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讓中國晶片面臨巨大考驗。如何應對化解危機,成為當下業界最為關注和焦慮的問題。為此,集微網推出「中國芯疫情危機與應對」系列報導,深入調查採訪半導體產業鏈,了解企業在恢復生產中面臨哪些困難,以及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扶植政策,並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已經進入了攻堅關鍵期,企業的復工浪潮也已經快速湧來,全國對於測溫儀器的需求仍然高漲。據集微網了解,雖然測溫儀器廠商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正加快生產節奏,但產品價格目前依舊高居不下。
目前來看,測溫儀器的供不應求體現了國內對於防疫物資的儲備不足,也體現了人體測溫的應用面很窄,只有專門的安防領域、工業領域和醫用領域才有相應產品。市場對於額溫槍等產品的需求只是短期爆發,但疫情敲響的警鐘將會長鳴,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將會具備測溫功能。
在集微網建立的「測溫儀器產業鏈群」和「測溫儀器儀器應用群」中,已經有相關廠商在布局未來,加快測溫新應用上市的步伐,產品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人臉識別測溫門禁
人臉識別門禁供應商是當下反應最快的廠商類別之一,目前已經有多家供應商提出了解決方案並生產出了樣品,預計三月將會有多款成品上市。
來吉智能科技人臉識別測溫門禁
據集微網了解,來吉智能科技、中悅科技、百順智能等多家廠商測溫門禁產品都能識別1萬張面孔以上,部分產品還能夠識別口罩人臉。不過,這些產品的精度都為±0.4攝氏度或±0.5攝氏度,相比於醫用規定的±0.3攝氏度以內尚有細微差距,但這類產品十分適用於快速、單個流通的應用場景。
來吉智能科技負責人陳新朋表示,主流的大尺寸矩陣熱成像傳感器成本太高,不適用於門禁上使用。一些單點測溫傳感器主要應用於額溫槍上,由於疫情爆發,部分急於掙快錢的廠家會用這種傳感器來推向市場,但這種傳感器的測量距離近、角度小、誤差比較大。
陳新朋指出,來吉智能科技準備將測溫功能當成未來人臉識別門禁的標配功能,通過後臺可以開關次功能。在未來大數據時代,門禁產品還將集成除了體溫檢測以外的其他健康監控功能。
除了園區、小區、寫字樓等需要門禁的應用場景,百順智能林盛福告訴集微網,未來的智慧校園也對人臉識別測溫門禁有著一定需求,一些幼兒園和小學平時也會要求學生到校時進行體溫檢測。事實上,智慧校園和安防領域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需求。
測溫手機
上海豪成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豪成通訊)正在研發一款具備紅外熱成像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預計將於4月上市。
據介紹,這款黑色機身的手機尺寸為6.3英寸,機身重量為322g,電池容量為6000毫安,屏佔比可以達到85%。另外,該手機還具備陀螺儀、氣壓傳感、指紋識別、NFC和無線充電功能。
上海豪成通訊董事長李少成在接受集微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款手機主要針對戶外人群,包括部分行業客戶(如電力系統、消防系統),以及部分電子技術發燒友。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戶外夜間生物探測、電線短路排查和熱源排查。
由於手機熱成像技術還處於初始階段,目前上海豪成通訊的這款手機絕對溫度偏差較大,為±3攝氏度。另外,該手機的熱成像解析度較低(160*120),並存在熱成像隨距離衰減快的缺陷。不過李少成表示,使用算法與補償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溫度漂移做補償。
李少成告訴集微網,目前這款熱成像手機只能用於一些對絕對溫度要求低,但要分辨相對溫度差異的場景。但在國外,目前熱成像手機已經成功應用於房屋電力系統短路排查中,相信隨著熱成像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這種手機在更多的測溫場景下會有更廣闊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除了較為高端的熱成像手機,華強北還有一群人正在將測溫模組集成到老人機當中。相比於紅外熱成像,單點測溫的技術難度較低,但這些廠家用的都是工業級傳感器,誤差依舊會比較大。
測溫無人機
1月底,江西省宜春市的社區幹部藉助無人機實現了「入戶測溫」。工作人員通過無人機喊話的方式進入居民家中,通過熱成像技術實現人體精準測溫,高效完成測溫工作的同時避免了人員間的接觸和交叉感染風險。
據了解,為確保可行性,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模擬測試。發現在無人機的高精度模式下測量,體溫誤差較小。該無人機為大疆的行業版系列,集成了熱成像傳感器,具備30分鐘左右的飛行時間,在高精度模式下能夠測量-10℃至140°C溫度範圍,可以直接以紅外模式進行顯示。
另外,杭州下城區石橋街道近期也採用了無人機進行公共環境的體溫篩查。據石橋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無人機自帶紅外感應攝像頭,支持點測溫和區域測溫,能篩查出一定的體溫區間,幫助社區公園初步篩查體溫。
業內人士指出,具備測溫功能的無人機不僅能幫助疫情防控,未來還能代替人類進行高壓線巡檢、森林防火等高危工作,除了軍事用途,民用也將衍生出一系列全新應用場景。
紅外測溫模組
如何把測溫功能集成到手機掛飾,甚至是手機殼中呢?深圳市迪米科技正在研發一款額溫模組,通過連接到手機,就可以瞬間把一部手機變成一把額溫槍。
迪米科技額溫模組
據介紹,額溫模組集成了迪米科技多年的額溫算法和環溫補償算法,硬體包括PCB 板、傳感器,經過多次測試完成,此前已經被眾多客戶應用在機場海關的安檢門、AI人證核查機和額溫槍上。最新的DM-1698額溫模組的模組通信方式為串口TTL通信,測量溫度範圍為32~43°C,測量精度為±0.3°C,測量距離為10~60cm。
事實上,除了紅外單點測溫模組能外掛,紅外熱成像模組也能外掛。早在2014年,Flir Systems就發布了一款名為「Flir One」的iPhone 5/5s手機殼。
Flir One內置熱能攝像機,配合應用軟體一起使用可以在手機屏幕上呈現出紅外熱力圖像。該手機殼帶有獨立自身電源,可持續供電 2個小時,佔用手機運存也極少。官方介紹稱,Flir One可以檢測電腦機箱、炊具、管道甚至是人體和動物體溫等。
總結
疫情過去之後,相信測溫功能將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存在於人們的身邊。不過,當下這些應用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精度不夠。如果要對重大疫情進行有效防控,測溫精度必須達到±0.3°C。
另外,據集微網了解,在紅外測溫傳感器方面,雖然國內已經冒出來了燁映電子、深圳市美思先端等優秀的本土廠商,但國外廠商依舊佔據著很大的市場份額。疫情期間,國外紅外測溫傳感器缺貨的情況十分常見。
一位安防領域專家表示,針對疫情過後可能衍生出來的測溫新應用,國內紅外測溫晶片廠商需要繼續深入研發、擴大產能,在推進國產替代的同時,把握住新機遇。
【注】2月6日,集微網成立由十幾名資深記者組成的中國芯疫情危機與應對報導小組,願意反映行業問題的半導體產業上下遊企業,可根據對應領域與以下記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