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壇的神(聖經中的耶穌)

2020-12-21 信仰的深情

1 信徒為什麼經歷苦難的天問

十字架的路,是人難以理解的。十字架意味著苦難、艱難困苦、沮喪流淚、嘆息憂愁、死亡消亡。人是傾向於喜樂健康的,傾向於活著和愉快的。然而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就算是信徒也是如此,也難怪信徒別人問,你們本身也不喜樂,經常愁苦,我為什麼要信你們的上帝呢?既然成為了神的跟隨者,難道是為了跟著神受苦呢?神既然如此命令要求和勸告信徒受苦,這是不是神的命令出了問題呢?

這是不是說上帝是天性虐待人的上帝,或者說上帝本身也是受苦的上帝,或者說上帝本身是哀愁的和自虐的嗎?然而聖經卻給我們看出來上帝是喜樂的上帝,上帝本身是善良的上帝,而且也是對我們善良的上帝。然而上帝為什麼叫人受苦呢?叫人受苦就算了,為什麼他的旨意是叫跟隨他的信徒受苦呢?信徒難道非要用愚忠的方式來表達對神的順服嗎?神命令信徒到受苦的地步,是不是到了愚忠的地步呢?如果說跟隨神,只是為了受苦,那就是愚忠了。

2 神的道路「低」過人的道路

十字架的道路是難以理解的道路。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實際上神的道路低過人的道路。人當做愚拙的,神就行在低處,好拯救那在低處的人。神願意與謙卑的憂傷痛悔的人同在。神雖然威嚴可畏,是至高至聖的存在,但是神給人的道路不是讓人沿著巴別塔到天上去。

而是神(以後的神字多指的是基督)沿著雅各的天梯到地上來,他甚至成為窮苦人家的孩子,被人定為宗教犯和政治犯,而且被殺在十字架上,赤身露體。他走到人類的最低處。人類的最低處就是死亡和墳墓。神自己沿著雅各的天梯下來,來到人間的最低處。作為他的跟隨者,他也命令他們要柔和謙卑到最低處。所以跟隨他的核心門徒們都被殺了,到達了人類的最低處。

人類自從亞當以後,最低處就是墳墓,神就跟隨著到了墳墓裡。人有了軟弱的血肉之體,他也照樣成了血肉之體。人的靈魂也軟弱,經歷不住試探,他也取了人類的靈魂。他來到人類的最低處,就是進入到苦難處,苦難的最低處就是墳墓。神在我們的最低處與我們相會。就是一同面對死亡的恐懼,一同躺臥在墳墓裡沒有了生氣。

十字架的路是神奇的路。我們倒立著看神,或者說神倒立著看我們。我們以為正的,他就看為反。我們以為反的,他就看為正。神叫人中了自己的詭計。人自以為得計,神卻在人類看不起的計謀裡做奇妙的事。

人看不起窮苦的人,神卻在人類丟棄的窮苦人裡揀選人。他越過尊貴人,走向人類的最低處。撒旦是向上走的,是要與至上者同等的。神卻是向下走的,是從與父同等,走到連人類都不願意去的最低處的。他走向最低處,因為最低處也是神的權柄和神的設計。他走完了父設計的最低處,好表明在凡事上的掌權。他不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是親身躬行,好在凡事上表明自己是得勝的。

他不只是適合住在高處,他也適合住在低處。他不只是能夠活著,他也能夠囊括死亡。他以自己的身體的死亡,擁抱了死亡,表明他勝過對死亡的懼怕。他曾經直面死亡,而且勝過對死亡的懼怕。他勝過對死亡的懼怕,是借著他對父旨意的順服。也是借著對必然復活的信心。

3 與行在低處的神相會

我們不是走向高處與神和好,而是神走向低處與我們和好。他道成肉身,他以取了人性和肉身以實實在在的方式與我們認同,而不只是用話語上的認同。他從來不是站著只是說話的人,而是身體力行的人。撒旦走向高處的方式,教導我們也如此行。神從高處走向低處的方式,教導我們也走向低處,與低處的人認同。與低處的人認同,不只是言語上的,也是身體力行上的。

與低處的人認同,就是不是自己站在高處,而是走向低處。不是仰視,而是俯視對方,俯視而且走向對方。仰視是想向對方從對方得到什麼,俯視是要給與對方。仰視是向對方抓取,而俯視是鬆開抓取的手,不再要債。

當我們一同在神的最低處,與神相會,我們就會徹底的謙卑,如同在墳墓裡那麼謙卑。不只是身體的如此謙卑,更是靈魂上的如此謙卑。對於只是身體復活的罪人,他們的靈魂仍舊是強壯的和抓取的,是向上的。而心靈已經復活而身體還沒復活的信徒,我們的任務是靈魂成為謙卑的。墳墓在地平線上,信徒的靈魂也如同地平線一樣謙卑。

既然神自己如同墳墓一樣無聲,如同地平線一樣謙卑,我們自己豈不應當就了他去,與他一同謙卑嗎?謙卑是神的屬性,與節制類似。雖然神可以如同魔鬼那麼有資格的驕傲,但是他自己的屬性裡卻是柔和謙卑。不是裝出來的柔和謙卑,而是雖有能力,卻收斂和節制不使用,而專門表現謙卑的特質。謙卑是比能力更重要的屬性,因為關乎人格和心靈。

4 走下神壇,擁抱罪人

十字架的道路是匪夷所思的方式,彼得說的這事斷不能臨到你,是一個「正確」的表達。不是彼得錯了,是神錯了。神的確最後榮登寶座,的確升上高天,他的確接受敬拜,不把敬拜歸給假神。但是在這個階段裡,神沒有按照他自己的常理出牌。神自己的常態是在天國,在天國裡他的臉如日頭,他威嚴可畏,他接受敬拜。

但是在神的非常態裡,他周圍都是罪人,甚至是不信他的罪人,他也沒有像對待地獄裡的人那樣直接殺他們。他住在世人中間,住在聖殿裡有牛羊鴿子的人們中間,所在的地區有假冒偽善的人,和各樣魔鬼特徵的人。

神在非常態裡,不是因為他一直如此,他不是那麼和善的老好人,他不是柔弱的不如兵丁,這不是他的常態。他為什麼如此?因為他選擇如此,他選擇自己的非常態的面貌示人。他如此顯示,因為信徒需要,免得他們被他的威嚴嚇的退避三舍,如同面對西奈山上的烈火退避三舍一樣。

免得信徒認識不到神的慈愛,而已經被神的威嚴嚇得噤若寒蟬了。「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親近我,不然,誰有膽量親近我呢?這是耶和華說的。耶30」。他收斂了他的常態,以如此的面貌示人,就讓信徒認識到他可以與他親近,如同跟父親和弟兄親近一樣,甚至如同妻子跟丈夫親近一樣親近。那些被世人所丟棄的人們,神說給我。

當那些被匠人丟棄的石頭,神自己也成為那樣的舌頭。耶穌與那些被丟棄的人認同,而且願意與他們相屬。他們也真的屬於他,因為他們愛他的心多。他們愛他的愛多,因為他給他們的赦免和愛多。神與被丟棄的人們相屬。被人丟棄的,雖然黑,卻被神看為秀美的,而且被寬容接納為秀美的,而且重生更新為秀美的。

因為神接納低處的人,所以信他的多是低處的人。加利利的很多低處的人信了耶穌,因為耶穌與他們認同,他們得到了尊重,以前從來沒有人誰看得起他們,他們所稀缺的尊重,耶穌給與他們。耶穌所說的比喻,他們也都聽得津津有味,正是為他們窮人預備的福音,「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我們看聖經中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各樣的窮人,屬靈破產的窮人,道德破產的窮人,經濟破產的窮人。

聖經中所寫的這些人和事不齒於中國社會,中國的史記裡記載的是什麼呢?是出將入相,是王子將相,是達官貴人,是官宦世家,是書香門第。而聖經中記載的拉合是妓女,拔示巴背叛丈夫為人不齒。路得是二婚,這些被人不齒的女人,人的官方書籍裡都不會收錄,卻收錄在神的書籍裡,豈不是貽笑大方?

耶穌當時的門徒裡,有罪人,被當時的潔淨人法利賽人所不齒,耶穌卻若無其事。耶穌的門徒裡,也是窮鄉僻壤裡的一些無知的小民。耶穌的周圍都是一些什麼人呀?中國人不齒,難道猶太人因為道德水平低而不覺得不齒嗎?錯。猶太人的摩西律法是對這些罪惡是相當嚴肅嚴厲的看待的,不只是得罪人為人不齒,更是得罪神為神不齒的罪。

在如此道德潔淨道德潔癖的社會裡,這些人類的「敗類」被寫入神的典籍聖經,也不怕汙染了聖經?神就是如此的神,無論是從舊約,還是到新約,他都是與弱勢群體的同伴。他是窮人的同伴,他是道德破產者的同伴(十字架上的殺人犯、犯了淫亂的女人卻不被耶穌定罪,在那一個時刻,唯獨耶穌與她同在,這不是一個神奇的畫面嗎?

潔淨的主,不定罪有罪的罪人,並且作她的同伴),他是屬靈破產者的同伴(拜偶像的人),他不只是外在的救主,他也是低處之人的同伴。他先陪伴他們,與他們的低處的處境認同,對彼得也是如此看了彼得一眼,而後拯救他們。在低處的陪伴裡,走過的是不一樣的路,建立的是不一樣的友誼和愛情。

5 低處的愛情故事,為了達到高處的保障

他們在神的謙卑裡,認識到謙卑的價值,認識什麼是真正的謙卑,並且效法神的謙卑,在神謙卑性情上與神同在。或者因為神謙卑的屬性,所以人被造的如此渺小,如此可欺;因為神謙卑的屬性,人被「命定」為如此有罪。神要在人的最謙卑的地方,與人一起同行。不只是救主,而且在最低處走過一段艱難、憂傷痛悔、死蔭幽谷的路。神不只在榮耀的復活裡與他們相會,成為朋友,神也在卑賤的死亡裡與他們相會。既然在最極端惡劣的環境裡,也不能動搖神陪伴他們的決心,而且切實的陪伴他們,以他們為同伴,那麼在最榮耀的高處豈不更加與他們陪伴嗎?

他們在永恆裡高處的陪伴裡,是以曾經的最低處的陪伴作為主觀上的底線的,而這個底線神曾經在客觀上也陪伴了他們。在最低處的極限裡,免得人妄想在高處的榮耀之外還有別的什麼是需要去探險的。人在今生裡,體驗到對身體的死亡的懼怕和生活的艱難和罪惡的傷害,也體會到地獄裡帶來的靈魂的煎熬。神讓他們活著之時,就略微體驗了地獄的烤焦的味道。免得他們在天堂裡,還思想著還有其他的可能,還有其他的快樂。

雖然在活著的時候有魔鬼所給與的罪中之樂,但是罪中之樂帶來的勞苦愁煩和傷害也體驗過了。而且給與罪中中樂的魔鬼也已經在地獄裡受苦了。魔鬼所給與的罪中之樂和魔鬼在地獄裡的受苦,都成為天堂之子的曾經的教材,叫他們不再心持兩意。而是完全的相信神已經給與了他的所有,所有的智慧和所有的快樂,所有的豐富和所有的奧秘。不再被罪中之樂和撒旦深奧之理迷惑。

除了內在的教導和內在的護理以外,神給了我們外在的知識和外在的防護。就算以後神恢復榮耀的面貌,低處的愛情故事還是被想起和訴說吧。在低處時候的陪伴,訴說著在天國裡你也不會失落。在低處的陪伴,叫我們在天國了也會心裡安穩有確據。在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上,神已經堵上了在天國裡一切懷疑的可能。無論是對神徹底恩典的懷疑或者是對自己失落的懷疑,都被神在今生堵上了。

神說,我曾俯就你,你所受的試探我都經歷過,你心裡的掙扎我都掙扎過。如同母親試一試藥是不是苦,水是不是熱,苦杯我先嘗,然後再給你品嘗。在受苦裡所凝結的心血和友誼,是撒旦所不能體會的。友誼在愛裡,才能得理解。愛只有在愛裡,才得理解。愛在超越理解裡,展示出來的是非理性的特質。愛在超越律法的公正,愛超越了律法的定罪。愛在對罪人的俯就不說中,愛在對罪人的尊重關懷中,愛在對罪人的建立和提拔中。

非理性的非律法性的愛,神以愛擁抱,超越了道德潔癖和屬靈潔癖的封鎖,唯獨叫愛的人得益處成為心中的最終初衷。不再要求,不再定罪,而是給與,只是為蒙愛的對方。唯獨神的愛如此長闊高深。他廢除了對自我的愛,他走出了對自己的愛,就展示出來更為安全的愛,給與的愛。在律法裡,神要求回饋。在神的愛裡,神不要求回饋,只是一味的給與,一味的造就和建立。

他愛裡所蘊含的能力,卻悄無聲息的破碎律法的壁壘,悄無聲息的把人的心奪回。神先把律法的壁壘打破,而後在人心裡打碎律法的壁壘。信徒要給神獻上禮物,成為單單領受神禮物的人。

6 神走下神壇,向高處的世人與他「失之交臂」他如此做,也達到了撇除尊貴人在外的意圖,神叫人中了自己的詭計。人的像撒旦的罪性,叫他人往高處走,而不願意也不懈於走向和接近低處的人。他們就算認識神,也是認識神是高高在上的神。他們自己的罪性裡不願意謙卑,攔阻了他們向下走的路。

但是神卻走向尊貴人不稀罕的人群,走向尊貴人不屑於走的路。他走向低處,罪人走向高處,如此就錯開了。當耶穌說自己要走向低處的時候,很多人離棄了他,因為他們認為神是在高處,不是在低處,也不會走向低處。如此,他們雖然眼睛看見了耶穌的肉身,但是心靈卻與耶穌錯開了。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人逼耶穌做王的時候,耶穌拒絕了他們,仍舊堅定的走向低處。在低處的才是他所揀選的百姓。當耶穌堅持到底走向低處的時候,從來沒有走向高處的一點蛛絲馬跡的時候,他們就認定耶穌不是神,他只是一個說了僭妄話的宗教犯,因此他們殺了他,而且已經認定他不是彌賽亞。在是不是彌賽亞的分歧中,耶穌為他們禱告,父啊,赦免他們,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他們不知道耶穌是彌賽亞,但是耶穌自己知道自己是誰。

他們在自己的走向高處的有罪裡,與走向低處的彌賽亞失之交臂。是遺憾,又是必然。因為神叫人中了自己的詭計,人當做愚拙的,神就選來當做自己做事的方式。

7 在低處之神之外的撒旦

走向高處的撒旦,是不可能理解走下神壇的神的。因為它眼裡只有自己,它心裡沒有愛。撒旦作為絕對理性絕對講理的動物,是不可能理解愛的價值,也不理解為所愛的人付上代價是值得的。約伯對神的愛付出受苦,是值得的,因為神先愛了約伯。神對人的愛而付出而受苦,也是值得的。愛只有在愛中,才得成全。

愛為了對方而戰鬥,為了合一而戰鬥。而撒旦在合一裡一無所有,它只有它自己,沒有同伴,它在轄制同伴裡安身立命和找到價值。它在轄制裡找到價值,在對它的下屬的轄制中壓榨出來價值。撒旦只有驕傲的本質,卻沒有任何謙卑的因素。反而撒旦做的全都是心眼高大的事。撒旦作為人類驕傲之父,向上走的「屬靈領袖」,想要走上神壇的撒旦,是與神謙卑節制的屬性是相反的。它作為反面的教材,好成為信徒的警戒。

8 總結

與撒旦不同,謙卑的神則親自走下神壇,進入人類生命的最低處,親身經歷試探和死亡的味道,在低處與我們成為朋友。走下神壇,在低處與我們同行的神是值得為朋友的。以後也要接我們到榮耀的高處,他的謙卑仍舊在那裡,我們被賜予的和被教導的謙卑,也與他在榮耀的高處繼續下去。

相關焦點

  • 《聖經》中耶穌基督所說的一切話的重要程度
    (《聖經》約翰福音 14:26 和合本)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耶穌基督}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永生永福}。 (《聖經》約翰福音 6:63 和合本)天地要廢去,我{耶穌基督}的話卻不能廢去。」
  • 聖經耶穌十二使徒中,猶大為何賣主?
    羅馬錢幣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在聖經中,反思猶大賣主的幾個原因。一:猶大對主的失望。在當時以色列被羅馬所統治。他們渴望一位政治與軍事領袖來帶領他們脫離與拯救他們。進而建立彌賽亞地上的國度!然而耶穌在祂的言論與行動中卻表明祂來的使命:那就是將自己的百姓從罪中拯救出來!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 「聖經」神在基督耶穌裡面為基督徒預備的應許與福分
    在以弗所書第2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神借著基督耶穌的救贖,讓我們(基督徒)得以在基督耶穌裡面擁有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開始。這一章主要講述的是神在基督耶穌的預備。我只好又拿起聖經,接著往下讀。當我看完以弗所書第3章以後,我才完全明白使徒保羅所說的「基督的奧秘」是指著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與猶太人一樣同為後嗣,同蒙應許這件事。這個道理在福音廣傳的今天,許多基督徒都明白,因為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基礎問題。
  • 「聖經」耶穌三次詢問彼得愛主之心
    貳 西門彼得的抉擇在耶穌向門徒顯現了之後,西門彼得和幾個門徒一起,選擇了重操舊業到提比哩亞海邊捕魚。根據聖經記載,當時西門彼得他們辛苦勞碌了一夜什麼也沒有撈到。後來,耶穌來了,他們按照耶穌的吩咐撒網才撈著魚,並且耶穌當時還為門徒們準備了食物——魚和餅。當他們吃過了飯,耶穌就問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更深嗎?」彼得聽見耶穌的詢問就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 走下神壇的「麻將之神」
    走下神壇的「麻將之神」 2020-10-27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經筆記:聖經中對耶穌的預言,他的身世又是怎樣的?
    一,聖經的舊約卷中,針對耶穌的預言:《撒迦利亞書》預言耶路撒冷的復興,預言了新約主耶穌要來,所施行的偉大拯救,陳明了神對於以色列子民的心意,要對待他們,如同未曾棄絕時一樣。我便將這三十塊錢,在耶和華的殿中丟給窯戶了。(撒迦利亞書 11:12-13 和合本)這以上兩處經文,都在預言主耶穌的到來。遠在四百多年前,神就預言,錫安的王的到來,而且他到來的方式也預言出來了,就是「騎著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聖城。二,聖經的新約卷中,所記載的耶穌是誰?所行何事?
  • 新約聖經_耶穌為什麼潔淨、拆毀、重建聖殿?
    但倒賣它們的人是汙穢的,是不潔的,倒賣的人是敲詐百姓從中獲利。因為來敬拜的人多數離耶路撒冷很遠,而且大多走的都是山地,所以牽來的祭物都會檢查不合格。兌換銀錢是因為羅馬的統治,市面上多數通用幣是羅馬凱撒頭像的錢幣,一少部分人還用猶太人的舍客勒。所以奉獻的時候要進行兌換,這樣祭司們也謀取暴利。這些如同強盜,充滿詭詐的祭司,看上去是虔誠的,裡面卻盛滿了汙穢。他們是粉飾的墳墓,是等候神審判的人。
  • 如果耶穌是騙子,聖經是謊言(深度好文)
    耶穌的誕生如果要探究公元前與公元後的分割線,那麼我們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人物——耶穌早在舊約時代所記錄下來的聖經中明確地預言了耶穌,以色列被羅馬統治的時候,耶穌降生在一個叫伯利恆的小村子裡。他是女人的後裔(創3:15),藉著有肉體的童女生的。
  • 舊約概論第二講:舊約聖經中隱藏的耶穌
    (節選)接下來,我們藉著以利沙先知看一下耶穌基督的影子。各位,以利沙是神拯救的意思,我們看以利沙的作為真像耶穌一樣,他只不過是長相不是耶穌,但是看他的行跡真像耶穌一樣。通過以利沙我們能聞到耶穌基督的味道。
  • 耶穌聖經之撒旦篇
    在談路西法或薩麥爾之前,有必要在天界的歷史線點出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天堂中,出現過兩次類似的叛變: 第一次,是在神造世界之時,亞當和夏娃誕生於伊甸園。 第二次,則是神子耶穌於天上誕生前,大可說是約近代「西元」的零年。Satan:撒旦,墮落之王。聖經中沒有明指撒旦就是路西華(LUCIFER)。
  • 「聖經」按照耶穌的吩咐等候
    真正能夠得到耶穌應許的是那些願意遵行耶穌話語的人,三心二意不順服神,不遵行耶穌話語的人,就得不到耶穌的應許。耶穌讓你在耶路撒冷等候,而你卻跑到加利利去等候,這樣你能夠得到什麼呢?你必將一無所得,兩手空空,因為你不遵行耶穌的囑咐去等候,按自己的意思去等候。
  • 基督《耶穌說:凱撒的當歸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耶穌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他們就很希奇他。(馬可福音12章13-17節和合本)經文解釋:這段經文來自《馬可福音》的第12章,在上述經文的前文中,主耶穌用兇惡佃戶的比喻斥責了祭司長、長老和文士他們,並預表自己會被這些無恥的宗教領袖殺害。
  • 從聖經來看神對人愛
    從聖經中來看神對人的愛每個人都需要愛,不管是剛剛呱呱落地的嬰孩,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誰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完全接納我們,並愛我們到底呢?我想,除了神的愛,沒我人能向我們保證。神對你,對我,是怎樣的愛呢?
  • 認識耶穌(下)——基督有效的代贖
    ——小斌經文: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 2:1-2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是整本《聖經》的中心,是耶穌基督福音的中心,也是耶穌基督工作的中心。
  • 耶穌基督的愛,神就是愛
    我們打開聖經約翰一書4章7-8節翻到一起讀: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 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 神而生,並且認識 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 神,因為 神就是愛。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神就是愛》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
  • 耶穌是好撒瑪利亞人
    這個律法師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舊約聖經的頂級專家,他問耶穌的問題是 「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這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問題,而他的回答竟然可以說是滿分,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 律法師兩句話的答案,概括起來就是愛神和愛人,完全符合聖經,但卻不完全是聖經中的原話,而是他自己對聖經的總結。
  • 第一周|神的禮物-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
    第1天 神一、真的有神嗎?你一定聽說過杞人憂天的故事。話說在古代春秋的時候,有個杞國人,整天擔心天塌下來,憂慮得吃不下,睡不著。後來就有了這個成語「杞人憂天」,用來說明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擔心。
  • 「聖經」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所受的是兒子的名分,不是奴僕的名分
    基督耶穌的代贖面對有一些猶太人對於加拉太教會基督徒的攪擾和基督福音真理的歪曲。使徒保羅把舊約聖經中關於亞伯拉罕被稱為義的經文講了出來。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說,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不是因行為完全成為義人的,而是因亞伯拉罕相信神被神算為義的。
  • 聖經中神對人的一切作為是基於哪兩個人?罪和死是因誰進入世界?
    親愛的朋友:理解#聖經#的關鍵在於能看出神對人類的一切作為都基於兩個人——亞當和基督。在聖經裡,亞當被稱為「第一個人」,基督被稱為「第二個人」。罪和死進入這個世界是因為神的第一個人——亞當背叛了神。救恩是通過耶穌基督——神的第二個人臨到我們。在本文,我們將學習這兩個人。
  • 聖經當中有關神形象的描述
    聖經希伯來書11:5說,「……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那麼神到底什麼樣呢?我們也沒有見過,聖經中也沒有具體描述神的形象。關於神的形象,約翰福音14:8記載了耶穌的使徒腓力的疑問與祈求: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