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攝影神器,手機攝影鏡頭開箱過程

2021-01-10 行走在路上的蒲柳蓉悅

最近寫百家號,百家號一般都是圖文,結果文章沒寫多少,卻添了一個愛好攝影。

為了把照片照得更好,我入手了一條神器,專門裝在手機上的攝影鏡頭。

一開始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淘寶上搜了一下,沒想到真的有。經過比較,終於入手一套,總共花了我將近四百五十塊的銀子。說真的,對於我這個收入不高的人來說,也算是一筆不小的巨款。

經過幾天的等待,我終於等來了我的包裹。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扁盒子,打開來看,裡面有一大一小兩個黑盒子,還有一個黑袋子。

黑袋子裡是一個三腳架,買鏡頭送的。還有一個除塵器,和一個藍牙快門。

打開大黑盒子,裡面有一個長焦鏡頭,一個桌面三腳架,以及一個鏡頭夾子,和手機夾子。

大黑盒子裡的東西
長焦鏡頭

打開小黑盒子,裡面是兩個小鏡頭,一個魚眼鏡頭,一個廣角鏡頭。把廣角鏡頭拆開,便露出了下面的微距鏡頭。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手機夾。

小黑盒子

等把東西都拿出來了,我發現裡面還有一個黑夾子,打開一看,裡面是四個濾鏡,偏光,漸變藍,星光,還有一個不太懂。

然後我帶著這些神器,去了附近的公園,試了一下,總體效果還算可以,有單反的感覺在裡面,但是也許是因為太沉了,手抖的原因,畫面顯得有些模糊。

下面就是我照出來的效果圖。

魚眼效果
正常效果
長焦效果

至於其他的暫時沒有試,不過希望以後可以用它照出更好更多的照片。

相關焦點

  • 圓我攝影夢 尼康D7200開箱曬單
    大學時,室友的D7000讓我對攝影產生了興趣,雖然不是尼康家族中最頂級的型號,但性能和品質已經相當出色了。
  • 手機攝影技巧,手機攝影配件你真的需要外置鏡頭嗎?
    大家好,手機攝影的文章本來打算結束。可有不少讀者也提出了不少問題,比如手機攝影配件的使用,修圖PS,一些專業手機攝影師使用的軟體APP等等問題。所以今天開始,小編打算用幾天時間將這些細節問題寫成文章讓大家明白。
  • 新手學手機攝影,如何系統學習手機攝影
    隨著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用手機拍照已經成為了主流。為了用手機拍出好照片,很多人開始學習手機攝影。但是大多數人學攝影都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成長速度非常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系統的學習手機攝影,希望能幫助大家學好手機攝影。
  • 攝影神器-洋蔥工廠布朗尼LED攝影燈評測
    燈光、陽光,作為攝影的必要條件,從1887年的鎂粉閃光機到現在各式各樣的閃光燈以及補光燈,更新了好幾代產品,尤其是近期比較火熱的RGB補光燈,補光燈無論拍照還是拍視頻都是不可或缺的配件!Vloger更是必備神器!小編今天推薦一款自用好物「洋蔥工廠布朗尼LED攝影燈」。
  • 實戰鳥類攝影 佳能長焦鏡頭打造全方位觀鳥體驗
    相比以前去拍攝鳥類攝影,是不是使用EOS R5和EOS R6有了天翻地覆的體驗?拍鳥神器的實際體驗效果如何?    介紹了相機的和鏡頭,很多用戶一定很想知道這一套組合在進行鳥類攝影的時候到底怎麼樣,能夠帶來什麼樣的畫面感覺。
  • 【攝影早自習】手機鏡頭這麼小,憑什麼有大光圈?(糾錯)
    ,鏡頭焦距越長光圈值越小,反之亦然3、手機鏡頭焦距極短,所以不需要有直徑很大的光圈進光孔也能有大光圈值。(補充知識:因為手機的感光元件很小,所以雖然鏡頭是很短的焦距,但乘以轉換係數以後的等效焦距仍未普通廣角鏡頭。)(由小S老師根據葉梓老師今日脫口秀整理)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719天。今天我想回答前天景泰同學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下方的留言,他問:為什麼手機有那麼大的光圈?
  • 相比單反攝影,手機攝影更加方便,手機其實能拍攝很多種題材
    ,拍的好和拍的差,或許還有空間去彌補,可以通過後期去調整,但是拍到和沒拍到就是天壤之別了第二優勢就是手掌內修圖工具,使用傳統的單眼相機拍攝,需要在拍下照片之後,把相機存儲卡中的照片轉移到電腦上,並在電腦上使用專業調修軟體進行後期處理,最終才能發布到網絡上,這一過程相對來說會繁瑣一些,專業攝影師也就算了,對於一些業餘新手,說不定相機拍了都懶得導入電腦去修圖,就一直將照片爛在電腦上
  • 使用手機攝影有必要另外購置鏡頭配件嗎?
    手機外置鏡頭,比較常見的就是長焦和廣角。尤其是長焦鏡頭,可以拍攝遠距離的景物,讓手機攝影愛好者和被攝影主體保持「安全距離」成為可能。打個比方來講,花草鳥蟲是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拍攝題材。這其中,花草類的植物,用手機拍攝的頻率非常之高,而鳥蟲類的小動物,能用手機拍攝到的機率就相對比較小。
  • 手機攝影 你對手機的力量一無所知
    作者:Chowingzak排版:Jeremy看到標題大家應該就知道,沒錯,熟悉的我又來了。上次分享了一些手機攝影的心得之後,看到大家在後臺的評論留言我甚是欣慰。通過一篇文章喚起大家對手機攝影的創作欲望,是我當初寫文章的初衷。
  • 攝影器材推薦!後期修圖少不了這款神器
    攝影器材推薦!後期修圖少不了這款神器前言作為一名玩攝影多年的攝影愛好者,有著一股專業的精神以及專業的氣質……比如深諳:「(把錢)用光的藝術」,捨得買設備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基本素質。最近已經不太對相機鏡頭這類設備感冒了,因為手持D750和Z6外加一堆鏡頭已經根本用不過來了。
  • 手機攝影小技巧——淺談微距攝影的五個要點
    微距攝影主體突出、層次分明,能讓人體會到不一樣的微觀世界,是一種效果良好的攝影方式。怎樣用手機拍好微距呢?淺談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要點。但也不能一味追求快門速度,如果調到1/200秒、1/300秒或者更大,那麼鏡頭進光量就小了,相片會偏暗,暗部細節會丟失。大家在攝影中可根據實際場景的亮度調整合適的快門速度。
  • 手機攝影與相機攝影的差別
    經常會聽到有人討論手機拍照與相機拍照區別的話題,近幾年手機拍照的效果越來越好,逐漸出現了專門使用手機攝影的這樣一群人,聲稱用手機就能拍出超級月亮,用手機拍出了星軌,並且成像效果與單反差異不大。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手機攝影-新手入門要學習的幾招
    手機攝影圖片現在手機幾乎是人人都有一個,就不用多說了,攝影不是天生就會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過程。①最先應該了解它的基本操作,熟悉一下手機的相機功能,最好能掌握各種功能,手機相機的功能也很多,像各種濾鏡功能,像夜景功能,運動防抖功能,快鏡頭,慢鏡頭,專業拍照超清畫質,HDR,全景功能等等。
  • 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來分享一些我的攝影心得
    突然想寫個攝影教程。雖然我不是攝影師只是個攝影愛好者,自己學攝影這些年來,還是有些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朋友們優化自己的朋友圈質量、提高攝影水平的。現在手機的畫質也在慢慢提高,雖說底大一級壓死人,手機的sensor永遠達不到相機的水平但是方便攜帶也和價格低廉成為了學攝影的最佳入門選擇。鑑於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機在攝影,這篇札記就主要寫手機攝影的心得吧。
  • 單鏡頭、雙鏡頭、多鏡頭手機,如何配置外接攝影鏡頭更合理
    怎麼才能測試出鏡頭的品質好壞呢。我本人就是個賣鏡頭的,很多廠家有什麼新款鏡頭也都會寄給我體驗。如果我拿到一款微距鏡頭,我一定會俯拍一張人民幣。因為人民幣上有很細緻的紋理,可以判斷出鏡頭邊緣的畫質表現。另外構圖的時候我會把一些明顯的直線條放在畫面邊緣,比如上圖左側的直線條。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測試鏡頭的畸變控制能力。如果鏡頭品質一般,這條直線拍出來往往會是一條弧線。
  • 榮耀30 Pro的鏡頭裡,藏了一部榮耀手機攝影發展史
    正如榮耀副總裁熊軍民所言,手機攝影發展史,經歷了拿來主義、關鍵技術自研階段、光學底層研究階段三個階段。早期的國產智慧型手機,毫無意外都是靠「拿來主義」,大家都是半斤八兩,幾乎沒有核心技術可言。在後續的榮耀8、榮耀9兩代產品中,榮耀不斷對雙攝拍照系統進行優化,加入了黑白鏡頭,實現了Hybrid zoom 2倍變焦等相機技術。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手機普遍因攝像頭而機身凸起,這兩款手機依然保持了純平雙攝設計,實現了技術和美學的統一。
  • 6個手機攝影小技巧,讓你成為手機攝影大師,人人都是攝影師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也推動了APP的多樣化發展,有了軟體和硬體的支持,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記錄美好時光,也能隨時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拍照雖然很簡單,但是想要拍出好照片,的確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技巧,下面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手機拍照的攝影技巧。
  • 2018年度十佳手機攝影 App
    另外,手機端豐富多樣的攝影 App 更在便攜性的基礎上增加了實用性,大家拍完照片可立刻導入到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手機攝影 App 內,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和分享。此次盤點研科協為大家精選了 10 款實用又有趣的手機攝影、視頻 App ,希望能幫助提高你的手機利用效率。
  • 手機攝影的9個專業技巧,讓你的技術更上一層樓,簡單的攝影知識
    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在過去幾年進步得越來越快,手機也增加更多的鏡頭,並擴大了照片的儲存容量,讓你可以在不用擔心內存的情況下放心拍攝,看看那些使用微博的人就知道,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然是最重要的功能。如果你喜歡拍照,更應該要加強自己的攝影技術,以下是我提供的小技巧以及一些建議配件,讓你的拍攝技術從業餘門外漢變成攝影大師。1.首先,你需要乾淨清晰的鏡頭在拍攝照片之前,你需要確保所有裝備功能正常。
  • 他是「佳能尼康」之父,卻對手機攝影情有獨鍾
    如果要機哥去環遊世界我希望是現在如果非給這個白日夢加一個Buff我希望是專業無比的攝影器材!A:三十年前,至少是三十年前接觸攝影,從旁軸到雙反,到單反,經歷自動對焦直至現在的數碼時代,那個時代拍一張照片至照片到手,是很期待的,首先是器材稀缺,然後是專業人員稀少,我是從衝洗到印相的經驗慢慢感受到攝影的樂趣,直至現在伴隨著我的全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