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數娛夢工廠」(ID:D-entertainment),作者:王瑩,編輯:友子,36氪經授權發布。
在疫情和政策環境的變化下,寒冬未過的影視行業2020年依然艱難。
由於行業資金面收攏,去年上半年超過1.3萬家影視公司倒閉,全年電視劇備案數下降24%。在這樣的環境下,產出基本集中在頭部影視公司和平臺。
在「限古令」政策、投資緊縮和前期同類作品接連撲街的多重影響下,資本熱捧的古裝大劇去年榮光不再,反而是現代劇表現突出,包括成本更低、更接近觀眾生活的都市劇、擅長平衡輿論導向和觀眾訴求的主旋律獻禮劇以及多部回應社會輿論的女性劇。
與此同時,為了提升自身內容的吸引力,提高會員付費性價比,平臺對於精品短劇的探索加速,紛紛推出劇場品牌,其中懸疑短劇脫穎而出。尤其迷霧劇場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兩部高口碑短劇大幅抬升了精品短劇的門檻,喊了多年「美劇化」的國產劇終於有了可比肩的標杆作品。
無論是獻禮劇、女性劇、都市劇又或是懸疑劇,可以看出中國影視行業儘管近年挑戰不斷,但精品、分眾內容不斷出現,行業仍然在繼續朝著成熟工業方向完善。
網綜投資動輒上億的時代,綜藝開發的保守趨勢去年非常明顯,各平臺資源進一步向已播多季的頭部季播綜藝集中,即使有新的頭部綜藝出現,也多集中在已經成熟的細分題材上,如芒果的《說唱聽我的》和B站的《說唱新世代》。
在劇綜兩大內容行業,愛優騰三大平臺的行業地位早已經凌駕於衛視之上,然而隨著芒果tv和B站的內容上升,長視頻內容格局並不穩固。拼殺多年的愛優騰如今不僅要面對長視頻領域新入局者的挑戰,也要面對短視頻平臺對於用戶時間的分流。
古裝大劇失寵 女性、懸疑題材爆紅無論是幾年前的瑪麗蘇大女主,還是當下以獨立女性為核心的女性題材劇集,影視市場一直在迎合女性觀眾,但在去年,一批女性題材作品引發廣泛討論,成為去年劇集行業的一大現象。
近年來社會輿論對女性議題的關注升溫,加之年輕一代女性自身表達需求覺醒,催生了去年一系列熱播劇集專門探討女性生存,或以女性角色為絕對主線,代表作品包括《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怪你過分美麗》《不完美的她》等等。
當中不乏現象級熱度的作品,比如憑藉對於30+女性生活的描寫引爆熱議的《三十而已》。根據藝恩的統計,該劇播出期間收穫全網熱搜700+,平均收視率超過1.5%,單日最高網絡播放量高達3.72億,並以77億的播放量成為2020年年度劇王。
不過熱度往往與爭議相伴。劇集播出後《三十而已》口碑下滑,豆瓣評分從8.1一路下滑至現在的6.8。
《三十而已》並非個例,《二十不惑》《白色月光》等女性劇也都遭遇了高開低走。從播出情況來看,這些作品的確關照了社會輿論對於女性議題的關注,然而對女性角色多面性的塑造點到即止,劇作亮點仍然依靠鬥小三等傳統橋段,其在內容上的呈現並未達到觀眾所期待的水準。
相比而言,一些劇作更為嚴肅、對女性角色刻畫更為多面的作品雖然口碑突出,但在輿論熱度上明顯落後,如豆瓣評分8分的文娛行業劇《怪你過分美麗》以及評分8.4的獨白劇《她說》。
與此同時,主要面向男性觀眾的懸疑劇也扎堆問世。數娛君去年曾統計,光是暑期三個月,愛優騰三家平臺上新網劇共達9部,時間上幾乎沒有間斷。
懸疑劇的扎堆問世與平臺試圖迅速打造精品內容品牌的訴求有關,比如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和優酷的懸疑劇場。兩大劇場儘管都瞄準懸疑劇,但子類型豐富,既有《隱秘的角落》這樣以青少年為中心人物的犯罪題材,也有《沉默的真相》這樣涉及官場腐敗的探案題材,亦有帶有鮮明女性元素的《摩天大樓》《白色月光》等。
大批懸疑劇集的上線表明著國產類型劇探索的進步,不過9部懸疑劇中只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摩天大樓》3部得到普遍好評,且都為IP改編作品,可見該類型的文本創作成熟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整體上看,去年熱門劇集多為現代劇,尤其是都市題材,古裝劇的熱度繼續走低。
據藝恩數據統計,在央視和五大衛視上星的古裝劇已經連續兩年低於10部,2020年全年僅播出9部古裝電視劇,其中湖南衛視和CCTV-8各佔4部,北京衛視一部。
然而即便是播出的這幾部古裝劇,表現也普遍不如預期。
如金牌團隊正午陽光的《清平樂》高開低走,儘管得到了少部分觀眾的認可,卻創下了正午陽光少見的低分。大秦帝國最終篇《大秦賦》以及新版的《鹿鼎記》也備受爭議,唐嫣主演的《燕雲臺》雖然成功上星,也因為劇情老套不溫不火。
年底選擇網絡上線的《狼殿下》和《有翡》,在熱度和口碑上都遠不及預期。這些劇或因積壓已久題材過時,或因質量參差,但都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投資大周期長且風險較高的古裝劇已經不復當年的榮光,相反,成本更低且符合當下社會環境的都市劇更為保險,如去年上星劇劇王《安家》、下半年的熱劇《以家人之名》以及前文提到的《三十而已》都是代表。
除了都市劇,體量小、難度較低、造星快的甜寵劇也成為當下平臺和資方的投資首選。
據藝恩數據,2020年甜寵劇佔據了全年劇集總量的44%。愛奇藝2020年上線的140多部劇集作品中,有80部是分帳劇,且分帳劇中以甜寵劇為主,其中《少主且慢行》作為愛奇藝2020年分帳劇的劇王,投資回報比高達300%。
騰訊視頻自製的《傳聞中的陳芊芊》《我,喜歡你》也是2020年小成本網劇的黑馬,95後新人演員趙露思也通過這兩部作品逐漸展露頭角被人熟知。
在古裝劇沒落現實題材盛行的情況下,女性、懸疑、甜寵以及其各自子類型的出現讓市場呈現出分眾的趨勢,而這也反映出,國產劇集的類型逐漸豐富,工業化在不斷走向成熟。
平臺資源向頭部「綜N代」集中 新品開發力度縮減2020年綜藝市場和劇集市場一樣,整體呈現出保守趨勢,平臺資源進一步向頭部季播綜藝集中,新品開發力度縮減。
《2020騰訊娛樂2020白皮書》顯示,去年國產綜藝熱度TOP10中,除排名第一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外,榜單上剩下的九檔節目均為已播出多季的「綜N代」,包括《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脫口秀大會3》《這!就是街舞3》等等頭部內容。
市場的保守從綜藝節目的商業化排行榜中也可以體現。上榜的十檔節目中,除《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德雲鬥笑社》外,其他八檔也都是老牌季播綜藝,如《創造營2020》《拜託了冰箱6》《中餐廳4》等。
《乘風破浪的姐姐》作為新節目能夠登上熱度榜第一,除節目女性議題的熱度、強大的選手陣容外,和選秀節目的市場環境也分不開。此外其他新綜藝也都聚焦早已被觀眾熟知,試錯風險較小的垂直領域,如芒果TV的《說唱聽我的》以及B站的《說唱新世代》。
在這種創作趨於保守的環境下,頭部綜藝的衍生作品也大幅度增加。最多的如《少年之名》,有9檔衍生節目。
衍生節目類型非常豐富,《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乘風破浪的姐姐》等選秀節目都有各自的團綜,《這!就是街舞》《明星大偵探》等節目也有如《一起來看流行舞》《名偵探學院》等。
但整體來說,這些衍生節目都局限在小範圍內傳播,且質量參差不齊。
2020年,偶像選秀節目的數量和市場份額佔比激增。國產綜藝熱度TOP10的前三名——《乘風破浪的姐姐》《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均為選秀,且相比於2019年,選秀節目類型繼續拓展,出現了30+藝人選秀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追光吧哥哥》,以及虛擬人物選秀《跨次元新星》。
據云合數據,2020年選秀綜藝累積有效播放量達42億,同比增長20%。年初的《青春有你2》依靠19.32億的播放量,以一己之力拉動網綜市場,超出第二名《朋友請聽好》9.15億一半多。
在粉絲經濟和「姐姐效應」下,2021年顯然還會有更多選秀問世。《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乘風破浪的姐姐2》《披荊斬棘的哥哥》等都已經排上了日程。
「姐姐效應」的另一個方面體現在「她綜藝」湧現,從選秀到生活、情感,「她綜藝」憑藉社會熱點效應遍布情感、生活、美妝各領域。但大部分的「她綜藝」也都是搭載女性話題的熱點,節目質量和創意都還有待提升。
國產劇「脫水」 平臺加碼分帳劇2020年各大影視論壇都繞不開一個話題,即在用戶超過9億,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10分鐘的短視頻的影響下,長視頻行業將遭受什麼樣的威脅?
當人們倍速看劇成為日常,短劇和精品劇也就成為了新趨勢。
據藝恩數據,2020年全年劇集平均集數為29.5集,2019年為31.2集,95%的劇集長度在30集以內,國產劇縮短成為明顯趨勢。
據數娛君觀察,去年40集以上的大體量長劇多為幾年前就開始籌備的衛視劇,20集左右的短劇多為網劇。衛視劇和網劇無論體量還是製作方式都出現了明顯區分。
除了以上整體上對環境變化做出的應對,各大平臺的布局和策略也更為清晰。
2020年,愛奇藝依然大力打造自製內容——全年上線140部劇集,以行業50%的佔比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其中自製、定製劇的有效播放佔比73%,排名第一。
精品短劇成為愛奇藝去年一大重要戰略,其中又以迷霧劇場為代表。
迷霧劇場的廠牌打造主要呈現出兩方面的作用:其一,用品牌效應深入人心,依靠廠牌的系列化打造規模效應;其二,迷霧劇場的精品短劇用超前點播增加用戶付費渠道,此外其推出的超級星鑽會員也是平臺探索付費的又一次進階。
據愛奇藝第三季度財報,2020年前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增速達77.5%。這或許也是愛奇藝率先宣布月費漲價的底氣。
從平臺角度,短劇不僅有利於以品質吸引用戶付費,也更好控制內容成本。比如迷霧劇場的短劇雖然單集成本較高,但因為集數較短,整體成本較低。
相比於憑藉自製劇迎來突破的愛奇藝,去年騰訊視頻將大量的頭部衛視劇以獨播的形式收入囊中,如《安家》《清平樂》《三十而已》,光這三部劇就為騰訊視頻貢獻了近200億的播放量,此外還參與了多部頭部作品的聯播,如《隱秘而偉大》《完美關係》。
買斷的IP劇外,騰訊視頻自製劇的表現也不錯。據藝恩數據,四大平臺豆瓣8分+播映指數TOP10中,騰訊視頻自製劇佔據3個,其中其出品的《龍嶺迷窟》和《穿越火線》排名前二。
相比而言,2020年優酷共上新劇82部,但無論是自製的懸疑劇場的短劇作品還是買斷播放的作品,大多反響平平。獨播劇中只有上半年的甜寵劇《冰糖燉雪梨》表現突出,此外版權劇優酷則選擇聯播,如和愛奇藝聯播《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一季》,和芒果聯播《琉璃》等。
在甜寵劇上優酷尤為下功夫,除了《冰糖燉雪梨》《琉璃》外優酷還推出了《三千鴉殺》《全世界最好的你》《我的刺蝟女孩》等作品。但甜寵劇畢竟體量較小,而主打女性觀眾的芒果tv在甜寵劇領域的實力也不相上下。
或許是出於控制內容成本的考慮,2020年優酷將視角轉向了更低成本的內容形式,如去年一年上線了256部單集時長少於20分鐘的微短劇,且在互動劇、豎屏劇等多個新領域有持續嘗試。
綜藝方面,愛奇藝平臺除了原本的《中國新說唱2020》《奇葩說第七季》《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及《青春有你2》等老牌季播「綜N代」,還和騰訊視頻共同推出了《哈哈哈哈哈》和面向Z世代的虛擬人物選秀《跨次元新星》。
在長盛不衰的音綜內容上,愛奇藝有顯著優勢,憑藉《中國新說唱2020》《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及《我是唱作人2》覆蓋多個細分領域。 不過相比於2019年,垂直領域的新綜藝明顯減少。
騰訊視頻去年上線了53部新綜藝,且《創造營2020》《演員請就位2》《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等綜藝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騰訊視頻也在語言類綜藝領域布局,出《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外,還上線了新綜藝《德雲鬥笑社》《認真的嘎嘎們》等相聲、喜劇類綜藝節目。
2020年優酷的主要精力都聚焦在兩個S級項目《這就是街舞3》和《這就是灌籃3》上,《少年之名》雖然話題不斷,遺憾未能出圈。
挑戰者登場: 「浪姐」助力芒果千億市值,B站劇綜雙線立足本來局勢漸平的長視頻行業,去年出現了攪局者。
儘管在內容總量上和三大平臺依然有較大距離,但無論在頭部劇集的版權購買,還是自製內容上,芒果tv的多部爆款劇綜都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在藝恩2020年的播映指數TOP10劇集中,芒果tv上榜4部,其中《隱秘而偉大》《完美關係》為聯播,《以家人之名》和《下一站是幸福》都是獨播。頭部劇集之外,主打女性劇的芒果TV在小成本的甜寵劇上也獲得不錯的成績。
去年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為其帶來的關注和價值也顯而易見。《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當天,芒果超媒股價大漲,助推市值突破千億。上周芒果超媒的業績預告顯示,去年淨利潤預計19億,大增至少6成以上。
去年12月,阿里創投以62億收購了芒果超媒5.26%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筆交易顯然說明了資本對芒果tv內容的認可。
相對於愛優騰,芒果tv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背後是湖南廣電,其和湖南衛視的關係讓其在版權購買上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
2020年12月9日,芒果超媒宣布擬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續籤《電視節目信息網絡傳播權採購協議》,根據這份協議,芒果TV與湖南衛視的版權交易費用今後每年依然維持在5億左右,且雙方此前約定的每年版權費用上漲10%的條例也取消了。
儘管《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爆款作品使得芒果TV的會員數急劇增加,但隨著節目的收官,日活和會員數也隨之回落。
要持續吸引用戶還需要更多的優質內容,精品自製劇的打造成為其2021年的重要計劃。2020年9月湖南衛視在招商會上宣布稱2021年將把衛視的「青春進行時」欄目改為「芒果季風」。芒果季風將打造多部12集的精品短劇,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同步播出。
愛優騰芒之外,B站去年通過在劇集和綜藝上的布局也展露了其入局長視頻領域的野心。9月份,B站推出了其出品的第一部青春題材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
儘管該劇並未在全網範圍內大爆,無論在熱度還是在口碑層面,都獲得了B站用戶的高度認可。《風犬少年的天空》在B站上線兩周後播放量破億,目前播放量近4億,遠超B站的大部分番劇。
劇集之外,B站也從頭部綜藝領域說唱入手,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檔綜藝《說唱新世代》。這檔由金牌綜藝編導嚴敏製作的綜藝以9.3分的豆瓣評分,登上多家平臺的2020年綜藝口碑榜。
從《風犬少年的天空》以及《說唱新世代》的題材、選手、賽制和風格上,都能看出B站在劇綜領域的拓展並非簡單追求熱度,而是對其自身用戶喜好充分了解後的精心布局。首推的兩部作品旗開得勝後,相信B站在接下來的長視頻打造中也會更有信心。
芒果與阿里聯姻,B站則與歡喜牽手。
2020年,B站以5.13億港元認購了歡喜傳媒9.9%的股份,成為其第四大機構股東,獲得其內容的獨播權。除《風犬少年的天空》之外,B站近幾個月還同步歡喜首映上線了包括《奪冠》《一秒鐘》等多部熱門影片和電影的紀錄片,均是受益於這一合作。
B站在長視頻領域的布局已經全面鋪開,正在從小眾的二次元領域向更廣的大眾化方向邁進。主打女性觀眾的芒果tv如今也有了向更廣泛用戶群體拓展的底氣和實力。可以預見,劇集、綜藝兩大長視頻內容版塊的格局變化,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