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搶客出新招 廣州購物中心「大促」場景火爆
金羊網 作者:許悅 2019-09-04
前幾年曾被預判「死刑」的實體零售,經過轉型摸索,部分被淘汰,但也有不少購物中心蒸蒸日上。
廣州友誼商店環市東店年中「大促」首日,市民提前擠在商場門口準備搶購 記者 許悅 攝
金羊網記者 許悅
上周內地首家Costco在上海開業。由於當天商場客流量大,賣場下午1時左右宣布暫停當天營業。廣州一些商場「大促」時也引來洶湧人流,場面媲美Costco開業。前幾年曾被預判「死刑」的實體零售,經過轉型摸索,部分被淘汰,但也有不少購物中心蒸蒸日上。特別是仰忠匯、麗影廣場、恆寶廣場等老牌購物中心,經過了破釜沉舟式的大改造後,明確定位煥發了新活力,有的甚至成為年輕潮人快閃「開趴」首選場地。
友誼商店搞年中促銷 兩天賣出1萬罐奶粉
對於上周Costco開業的火爆,一些業內人士並不在意,因為低價模式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而且開店時的優惠促銷活動必定會吸引很多顧客買買買。
在廣州,開啟商場「大促」模式的友誼商店,每年兩次的「大促」可以稱得上是現象級的存在。今年7月中「大促」首日,記者在友誼商場環市東店就看到,本來10時開門營業的商場,9時許已經聚集了大批的顧客等待入場,準備享受超市7.5折的優惠。「因為往年大促超市很多商品都被搬空,不早點來怕挑不到好東西。」有市民表示。
當日10時15分,超市被擠得水洩不通。到11時,所有收銀臺都大排長龍。據統計,單是「大促」的前兩天,友誼商店環市東店賣出了超過1萬罐奶粉。不僅如此,45萬元一套的音響、30萬元的廚房電器、20多萬的刺繡都進了消費者的購物車。
正佳廣場一家彩妝店雖然沒有「大促」,但每天的消費者也是內裡三層外三層。
3日下午,記者在「完美日記」廣州首個線下門店看到,店內五六米長的試妝區,擠滿了正在試妝的年輕消費者。
該品牌相關負責人馮琪堯表示,相比傳統彩妝店的銷售服務,該店給消費者營造了一個自由無拘束的美妝空間;而且該店每個月都有兩三波新品上市,驅動了消費者頻繁到店光顧。
老牌購物中心變身潮流新天地
在電商的衝擊下,一些老牌購物中心不僅緩了過來,而且越變越好。以身處北京路商圈的粵海仰忠匯為例,去年大改造重新開業後,出租率就已突破95%。
記者3日實地走訪粵海仰忠匯,該商場B1層原先的傳統零售業已不見蹤影,迎來的是一個時尚潮人的天地。商場靠近地鐵出口的「出廠設置」、中庭位置的「潮流販賣店」,以及各種「潮流製作所」、塗鴉牆,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打卡。
同樣成功完成了升級改造的還有海珠區最早的購物中心麗影廣場,總經理吳澤丹說:「老牌購物中心的升級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平衡:老商家和新商家的比例、有承租能力的品牌和承租能力較弱但能有其他方面貢獻的租戶比例,還要調整好傳統業態和創新業態的關係。」
資深商業人士黃文杰則表示,廣州商業購物中心雲集,老牌購物中心如何通過改造轉變命運是一個大課題,改造的核心是內容組合,看內容能否打動消費者,滿足消費升級的新需求。
商超更注重「體驗式消費」
「體驗式消費」是很多購物中心打贏突圍戰的王牌。在「去同質化」的過程中,正佳廣場拿下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變身旅遊目的地。K11首創的藝術與購物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引領跨界融合商業潮流;保利中環廣場則升級定位為「城市生活藝術廣場」。
多個商超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在近幾年體驗式商業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意識到消費者的需要。消費者已經從獲得有形商品為目的,轉變為享受值得回味的生活體驗,未來零售的核心優勢呈現出從「價格」變成「服務」的趨勢,這也成為實體零售業發展的好機會。
以體驗式營銷的「高級玩家」宜家家居為例,番禺店開業之後,每到周末都是人潮湧動,很多人到店只是體驗新的家裝風格。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