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特殊時期,孩子居家的時間延長,由於小孩子活潑好動,且沒有分辨危險的意識,經常會做出一些讓家長「捏出一把汗」的事情。有的家長吃一塹長一智,及時的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培養孩子安全意識;有的家長卻依舊抱有僥倖心理。
01廣東從化2歲幼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
以前,每次洗衣服都是用洗衣粉或者洗衣液,但是不管是洗衣粉還是洗衣液都很佔地方,於是「網紅款」洗衣凝珠就誕生了,小小的一粒就能洗乾淨衣服,而且五顏六色的還很漂亮。
但是9月18日,廣東從化的一名,吞了一粒洗衣凝珠。家屬第一時間想把它摳出來,孩子出現嗆咳、哭鬧的情況,慢慢地狀態就不太好了,於是趕緊送往醫院。
其實,市面上的洗衣凝珠,大多數都是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外觀上和果凍和糖果十分相像。對於小齡兒童來說,很難區分開來。
洗衣凝珠的化學成分比較多,如果誤食會對身體有比較大的危害。而且外皮遇水即化,進入兒童口腔之後,化學成分會溶解,對孩子造成傷害。
02寶寶誤食異物,預防為主
1、給寶寶剛添加輔食時,要把食物切碎,尤其是給寶寶吃魚的時候,要把魚刺挑乾淨,最好選擇鱸魚或者小黃魚。寶寶吃飯的時候不要邊玩邊吃,要安靜吃飯,避免寶寶嗆到。
2、不要讓寶寶食用果凍、花生、瓜子、湯圓等食物,有核的水果要先去掉果核再餵給寶寶。
3、寶寶的玩具要勤檢查,仔細看看螺絲、小珠子是否有鬆動的跡象,有的話及時的處理。
4、寶寶會爬的時候,要仔細檢查地面上是否有紐扣、大頭針、電池、硬幣等小物件,有的話及時的清理乾淨。
5、家裡常備的藥品箱應該放置在寶寶無法拿到的地方,瓶裝藥品應貼上標籤單獨存放,不要與食物放在一起。
6、家裡不要用空的飲料瓶或者食物的罐子存放消毒液、腐蝕性液體或者帶有化學成分的物品,防止兒童誤食。
03怎麼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小的時候是很脆弱的,需要家長們細心的保護他們。生活中,也不僅僅只是誤食這一個危險,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方式。比如說:外出走路,要靠右走;陌生人給的食物不要接;過馬路要按紅綠燈指示,並且要走斑馬線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養成這些安全的好習慣。
2、家長要言傳身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講解一些基礎的安全常識,並且對孩子不能接觸的危險進行解釋說明,讓孩子認識到這樣做的危險性。
比如說:不要把手指放在門縫,一開門就會夾傷你的手指;不要在馬路上玩耍,馬路上車流量多,會被車撞到等等。
孩子明白了這樣做的危險,理解了家長的限制是出於對他們的愛護,也不不會再去貿然的嘗試了。
3、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現實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是與非、美與醜、善與惡是並存的,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容易受到謊言或者物質的引誘,造成走失或者拐騙的發生。
家長要通過講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淺出的向孩子說明周圍社會的複雜性,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4、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
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所以,家長要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
比如說:人為的製造一些問題情景,「如果你被反鎖在家裡你要怎麼辦?」、「如果你迷路了你該跟誰求助?」、「如果發生火災,你要如何逃生」等等。
家長要引導孩子想出各種自救的方法並且進行演習,最後再詳細的給孩子講解正確的自救知識。通過這種訓練,既能增長孩子的自救知識,也能夠培養孩子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
5、讀繪本
相信很多家長,可能自己會知道怎麼去預防危險,但是到了教孩子的時候,卻不知道從何教起。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通過兒童繪本,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兒童安全教育繪本》,全書一共4冊,包含《出門在外要小心》、《獨自在家我不怕》、《「不」要大聲講出來》、《校園生活我不怕》四本書,幫助孩子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安全問題。
①、「3+1」細主題劃分,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②、精美插圖,可愛的語言,符合兒童的審美和閱讀喜好,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③、同齡人主角,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講觀點,讓安全知識變成孩子們的聊天話題。
④、模擬場景+應對方法,讓安全教育更適用、更實用
⑤、書中內容順向思維編輯,「我可以」替代「不可以」,避免引起孩子逆反情緒。
04結語
兒童安全不容忽視,不管是在戶外或者居家,孩子都可能會受到傷害。家長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發現安全隱患的能力,一方面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健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