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Sex and the City》掀起當代大都市女性自我意識熱潮。從怎麼穿到怎麼睡,旗幟鮮明的給浮沉在摩登都市中的女標兵們描繪了一副「美好畫卷」。時至今日,每逢周末在城中熱門Brunch場所遇到那些打扮的雞飛狗跳的華麗女子四人幫,你仍然不可避免的想到凱麗、薩曼莎、夏洛特和美蘭達……
事情過去這麼多年,夜色下的都市女郎們的境況有沒有往前一點點呢?這裡我們不是要說剛剛傳出一丁點八卦的「SATC 3」,而是最新的現象級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和美式劇集的鮮明比起來,這位在銀座衝鋒陷陣的白領女子所遇到的一切可能更切合當下的你。男人、名牌、職場、婚姻、情人……北上廣裡面你可能遇得到的一切,她都有。
東京浮世繪
雖說劇名略帶羞恥,而且還是一部沒有強大卡司加持的網絡劇(大概最熟悉的演員就是曾經出演過《花樣男子》裡的花澤類的阿部力而已),但劇中那些輕描淡寫便說出的鮮血淋漓大實話也是戳進了不少「北上廣王彩玲」的心。
改編自同名四格漫畫,《東京女子圖鑑》講述的是一個出身日本八線小鎮秋田女孩的「東漂」的奮鬥故事。一經開播就輕鬆拿下豆瓣8.7分的好評,劇情自是沒有什麼好說的,多的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反轉。只不過,不同於其他瑪麗蘇神劇,這部劇處處都是真實的生活細節,完全一副光鮮亮麗與狼狽並存下的都市飲食男女的東京浮世繪。
▲ 而且比起以往日劇慣用的暖黃色,這種讓整個東京都浸泡在偏粉的色調裡,也是讓這座時尚都市多了一層披著現實的夢幻。
▲ 同時,本劇也有和SATC 第一季如出一轍的拍攝手法。劇中人物對著鏡頭講述自己心聲的畫面,看似輕描淡寫卻也句句戳心寫實。
要說在千千萬描述都市生活的電視劇裡,近年也就只有《歡樂頌》講得還算光鮮漂亮又滿接地氣。主角們都是有缺點的普通人,不再是瑪麗蘇們無憂無慮贏天下的夢幻少女。但真的要說寫實,《東京女子圖鑑》所呈現的直面冷酷與細膩敏感,又立刻差了幾條馬路。
「30歲以前可以在Joël Bobuchon約會的一定是好女人」
一句充滿日式語感的當代金句,放在上海是不是同樣適用於初初踏上社會的年輕面孔?每集只有20分鐘,用無數細枝末節將繁華城市裡不為人所談論的很多現實問題提出,又正如你我面臨的所有問題一樣並沒有什麼靈丹妙藥的結果一樣。真是這部劇集的吸引人之處。
YKYLM還記得一個情節。青澀的女主角進入社會極度嚮往同一個辦公室內的「市場部」,部門女領袖摩登幹練,又敲有氣質。但是誰又能想到,這位閃閃發光的女上司在個人生活上一直難以理順,睡已婚客戶、同僚難以自拔。並不是說什麼對或者錯,但是這樣的故事歡樂頌裡面不會有但南京西路上真的就是每天都有。
不同地址印證人生版圖
從20到40多歲,女主居住環境的變更也印證著她一路高歌猛進的人生路。這其中並沒有太多留戀,好像你終於有機會從莘莊搬到法租界,也一樣的決絕不回頭。
出身:秋田市
▲ 女主從小生活在日本三四線城市的秋田市,用她的話來講就是「老家就像沉沒的鐵達尼號,終將成為一座空城」。吶,從這些空曠的鄉村小路和土氣的女高中生毫無儀態隨意坐在田間肆意說笑的場景中就可見一二。
東京第一步:三茶
▲ 初來東京的女主痴痴夢想著可以住在南青山,但被現實無情的擊退。中介的一句「絕對不要將超過收入三分之一的錢用來付房租。」令她將房子租在了三茶。三茶之於上海差不多是上海中山公園再往外一些這樣的地方。交通方便、煙火氣濃厚、房租又相對便宜,確實是不少新都市女子的起點。
進階之選:惠比壽
▲ 後來結識殷實的東京本地小開,女主很快就搬去了年輕時髦女性的匯聚地段惠比壽(那就是徐家匯了)。滿大街細長麻杆子腿錐子臉,女人們即便突然有個約會,脫下衣衫裡面也是精緻bra的備戰狀態。很顯然,女主的人生開始升華了。
都心之姿:銀座
▲ 女主從本國時裝公司奮力一跳,變成了閃閃發光的GUCCI公關經理。立刻不再留戀需要搭地鐵才可以上班的地方。銀座!絕對的南京西路才是最佳的生活所在。這裡從不缺精英和各種成功人士,包括走在路上的女人們也自帶光環。這對於終身探求自我存在感的女主來說,無疑滿足了漂在東京的終極奧義。
婚姻之地:豐州
▲ 在熟人圈大多結婚生子的凡俗生活中,女主被逼也都上相親結婚的路。嫁給了面貌庸俗但收入穩定的大型商社男,關鍵在於男子擁有一套在豐州的高層公寓。嗯,有一套在古北的房子,的確也是無法抗拒……
忠於自我:代代木
▲ 最後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女主,住過熟女聚集地代代木,睡了小鮮肉。過了40選擇在一個溫馨街區買下一套二手公寓過起自己的小日子。經營著自己看似平淡卻依舊欲望不止的生活。
男人、男人&男人!
《東京女子圖鑑》給女主設定出現的男人們都十分的標籤化,不出意外的你都可以從自己,自己朋友們周圍找到一一對應的模樣。不同的時期女孩子身邊出現不一樣的對象,不論出於何種需求,女主從不一樣的男子身上獲得分值不一的經驗值,把自己訓練成一個百毒不侵的都市女性典型。
經濟實用男的溫馨
▲ 剛到東京時,女主遇到了1號男友。同樣出身秋田縣、氣質和讓人舒服的「三軒茶屋」很接近。老鄉見老鄉的溫馨自然難能珍貴,但長期以往女主覺得生活寡淡而窒息。
▲ 女主的捫心自問,倒出了多少當然都市女孩的問題?
原產地小開的世故
▲ 2號男友出自東京原生家庭,完全就是女主的理想結婚對象。畢業於一流大學的本地男家裡還擁有繁華地段物業一處,對正處於上升階段的女主來說,好似做夢一般。
▲ 事業晉升期的男友以「不婚主義」甩了同樣擁有事業心的女主,事實是想要找一個純粹且美貌的家庭主婦,「嫩模」就是個好選擇。
閃閃發光的大叔之愛
▲ 劇中出現的第3號男人是銀座奢華傳統和服店的老闆,多金有品卻……已婚,手把手教會女主享盡東京最繁華的物質生活,他的名言是:我能給你想得到的所有,除了婚姻。
▲ 突然有一天,厭倦這一切的女主在豪華大酒店的套房裡主動提出了分手,老男人客客氣氣默默頭也不回的就消失了。不過彩蛋不是沒有,自己去看。
絕望中產男的現實
▲ 給自己物色到了一位相親老公人選。其貌不揚,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標準中產男看著就很適合過日子。
▲ 當然,這段牛頭不對馬嘴的婚姻無疾而終,而會令你共鳴的肯定是這個挫老公還比女主先找到下家。氣不氣!
新鮮肉體最美好
▲ 恢復單身的女主開始睡小鮮肉,反正各取所需你也懂的。
同被「剩下」的男閨蜜
▲ 最後大結局裡,女主選擇和男閨蜜一起同居生活。這樣相互取暖的「合作式」情侶倒也歸於現實。
個人品味進化論
當然說回YKYLM的老本行,從女主一路高升的事業成果來看,穿衣品味的變化也不得不說是本劇的一大看點。
▲ 鄉下人時期的女主來到東京表參道分分鐘幻想被街拍,但是怎麼可能呢?現實就是這麼冷冰冰。
▲ 剛入社會,年輕小職員每天穿著花枝招展吸引年輕男子的注意力,對應起來恒隆白領也是寫實。
▲ 升職成功後,一改之前甜美可愛路線,化身職場小女人,倒也印證了劇中之前所說「真正做與時尚相關類工作的人穿著都相對'樸素'」。
▲ 而後女主跳槽名牌公司,人生得意開始有女性雜誌來訪問。短髮傍身增加了不少個人氣場,走的是專業又不失魅力的熟女形象。
▲ 到後來,歷經風雨事業有成的女主,穿衣也並不拘泥於過去正式的職場著裝,不費力easy chic的真理恐怕也是要人到「中年」時才得知其中真理。
職場寫實
雖說作為一部女性視角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裡關於職場真正的廝殺並不多,但仍有一些職場寫實也是精彩得讓人拍案叫絕。
▲ 比如說辦公室的女同事們分成兩派,一種像涼子這樣工作馬馬虎虎打發,到點下班,快速夾睫毛補唇蜜,把自己收拾得美美的去六本木和精英男相親,企圖通過婚姻實現階層跨越的現實小女人派。
▲ 還有一種就是雷厲風行投入加班狂潮,工作狀態完全不輸任何人,只求在職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的事業型女強人。看,是不是很寫實?
▲ 再比如,職場上最激烈的交戰往往發生在下班後。各自為營,明槍暗箭的撕逼大戰,各位心裡應該也是都有數。
▲ 又或者,一旦走上職場升遷之路,就意味著和原來同事的疏~遠~
▲ 以及哪怕有些工作一開始並不勝任,最後趕鴨子上架,不懂也被逼懂了。
金句道破天機
▲ 喏,這不正是廣大「王彩玲」的心聲嘛。
▲ 時下「好女人」標準(不過 Joël Bobuchon真的也就還好)
▲ 名牌包包&衣服害死人。
▲ 真的,再多的優衣庫都敵不上一件CELINE。
▲ 恍然大悟?努力了20年,最終還是追不上本地人的腳步。
▲ 獻給那些自以為是的傻白甜們...
▲ 你以為自己什麼都有了,事實上費盡心力到達的終點也只是別人的起點而已。青蛙真的就還是青蛙。
▲ 呵呵
▲ 老實講,日本社會和我國的傳統觀念在女人的這個終極問題上還蠻相似的。什麼「生育是偉大而無私的」、「女人婚後不能有事業」之類云云,完全和現在中國老人灌輸給年輕人的思想一毛一樣。雖說「放棄工作生育小孩」不是現下媽媽們都會排斥的事,但家人丈夫把生育當做一件值得炫耀的勳章就很難讓人感到認同。不得不說,劇中臺詞的句句寫實,也是引發了廣大都市女性的一片深思和哀嚎。
女子圖鑑大賞
《東京女子圖鑑》是通過女主角「凌」反射當代都市女子的廣義風貌,劇中其他一晃而過的女性小角色,其實和「凌」也沒有太多本質區別,互為補充,各自為據。
▲ 在劇集最開始,女主幻想自己走在東京街頭就能被星探發覺後,鏡頭馬上接了一個來到東京被星探挖掘從事色情行業的女子,反諷表達出另一種現實。
▲ 小城市中無所事事的女高中生拿著廉價劣質化妝品交流心得;東京出身的女主母親和相同年齡但氣質完全不同的鄉下大媽,也是微妙道出了不同地域女人們的差別。
▲ 聯誼會上的心機女和沒品女,哪種更現實?
▲ 完全的路人甲,卻一語道破女人間的攀比心。
▲ 廣大路人乙的生存感慨。
▲ 人均70還需要AA的約會男女,是不是反射的是人廣排隊買奶蓋茶和香精麵包的男男女女?
▲ 「以有錢人結婚為事業的專業女朋友」。
▲ 曾經的姐妹淘,現在的曬娃黨。
▲ 和服店老闆的正房妻子,聽說老公出軌也是和顏悅色,波瀾不驚。
大結局迷思
最後大結局,年過不惑的女主看似過上了比較穩定的平淡生活,也失去了下一個追逐的目標。但在瞥見迎面走來的一對時髦又登對的夫婦時,那個穿著頂級品牌當季新款皮草的驕傲女子就是她所嚮往的自己。YKYLM相信很快,女主又會有了新的狩獵目標,劇情也到此結束。欲望不止的結局迷思,也是意味深長的很...
全劇揭示了社會的天花板
一、需要慰藉,但可能不需要愛情
在劇中,綾有過很多個男伴。
20歲,綾初到東京,和她同樣出身於秋田縣的直樹與她相戀,二人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綾卻無法接受永遠處於工薪底層的生活;
綾更換了居住區,認識了在跨國企業工作的孝之,原本以為會從此過上理想中的生活,但孝之卻與一位富家女訂婚,原因是後者更適合他的階級;
30歲,失去孝之的綾更換了居住區,也有了更出色的工作,偶遇了有妻室的和服店老闆幸和先生,綾成為了幸和的情婦。幸和懂得所有體貼綾的方式,也帶綾學會了有格調的生活,但他並不想給綾婚姻。因此,當綾隱晦地說出分手時,幸和先生只是笑著說:「原來,我們的綾已經長大了。」之後毫不留戀,轉身離去;
33歲,綾和面容平庸的正人結婚,正人在相親時反覆強調自己將會支持妻子的夢想,但實際只是相親手冊上的策略罷了。二人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生活節奏很難一致,正人甚至不太情願擁有正常的夫妻生活。終於,在綾提出二人暫時分居後,正人出軌,並使對方懷了身孕,綾與正人離婚,工作仍然出色;
綾偶遇當初與孝之結婚的富家女,卻發現富家女已經離婚,二人常在一處討論生活工作,綾也順勢進入富家女的閨蜜圈。咖啡店的服務員浩平翔面容英俊且富有朝氣,他聲稱對綾很有好感,很快與綾過起了同居生活,但浩平翔其實不過是周旋於富婆圈的軟飯男罷了;
閨蜜圈中的一位朋友將開律師事務所的洋介介紹給綾,二人相處不久後,洋介說自己只會迎娶同一階層同一區域的女性作為妻子;
40歲,綾與一直未婚的男同事結婚,未來會怎樣,綾不知道。
從20歲到40歲,綾一直不曾停歇追逐的腳步。她被普世的價值觀綁架過,但卻沒有因此失去過方向,更沒有因此墮落而迷茫。她一直堅定地走在「我認為那種生活更好」這條道路上,在這條道路上,愛情可能是一種慰藉,可能是她要步入新生活的工具,可能是為了改變現狀的藉口,但唯獨不是愛情本身。無論是哪一位男伴,道德的或者卑劣的,真心的或者敷衍的,對於綾而言,都不過是新階段生活的調味品,有固然很好,失去了也會難過,但也僅僅止於難過而已。
二、以為突破了階層,但其實沒有
全劇其實探討了包括日本在內,但不僅限於發生在日本的「階層固化」問題。
「門當戶對」這一被探討了上千年的結姻前置條件,到了今天仍然發揮著作用,甚至越來越被公眾認同。而這個前置條件,強調的恰恰就是「階層」二字。無數個像綾一樣的女性,試圖尋找適合自己階層的伴侶,而隨著工作崗位的變動,生活質量的提升,尋覓的標準又不得不跟隨自身地位逐漸上調。但正如開律師事務所的洋介所強調的那樣,他最終只會與「港區」的女性結婚。換言之,儘管綾姿容出色,氣質優良,且擁有令許多女性望塵莫及的工作與收入,在洋介看來,這一切都無法抹殺「出身」本身。出身秋田縣的綾永遠被烙上了「鄉下人」的標籤,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掙脫出身帶給她的影響。
40歲的綾與20歲的綾相比,衣著品味上升,收入翻番,居住區越來越高檔,能夠完全支付自己理想的生活,在劇中,她說道:「東京已經沒有什麼是我想要卻得不到的。」但即便如此,她仍然無法突破自己所在的階層。在工作時,她其實並未因出身而受到太多阻礙,但當她想要組建家庭時,這種階層固化卻不止一次影響著她。掙扎在社會中的綾並非沒有能力,但再高的收入,也只能讓她達到自身階層所在的頂峰,沒有任何突破的可能。
可悲嗎?或許。
但掙扎在其中的綾,卻擁有了當年的自己無法企及的生活。如果非要說綾的精神世界,始終處於飢餓不滿足的狀態,那麼至少在物質上,綾是富有的。
三、不過想要更好的人生
正如劇名《東京女子圖鑑》中所強調的「圖鑑」二字,綾並不是孤例。
(克拉克·蓋博與費·雯麗飾演的瑞德·巴特勒與斯嘉麗)
《飄》中的斯嘉麗也走在追求「更好」的路上。
她追求原本不屬於她的東西,到手後又棄如敝履。她為了保護所珍視的家園,可以拋下尊嚴,拋下道德,不顧世俗的質疑孤勇向前。她趁虛而入霸佔過別人的男朋友,且不止一次,為了金錢,斯嘉麗一而再再而三地嫁給自己並不愛的人,她不停地戰鬥,「像只鬥牛狗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堅持不懈地去爭取。」在《飄》為我們呈現的斯嘉麗的半生中,她始終充滿勇氣,充滿毅力,充滿鬥志,在最低落的時候總會說出那句: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1992年,由韋昌輝指導的《大時代》中也有一位這樣的角色。
還在讀高中的羅慧玲為擺脫暴虐成性的丁蟹求助方進新,進而與方進新相戀,尚未成婚時,方進新被丁蟹打死,尚不足20歲的羅慧玲承擔起撫養方進新四個兒女的重任。為了撫養四個孩子,羅慧玲拒絕旁人的示好,獨自吃苦掙錢,希望四個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十餘年後其後變故橫生,小女兒因被丁蟹之子丁益蟹多次強姦染上性病,後自殺,其餘兩個女兒都被丁蟹之子手下扔下樓頂,唯獨活著的大兒子險些一蹶不振。目睹一切的羅慧玲難以承受打擊,精神崩潰,在即將過上平靜生活時再次被丁蟹糾纏,並在爭執中被丁蟹誤殺。
(當年「靚絕五臺山」的藍潔瑛飾演羅慧玲)
相比於綾與斯嘉麗,羅慧玲並沒有太大的野心或欲望,但卻被生活逼迫得不得不掙扎求存。她一次又一次與命運對抗,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服侍挨打後智力等同三歲的方進新,養大方進新留下的四個孩子,雖然做不好但仍然努力扮演者母親的角色。羅慧玲一直希望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她也竭盡全力這樣努力著,但生活卻回饋給她一次又一次的絕望。但也如綾與斯嘉麗,羅慧玲保留著求生的欲望,並不因為打擊而被生活擊潰,她不遺餘力地奮鬥過,不遺餘力地努力過,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愧疚——一直對她情緒複雜的大兒子終於叫她「媽媽」,柔弱善良的小女兒自殺前在聯考中拿到所有科目的A,二女兒曾涉足金融業做得有聲有色,大女兒也在生日那天終於放下暴躁的脾氣與全家人和解,即便好景不長,但羅慧玲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方進新曾給予她的千倍萬倍。至死時,羅慧玲仍然留著方進新想要給她戴上的戒指——這也許正是她未曾停下掙扎的原因。
四、故事結束了,但人生沒有
必須承認,從始至終,綾的價值觀都是在變動的。二十歲時,她嚮往精緻的生活;三十歲時,她嚮往穩定的家庭;四十歲時,她嚮往自己曾經不屑一顧的瑣碎幸福。
但從開始到結束,又有誰的價值觀能一成不變呢?
不變的只是對於未來目標的追逐,對於前方道路的果決罷了。就如綾也曾質疑過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義,但當她試圖回到秋田縣生活時,卻發現根本無法忍受沒有目的的「閒適」。
她註定是要在奔波中繼續前行的。
短短十一集的《東京女子圖鑑》,刻畫了許多與綾不同性格、不同經歷的女性,她們共同構成了大城市中無數個剪影。她們的人生,她們的故事,她們今夜將邂逅的人,她們被逼婚的壓力,她們擁有孩子時的幸福,她們告別婚姻時的痛苦,她們的嫵媚虛榮,她們的勾心鬥角,都時時刻刻發生在任何一個大型城市中。東京只不過是一個縮影,正如綾,也只是無數城市女性的縮影一樣。
故事結束了,但她們,或者說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
YKYLM PLUS
關於水川麻美
水川麻美是日本新生代女演員的代表,早在1996年就已在日本出道,屬於默默耕耘類型的演員。在接演了第一部電影《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後開始頻繁出現在日本各大影視劇中。雖然角色都不太起眼,但憑著多年的累積,水川麻美還是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人氣。直到08年在電視劇《夢想成真》中首次成為主角,之後又憑藉與堂本剛合演的《33分偵探》而人氣直升。09年至今,已有多部作品問世的水川麻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霓虹國當家花旦。
《東京女子圖鑑》
改為上海女子、北京女子、成都女子……
相當多的亞洲女子圖鑑都毫無問題。
用劇中一句話:一起加油吧!想要得到的東西,
總會源源不斷地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