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生產無反相機的廠商,還是比較多的,有題主提到的佳能、尼康、索尼三家,還有富士、松下、奧林巴斯、適馬等等。從市場佔有率情況看,佳尼、索尼、尼康和富士相對佔優。
若只比較這三個品牌,可以發現這三個品牌在無反相機上的一些明顯不同。首先是索尼,目前在中高端無反相機上是佔優的,而尼康則是在2018年剛剛進入無反相機領域,產品體系尚未成型。
如果要購買入門級以家用為主的無反相機,建議在佳能和索尼兩個品牌中去選擇,而在中高端無反相機上,佳能、尼康和索尼之間的產品則各有千秋,綜合的說,索尼的產品在對焦、視頻、續航和性能平衡上有優勢,佳能在拍照、色彩直出和易用性上有優勢,而尼康則在畫質和綜合性能上有優勢。一句話說明就是佳能無反適合拍人像,索尼適合視頻拍攝,而尼康還是更適用於風光攝影。
一、索尼的無反產品線
索尼自收購美能達單反產品線後進入專業相機生產領域,但後來轉而全力投入無反相機市場,索尼稱之為微單。
索尼做微單是三家中最早的,也是最專注的。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索尼已經形成了高中低端三條產品線。
1、低端的APS-C微單
代表機型則是A6000系列,這可能是世界上賣的最好的微單產品了。
2、中端的全畫幅微單
代表機型是A7系列,不乏象A7M3、A7R3等名機。
3、高端的速度機
A9和A9II是為了體育攝影而生,主打速度。
二、佳能的無反產品線
佳能也較早進入無反產品。早在2012年,佳能就已研發EOS M,也是APS-C的無反機型,採用了EF-M卡口。佳能也為EOS M及後續機型研發了小巧高性價比的EF-M鏡頭,取得了較大成功。
2018年與2019年,佳能推出了號稱專微的全畫幅微單產品,即EOS R與EOS RP,代來了全新的RF卡口與高素質的RF鏡頭。
三、尼康的無反產品線
尼康的步伐相對較慢,直到2018年才推出全畫幅微單Z6/Z7,到2019年才推出APS-C微單Z50。
四、三家的微單特點
1、索尼的特點
索尼目前除留有卡片機產線,並沒有單反產線,主要研發與上市重點都在微單上。而由於索尼進入微單行業較早,其鏡頭群配備較為完善。
索尼以成像單元起家,在成像單元的研發上具有領先優勢。索尼成像單元有高感不錯,寬容度好等特點,除自家用外,還外銷給尼康等廠商使用。
索尼在技術更新上也更加激進,其對焦、連拍速度、視頻功能、機身防抖、電池續航等方面都處於領先。索尼的優勢還在於產品線分布的較為全面與均衡,無論哪一個價格段都有相應的產品。
索尼的缺點是對於相機特別是專業相機的操控理解上還弱於佳能尼康。在機身的握持感,菜單設計上明顯人機工學還弱一些。
2、佳能的特點
佳能在低端的APS-C微單上發力也較早,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有了如M6 M50等經典機型,在市場佔有率上大獲成功。其配套的EFM鏡頭起到關鍵作用,既小巧,又保持很高的專業素質,且價格還比較低廉。
佳能於2018年推出全新的EOS R,由於是第一代產品,屬於試水性質,在功能上存在如無機身防抖,視頻閹割等缺陷,但其配套的RF鏡頭則成功吸睛,幾乎個個都是精品,引得很多人不得不買了EOS R。
可以說佳能在市場策略上的成功要高於產品上的成功。佳能微單還是延續了佳能直出色彩好,人機工學不錯,易上手等特點。加上強大的鏡頭配置,會吸引佳能單反用戶繼續留在佳能微單陣營。
3、尼康的特點
尼康一直是專業相機的代名詞。與佳能相對的是,尼康的市場策略總是落後一拍。可以說尼康在微單市場是後來者。所以尼康做了兩個比較激進的事,一個先推出的全畫幅微單採用的Z卡口在卡口內徑上比其他兩家都大,而法蘭距比其他兩家都小;第二個是其APS-C畫幅微單也沿用Z卡口,而非象佳能一相是採用兩個完全不同的卡口。
尼康的成像單元已不自己生產,大多採購索尼產品。通過聯合研發或代工的方式取得,並在其之上結合自己的算法。所以尼康相機的成像風格接近索尼,如銳度高,寬容度高,但又有自己的一些優化算法在裡面,可得到進一步的畫質提升。
尼康主要的缺點在於產品型號少,鏡頭配套少。至於功能來說,在這上市的三臺無反中,還都可圈可點。
五、具體的選購建議
從上面討論來看,佳能的微單,顯然在低端產品上比較有優勢,在拍照功能,特別是人像拍攝上比較好;索尼勝在其在微單領域內耕耘較久,黑科技較多,特別是在視頻功能上有獨到之處,且產品線較全,尼康是微單後來者,但產品的功能性上不差,只是定價方法略有偏差,在糾偏之後,還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具體的機型,若以APS-C微單來說,首選還是佳能或索尼,例如佳能最新的M6II或索尼的a6400都是在5000元-7000左右機型不錯的選擇。
至於競爭最激列的10000-15000之間,則佳能的EOS R 索尼A7M3 尼康Z6都是不錯的選擇。若以具體建議來說,EOS R拍人像有優勢,Z6拍風光有優勢,而A7M3是性能均衡的典範,拍照與拍視頻可以兼顧。
而在更高一個層級的產品中,佳能則缺席,剩下索尼的A7R3A7R4或是A9II與尼康的Z7展開競爭。
總之,三個廠商在微單產品上也都投入了比較多的熱情與資源。三家產品各有特點,還是需要購買者根據預算及拍攝需求綜合評估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