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細節 | 日本浴室的10個驚人細節設計

2021-03-02 大師設計

而那些轉角和面積比較狹小的犄角旮旯,也完全可通過定製定製的置物架讓空間的利用率翻倍。


高曉松曾經在《曉松奇談》裡面跟一位日本茶道大師聊天,說大師一番話讓他覺得豁然開朗,終於明白為什麼插畫喝茶下棋這麼平常的事兒,到了日本全變成了「道」。大師回答說,「因為日本是世界的盡頭啊。所有的東西傳到我們這裡,就不再往下傳了,我們就是最後一站,是一切事物沉澱的地方。」

其實這個觀點是高野孟在《如何閱讀世界地圖》中提出來的,如果你把歐亞大陸拿過來轉90度,歐洲在最上面,日本列島就在最底下,所以如果你從亞洲的頂端看世界,會發現,日本就是世界的終點。

所以現在可以稍微理解一些,為什麼日本人幹什麼事兒都喜歡追求極致了啊。其中,廁所文化就是這種觀點的一個重要體現。

日本人對廁所的重視程度,令全世界嘆為觀止。比如2015年的時候日本人就搞了個廁所博覽會,有的藝術家把公廁搞成夢幻小屋,估計進去解手都會有點心理障礙:

少女心爆棚啊!

廁所博覽會結束之後日本就設立了一個「日本廁所獎」,這個商業設計類的獎項最後頒給了安藤忠雄設計的澀谷大樓,因為這樓裡面的廁所設計已經開始違反標準洗手間概念了。

每一層的廁所都不一樣,比如這一層是時尚主題,中間那個透明玻璃竟然是個展示藝術品的微型畫廊:

有的還帶按摩室和氧吧:

日本人認為財神是住在衛生間裡面的,如果衛生間不乾淨,財神就不會光臨你家。對於霓虹人民來說,衛生間文化就是本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家的「臉面所在」。日本電影《廁所女神》曾經說過:「乾淨的廁所,是精緻生活的基本所在。」

下面就來看看日本衛生間的十個細節,總有我們可以借鑑的地方。

一、四式分離

我們平時裝修衛生間,最糾結的可能就是「到底要不要做乾濕分離」?這個對於日本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他們默認衛生間就應該「四式分離」。

廁所,洗臉盆,浴室,洗衣間都是隔離開的,這樣人再多也可以同時洗澡上廁所洗漱了:

如果衛生間面積不大,最少也要三室分離。一般來說,廁所的最小面積是1.82mx0.91m,只能放下一個馬桶:

洗漱間和洗衣間有時會連在一起,最小尺寸能容納一個800左右的洗漱臺和洗衣機:

浴室最小尺寸為1.2mx1.65m,再小就躺不下去了:

二、洗臉盆能給寶寶洗澡

日本很多衛浴品牌的洗手盆設計的都偏大,而且底部扁平,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可能就是為了方便媽媽們給寶寶洗澡:

高度大小都剛剛好啊!

三、電熱毛巾架

這個是日本洗手間的必備神器,這樣每次擦手都能用到又幹又熱的毛巾,生活頓時有了溫度和希望。

如果你家處於梅雨季節,電熱毛巾架是強烈建議安裝的,拯救一切發黴溼漉漉,而且冬天還能用來熱拖鞋:

選購的時候儘量買鋁合金的架體,比不鏽鋼的散熱量要高30%以上。

四、伸拉式水龍頭

這種水龍頭在日本可以說是很多家庭的標配,特別是喜歡早上洗頭的人來說,終於可以拯救低頭脖子難受的痛苦了。

拉出來就可以隨意彎曲凹長度,非常方便,一般正常的伸拉水龍頭長度為290mm左右,這個長度已經差不多剛好夠用了:

而且做工再精細一點的水龍頭,比如LIXIL這款節能水龍頭的底座處還藏有一個自由度,能夠上下拉出:

這種伸拉式的水龍頭對於工藝和材料的要求很高,太便宜的容易壞,建議購買有質量保障的大品牌。

五、暖風機

日本浴室很少見四個大燈泡的浴霸,大多數用的基本都是暖風機,除了可以平時換氣,冬季可以保溫加熱,平時還能用來烘乾衣服。

六、防霧鏡子

日本浴室的鏡子都是防霧鏡,摳痘痘終於不用擦鏡子了。這種鏡子根據防霧原理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主要原理就是在鏡子後面加一張電熱防霧膜,通過加熱使鏡面溼度升高,霧氣快速蒸發,從而形成不了霧面。不過這種方法比較耗電,忘記拔電源就比較麻煩。

第二類就是在表面噴或者貼一層防水膜,這樣霧在鏡子表明就無法形成了。這種方法比較環保不耗電,但是時間久了防霧效果就會變差,需要重新貼膜。

七、泡澡水可以重複使用

日本浴缸的構造如下所示,泡澡能夠保持恆溫:

澡盆旁邊都有個觸控板,用來調節溫度或者遇到緊急事件可以呼叫家人:

在泡澡之前,大家都要先淋浴把自己洗乾淨,然後再泡澡,泡完以後把蓋子蓋好,能夠保持水的潔淨,這樣泡澡水就可以反覆使用也不會髒,而且可以全家使用。

大多數家庭沐浴房和洗衣間隔得很近,洗衣機能夠自動使用泡澡水洗衣服,省水又環保。

八、隱形地漏

日本95%以上的浴室都是整體化浴室,地板無縫對接用海綿擦一擦就乾淨了:

而且地板和浴缸採用的是相同的一套保溫系統,能夠調節溫度,踩上去非常舒服:

地漏內部都是潛水艇式,清理起來也很方便。

比如Lixil旗下的整體浴室,採用的就是渦流地漏,終於不用一根一根摳頭髮了:

而且整體浴室採用的都是隱形地漏,上面是與地板一樣的蓋板,美觀易打理:

九、隨處可見的收納空間

作為最喜歡做收納的國度,衛生間也處處都是收納,任何一個角落空間都不能浪費。

洗手臺下面加上兩個木架子,一定要最大化利用空間:

在馬桶上方和左右空隙處加一些隔板,這樣廁所再小也能放下無數雜物:

體重計都不會放過!

鏡子下面也要帶一個能旋轉的儲物條,化妝棉和棉棒等小物品就可以塞進去了,還能防水:

十、 宇宙無敵馬桶蓋

有個網站叫Japan talk,是專門介紹日本文化的。裡面就有一整章內容,專門教著外國人怎麼用日本的馬桶,有的馬桶蓋上的按鈕,比電視遙控器上的還要多。

比如馬桶圈加熱功能,終於可以不用天天洗馬桶套了。第一次使用加熱功能的人估計都有種出乎意料的溫柔震撼,「這個坐便圈真是又熱乎又舒服,我覺得可以在這裡坐一整天啊!」

如果工作累了,沒關係,去衛生間休息一下,馬桶圈還有按摩功能哦:

印度人比較喜歡上完廁所用水龍頭再衝一下屁屁,這個習慣也傳到了世界終點的日本,並且在馬桶圈上得到了更厲害的沉澱。馬桶圈不僅會自動用溫水幫你洗好,洗完了還會用熱風吹乾,就連風量都有四五檔可以選。

而且日本老牌衛浴INAX最近還發明了智能除臭功能的馬桶圈,內置活性炭除臭塊,自動1檔打開就能開風除臭。

為了防止細菌傳染,INAX的馬桶圈採用的都是SIAA認證的銀離子抗菌材質,擁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優秀衛生價值。

只要你家馬桶符合下面四個標準,就可以輕鬆安裝好一個INAX日本智能馬桶便蓋:

日本衛生間的十個驚人細節,你最喜歡哪一點呢?



相關焦點

  • 日本衛生間的十個驚人細節
    廁所博覽會結束之後日本就設立了一個「日本廁所獎」,這個商業設計類的獎項最後頒給了安藤忠雄設計的澀谷大樓,因為這樓裡面的廁所設計已經開始違反標準洗手間概念了:每一層的廁所都不一樣,比如這一層是時尚主題,中間那個透明玻璃竟然是個展示藝術品的微型畫廊:
  • 日本普通人家的廚衛設計,這10個人性化細節正是我想要的!
    提起日本家居,我們腦海中會立馬浮現工匠精神、舒適、素雅、精緻等優美的修辭。百聞不如一見,如果有機會親身參觀下日本人的家,你會體驗到他們家居中各種令人驚嘆的人性化細節,並被深深打動。  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這一個家中物品最繁雜、也最易受髒受潮的地方,日本人通過以下10個人性化的細節處理,便將它們打理得如此出色。
  • 日本室內設計的驚人細節
    雖然國內的房子設計越來越好,但對於設計的理念、過程的把控、美觀程度、人性化的細節之處與日本真的有天壤之別。
  • 日式家居設計 這些細節值得借鑑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家居的體驗感,不僅要有個房子,還要住的舒服。日本在這方面真的做到了極致,無論是家居格局還是內容設計都在最大程度地提升入住者的體驗感。今天,我們就從這些細節來學習一下,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 日本萬事人性化!這10個日常家居設計,國內沒有幾個能做到!
    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說過日本在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設施,在家居領域更是如此,今天我們提到的這10個日常家居的設計,在國內就沒幾個做到的。1、最被日本人重視的沐浴間日本的衛生間以及淋浴間,是最被他們重視的一個區域,也正是因為被重視,所以處處都體現了人性化。
  • 日本有哪些家居細節,很值得我們學習?
    你以為沒法理解的日式家居細節,比你想像的有用多了!日本人居住的戶型一般偏小,但是收納能力超強。些日式家居不那麼簡單,雖然近代史上我們雙方兩國有宿怨,但是去過日本的旅遊的中國人,很難不喜歡日本。乾淨的街道,隨處可見的中國漢字,給人一種親切感。
  • 日本90後設計師意外走紅,家居設計細節超讚,網友:太優秀了!
    文/家居解憂醬,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眾所周知,在家裝領域,設計師起碼要做個十幾年才能有名氣,而今天日本這位就用了幾年的時間,就走紅網絡,真的非常厲害,十分讓人佩服。日本90後設計師意外走紅,家居設計細節超讚,網友:太優秀了!在日本當設計並不是特別容易,想要在設計界出名就更不容易了,畢竟日本厲害的設計是太多了。
  • 日本養老住宅設計細節令人豔羨,人性化到極致!我老了也想住進去
    尤其是在家居空間的設計裡,我們會去思考家裡的物品是否對於孩子有危險。但是雜七雜八的物品,對於老人的生活是否會帶來不便!對於領養住宅,日本人做的要比我們好的很多。今天我們細數一下日本養老住宅裡貼心的10大細節!細節一:廚房操作臺在日本很多為了老人在廚房裡能夠自由的工作,重新改造了操作臺的高度與規格。
  • 從日本浴室,領悟衛生間設計之精華!
    小智曰:日本浴室的美不僅在於它的簡約,更在於其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日本浴室一般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空間利用合理,各種設施完備日本家居設計的細節逆天,這似乎是公認的事情,特別是在收納方面的精細化分類和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方面,這些案例在日劇中屢見不鮮。
  • 為何日本人衛生間很乾淨?除了收納,這5個細節設計也起到大作用
    最近幾年,日本人衛生間設計頗受國人喜愛,尤其是乾濕分離的樣式,更是讓大多數人追捧。本以為只要做好乾濕分離,自家衛生間就能變得更加乾淨整潔,但時間一長才發現,完全兩碼事兒!這讓很多人開始納悶,明明衛生間設計的都一樣,憑啥日本人的衛生間能一直乾淨沒汙漬,甚至能光腳踩?
  • 人性化設計|日本的這15個家居設計,每一點都令人稱讚
    裝修就是一個不斷借鑑的過程,別人好的設計,人性化的設計都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稱讚日本的設計好,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他們的這些設計,在生活中確實實用。整理了15個,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性設計到自己中。1牆面開個通風口日本的臥室有些是沒有窗戶的,牆面開個通風口,可以促進房間的空氣流通。及時的通風能讓房間不易防黴,一些異味也能及時的排出。日本安裝的這種也是可以隨時關閉的,也是挺方便的。
  • 日本人不愧家居界大佬!超聰明,這10個神細節,讓所有人閉嘴
    一個家住得舒不舒服,不僅是看房子大小,裝修和家居設計也很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房子就從來不以大做標準,而是乾淨整潔,即使是小戶型通過日本主婦的細心打理也能溫馨舒適!這和我們是有很大不同的。
  • 看到日本夫妻的72㎡小宅,我羨慕了,全屋細節設計決定家居幸福
    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整理收納這件事,才知道,原來當初多做點家居細節有多實用幸福,也終於讓我明白整理收納真的該和日本家庭學學。這是日本小夫妻住的72㎡小宅,不僅進門有獨立10㎡衣帽間,陽臺還改成花園,全屋實用細節設計數也數不完!
  • 16個日本人的家居設計,走心程度,引起人極度舒適!
    一直都說日本的收納非常值得大家的學習,其實日本室內的家居設計更走心和人性化,這期我們盤點了16個日本家居設計,每一點都令人稱讚。1、牆面透風口日本戶型臥室窗戶都小,甚至沒有窗戶,所以他們的每個房間都有一個這樣的透風口。
  • 「設計大獎中的小細節!」——Gmark 2020 十個精巧的設計案例
    >官網公布了2020獲獎作品每一年Gmark設計獎的公布都會給業界帶來許多創新案例的展示每年我也會將有趣的案例整理主題分享給大家··值得關注日本這座設計大獎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Gmark十分注重設計的細節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個日常產品的小細節設計
  • 看完日本人的洗漱區後,才明白中國有多少家居設計敗在了細節上!
    日本的建築風格大多以簡單的原木色為主,很少會出現華麗豪華的裝修元素,日本設計師們一貫喜歡輕鬆自然的、貼近自然的裝修風格,但在其他人眼中,這樣的房子可能看起來很普通,甚至還有些簡陋。看完日本人的洗漱區後,才明白中國有多少家居設計敗在了細節上!
  • 日本這些實用家居設計細節,不管家裡要不要裝修,都值得看一下
    日本設計,大到建築小到文具,充滿了人性化和個性化,在設計界有居中輕重的作用。尤其在住宅方面,對於設計理念,過程把控,美觀程度和人性化的細節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就算是普通民宅,無論是客廳、臥室還是衛浴,都給居住帶來極高的舒適度,同時還能考慮到老人和殘疾人的便利性。
  • 為什說:日本人的浴室不簡單?
    日本家居設計的細節逆天,這似乎是公認的事情,特別是在收納方面的精細化分類和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方面,這些案例在日劇中屢見不鮮。日本浴室一般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空間利用合理,各種設施完備日本家居設計的細節逆天,這似乎是公認的事情,特別是在收納方面的精細化分類和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方面,這些案例在日劇中屢見不鮮。
  • 日本家庭的浴室衛生間人性在哪裡?為什麼日本人住宅的廁所和浴室要分開?
    浴室 日本的浴室基本都是標準式——內部有效尺寸寬度和進深分別為1200mm和1600mm。這也是一般住宅會採用的最小尺寸。還有更大的,1600X2000mm。1600x2400可以稱之為豪華了。2. 廁所對於廁所來說,相對的佔用面積不大。基本標配馬桶加一個簡單的小洗手池。
  • 日本這5項裝修設計,人性化細節超多,等換房了一定要照著裝
    看過國內外那麼多的家居設計,日本的細節設計是最人性化的,真正從居住者角度出發,雖然房子整體裝飾比較樸素,但能讓居住者生活方便且舒適,這才是裝修設計最根本的出發點。下沉式玄關現在國內也有不少年輕人開始借鑑這樣的設計,讓回家更有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