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熱烈的陽光雖然還在,但吹來的微風已經有了涼意。眼看著一年裡不冷不熱的舒適好時光就要來了,但這兩天杭州灰濛濛的天又讓人垂頭喪氣:夏天還沒正式結束,只是稍微涼快了那麼一點,怎麼霧霾就來了?
本周杭州天氣
其實這不是霧霾,而是水汽太充足!近期杭州的首要汙染物,不是引起霾的主要因素——PM2.5,而是臭氧。
與霧霾相比,臭氧要「低調」得多。悄悄地「隱藏」在萬裡晴空中,卻成為近幾年夏天列入監控指標以來眾多城市的大氣環境汙染元兇。為什麼臭氧會超越PM2.5成為現在的首要汙染物,臭氧超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下哦~
臭氧(O₃),是氧氣(O₂)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於距地球表面20~35公裡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對人體有益,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純淨物)氧氣通過電擊可變為臭氧。
臭氧汙染有個特點非常討厭,就是它具有很大迷惑性,因為它往往在風和日麗、天空晴朗時發生,人們置身於其中,卻根本意識不到,還以為空氣特好,奔走相告要「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呢!相比而言,像霧霾那樣一發生就煙霧繚繞伸手不見五指,以明確的視覺效應提示其存在感的,真可謂大氣汙染界良心……
很多人對於環境汙染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視覺上的。比如陰鬱暗沉的霧霾天、發黑髮臭的水汙染等等。而公眾乃至環保部門對無色無味的臭氧汙染一直「掉以輕心」。
臭氧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對呼吸道的破壞性很強。臭氧會刺激和損害鼻黏膜和呼吸道,這種刺激,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而且這些損傷往往是不可修復的。因此,對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只要暴露在低濃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對他們產生明顯的危害。
同樣,臭氧也會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它也會破壞皮膚中的維生素E,讓皮膚長皺紋、黑斑;當臭氧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時,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讓人頭痛、胸痛、思維能力下降。
此外,臭氧會阻礙血液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使甲狀腺功能受損、骨骼鈣化。
近地面造成汙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來自於高空臭氧層的流入,還有一些來自於土壤、閃電、生物排放等等,這些可以歸為「天然源」,本來就在自然界存在。而造成臭氧汙染的主力軍是「人為源」: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汙染物,比如NOx(氮氧化物),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生成臭氧和其它NOx,這就是「二次光化學反應」。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層的臭氧汙染中,只有23%來自於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層輸送,而有高達48%是來自於NOx 等汙染物的光化學反應,剩下的則來自於區域外的遠距離傳輸。可以說,城區中臭氧濃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量。
所以,要控制臭氧汙染,從根源上說,就要降低NOx 的排放,這跟治理PM2.5很相似,歸根結底都是要控制排放!
由於臭氧的比重約為空氣的1.66倍,常常聚集在下層空間,所以個頭小的兒童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美國南加州的科學家曾經對3535名10到16歲的孩子做過5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在臭氧濃度高的地區(年平均濃度介於112至138μg/m3),經常玩三四種運動的孩子,哮喘發病率比不做運動的孩子高出一倍。特別是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孩子或是早產兒,受臭氧影響的機率更大。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臭氧,出生的寶寶可能會先天瞼裂狹小(也叫先天性小眼症,一般是懷孕三個月時胎兒眼球發育不理想所致)。
另一項名為AHSMOG的研究則是針對成年人的。這項始於1977年的研究,對3091名27-87歲的成年非吸菸的美國人進行了長達15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經常暴露於臭氧環境下的男性,肺部出現了損害的症狀另外,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與長期暴露在臭氧下有密切關係。
1. 天空晴朗、風和日麗時,不要以為空氣就一定好,其實可能隱藏著臭氧汙染,「大口呼吸」什麼的一定要慎重。在我們防備霧霾這樣「看得見的健康殺手」時,也不要忘了還有臭氧這樣「看不見的健康殺手」!
2. 臭氧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室外發生臭氧汙染時應該減少戶外活動。
同時還應該提防複印機、臭氧消毒機等釋放出的室內臭氧汙染!
-END-
最後的這個提醒很重要,轉給身邊的朋友們一起提防一下吧!覺得信息不錯的就點個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