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自舉升壓結構設計雙電壓mosfet驅動電路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MOS管最顯著的特性是開關特性好,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需要電子開關的電路中,常見的如開關電源和馬達驅動,也有照明調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351.htm

  現在的MOS驅動,有幾個特別的需求,

  1,低壓應用 當使用5V電源,這時候如果使用傳統的圖騰柱結構,由於三極體的be有0.7V左右的壓降,導致實際最終加在gate上的電壓只有4.3V。這時候,我們選用標稱gate電壓4.5V的MOS管就存在一定的風險。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使用3V或者其他低壓電源的場合。

  2,寬電壓應用 輸入電壓並不是一個固定值,它會隨著時間或者其他因素而變動。這個變動導致PWM電路提供給MOS管的驅動電壓是不穩定的。

  為了讓MOS管在高gate電壓下安全,很多MOS管內置了穩壓管強行限制gate電壓的幅值。在這種情況下,當提供的驅動電壓超過穩壓管的電壓,就會引起較大的靜態功耗。

  同時,如果簡單的用電阻分壓的原理降低gate電壓,就會出現輸入電壓比較高的時候,MOS管工作良好,而輸入電壓降低的時候gate電壓不足,引起導通不夠徹底,從而增加功耗。

  3,雙電壓應用

  在一些控制電路中,邏輯部分使用典型的5V或者3.3V數字電壓,而功率部分使用12V甚至更高的電壓。兩個電壓採用共地方式連接。

  這就提出一個要求,需要使用一個電路,讓低壓側能夠有效的控制高壓側的MOS管,同時高壓側的MOS管也同樣會面對1和2中提到的問題。

  在這三種情況下,圖騰柱結構無法滿足輸出要求,而很多現成的MOS驅動IC,似乎也沒有包含gate電壓限制的結構。

  於是我設計了一個相對通用的電路來滿足這三種需求。

  電路圖如下:

  圖1 用於NMOS的驅動電路

  圖2 用於PMOS的驅動電路

  這裡我只針對NMOS驅動電路做一個簡單分析:Vl和Vh分別是低端和高端的電源,兩個電壓可以是相同的,但是Vl不應該超過Vh。Q1和Q2組成了一個反置的圖騰柱,用來實現隔離,同時確保兩隻驅動管Q3和Q4不會同時導通。 R2和R3提供了PWM電壓基準,通過改變這個基準,可以讓電路工作在PWM信號波形比較陡直的位置。 Q3和Q4用來提供驅動電流,由於導通的時候,Q3和Q4相對Vh和GND最低都只有一個Vce的壓降,這個壓降通 常只有0.3V左右,大大低於0.7V的Vce。 R5和R6是反饋電阻,用於對gate電壓進行採樣,採樣後的電壓通過Q5對Q1和Q2的基極產生一個強烈的負反饋, 從而把gate電壓限制在一個有限的數值。這個數值可以通過R5和R6來調節。

  最後,R1提供了對Q3和Q4的基極電流限制,R4提供了對MOS管的gate電流限制,也就是Q3和Q4的Ice的限 制。必要的時候可以在R4上面並聯加速電容。

  這個電路提供了如下的特性:

  1,用低端電壓和PWM驅動高端MOS管。

  2,用小幅度的PWM信號驅動高gate電壓需求的MOS管。

  3,gate電壓的峰值限制

  4,輸入和輸出的電流限制

  5,通過使用合適的電阻,可以達到很低的功耗。

  6,PWM信號反相。NMOS並不需要這個特性,可以通過前置一個反相器來解決。

  在設計可攜式設備和無線產品時,提高產品性能、延長電池工作時間是設計人員需要面對的兩個問題。DC-DC轉換器具有效率高、輸出電流大、靜態電流小等優點,非常適用於為可攜式設備供電。目前DC-DC轉換器設計技術發展主要趨勢有:(1)高頻化技術:隨著開關頻率的提高,開關變換器的體積也隨之減小,功率密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動態響應得到改善。小功率DC-DC轉換器的開關頻率將上升到兆赫級。(2)低輸出電壓技術: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處理器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工作電壓越來越低,這就要求未來的DC-DC變換器能夠提供低輸出電壓以適應微處理器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要求,這些技術的發展對電源晶片電路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隨著開關頻率的不斷提高,對於開關元件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開關元件驅動電路以保證開關元件在高達兆赫級的開關頻率下正常工作。其次,對於電池供電的可攜式電子設備來說,電路的工作電壓低(以鋰電池為例,工作電壓2.5~3.6V),因此,電源晶片的工作電壓較低。

  MOS管具有很低的導通電阻,消耗能量較低,在目前流行的高效DC-DC晶片中多採用MOS管作為功率開關。但是由於MOS管的寄生電容大,一般情況下NMOS開關管的柵極電容高達幾十皮法。這對於設計高工作頻率DC-DC轉 換器開關管驅動電路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低電壓ULSI設計中有多種CMOS、BiCMOS採用自舉升壓結構的邏輯電路和作為大容性負載的驅動電路。這些電路能夠在低於1V電壓供電條件下正常工作,並且能夠在負載電容1~2pF的條件下工作頻率能夠達到幾十兆甚至上百兆赫茲。本文正是採用了自舉升壓電路,設計了一種具有大負載電容驅動能力的,適合於低電壓、高開關頻率升壓型DC-DC轉換器的驅動電路。電路基於Samsung AHP615 BiCMOS工藝設計並經過Hspice仿真驗證,在供電電壓1.5V ,負載 電容為60pF時,工作頻率能夠達到5MHz以上。

  自舉升壓電路

  自舉升壓電路的原理圖如圖1所示。所謂的自舉升壓原理就是,在輸入端IN輸入一個方波信號,利用電容Cboot將A點電壓抬升至高於VDD的電平,這樣就可以在B端輸出一個與輸入信號反相,且高電平高於VDD的方波信號。具體工作原理如下:

  

  當VIN為高電平時,NMOS管N1導通,PMOS管P1截止,C點電位為低電平。同時N2導通,P2的柵極電位 為低電平,則P2導通。這就使得此時A點電位約為VDD,電容Cboot兩端電壓UC≈VDD。由於N3導通,P4截止,所以B點的電位為低電平。這段時間稱為預充電周期。

  當VIN變為低電平時,NMOS管N1截止,PMOS管P1導通,C點電位為高電平,約為VDD。同時N2、N3截止,P3導通。這使得P2的柵極電位升高,P2截止。此時A點電位等於C點電位加上電容Cboot 兩端電壓,約為2VDD。而且P4導通,因此B點輸出高電平,且高於VDD。這段時間稱為自舉升壓周期。

  

  實際上,B點電位與負載電容和電容Cboot的大小有關,可以根據設計需要調整。具體關係將在介紹電路具體設計時詳細討論。在圖2中給出了輸入端IN電位與A、B兩點電位關係的示意圖。

  驅動電路結構

  圖3中給出了驅動電路的電路圖。驅動電路採用Totem輸出結構設計,上拉驅動管為NMOS管N4、電晶體Q1和PMOS管P5。下拉驅動管為NMOS管N5。圖中CL為負載電容,Cpar為B點的寄生電容。虛線框內的電路為自舉升壓電路。

  

  本驅動電路的設計思想是,利用自舉升壓結構將上拉驅動管N4的柵極(B點)電位抬升,使得UB>VDD+VTH ,則NMOS管N4工作在線性區,使得VDSN4 大大減小,最終可以實現驅動輸出高電平達到VDD。而在輸出低電平時,下拉驅動管本身就工作在線性區,可以保證輸出低電平位GND。因此無需增加自舉電路也能達到設計要求。

  考慮到此驅動電路應用於升壓型DC-DC轉換器的開關管驅動,負載電容CL很大,一般能達到幾十皮法,還需要進一步增加輸出電流能力,因此增加了電晶體Q1作為上拉驅動管。這樣在輸入端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時,Q1導通,由N4、Q1同時提供電流,OUT端電位迅速上升,當OUT端電位上升到VDD-VBE時,Q1截止,N4繼續提供電流對負載電容充電,直到OUT端電壓達到VDD。

  

  

  在OUT端為高電平期間,A點電位會由於電容Cboot 上的電荷洩漏等原因而下降。這會使得B點電位下降,N4 的導通性下降。同時由於同樣的原因,OUT端電位也會有所下降,使輸出高電平不能保持在VDD。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又增加了PMOS管P5作為上拉驅動管,用來補充OUT端CL的洩漏電荷,維持OUT端在整個導通周期內為高電平。

  驅動電路的傳輸特性瞬態響應在圖4中給出。其中(a)為上升沿瞬態響應,(b)為下降沿瞬態響應。從圖4中可以看出,驅動電路上升沿明顯分為了三個部分,分別對應三個上拉驅動管起主導作用的時期。1階段為Q1、N4共同作用,輸出電壓迅速抬升,2階段為N4起主導作,使輸出電平達到VDD,3階段為P5起主導作用,維持輸出高電平為VDD。而且還可以縮短上升時間,下降時間滿足工作頻率在兆赫茲級以上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問題及仿真結果

  電容Cboot的大小的確定

  Cboot的最小值可以按照以下方法確定。在預充電周期內,電容Cboot 上的電荷為VDDCboot 。在A點的寄生電容(計為CA)上的電荷為VDDCA。因此在預充電周期內,A點的總電荷為

  Q_{A1}=V_{DD}C_{boot}+V_{DD}C_{A} (1)

  B點電位為GND,因此在B點的寄生電容Cpar上的電荷為0。

  在自舉升壓周期,為了使OUT端電壓達到VDD,B點電位最低為VB=VDD+Vthn。因此在B點的寄生電容Cpar上的電荷為

  Q_{B}=(V_{DD}+V_{thn})Cpar (2)

  忽略MOS管P4源漏兩端壓降,此時Cboot上的電荷為VthnCboot ,A點寄生電容CA的電荷為(VDD+Vthn)CA。A點的總電荷為

  QA2=V_{thn}C_{BOOT}+(V_{DD}+V_{thn})C_{A} (3)

  同時根據電荷守恆又有

  Q_{B}=Q_{A}-Q_{A2} (4)

  綜合式(1)~(4)可得

  C_{boot}=\frac{V_{DD}+V_{thn}}{v_{DD}-v_{thn}}Cpar+\frac{v_{thn}}{v_{DD}-v_{thn}}C_{A}=\frac{V_{B}}{v_{DD}-v_{thn}}Cpar+\frac{V_{thn}}{v_{DD}-v_{thn}}C_{A} (5)

  從式(5)中可以看出,Cboot隨輸入電壓變小而變大,並且隨B點電壓VB變大而變大。而B點電壓直接影響N4的導通電阻,也就影響驅動電路的上升時間。因此在實際設計時,Cboot的取值要大於式(5)的計算結果,這樣可以提高B點電壓,降低N4導通電阻,減小驅動電路的上升時間。

  P2、P4的尺寸問題

  將公式(5)重新整理後得:

  V_{B}=({V_{DD}-V_{thn})\frac{C_{boot}}{Cpar}-V_{thn}\frac{C_{A}}{Cpar} (6)

  從式(6)中可以看出在自舉升壓周期內,A、B兩點的寄生電容使得B點電位降低。在實際設計時為了得到合適的B點電位,除了增加Cboot大小外,要儘量減小A、B兩點的寄生電容。在設計時,預充電PMOS管P2的尺寸儘可能的取小,以減小寄生電容CA。而對於B點的寄生電容Cpar來說,主要是上拉驅動管N4的柵極寄生電容,MOS管P4、N3的源漏極寄生電容只佔一小部分。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忽略了P4的源漏電壓,因此設計時就要儘量的加大P4的寬長比,使其在自舉升壓周期內的源漏電壓很小可以忽略。但是P4的尺寸以不能太大,要保證P4的源極寄生電容遠遠小於上拉驅動管N4的柵極寄生電容。

  阱電位問題

  如圖3所示,PMOS器件P2、P3、P4的N-well連接到了自舉升壓節點A上。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自舉升壓周期內,防止他們的源/漏--阱結導通。而且這還可以防止在源/漏--阱正偏時產生由寄生SRC引起的閂鎖現象。

  上拉驅動管N4的阱偏置電位要接到它的源極,最好不要直接接地。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襯底偏置效應對N4的影響。

  Hspice仿真驗證結果

  驅動電路基於Samsung AHP615 BiCMOS工藝設計並經過Hspice仿真驗證。在表1中給出了電路在不同工作電壓、不同負載條件下的上升時間tr和下降時間tf 的仿真結果。在圖5中給了電路工作在輸入電壓1.5V、工作頻率為5MHz、負載電容60pF條件下的輸出波形。

  

  

  結合表1和圖5可以看出,此驅動電路能夠在工作電壓為1.5V,工作頻率為5MHz,並且負載電容高達60pF的條件下正常工作。它可以應用於低電壓、高工作頻率的DC-DC轉換器中作為開關管的驅動電路。

  

  

  結論 本文採用自舉升壓電路,設計了一種BiCMOS Totem結構的驅動電路。該電路基於Samsung AHP615 BiCMOS工 藝設計,可在1.5V電壓供電條件下正常工作,而且在負載電容為60pF的條件下,工作頻率可達5MHz以上。

相關焦點

  • 一種簡易的MOSFET自舉驅動電路設計分享
    本文將會為各位工程師分享一種建議的MOSFET自舉驅動電路設計方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677.htm相信大多數工程師都非常了解的一個設計要求是,在一個開關電源的電路設計過程中,驅動電路的工作要求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MOSFET的阻抗,使其從最大值轉換成最小值。
  • MOSFET的半橋驅動電路設計要領詳解
    在應用中MOSFET一般工作在橋式拓撲結構模式下,如圖1所示。由於下橋MOSFET驅動電壓的參考點為地,較容易設計驅動電路,而上橋的驅動電壓是跟隨相線電壓浮動的,因此如何很好地驅動上橋MOSFET成了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半橋驅動晶片由於其易於設計驅動電路、外圍元器件少、驅動能力強、可靠性高等優點在MOSFET驅動電路中得到廣泛應用。
  • 三極體升壓電路充放電講解及幾種常用電路
    三極體升壓電路和自舉電路是電源設計當中出現的比較頻繁的兩個概念。實際上,這兩個電路的含義是相同的,升壓電路就是自舉電路。升壓電路是一種利用電容放電和電源電壓的疊加,來使電壓得到提升的一種電路。本篇文章就將針對新手,簡述升壓電路的原理。  三極體升壓電路原理  首先,在講解原理之前先以一個例子來幫助大家進行理解。一個12V的電路,電路中有一個場效應管需要15V的驅動電壓,這個電壓怎麼弄出來?
  • 你對自舉電容電路到底了解多少
    以前只是電壓電流為主軸的波形設計,現在則是 電壓電流波形在時間軸上 的分配。   亮點三:全場以實物為依託,進行 現場調試,並且手把手教會大家進行單個模塊的調試與模塊之間聯調的方法,手把手教會並提高大家調試電路的動手能力,這也是工程師必備的最重要的一點。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很多難點、很多困難,敬請關注張飛老師如何親自進行調試,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去分析尋找突破點。
  • MOS管驅動原理圖
    下圖為MOS驅動電路的電路圖。驅動電路採用Totem輸出結構設計,上拉驅動管為NMOS管N4、電晶體Q1 和PMOS管P5。下拉驅動管為NMOS管N5。圖中CL為負載電容,Cpar為B點的寄生電容。虛線框內的電路為自舉升壓電路。
  • MOS管自舉電路工作原理及升壓自舉電路結構圖
    MOS管自舉電路介紹:自舉電路也叫升壓電路,是利用自舉升壓二極體,自舉升壓電容等電子元件,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的電路升高的電壓能達到數倍電源電壓。自舉電路主要是在甲乙類單電源互補對稱電路中使用較為普遍。甲乙類單電源互補對稱電路在理論上可以使輸出電壓Vo達到Vcc的一半,但在實際的測試中,輸出電壓遠達不到Vcc的一半。其中重要的原因就需要一個高於Vcc的電壓。所以採用自舉電路來升壓。
  • 對MOS管驅動電路一知半解?這裡有你想要知道的一切
    一、MOS管驅動電路綜述   在使用MOS管設計開關電源或者馬達驅動電路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考慮MOS的導通電阻,最大電壓等,最大電流等,也有很多人僅僅考慮這些因素。這樣的電路也許是可以工作的,但並不是優秀的,作為正式的產品設計也是不允許的。
  • boost升壓電路作用_boost升壓電路仿真
    打開APP boost升壓電路作用_boost升壓電路仿真 發表於 2019-08-14 11:25:16   Boost升壓系統在逆變器中的重要作用
  • 基於IR2110的H橋可逆PWM驅動電路應用
    目前,可逆H全橋PWM直流電機控制系統主要採用功率MOSFET、IGBT管作為開關管,而開關管的驅動電路通常採用集成驅動電路,將微機的PWM控制信號轉換成同步高壓驅動信號。IR2110晶片是一種H半橋(獨立一橋臂雙通道)、柵極驅動、高壓、高速單片式專用功率器件集成驅動電路,2片IR2110就能構成H全橋功率MOS-FET管可逆PWM他勵直流控制系統主控迴路。IR2110晶片高端懸浮通道採用外部自舉電容產生懸浮電壓源VBS,與低端通道共用一個外接驅動電源VCC,兼有光耦隔離和電磁隔離的優點,配置所有高壓引腳在晶片一側、獨立的邏輯地和功率地,使晶片結構緊固可靠。
  • H橋電機驅動電路詳解
    為保證電機正常工作,一般需要接到電機兩端的電壓值範圍為:最小啟動電壓至額定電壓。並且在這個電壓值範圍內才認為轉速與電壓成正比。 電機線圈是有銅導線繞線而成的,所以其電機電樞繞組電阻一般都是非常小這樣迴路中電流一般都是比較大的。這對我們電機驅動設計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電機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扭矩。
  • 升壓晶片很簡單(二),升壓晶片電路設計選型秘籍
    升壓晶片應用很多,對於升壓晶片,其原理並不難。升壓晶片在應用時,往往令人糾結之處在於升壓晶片的選型。為幫助大家解決該難題,本文將對常見升壓晶片電路設計的選型予以匯總。如果你對本文即將要涉及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 MOSFET的驅動技術有哪些?圖文並茂告訴你真相!
    ■MOS雖然是電壓型驅動,但是由於寄生電容的存在,必須要求驅動電路提供一定的驅動電流。 ■較小的驅動電流,會導致MOS的GS電壓上升緩慢,降低了開關速度,提高了開關損耗。
  • 乾貨 | 閒話放大電路中的「自舉」(bootstrap)
    EEWorld電子資訊 犀利解讀 技術乾貨 每日更新我零散地玩了十幾年電路,又以音頻放大為主,看到過也實驗過一些有意思的電路結構,很久以來就有想法要和大家分享。這次要分析的是放大電路中的自舉電路。1) 從射極輸出器(電壓增益約為1)的輸出用自舉電容引出信號,饋送到它的前級(2) 從低阻節點向高阻節點的反饋,自舉電容只有一端是強驅動(電壓輸出)信號自舉電容的作用是隔直流,即只對交流信號有效,採取自舉後不改變直流工作點。
  • 電感式直流升壓電路
    直流升壓電路在電路設計中,很多元器件(如CPU)經常需要採用5V直流供電,而普通電池的電壓都是1.5V,因此當電路採用電池供電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升壓降壓問題。基於E50D/TP8350的直流升壓電路原理圖其中,VIN為輸入電壓,來自電池的輸出,只要輸入電壓高於0.8V,就能保證升壓電路正常工作,並通過VOUT輸出5V電壓。
  • 最「奇葩」的設計,測試了幾個升壓電路!!!
    所以想搞一個升壓電路,將普通的乾電池/可充電電池的電壓升到9V,供遙控器和萬用表使用。首先測量一下用電需求:遙控器電壓9V,靜態耗電5mA,工作時耗電22mA。萬用表電流沒法測(我只有一個萬用表效率測試:負載輸出電壓9.18V,點一隻LED,電流1.92mA;電池輸入電壓1.62V,電流28.7mA。轉換效率只有37.9%無負載時,電流只有幾個uA。(二)一般的升壓電路 遙控器本身有開關,不需要自動關斷功能,所以可以採用更加簡單的升壓電路。
  • 電荷泵升壓電路及其工作方法解析
    電荷泵的工作過程為:首先貯存能量,然後以受控方式釋放能量,獲得所需的輸出電壓。開關式調整器升壓泵採用電感器來貯存能量,而電容式電荷泵採用電容器來貯存能量。電容式電荷泵通過開關陣列和振蕩器、邏輯電路、比較控制器實現電壓提升,採用電容器來貯存能量。因工作在較高頻率,可使用小型陶瓷電容器(1μF),其佔用空間最小,使用成本較低。
  • 一文看懂ir2110自舉電容的選擇
    1、引言   在功率變換裝置中,根據主電路的結構,其功率開關器件一般採用直接驅動和隔離驅動兩種方式。採用隔離驅動方式時需要將多路驅動電路、控制電路、主電路互相隔離,以免引起災難性的後果。隔離驅動可分為電磁隔離和光電隔離兩種方式。
  • 筆記本供電無障礙Boost升壓電路設計詳解
    本文中講解了學習、拆解、重組的Boost模塊都是運用了UC3843的控制晶片,這款晶片是專門為設計低壓電路所準備的。在以下的講解過程中,針對Boost升壓電路設計及計算過程做出了詳細的講解。圖1 兩塊成品升壓模塊上圖的模塊主電路基本一致,都是典型Boost升壓電路,它們使用MOSFET作為開關器件
  • LED驅動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11 —電路圖天天讀(130)
    變壓器應選用功率3W次級交流電壓是9V的。  LED驅動照明電源電路拓撲結構設計詳解  圖 1顯示了三種基本的電源拓撲示例。在圖1中,降壓穩壓器會通過改變MOSFET的開啟時間來控制電流進入LED。電流感應可通過測量電阻器兩端的電壓獲得,其中該電阻器應與LED串聯。對該方法來說,重要的設計難題是如何驅動 MOSFET。
  • Boost電路的結構及工作原理_Boost的應用電路
    Boost電路定義   Boost升壓電路的英文名稱為「theboostconverter」,或者叫「step-upconverter」,是一種開關直流升壓電路,它能夠將直流電變為另一固定電壓或可調電壓的直流電,也稱為直流—直流變換器(DC/DCConve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