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永輝超市股價跌跌不休,市場到底在擔心什麼?

2020-12-21 界面新聞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1

永輝超市(601933.SH)急了。

永輝超市公告稱,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約1.9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03%,回購成交最低價為7.06元/股,最高價為8.14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約14.7億元。

永輝超市斥巨資回購股票,與今年疲弱的股價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今年消費股的表現可圈可點,然而永輝超市卻沒沾上光。年初至今,永輝超市股價跌幅為1.59%,跑輸大盤指數。最近半年,永輝超市股票持續陰跌,12月11日其股價更是創下了3月以來的新低7.04元/股。對比另一家區域性商超企業家家悅(603708.SH)的股價走勢,其今年最高創下了120%的漲幅。雖然目前的股價距離今年高點已接近腰斬,但今年以來的漲幅依然超過了8%。

股價不振之外,永輝超市最近也是動作不斷。從參股公司上海上蔬永輝生鮮食品有限公司(下稱「上蔬永輝」)破產,到減持國聯資產股份、增資彩食鮮等一系列操作,無論利好還是利空消息,永輝超市的股價似乎只是一路下跌。這隻昔日大白馬究竟怎麼了,讓資本市場如此唯恐避之不及?

破產

近日,永輝超市參股公司上蔬永輝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上海市第三級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上蔬永輝成立於2013年,其股東陣容堪稱豪華。上海上蔬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29%,該公司最終控制人為上海國資委。永輝超市持股32.14%,為第二大股東。此外,上蔬永輝的股東中還包括光明集團、鼎暉投資等。

就是這樣的資本寵兒,卻因拖欠供應商貨款引發多起訴訟,直至申請破產的地步。目前,已判決或調解的供應商訴訟有31起,涉及訴訟標的總計2844萬元;未結訴訟36起,涉及標的金額3946萬元;涉強制執行案件8起。目前上蔬永輝負債總計8.59億元。

上蔬永輝的失敗更多的還是自身經營出現問題。

上蔬永輝所處的生鮮賽道對管理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投資團隊中最具生鮮零售經驗的永輝超市,僅僅只是在上蔬永輝的立項初期對其進行過進駐輔導,2016年起就不再參與上蔬永輝的具體經營。

另一方面,豪華的股東陣容讓剛一出世的上蔬永輝就引來了市場關注,但也增加大了其管理難度。公司成立之後,上蔬集團提供的助力並不多,永輝超市不參與經營,其他股東缺少零售基因。就這樣,上蔬永輝從「資本寵兒」淪落成了「三不管」。上蔬永輝旗下分別有走精品路線的LAFIE和菜場路線的Fmart,但兩類門店卻傻傻分不清楚。

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也是上蔬永輝破產的另一個原因。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上海,各種新興的業態層出不窮,從生鮮超市興起,到盒馬、超級物種等對新零售的探索,再到最近正處風口浪尖的社區團購。生鮮賽道還沒有決出勝負,來自新興賽道的降維打擊已經到來。因此也不難理解上蔬永輝為何會敗下陣來。

上蔬永輝的退出對永輝超市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條賽道上,有玩家退出,總是給剩餘者留下更多市場空間。因此,不排除永輝超市接手上蔬永輝部分門店的可能。據界面新聞走訪,今年上半年,一家位於上海吳中路的上蔬永輝門店關閉之後,在附近區域確實有新開永輝超市的門店。兩家店覆蓋的消費者群體幾乎不變。

上蔬永輝的破產並不會對永輝超市今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雖然上蔬永輝及其子公司尚欠251.22萬元款項未結清,但永輝超市此前已經對此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不過,市場反應較大。上蔬永輝破產消息公告之後的三個交易日,永輝超市下跌8.13%。

燒錢

一面上蔬永輝破產,另一面永輝超市還在增持新零售業務。

永輝超市旗下公司永輝彩食鮮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食鮮」)與各投資方於12月11日籤訂《增資協議》,獲得10億元A輪投資。本輪投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和騰訊領投,景林投資、招商銀行、民生股權投資基金跟投,老股東永輝超市、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繼續加注。本次增資完成後,永輝超市仍為彩食鮮第一大股東。

彩食鮮成立於2011年,於2015年在永輝超市內部孵化,是永輝超市旗下B2B生鮮食材供應平臺。公司在2018年11月獲得高瓴、紅杉資本8億元注資。目前,彩食鮮在北京、福建、重慶、安徽、江蘇等地建立了9個大型生鮮中央工廠,業務輻射12個省份。永輝超市希望通過對彩食鮮的布局,直通採購終端,能夠參與上遊產品議價,提升毛利率。

表面看,彩食鮮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對永輝超市也是利好。但獲得融資的「潛臺詞」是彩食鮮還需要繼續燒錢。

截至今年9月底,彩食鮮的總資產從2019年的11.71億元增加至19.23億元;實現營收30.8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31.94億元。雖然漲勢喜人,但虧損也在擴大。彩食鮮的淨資產已經從去年的2.06億元變為-7732.23萬元。一年不到的時間,彩食鮮虧損已達2.8億元。2019年以前,彩食鮮是永輝超市的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現在隨著持股比例下降,已經通過長期股權投資項目核算。

永輝超市的失血點還不止這一處。

今年8月,永輝超市創始人之一的張軒寧以3.8億元的價格將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雲創」)20%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這標誌著永輝超市再度將永輝雲創納入上市公司體系。

成立於2015年的永輝雲創希望將供應鏈和科技相結合,通過打通線下門店和線上APP來推動生鮮新零售的業態創新。目前,永輝雲創擁有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生活到家三大核心業務。

像彩食鮮一樣,永輝雲創創立之初就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然而其業績卻令投資者擔憂。根據公開資料,永輝雲創自設立之初就開始虧損,而且越虧越多。2016年雲創的淨利潤為虧損1.16億元,2017年為虧損2.67億元,2018年為虧損9.45億元;今年上半年,永輝雲創實現盈利1.34億元。永輝雲創從2018年出表到再入表,能否持續盈利仍有待觀察。

以上兩項業務都在永輝超市的長期股權投資中核算。從2015年永輝超市接連兩次定增獲得逾百億資金後,其經營策略也日漸激進。其中,大部分資金用來探索、孵化新業務。2015年永輝超市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為19.45億元,到了今年三季報該數字已經達到62.19億元。數字的增長並不是因為盈利。2017年,長期股權投資合計虧損5500萬元。2018年,因為將雲創剝離,所以暫時得以盈利1.3億元。2019年,虧損擴大至4.2億元。

持續失血讓永輝超市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目前永輝超市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58.91%。到2019年,永輝超市短期貸款已經達到108.13億元,同比增加193%。

永輝超市想了很多別的方法。12月9日,永輝超市公告減持其所持有的國聯水產2%的股份。本次交易將產生投資收益4158萬元,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為3118萬元。此前,永輝超市2019年增持國聯水產,成為第二大股東,雙方業務為上下遊關係,在業務上也有交集,持股並不只在於財務投資的目的。如今,永輝超市高位套現恐怕也有資金需求的因素。

目前,永輝超市本身的業績尚可。今年前三季度,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727.7億元,同比增長14.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28億元,同比增長31.86%。但其各類投資何時能夠實現盈利仍充滿不確定性,這一過程中,永輝超市的現金流仍將持續緊繃。

相關焦點

  • 永輝超市股價跌跌不休 市場到底在擔心什麼?
    原標題:財說| 永輝超市股價跌跌不休,市場到底在擔心什麼?  永輝超市斥巨資回購股票,與今年疲弱的股價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今年消費股的表現可圈可點,然而永輝超市卻沒沾上光。年初至今,永輝超市股價跌幅為1.59%,跑輸大盤指數。
  • 永輝超市股價跌跌不休市場到底在擔心什麼?
    永輝超市斥巨資回購股票,與今年疲弱的股價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今年消費股的表現可圈可點,然而永輝超市卻沒沾上光。年初至今,永輝超市股價跌幅為1.59%,跑輸大盤指數。最近半年,永輝超市股票持續陰跌,12月11日其股價更是創下了3月以來的新低7.04元/股。對比另一家區域性商超企業家家悅(603708.SH)的股價走勢,其今年最高創下了120%的漲幅。
  • 「失血」的永輝超市
    在此背景下,永輝超市拋出大手筆回購,卻依然無法將公司股價從地板上拉起來。回顧年內股價走勢,上半年怎麼漲上去的,下半年基本又怎麼跌回去了。如今,社區團購再度崛起,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押注,都想從生鮮業務中分一杯羹。面對內憂外患,這家總市值近700億的生鮮巨頭,又該何去何從呢?
  • 股價跌回兩年前,永輝超市較高點蒸發362億,背後原因曝光
    文 | 楊萬裡有一種痛叫別人的股票創新高,自己買的跌不停。永輝超市22.37萬股東可能就有這種感覺。12月10日,永輝超市收報7.26元,跌3.33%,總市值為690.9億元。從K線走勢看,永輝超市自今年4月份反彈至11.07元(前復權)後,便步入下跌通道。
  • 永輝超市的未來是一片星辰大海
    2014年四季度時牛市來臨,永輝超市開始突破3.5元關口,最高上漲到7元附近,之後2015年泡沫牛破滅,股價跌回到3.5元附近,之後又在2017年再次突破7元,開始了新一輪的平臺震蕩,至今已經三年。如果我們從2012年7月最低的1.78元,到今天收盤7.83元計算,8年大約上漲了4.4倍,年化上漲20.3%。
  • 除了股價不漲,永輝超市還有毛病嗎?
    個股方面,今天我們講一下永輝超市。毫無疑問,作為國產生鮮超市龍頭,永輝能夠用20年的時間殺出福建衝向全國,就說明這是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具體情況怎麼樣,我們往下看。1 永輝的創始人是張軒松、 張軒寧兄弟,創辦永輝之前,就有非常豐富的零售經驗。
  • 快訊:永輝超市盤中股價創60日新低 參股公司申請破產清算
    樂居財經訊 吳文婷12月9日,樂居財經獲悉,截至10:04,永輝超市(601933.SH)現報7.69元,跌0.77%,總市值約731.8億元。當日9:30,其股價創60日新低,報7.65元,跌1.29%。
  • 商超巨頭永輝超市快不行了:在十字路口猶豫、徘徊
    然而,上蔬永輝申請破產,只是永輝超市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縱觀全年表現。永輝超市唯一的亮點,是拜疫情所賜公司股價從年初最低6.92元一路攀升至11.07元。區間漲幅接近50%,公司總市值一度超過1050億元。
  • 上半年白電市場「跌跌不休」 下半年拿什麼止「跌」?
    本就處於需求收窄、產業調整期的中國家電市場也受此影響而市場份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690億元,同比下降14.13%,跌幅高於我國社會消費品平均水平2.73個百分點。
  • 永輝超市也不行了嗎?
    今年前三季度永輝超市營收錄得762.7億元,同比增長14.36%;淨利潤錄得20.28億元,同比增長31.86%。但是單季度來,今年以來永輝超市營收、淨利增速放緩,第三季營業收入甚至出現負增長,這也是公司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的重要因素。自今年4月份,永輝股價一路走低,股價已經從最高時11.07元/股跌至7.24元/股,跌幅超過30%。
  • 雞蛋價格又跌了,為啥蛋價跌跌不休?養殖戶:啥時候才是個頭?
    雞蛋價格「跌跌不休」,現在又創新低,蛋雞養殖戶都在不約而同的問一個問題:啥時候才是個頭?今年為啥雞蛋價格跌跌不休,不見上漲呢?其實在春節後,雞蛋價格一般都處在下降區間,只是今年的特殊情況,使得餐飲業復工有限,雞蛋的消費也就加劇下降了。
  • 市值觀察丨永輝超市也不行了嗎?
    今年前三季度永輝超市營收錄得762.7億元,同比增長14.36%;淨利潤錄得20.28億元,同比增長31.86%。但是單季度來,今年以來永輝超市營收、淨利增速放緩,第三季營業收入甚至出現負增長,這也是公司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的重要因素。自今年4月份,永輝股價一路走低,股價已經從最高時11.07元/股跌至7.24元/股,跌幅超過30%。
  • 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專家提出這一建議,卻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人口方面,我國已經佔有很大優勢了,穩坐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之位,但是,由於近些年來,我國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從而引發關於生育率的討論。原本,生孩子,是夫妻雙方,或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但是卻成為了全民關注的話題。
  • 千億乳企再遭做空 股價一度跌超8%!發生了什麼
    千億乳企再遭做空,股價直線跳水,一度跌超8%!發生了什麼 摘要 【千億乳企再遭做空 股價一度跌超8%!發生了什麼】今天早盤,有消息稱沽空機構Blue Orca稱正在做空中國飛鶴股票,隨後中國飛鶴股價直線跳水,一度跌超8%,超百億市值瞬間蒸發,隨後股價回升。
  • 銷售額「跌跌不休」 曾經備受追捧的Gucci怎麼了
    銷售額「跌跌不休」,曾經備受追捧的古馳怎麼了?  財報顯示,和古馳銷售額大跌不同,同屬於開雲集團的葆蝶家(Bottega Veneta)銷售額同比有機增長了20.7%,取代古馳成為開雲集團新的增長引擎。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所在的其他品牌部門收入錄得9.3%的增幅至6.69億歐元。
  • 一個「特立獨行」的城市:在跌跌不休的北方樓市,它是最後的火種?
    江文華 黃大大樓市黃大大今年的北方,跌跌不休,尤其是京津冀,連北京、天津這樣的特大城市,房價也在連續下跌。唯有一枝獨秀的它,擺脫環京樓市下跌魔咒,房價一路高歌猛進。京津冀城市群房價「跌跌不休」,連北京和天津都無法倖免。最有代表性的是燕郊,最輝煌的時候,樓盤最高單價去到4萬一平,快趕上通州了。然而,2017年調控一出,價格腰斬,現在鏈家的二手房均價只有1.8萬。
  • Model Y售價暴降3成,國產特斯拉「跌跌不休」代價幾何?
    Model Y售價暴降3成,國產特斯拉「跌跌不休」代價幾何?從去年Model 3上市開始,國產特斯拉便開始「跌跌不休」,而每一次的官方降價都成為了其提振銷量的屢試不爽的訣竅。這不由讓速途網注意到,國產特斯拉並不「堅挺」的售價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國產特斯拉的「降維打擊」回顧國產Model 3的上市歷程,一直處在降價之中。
  • 數位相機「跌跌不休」,漸漸淡出大眾視野,和手機相比或淪為雞肋
    數位相機「跌跌不休」,漸漸淡出大眾視野,和手機相比或淪為雞肋。曾幾何時,擁有一臺高檔的數位相機是很多人心中的願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目前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的提升,不少人幾乎忘了還有數位相機這檔產品。
  • 阿里跌超5%、騰訊跌超4%,發生了什麼?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胡華雄 王軍 1月7日早間,港股網際網路股票和科技股遭遇重挫,其中阿里巴巴港股盤中一度跌超過5%,騰訊控股一度跌超4%。表徵港股科技股和網際網路股走勢的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則一度重挫逾3%,為2021年以來盤中最大跌幅。到底發生了什麼?
  • 基礎油|外盤再現活久見 跌跌不休難企穩
    一、一類基礎油外盤圖1 2018-2020年150BS FOB中間價走勢圖來源:隆眾資訊截止5月第二周,150BSFOB中間價為530,較年初的690跌160,跌幅為二、二類基礎油外盤圖2 2018-2020年150N FOB中間價走勢圖截止5月第二周,150NFOB中間價為380,較年初的585跌205,跌幅為35%(單位:美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