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紊亂是慢性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標誌,怎麼維持免疫系統的...

2020-12-26 健康界

1、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

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害和功能障礙僅限於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所針對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1型糖尿病、重症肌無力、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貧血伴慢性萎縮性胃炎、肺出血腎炎症候群、尋常天皰瘡、類天皰瘡、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症、急性特發性多神經炎等。

2、系統性自身免疫病

是指抗原抗體複合物廣泛沉積於血管壁等原因導致全身多器官損害,主要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血管炎、硬皮病、天皰瘡、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雖然它們屬於兩類自身免疫病,但是同一個患者這兩類疾病可以合併存在,目前具體的機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存在共同的易感基因。現在研究認為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組成人體的一個大的網絡系統,它們之間通過細胞因子、激素、神經遞質相互影響、相互調節,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可能與這個網絡的平衡被打破有關,個人認為怎麼維持這個網絡的平衡是預防疾病的基礎。

我們知道免疫性疾病與免疫系統被打破有關,體內如果產生免疫反應肯定是身體內的免疫細胞發現體內一些正常情況下本不應該有的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是外來的也可以是體內產生的,也可能是免疫系統過於敏感,對於一些反應過度誇大導致不必要的免疫反應或者說免疫破壞,這也是一種免疫平衡的破壞。因此,維持免疫的穩定和平衡非常重要。而飲食,對於免疫的平衡很重要。

下面是對於免疫系統穩定和平衡有幫助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就存在於我們平常的食物中。

1)β-胡蘿蔔素

這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例如地瓜,菠菜,胡蘿蔔,芒果,西蘭花和西紅柿等食物中。

2)維生素C

每天人們消耗的維生素C非常大,但是維生素C人體不能自行產生,只能通過食物補充,如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漿果,甜瓜,西紅柿,甜椒和西蘭花等。

3)維生素D

現代人維生素D的缺乏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是戶外活動,日照時間少,人們可以通過曬太陽和食物來補充;如多吃魚類和雞蛋、含維生素D的牛奶、果汁。

4)益生菌:

研究發現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菌群平衡對維持免疫系統的穩定也非常重要,要促進腸道健康,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也是必要的,比如酸奶等發酵乳製品和泡菜等都是很好的補充益生菌的來源。

為幫助你保持免疫系統健康,除了注重飲食均衡,補充營養素之外,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也有助於防止細菌傳播。另外,維持良好免疫功能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

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例如免疫系統功能的減弱。成人睡眠每天建議7到9個小時,而兒童則需要8到14個小時,具體取決於他們的年齡。當前人們的壓力都很大,要尋找適當的方式來應對壓力,例如正念冥想、聽音樂、體育鍛鍊等。我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體育鍛鍊,如跑步、打羽毛球等、看書和冥想。

總之,免疫系統是預防疾病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維持平衡和穩定非常重要。很多人常常會說我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沒有什麼藥物可提高。說實在的,通過某種藥物來提高免疫功能是不可取的。相反,我們很多免疫疾病的治療用的都是免疫抑制的藥物。我認為,重要的還是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調理,維持免疫系統平衡,既不亢進也不減退,這個可能更重要,也能長久。維持免疫系統穩定對於免疫疾病的治療也是重要的手段。


相關焦點

  • 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如何追溯到腸道功能紊亂的?
    在慢性疾病之前是全身性炎症,但是在全身性炎症之前是腸道功能紊亂。雖然全身性炎症會影響身體的不同部位,但它幾乎總是起源於腸道。這就意味著,大多數表現在身體不同部位的症狀和疾病,實際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可能都是腸道功能紊亂的結果。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現代社會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如何追溯到腸道功能紊亂的。
  • 甘肅醫衛丨免疫系統疾病不得不說的痛
    原標題:免疫系統疾病不得不說的痛  「免疫紊亂通常是指機體的免疫對抗平衡失調或破壞,導致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被打破而出現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種類繁多,誘發因素複雜多變,多呈反覆發作和慢性遷延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 解讀免疫系統三大功能:(一)免疫監視
    健全的免疫系統有三大功能,這決定了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進而決定一個人的免疫力高低。 本系列撰文《免疫系統三大功能》,將帶您探尋免疫系統發揮功效的三大能力: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看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分步執行任務,完成清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而來保護人體健康的。
  • 南寧白癜風醫院分析免疫系統紊亂與白癜風的關係
    南寧白癜風醫院分析免疫系統紊亂與白癜風的關係 免疫系統紊亂如何導致白癜風?  我們皮膚中黑色素的產生主要與,黑色素細胞和絡氨酸酶有關,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絡氨酸酶合成是合成黑色素必不可少的酶,而有些白癜風患者的血清中或皮損區域可以檢出多種與免疫功能相關的異常指標,像黑色素抗體之類的,如果體內存在抗酪氨酸酶抗體和抗黑素細胞抗體(這兩種抗體是用來攻擊黑素細胞和酪氨酸酶的),就會妨礙黑色素合成。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衰老中的免疫系統發生了什麼?
    人類的衰老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因時間推移和與環境的作用而引起的分子、細胞和機體結構與功能的隨機改變。衰老以進行性的生理功能和組織內環境穩定能力下降為特徵,會導致退化性疾病和死亡的發生率增加。事實上,免疫系統的衰老既是機體衰老的必然結果,也是導致機體衰老的重要原因。在對免疫衰老的深入研究過程中,更多的衰老與免疫互相影響的機制被逐漸發現。衰老中的固有免疫機體的免疫系統由固有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組成。
  • 自身免疫紊亂會引起肝病嗎?答案是肯定的,您對其有多少了解呢?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最近患病率比較高的一類肝病,出現這種狀況與身體的免疫功能紊亂有著比較大的相關,也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有著比較大的關係,嚴重時也可誘發多種併發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那麼自身免疫性肝病如何進行檢查與治療呢?
  • 免疫系統如何戰勝病毒?7件事護好抗疫「防火牆」
    一般來說,可以自己吃飯、沒有呼吸困難的輕症患者,只需要通過對症治療,兩周左右就會產生抗體,並逐漸康復;體弱者、有基礎疾病者患上新冠肺炎後可能病情會比較重,需要使用對症治療、免疫調節治療甚至呼吸機等支持治療手段,儘量避免發生器官衰竭等併發症,以幫助患者撐過這兩周的時間,等待免疫系統打敗病毒。
  • 免疫系統的重要防線:腸道免疫
    所以,各位朋友,我們的身體在設計防衛體系時,只好將大部份的免疫防衛軍隊,配置在腸道,用來保護腸道黏膜的安全。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集中在腸道,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由腸道製造,而且用來保護腸道。所以,說腸道名符其實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冤家路窄的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和類固醇
    但在西醫來說就叫depression (壓力)anxiety(焦慮、憂鬱),調動fight and flight,其實跟恐懼一個系列的。為什麼要治療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如紅斑狼瘡。什麼叫自體免疫疾病呢?自體性免疫的疾病-就突發性的什麼大頭瘟,過敏,水腫或者說紅斑狼瘡,帶狀泡腫各種,有一些女性會有HPV病毒,還有男性的病毒,它突然會發作,直腸炎,癌,腸炎等等這些裡面外面所有的自體的炎症攻擊自己,這些都是我們淋巴系統導致,都是跟我們的腎過度分泌的恐懼有關,過度分泌的可的松。
  • 肥胖•免疫系統•飲食
    如何判斷肥胖與否?長期而言,肥胖會降低免疫系統功能,從而增加罹患許多疾病的危險。 阿茲海默症: 肥胖人士擁有較高罹患阿茲海默症(老年痴呆證)的危險。研究人員發現,超重人士的腦部組織比健康體重者少了4%,而肥胖人士的腦部組織則比健康體重者少了8%。
  • 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
    人體與生俱來就擁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是人體最強大的防線,能有效抵抗大多數疾病。均衡的營養和適當地保養身體,對免疫系統非常有幫助,當我們健康時,均衡地營養可預防生病,生病時,充分的滋養可協助我們從疾病中復原過來。
  • 菌群左右下的免疫力天平——免疫失衡疾病背後的新機制
    宿主抗原的自我—非自我鑑別是一個基本過程,是由明確的中心和外周耐受機制建立和維持的(見後面藍色部分:免疫耐受的機制)。宿主免疫系統如何發展和對微生物群的反應仍然是一個自我—非自我辨別的免疫難題,人們對此知之甚少。當耐受性機制被破壞時,免疫介導的疾病在遺傳易發的個體中發生。
  • 免疫系統對於體重有重要影響
    9月1日,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家科學家小組發現,免疫系統對機體調節體重的能力有高達40%的「決定權「,也就說負
  • 癌症發病主因,衰退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胸腺的退化。胸腺是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是機體重要的淋巴器官。 研究發現,胸腺衰退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平均每16年縮小近一半,所以T細胞的產量也會相應下降。而且,某些癌症的發病率上升與新T細胞數量下降相關。
  • 學姐來了|生命健康的守衛者——免疫系統
    導語:千百年來,人類無時無刻不在與疾病進行著激烈的鬥爭,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來侵害,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有力屏障,對生命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的免疫系統是機體執行免疫應答和免疫功能的組織系統,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結、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等)、免疫細胞(吞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及B細胞等)及免疫分子(細胞表面分子、抗體、細胞因子、補體等)組成。其基本功能包括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體內生理平衡的功能,涉及機體對自身應答的耐受和調節以及識別和清除突變細胞,防止發生腫瘤,控制癌變細胞。
  • 當冠狀病毒進入體內,你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反抗」的?
    科學家仍然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感到困惑……但越來越清楚的是,不論身體成功痊癒還是死於新冠病毒,免疫系統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大多數與冠狀病毒相關的死亡都不是病毒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於免疫系統反應失控。那麼感染病毒後,體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如何應對這一病毒的?
  • 連續斷食兩天能重啟免疫系統,有根據嗎?免疫系統的按鈕在哪?
    這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在無時無刻地受到有害物質的侵蝕和攻擊,至於能否生病,主要看身體的免疫系統。有人的免疫系統非常強悍,能夠扛住病菌的不斷攻擊,就不會生病,一旦免疫系統出現了紊亂或者功能失調,健康就得不到保障,特別是在氣候更替溫度乍暖還寒的季節,就更容易生病。免疫系統如此強大,也就讓人產生了一些想法,認為通過斷食能夠重啟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這種說法是否靠譜?
  • 溼疹是免疫功能的混亂,怎樣讓TA遠離你?
    相比較於確定的危險,人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更加存恐懼,讓我躋身於最受人討厭的疾病一列。編輯我的實質是免疫功能的混亂造成的不恰當炎症反應引起的皮膚損傷。到底怎樣才能讓我平靜下來,慢慢消失?在溼疹高發的秋冬季節,今天科普的主角是我。
  • 乾貨 | 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過敏現象:在不同的人表現不一樣,或有或無,或強或弱概念:已免疫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主要是真菌,動物皮屑等抗原進入機體,誘發產生體液免疫,淋巴B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機體靶細胞表面結合(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組胺、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各種酶等引起血管反應,可損傷組織自身免疫反應:在特殊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起作用自身免疫疾病:若自身免疫反應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了損傷並出現了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