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不努力學習的人,別人能上頂尖985大學,是全憑別人的智商和天賦!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差距的,之前在智力和學習能力上面的。
在高中,我們經常會看見這樣一種現象:有人的非常用功,晚上熄燈後自己打著電筒還在學習,但是每次考試他卻只能在中遊徘徊。有的人,平時也沒看他們有多麼努力,該玩玩,該耍耍,但是每次考試,甚至是最終都考試,都能排進年級前列。
國內大多數的老師在安慰成績不頂尖的學生時,總會說:"再努力一下,會更好"。老師只是客套客套,家長和學生們卻當了真。如果老師告訴學生和家長,成績不頂尖的原因是沒天賦,那不是太傷人了嗎?
所以,大多數人願意以不夠努力來安慰自己。但其實,自己的天花板已經擺在那裡了,很難突破。有時候兩個學霸之間只相差幾分或者十幾分,但這幾分或者十幾分的距離,一直都在。所以,很多高分復讀的,最後拿到的分可能並不太好。
中國有兩個成語,一個叫事倍功半,一個叫事半功倍。你認為的努力可能正是耽誤你學業的絆腳石,高效的學習比不動腦的刷題效果高好幾倍。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誰家孩子學習非常努力成績就是不好,而誰家的孩子平時看不出怎麼努力考試成績一直很好。差距是平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上課聽講的注意力等因素。
誠然,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不可否認,他們在智力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智力高的孩子,學習效率就是高,一聽就明白,故而不怎麼努力就成績好。反之,則不同。
家庭教育因素也佔了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於孩子打下牢固的基礎,為今後的騰飛做鋪墊。反之,則不同。同學們,朋友們,我們看問題,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老師個人感覺,別人平時看似不努力,不一定私下不努力,而且看似在玩,其實很多時候可能在玩的過程中或者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思考題目。而且這類學生大多數都很聰明,靈活,朋友也不少。
老師的觀點是不該一味因為看似別人不努力,就覺得別人考不好,況且僅一次高考也有發揮超常和失常的現象存在。努力是必須的,只是可能有個別階段看似沒努力,畢竟考上985或者211的學生,除了聰明,努力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