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為何仇視女性?

2021-01-07 食品檢驗員培訓網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學經典,至今依然不減其耀眼的藝術魅力. 在施耐庵筆下,作品對女性形象描寫表現出貶低與歧視的態度,無論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安分守己的良家婦女,抑或是不守婦道的出牆"淫婦",都逃脫不了悲慘命運。

  《水滸傳》的年代是封建男權社會,而所描述的英雄好漢對女性沒有半點尊重。在《水滸傳》中女人是禍水,漂亮女人更是禍水。這其中的潘金蓮、潘巧雲……等等。她們都為梁山好漢帶來麻煩,最後的下場都很慘。

從書中看出,施耐庵對女性婚外情慘澹的描寫,可以說是淋漓盡致,施耐庵對女人紅顏薄命以及婚外情的歧視為何得以推祟呢?筆者通過閱讀《水滸傳》,現解讀如下。

其一、強化封建「禮教」的需要。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對女性婚外情的描寫可以說是極端仇視和「存天理滅人慾」的觀念,同時也暗示了「封建禮教」在作者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水滸傳》中對女性婚外情的痛恨是十分明顯的,書中描寫的幾個出名的「品行不端」的女性,對她們的懲罰是非常殘忍的,處罰的方式方法可以說是沒有絲毫的人性。如書中描寫武松對潘金蓮實施酷刑的時候,以及楊雄對潘巧雲實施暴虐的時候,採用的語言對暴行的實施者沒有一絲的責備,大家讀到的是一種大仇得報的暢快之感,如果說這種情節的設計安排完全來自一種意識形態性頗強的「禮教」的作用,則未必符合真實情況。

在宋代,道學、理學都還不是宋學中的主流學派,它的正統地位是在元代被確立的。而所謂「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宗旨對社會倫理道德產生一定的指導意義,也就是說,「理學融入社會被國家認可和推崇。因此,作者的道德觀乃至宋元間的文學作品都是明顯地受到道學倫理觀指導的。所以說從水滸傳中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施耐庵明顯依照理學的倫理規範指導創作的。

其二、體現了特定生活環境的觀念。水滸中的故事讀後覺得很生動、也很感人、很暢快,這些故事來源於市井講唱,當時面對的觀眾也是北宋的市民。因此,水滸故事從一開始到最後體現的是北宋的一種社會觀念,當你讀完水滸傳,發現裡面的女人,如果失去女人味,就會醜陋不堪;如果如花似玉,就多半非淫即潑。難道這就是男人眼中的女人世界?非也!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仇視婦女,著意宣揚一種女人禍水的觀念,是書中描寫的主要觀念,再假設一下,如果書中被稱為「蕩婦」的女人活在現在,也許是不需要賠掉性命的。潘金蓮或許就心甘情願當了張大戶的「二奶」;男才女貌的閻婆惜與張三私奔弄不好生出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來;潘巧雲嫁了個「疑似同性戀」的楊雄,註定要紅杏出牆,可以找到新的幸福;而賈氏與管家的苟合則見怪不怪了,女權主義者認為性壓抑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很不人道的,大不了與丈夫離婚就是。說到底,水滸中女人經常處於性饑渴狀態,得不到滿足,註定要成為時代的犧牲品與男權的祭品。

施耐庵筆下的女人非蕩即悍,非悍即醜,這絕不是簡單的男權思想作祟,因為跟他同一時期的作家曹雪芹、蒲松齡、關漢卿、王實甫等對待女人的態度都要寬容得多。不過,以現在的眼光看,施耐庵先生絕對是一流的暢銷書作家,不但筆桿子了得,還有市場意識,也懂得閱讀心理學,他知道,為了招徠聽客和看官,在小說裡搭配些八卦「葷料」是很對市井布衣胃口的,可以贏得眼球。同時,有了潘金蓮等淫蕩女人墊底,更能彰顯男人的英雄本色。

《水滸傳》,反映的是遊民的價值觀和人生理想,在它成書過程中,遊民知識分子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遊民的人生與農民不同,他們闖蕩江湖,衝州撞府,流浪已久,家在他們心中早已淡漠了,妻兒對他們沒什麼吸引力,甚至還可能是他們成大事的累贅。在三國故事中講到,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後,為做一番大事業,關羽、張飛竟然決定互相殺掉對方的家小(劉備此時是光棍兒),於是張飛跑到關羽的老家,一口氣殺了關家大小十八口,只因一時不忍才放走了有孕在身的關羽的妻子胡氏,而那邊關羽也同時動手,將張飛一家殺得乾乾淨淨。這個血淋淋的故事今天讀起來真是觸目驚心,但這就是遊民價值觀的真實體現。同樣,《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為拉某人上山,也不惜設計鋤滅其家室,斷絕其對家的依戀,如秦明、盧俊義的上山便是明顯例證。既然遊民不重家室,對女性採取漠視乃至敵視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水滸傳》中對女性的種種特殊描寫,正是遊民心態的典型表現。

其三、故事情節布局發展的需要。《水滸傳》裡對女性歧視的描寫,筆者理解是給英雄好漢上梁山聚會做伏筆,從水滸傳每一次婚外情發生,都得有一場殺人流血事件,隨後是一場大廝殺後奔向水泊梁山。粗略統計一下就會發現,書中五次婚外情之後,至少有四位英雄(宋江、武松、雷橫、盧俊義)遭發配,七位英雄(宋江、雷橫、楊雄、石秀、時遷、盧俊義、燕青)上了梁山。更有意思的是,參與者份量越重,婚外情就越熱烈,流血事件也就越激烈。武松的本事最了得,殺潘金蓮的故事也就鋪張得最厲害,武松殺嫂與武松打虎一樣天下揚名。盧俊義是北京大財主,因他而起的婚外情發展成老婆與管家合謀取財,再正常不過。石秀精明且精細,潘巧雲與裴如海的偷情也就寫得精細躍然紙上,甚至聽得到姦夫淫婦的心跳。

我們可以看到,小說中的女將也好,「淫婦」也好,總是梁山好漢被逼落草的前奏曲,但是,其他非主流女性角色的出現,也都在發揮著自己推動故事情節布局發展的需要,如段景柱之失馬、時遷之偷雞,再如鄆哥之掐架……等等,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出現確實是極不光彩的,書中表現了對女性的無視甚至仇視,是淋漓盡致了,老實說,筆者身為一介草根,對《水滸傳》作品的研究也極其膚淺,因而關於對女性歧視的探討,不過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罷了。但我認為,作品對女性形象描寫表現出貶低與歧視的態度,至今得以推祟甚至歷久不衰,這也許是當時的一種社會觀念罷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的女性都有什麼特點?
    《水滸傳》描寫的是豪傑英雄圖王霸業、角逐江湖的歷史感和徵服欲在這個主題的驅動下女性被視為男性的附庸女性形象也被政治化、倫理化、成為宣揚道德的化身這種單向價值判斷刻意地將男性世界與女性世界對立起來形成了在表面上宣揚封建倫理但實質在宣揚男性文化品格的格局。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然而,若是精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想必會發現,李逵的所作所為根本擔不起「好漢」之名,因而在一些也是描寫宋江起義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對李逵進行了「懲罰」,《蕩寇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那麼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下場有何不同呢?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李逵到底有多「惡」!
  • 《水滸傳》裡金翠蓮借刀殺人,讓魯達除掉了鄭屠,她是個好女人嗎?
    《水滸傳》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性比例大概只佔男性的十分之一。而且這十分之一的女性,壞女人居多,結局悲慘的居多。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 水滸傳中最離奇的事件:宋江死後花榮為何非要自盡?事關這兩個人
    可花榮既沒有被誰坑騙,也沒做過啥傷天害理的事,僅是梁山八彪之一,可為何也要自盡?以至於連吳用都覺得沒這必要,一個勁的勸說,可花榮就梗著脖子非要死,這是怎麼回事?一直以來有些人都喜歡把這事,歸結於所謂的義氣。但這堪稱是最沒說服力的說法。《水滸傳》處處說「皇上至聖至明」,可誰都知道這是反話。同樣,《水滸傳》也沒事就談「義氣相投(應)」,但這也是託詞。
  • 多倫多貨車撞人案:嫌犯作案動機可能是仇視女性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蘭西24電視臺4月25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加拿大多倫多警方日前表示,對於當地23日的貨車撞人事件的初步調查顯示,嫌犯亞力克•米納西安(Alek Minassian)的作案動機可能是發洩其對女性的仇恨。
  • 《水滸傳》唯一一個有勇有謀、品貌雙全的女性仇瓊英的結局如何?
    作者:屈明(一)《水滸傳》中對女性的描寫多與現實不符有失公允《水滸傳》中的女性要麼悽慘可憐,備受欺辱,如金翠蓮、林衝妻張氏;要麼妖豔淫蕩,寡廉鮮恥,如潘金蓮、潘巧雲、童嬌秀;要麼唯利是圖,陰損歹毒,如王婆、閻婆惜、劉高妻、白秀英、盧俊義妻賈氏
  • 為何《水滸傳》裡美貌如花的女人,都沒有好下場?
    從某種意義上講,《水滸傳》是一部江湖氣十足的男人小說。在這部小說裡,梁山好漢闖蕩江湖,行俠仗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至於女人們,已經成為絕對的配角,存在感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實,在《水滸傳》裡不乏貌美如花的女人。
  • 表面反女權實際仇視女性?大學男生直播要女生微信的背後是什麼?
    平時就對女性很不尊重但是對於這位李某某的道歉信,網友們並不買帳。網際網路時代,找到一個人的日常言行是很簡單的,事件發生後,很多網友就直接找到了這位當事男生的社交帳號。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簡直怒火衝天,李某某來自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平時在網上的言論就很激進,經常和人對罵互噴。
  • 為什麼很多男性仇視辱罵丁真?
    越是受限於上述單一維度的做題家思維的男性,越是對丁真感到仇視與憤怒。很久以前我就發現單一價值維度的男性,對於利用單一價值維度之外的價值獲取成功的男性懷有敵意。我們仇視什麼?憤怒什麼?是因為高分妹嗎?不!我們仇視的是這個稀爛的、價值扭曲的世界,我們憤怒,是因為我們受到了羞辱。
  • 水滸傳:鄭屠為何敢以鎮關西自居?魯智深潛逃後,其中玄機被揭曉
    既然鄭屠夫沒有擁有【鎮關西】名號的實力,為何還被渭州人還稱鄭屠為鎮關西或者鄭大官人呢?那是因為鄭屠夫依靠的力量,渭州百姓惹不起,甚至渭州的知府都惹不起。 那麼鄭屠夫依靠的是誰呢?魯智深當著金氏父女和史進、李忠的面說了。魯達聽了道:「呸!
  • 《水滸傳》中,孫二娘戰死,武松為何痛哭流涕?小說如何描述的?
    眾多版本的《水滸傳》將孫二娘的相貌和身世都進行了美 化,「周芷若」周海媚都曾經演過孫二娘。11版新《水滸傳》將做肉包子情節改成傳說,而且對孫二娘多賦予了一些女性的柔情。二.武松和孫二娘的感情武松在血濺鴛鴦樓以後,逃亡江 湖,到了十字坡被孫二娘夫妻幫助,孫二娘給他裝扮成帶髮修行的頭陀「行者」,好讓他能遮掩刺字,逃避追捕,然後讓他去投奔二龍山。
  • 他為何仇視女性?小小針孔就能否揭開迷霧?為你講訴,百家故事
    警方勘察現場,血跡是滴落狀,從門口向屋內,在距離床頭大約半米處,一名女性仰面躺倒在血泊中 死者右手手臂上留有明顯的抵抗傷,手邊還有一竄鑰匙。門鎖沒有被破壞,兇手是以一種正常的方式進到受害人家裡,可能性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在受害者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尾隨跟蹤。第二種情況就是受害人和兇手相識。那麼這起案件究竟是哪一種情況?
  • 《水滸傳》作者很可能是個南方人,為何署名只剩下傳說的施耐庵?
    《水滸傳》的故事自元朝開始通過說書藝人流傳,整理《水滸傳》的人不止一人,因此也就出現了多個版本。更重要的是,《水滸傳》大獲成功,出版商自然想把《水滸傳》最大利益化。根據考證,一百回本為《水滸傳》原貌。一百二十回本是後人強行植入的。流傳甚廣的70回本是經過金聖歎刪改過的。
  • 美國編劇和日本導演拍中國《水滸傳》,網友:要看李逵女裝了?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或包括羅貫中)創作,《水滸傳》被電視劇化,被漫畫化,現在就差動畫化了,結果動畫還沒等來,就先來了外國版的《水滸傳》?被外國拍成真人電影的中國故事中國的故事只有中國人才明白其中的內涵,外國人拿出一拍,整個內涵和味道就被拍沒了,就如之前迪士尼拍的花木蘭真人版,雖然故事框架也是木蘭替父從軍,但後來還是以女性的形象回歸戰場是什麼腦迴路?
  • 為何《水滸傳》中柴進的存在感不是太強?
    《水滸傳》中仗義疏財的不少,大多數是花架子,無非是「相見恨晚,意氣相投」後,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顯示自己的豪氣,一桌子酒肉,可能請客的人就得吃掉大半。也怪不得這些好漢們,他們出身寒微,不是在市井中打混的閒散人員,就是些低級武官或者小吏,沒上梁山前,無非就是混個肚飽,詐些錢財,嚇嚇良民罷了。
  • 水滸傳中最美女子是哪位?金庸提到兩個男人的名字,答案太妙了
    《水滸傳》的世界中滿是各種糙漢子,以至於大部分人認為這部作品陽盛陰衰,不過畢竟說的是綠林好漢的故事,強調的也是兄弟義氣而非兒女私情,所以難免會如此,雖說梁山之上也有三位女將,卻依舊難以掩蓋整本書過於陽剛的事實,討論了太多次書中最強的角色之類的話題,咱們也關注關注書中書中那些女子吧,整部《水滸傳》中最美的女子是哪位呢?
  • 美國網飛將拍《水滸傳》電影 稱對中國文學名著非常感興趣
    美國知名的網際網路流媒體訂閱播放公司Netflix(網飛)今天宣布(全球第一視頻平臺),將拍攝中國又一部文學名著,而它就是《水滸傳》。對於為何... 美國知名的網際網路流媒體訂閱播放公司Netflix(網飛)今天宣布(全球第一視頻平臺),將拍攝中國又一部文學名著,而它就是《水滸傳》。
  • 《水滸傳》裡經常出現的「篩酒」是什麼?飲酒前為何要先「篩」?
    據統計,《水滸傳》中「篩酒」一詞出現了80多處,而「斟酒」只不過才有30多處而已。然而,從今天的詞彙流傳來說,「斟酒」要比「篩酒」更為常見,甚至後者已經退出了日常生活用語。那麼,《水滸傳》中所說的「篩酒」到底指什麼呢?酒為何在飲用之前要「篩」呢?
  • 《水滸傳》開篇為何會寫到範仲淹
    《水滸傳》第一回,宋仁宗聽取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的建議,大赦天下,免除稅賦,以禳天災,救濟萬民,可惜毫無效果,瘟疫反而越來越盛。這時,一個在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範仲淹,時任參知政事。他出班奏曰:「目今天災盛行,軍民塗炭,日夕不能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