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趙學毅
2021年1月7日,雲南上市公司沃森生物(300142.SZ)發布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多項關於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股票的相關議案,涵蓋募集資金用途、發行授權與制度修訂等內容。
此次沃森生物若成功登陸港股,將成為雲南首家「A+H」類型上市公司。
或成雲南首家「A+H」上市公司
「早在2020年10月,公司董事會就已審議並披露了關於H股上市的計劃和方案」,沃森生物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董事會審議的則是與公司H股上市有關的其他議案和H股發行後適用的規章制度。」
公告顯示,在2020年10月21日,沃森生物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本次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具體方案;在2021年1月6日,沃森生物的董事會決議中,審議通過的議案包括:H股上市的資金使用計劃,發行授權與制度修訂等內容。
沃森生物董事會同意此次發行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加快推進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臨床試驗及產業化建設、擴大運營規模、開展收購交易(如收購新技術、新項目等)、對外投資、償還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此次實施的港股上市計劃是公司全面國際化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成為『A+H』類型上市公司,對公司主要疫苗產品走向國際化以及得到國際資本支持有重大推進作用。」
華律網的張強律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不僅可以進一步走向國際化、提高國際競爭力;還能吸引國際性的資金注入企業,這對加速企業成長或是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都有很大的幫助。」
沃森生物港股上市已有「先行者」。同樣在2020年10月,沃森生物參股公司JHBP(CY)於當年10月7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份代號:06998.HK。JHBP(CY)赴港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速推動幾款核心腫瘤藥物和自身免疫藥物的研發步伐。
沃森生物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H股上市計劃董事會層面的審議,下一步將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攜「三大重磅產品」走國際化之路
2016年4月,「中國製造」疫苗企業才逐步開始進入全球疫苗供應商名單,當時通過世衛組織(以下簡稱「WHO」)疫苗預認證的國產疫苗寥寥無幾,而通過WHO疫苗預認證,是獲得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疫苗採購的前提條件。到2019年,中國已有20多個疫苗產品正在或有意向申報WHO預認證。
沃森生物副董事長黃鎮此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沃森生物正在積極布局國際化市場,為此公司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申報WHO疫苗預認證,其中包括沃森生物的幾項重磅疫苗產品。」沃森生物在進行疫苗的國際化之路時,生產方面也曾遇到過瓶頸,例如:國際市場要求疫苗需要能夠大劑量、大批量的生產,國內的疫苗生產標準與國際生產要求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如今,沃森生物的玉溪疫苗生產基地的建設已解決了產品批量化、標準化生產的問題。
玉溪生產基地目前已布局了三大重磅產品,一是已經實現產業化生產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以下簡稱「PCV13」);二是正在申請上市許可的二價HPV疫苗,該疫苗已於2020年12月31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來的《註冊現場核查通知》;三是正處於臨床階段的mRNA新冠疫苗,該基地正在建設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公司已有充足的底氣進軍國際市場
沃森生物負責人表示:「mRNA新冠疫苗是公司目前研發的重心之一。」該疫苗生產線於2020年12月21日舉行奠基儀式,預計開工後8個月內將建成投入運營。mRNA新冠疫苗產業化建設項目投資2.8億元,一期產能為1.2億劑/年。
《證券日報》記者曾去沃森生物的玉溪生產基地參觀,在生產現場了解到:該疫苗生產基地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已達到業內較高水平。據基地工作人員介紹,疫苗生產線已實施嚴格的風險控制措施。
此外,從沃森生物近期的動作來看,公司正持續提升其在關鍵領域的聚焦度,其在新技術平臺的構建、新產品的開發上也在提速。2020年12月27日上午,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落戶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成為沃森生物第二個疫苗基地。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