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厲害的姑娘",一次創業就成功,能研發神奇好用、幫女性定位自身風格的工具—"氣質九格宮",還能寫出刷爆朋友圈的"爆文",她就是「天賦異稟」的—J小姐。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裡》, J小姐的這本書是一把隱秘心結的鑰匙,和專治討好型人格的處方,也是一份套路人生的急救指南。
她是"中國女性科學變美"的新時代女騎士,弗洛倫薩大學建築與數學碩士,有超強跨學科能力,帶你領略如何不斷破除偏見,實現了從"黯淡無光"到"氣質女神"的神奇蛻變。
巴甫洛夫說過:在世界上我們只活一次,所以應該愛惜光陰,必須過真實和有價值的生活。
01
世界再冷,也要活得熱氣騰騰。
知名地產公司的高管,工作和生活都風生水起。卻不幸患了惡性腫瘤,切除後又轉移復發。為了不讓年邁父母擔心,他只請了護工照顧自己,康復之後,歡喜之餘,他並沒有放縱自己。
而是和朋友創業,把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都過得順心無比,不熟悉的他的人,總是會質疑他在刻意迴避苦難。
其實他的堅定和淡然,始終會讓自己閃閃發光,是因為在困難的鞭策下,他依然對世界充滿熱愛和好奇。
真正在拼搏的人,不會傷春悲秋、怨天尤人,更不會無病呻吟,年紀輕輕就看透所謂的滄桑歲月。
高跟鞋與平底鞋各自的驕傲和格調。
穿高跟鞋的姑娘叫著說:累死了,半條命都逛沒了。穿平底鞋的姑娘說:讓別人看著美有啥用,自己穿著舒服最重要。
文青女孩為了不被束縛,為了自由,她丟掉所有的高跟鞋,換上了舒適的平底鞋,白領女孩為了平視上司,更有自信,卻不斷地更換高跟鞋。
平底鞋的安全感,高跟鞋的力量,總是讓人難以選擇,在糾結之際,最終的取決是你要去哪裡。
高跟鞋就像女人的權杖,而平底鞋是舒鬆散,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差別,我們都可以同時擁有,不在意別人的想法,肆意地走自己的路。
我們的愛情不需要你懂。
J小姐的爸媽離婚不到一年,爸爸就再婚了,卻娶了個帶著兒子的離異女人,很多人都認為是早就談好了的,對繼母的態度也不好,可是日久就見人心了。
繼母對爸爸的關愛,給了他無比質樸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這是和媽媽在一起時從未看見過的。
也許爸爸和繼母的愛情是不般配,但是般配的愛情,往往有著別人看不懂的深情,而兩個人的幸福,又何須別人來懂。
幸福是對美好生活的感知,歲月洗禮不了我們成為別人想要的樣子,找到合適的人共度餘生,這樣的幸運也不是誰都給得了。
就像莎士比亞所說:人生如花,而愛便是花的蜜。
02
關曉彤官宣戀情,雖然崩塌了從小建立的人設,但卻收穫了愛情,從新定義了自己。
因為父母從小就是演員,關曉彤從小就演戲,小時候就成為了童星,經常在螢屏中出演孩子的角色,被大家稱為了"國民閨女"。
這一點還是非常不錯的,長大之後關曉彤也考上了北京學院,而且出演的戲越來越多,她的名氣就越來越大,事業也很成功。
在娛樂圈無論是男明星還是女明星,談戀愛結婚的年齡都非常晚,因為大家都害怕因為感情和婚姻的問題,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
但是誰也沒想到,關曉彤在19歲,與長得帥又有超高人氣的鹿晗談戀愛,還官宣全網。兩人都擁有很多的粉絲和觀眾,突然的消息,讓大家一致認為的"國民閨女"人設,發生了改變。
大家認為她不應該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談戀愛,影響了星途和學業,一直都是這麼努力關曉彤官宣時就想通了這點。
鹿晗的很多粉絲,還因此對關曉彤取關了,即使是質疑的聲音,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她追求自己的愛情,她依然努力的演戲,上綜藝節目,同時還不忘秀恩愛。
然而卻被背影的校長列入黑名單,因為常年拍戲,而無法去上課,在大家的眼裡,關曉彤就成了只知道賺錢談戀愛的姑娘。
藝術教育向來講究因材施教,而關曉彤會不會因此留級,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這些年她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演繹事業,選擇自己所愛的人,即使減少些資源也值得。生活中顧此失彼是再正常不過了,人生也沒有那麼多圓滿,能夠做自己所中意的事情實屬不易。
喬欣因《歡樂頌》中的乖乖女形象,被很多人套以關關的人設,說錯一句話,都要引起鋪天蓋地的網絡留言攻擊。
可她依然是喬欣,生活中再真實不過的自己,並不會因為觀眾喜歡戲裡的某個角色,她就去成為她。
吳越成功塑造了《我的前半生》中的小三凌玲,被觀眾罵得關了微博評論,人們硬是生生地給她套了人設。
太過強勢,被認為沒有女人味;太過賢惠,被視為沒有獨立能力;太乖了, 被看成沒有個性;太大咧了,被說成沒心沒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像誰給的人設。你做得再好,都有人不喜歡你,不懂你的人,你再優秀,他一樣能找出你身上不好的地方。
別讓幸福毀在別人的嘴裡,對自己負責,才是對生活最好的認知,就像角落裡那株黯淡卻又茂盛的植物。
就和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中說道的一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03
餘生很貴,所以要和懂你的人一起。
一位女律師,身高181,鞋碼41,對高跟鞋有著獨特的愛好,穿著打扮都像名模氣質。很多人勸她少穿高跟鞋,換一個色號溫和的口紅,衣服風格稍微甜美一點,這樣會更有異性緣。
同事們口中的"律政佳人",無論走到哪,她都帶著自己獨特的一股風,雖然智商很高,卻因為沒有交男友,被套了情商低的人設。
但是她總是不以為然,怎麼舒服怎麼來,她說過:自己找對象如果還靠演技,那最終找到的一定不是真愛。
後來女律師找了個IT男,長相一般,身高也才178,兩個人站在一起,明顯是差了一截,他們相識於一場歷史論壇,律師喜歡他發的帖子,富有極高修養和非審判性的價值觀。
律師在交往中發現,他特別的有包容心,為人也風趣,很適合偏激的自己,於是他就成了律師認定的那個人。
律師老公也沒有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反倒覺得自己身邊有個這麼知性,能幹的女人,挺自豪,也會為她在法院裡唇槍舌戰,氣勢磅礴的樣子感到驕傲。
在蹉跎歲月裡獨行,不乏要勤奮、努力、拼命,才能對抗這個世界毫無預知的"善變",內心豐盈的人,會懂得欣賞和認同,才能看到每個人與世界相處的方式,看到她們可愛的本質。
那些以物質支撐自信的人,會自卑、嫉妒、和介意別人的看法,以至於常常活得虛無縹緲,而有著強大能量的人,有自己的格局,看得清楚個人的價值,同時也具有感知力,善於分辨界限。
04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裡,因為格局和眼界,足以讓我不再設限。
別對"佛系"心態上癮,它會掩飾你的懶惰,用所謂的樂觀來逃避不堪的現實,重複不盡人意的生活,而無法選擇重新開始。
人是立體的,而非平面,成長就必須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打開格局,才能對世界的認知,更有遠見。
提高煩惱的閾值,就不會讓格局變小,也能全方面地應對生活的瑣碎,撫平內心的躁鬱。
善變的不是情緒,而是角色,一個身份代表著一個角色,快速切換的能力,展現的是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別人給的人設。
生活很美,有時間去在意別人給的人設,何不好好對待自己。
像管理企業一樣,制訂自己世界的規則,經營好自己生活的樂趣,成為一個有存在感和重量的人,評估自己的投入和收益,對自己擅長的領域做投資,進行結算和評估,不做枉費心思的虧本事。
隔斷時間"斷舍離",不定時地清空物質,和心理上的一些累贅,包括自我世界規則以外的人與事,戒掉抱怨和糾結,不與別人一遍一遍地傾訴自己的遭遇,外界的意見會像滾雪球一樣,讓抱怨滾成巨大的負能量侵蝕自己。
重視體型和表情,再漂亮的臉蛋也少不了氣質的陪襯,而沒有好的"形"、"態",就會大大減弱氣質,所以要熱愛生活,不失生機,培養健康、有趣味的生活方式,留心生活中一點點小確幸帶來的激情。
享受美食生命,延長事物與味蕾纏繞的美感,滿足事物帶來的享受,過程都會充滿禪意,隨心所欲的旅行,不在乎目的,由心出發,看沿途風景,品民俗風情,開闊被禁錮的眼界。
朗弗羅說過:「烏雲後面依然是燦爛的晴天。」
好似別人給你人設標籤,你若不撕,便是憂愁,你若撕掉,便是自己的頭號粉絲,而一切付出得到的收穫,將會是歲月裡的一處水墨青花,不懼剎那芳華。
—end
願寫下的文字和行間抒緩的氣息,能夠溫暖到你,感謝你的閱讀,我是閔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