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通過鏡頭與音樂的巧妙運用,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成就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1 道具在影片中的應用與意蘊
1.1 男女主角的裝扮
男主裡昂的穿著以暗色係為主,黑白灰是主要色系:灰色的圓氈帽,黑色墨鏡,黑色長衫,白色背心等。體現出男主作為一名殺手的冷酷性格,同時也反映出他孤寂死板的生活方式。
女主的出場方式是一雙穿著花裡胡哨的褲子的腿伸出圍欄外,可以大致判斷出這是一個小女孩,而鏡頭移到女孩的上半身,著一件隨意披著的白色開衫,脖戴著一條鎖骨鏈。
這種刻意模仿成熟女人的打扮,體現了女主雖然還是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但其內心渴望長大的叛逆性格。
1.2 女主的煙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叼著一根煙,這幅畫面十分直白地表現出女主叛逆的反社會人格。第一處出現是在女主遇到男主時,男主問她為什麼偷偷把煙藏起來,女主回答害怕被告密者告知老爸。一個內心叛逆但又有許多顧慮的、小心翼翼的小女孩形象活了過來。
1.3 男主的綠色盆栽
裡昂悉心照顧著一個綠色盆栽,為它澆水,曬太陽。甚至在一些刺殺行動中,他也會帶上這個盆栽。
這株植物養殖在一個花盆中,實則也寓意著裡昂作為一名殺手居無定所、漂泊無根的生活,而影片最後馬蒂爾達將這盆植物種植在了學校前的土地裡,暗示著裡昂也終於落地生根,而他的最後歸宿,也就只能是「死亡」罷了。
2 主要人物的刻畫與剖析
2.1 外冷內熱的殺手大叔
「不殺女人和小孩,那是規矩。」這是影片中給裡昂設計的一句臺詞,從中可看出這是一個「不太冷」的殺手:作為一名職業殺手,他不但身手敏捷,槍法也是穩準狠,但同時他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原則。
戴上墨鏡,拿起刀槍,他是專業冷酷的殺手。面對僱主要求他殺的對象,他可以面無表情地扣動扳機,乾脆利落,對於一整套殺人流程已瞭然於心。
摘下墨鏡,藏起兇器,他只是平凡生活裡的一位普通人。他也會熨燙衣服,修剪花草,喝喝牛奶……走在大街上,人們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殺手。
而面對純真善良的小女孩馬蒂爾達的時候,他又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靦腆大叔。他對她所做的一切,都讓觀眾深切感受到裡昂那顆溫暖的心臟。
2.2 人小鬼大的腹黑蘿莉
影片中的女主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叛逆、倔強,與家人相處不愉快。但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少女,卻有一顆憂鬱、敏感的心。
一場最經典的戲碼是她在走廊上與裡昂的對話,她問裡昂:「生活是否永遠如此艱辛,還是僅僅童年如此?」這句話是在她被家裡人欺負之後說的,可見她年紀輕輕,卻已感受到生活的艱辛。
造成馬蒂爾達這種性格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由於她的家庭環境。她一身的裝扮都顯得十分叛逆,仿佛是在對現實表示不滿。
而在她遇到裡昂之後,卻展現出了她可愛柔軟的一面。她敢愛敢恨,勇敢地向裡昂表達自己的愛意,相較於裡昂的克制和隱忍,馬蒂爾達的愛是毫無保留且熱忱的。
3 小結
兩個孤寂的靈魂靠近取暖,世俗的眼光只能是無知的批判。
雖然馬蒂爾達反覆強調她對裡昂的感情是愛情,但在筆者第三遍觀看後,終於明白那種超越愛情、親情、友情的難以割捨的感情。
初看時覺得這是一個悲劇故事,而如今細想,卻覺得這樣的結局是對影片中的人物最合適的安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白某觀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