯也是如此。
晴雯打小就進入了榮國府,在府內是一名丫環,但是卻因為從小侍奉賈寶玉,與賈寶玉更是情同姐弟,在晴雯的心中,榮國府就是她的家族,怡紅院就是她的棲身之地,而賈寶玉就是她至親的家人,從小長到十六七歲的她,怎麼捨得離開這個地方呢,因此在受到王夫人攆走她的威脅之後,晴雯就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
晴雯的悲慘結局,其實皆是心病所致,林黛玉的病死,跟她的鬱鬱寡歡而死,其實都是一樣的,即使是身體未感染重病,在這樣高壓力的心情之下,任何人的身體,都會經受不住打擊,心理防線崩潰之後,迎接自己的,只有死亡,所以晴雯的死其實源於自己內心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