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冷暖》組詩
作者:邢劍君
《坡嶺上一大片油葵經歷了雨水》
鄉土是液態的,我在坡嶺上
一大片油葵裡面看到了水勢
天空一場很大的雨落下,打在油葵的眼瞼
淚淋淋的模樣,是誰的疼
這嬌羞欲滴的鵝黃,被陣陣晨風撫弄
鳥兒飛去又來,翻動前朝的舊事
在一片水波上呢喃,有攝人心魄的花萼
在一場雨水過後矜持
有人在清晨播下了相思,濃濃鄉愁
為一片油葵孤獨
春眠不覺曉,夏眠也不覺曉
是誰的一聲吶喊,讓這沉睡的油葵睜大淚眼
我從這片金黃的油葵旁邊走過
僅看到了她們的哀婉的一面,我不知道
不能脫口的讚美詞,為何在心頭纏綿
《芒種》
芒種見麥茬。她展開南風
吹動豐碩的麥田,讓金屬的時光
在麥芒上面蔓延
這時陽光升起來,召喚
有小鳥飛過,帶來收穫的信息
滿崗滿坡的麥子,金子般閃爍
她們與自己的主人
都尋找到自己的歸屬
芒種,讓人怦然心動的時刻
這胡茬一般的扎,不疼
徜徉在麥田之上,周身不盡滾燙的暖
讓人想到,家,還有愛人
那久久的期盼,讓出門在外的男人
悄悄地回到鄉村
其實芒種,是一張擱放很久的犁鏵
在鄉村的記憶深處翻耕
始終被一根念想的線,牽動
那一層一層漫出的金色
柔腸百結。麥子!接近你
需要縫合兩個季節,扎在麥穗的針尖
從每一粒的果實上縫織
如果細聽,可以聽到她們忙碌的步履
在芒種,她們,以靈魂碰撞著肉體
在芒種,那些麥子
累了,多麼可愛
她們依附在男人的肩膀
在她們的背後,展開著生活
大面積的沉重,時間經歷了她們
風雨,經歷了她們
或許是命,默默俯頭,讓天空低
低到她們,每一顆麥穗內心的嘆息
《初秋,天空寧靜的藍 》
立秋過後,天空如過濾一般的藍
幾朵白雲擦過視線
與幾聲鳥鳴一起,悠然而過
陽光長出小手,讓暖成為一種可心的撩撥
這時愛人已經走遠
在山崗的後面,修剪棉花
立了秋,大小一齊揪
想像中的棉花棵,如聽話的孩子
沉靜在愛人懷裡理髮
片片跌落在地的瑣枝碎葉
應該是我童年長瘋的髮絲
田野大面積的綠,我已經成為它們的心臟部分
呼吸,叫喊,抑或跳躍
我試著用鳥們的思維接近這個初秋
秋天來了,那日益長高的玉米,還有棉花
鼓脹的血脈會成為誰的孩子
我想秋天,不僅屬於身懷六甲的莊稼
田埂一棵小草上綻開的花
豔麗,活潑,搖曳著,開到恰到好處
遠方捎來的風,直叫著要在這裡安家
《隔過窗子聽秋》
隔過窗子,我聽見自己的心
在田野上跳動,這一夜的單相思
讓玉米眼圈紅了,高粱眼圈紅了
棉花眼圈也紅了
那片黃豆,剛剛吐出的莢
為誰的內心保守秘密
雨水滴答,撫摸過所有莊稼的額頭
我無法演算,從一場雨到另一場雨的距離
她們中間存在了多少的期待
從播下種子的那天開始
我們曾望穿秋水,如今
這場雨不期而至,而她的青春
卻漸行漸遠,秋雨,在無奈裡淅淅瀝瀝
讓人感嘆一顆種子從播種
到又成為一顆種子的迂迴
隔過窗子,我真的想,把那些明亮的
一塵無垢的雨水留下來,讓她們成為
秋天的代言人,她們純情,善良
真的,她們的心與秋天的心
緊緊地熨帖在一起,若一塊玻璃
如今我站在玻璃之外,仍可洞悉她們
內心的絮語
《愛人在田野上割黃豆》
臉色是今年田疇上最後一點紅暈
委身於豆棵,說不出這一身霧
那一點屬秋,那一點屬冬,尋找記憶與散失
那片黃豆,口含粒粒憂怨
左手握豆,右手揮鐮
開裂的莢,始終是鄉村的真切傷口
汗水滴下,依然無法挽留
黃豆,那枝葉稍縱即逝的體溫
那一抹紅,從身體走出
將一聲輕喚呼出內心,在她身邊
一朵昨日尚豔的花,將生命開至凋零
愛人與黃豆
都站在秋色的最深處
一捆捆豆棵,完善,總結
空曠的田野
遺留兩三顆黃豆,跳動生命的跡象
這時愛人扭過身體
把對田疇一年一度的感激喊出嗓子
只一揮手,天色便淹沒了視野
那團霧,已經裹著一個季節
到了另一個季節
以上發表在《詩選刊》雜誌2019年6月刊
邢劍君簡介:
邢劍君,本名邢建軍,石家莊市作副主席、平山縣作協主席。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中國詩歌》、《詩選刊》、《鴨綠江》、《山東文學》、《星星詩刊》、《詩歌月刊》等報刊。曾獲得文化部、中國作協詩刊社第五屆中國詩歌節特別推薦獎。
值班編輯: 李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