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右手被軋斷,斷面不齊,血肉模糊……醫生在不足1毫米的方寸之間「作戰」,這是一場十分艱難而又沒有十足把握的「戰鬥」……近日,在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醫生3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患者霍某斷開的右手得以接活。
在工廠幹活時整個右手被軋斷
霍某是泊頭市交河鎮人,在東光縣一家工廠上班。12月16日10時許,他在工廠幹活時,不小心被折彎機軋到了右手。他的右手頓時斷開,掉到了地上,手腕處湧出了大量鮮血。
意外發生後,霍某的同事趕緊為他進行了簡單包紮,又找來塑膠袋,將他掉在地上的手包裹起來,並駕車把他送到當地醫院。
因霍某病情嚴重,救治難度極高,當地醫院只能為他做了一些簡單的清創、止血、包紮。隨後,霍某忍著撕心裂肺的疼痛,被送到了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當天11時許,霍某來到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手顯微外科。此時,霍某臉色蒼白,處於休克狀態,右手還在流血。
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手顯微外科主任醫師丁明斌發現,霍某手腕的斷開處露出了一些碎骨及肌腱血管,創面汙染重,離斷的右手變得很蒼白。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將霍某離斷的右手放到冰箱進行恆溫冷藏。
肢體離斷後最佳搶救時間是6小時至8小時以內,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雖然意外發生才一個多小時,但是霍某的傷情非常嚴重,而且完整的右手對於年僅45歲的他來說非常重要。
這次救治異常艱難……
3個多小時成功再植斷手
情況危急,丁明斌立即召集骨幹團隊進行緊急會診,並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制定了手腕部再植手術方案。與此同時,麻醉科、輸血科、影像科等科室相關人員在第一時間趕來。大家爭分奪秒、有條不紊地完善相關術前準備。
一切準備就緒,當天11時50分,霍某被送入手術室。
人體腕部共有25根肌腱,還有10多根神經及動靜脈血管。手術需要先固定骨頭斷端,再將每根肌腱、神經、血管進行吻合。
手術中,醫生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清創、修整、用鋼針對斷腕進行固定……
霍某被軋斷的手腕,斷面並不整齊,手部神經、血管又十分纖細,所用的縫合線直徑只有0.02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很多,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醫生藉助顯微鏡,將患者傷處放大十幾倍,在不足1毫米的區域裡「穿針引線」。
患者手腕血管損傷嚴重,缺失較多,必須取他處血管進行橋接。醫生的每個動作都要精細小心,因為每一針每一線,都關乎傷者右手的存活情況。
手術中,每一名醫護人員的神經都緊繃著。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手術的難點也被一個個攻克。
當天15時30分許,這檯曆時3個多小時的手術順利結束,患者的右手被成功再植。
術後,霍某的傷勢恢復良好,目前仍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蘇少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