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名著《巴黎聖母院裡》中,副主教克洛德一心想要得到,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絲美拉達姑娘,因未能如願,便下定決心除掉女孩,「得不到就毀掉」,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情感,我們又將如何駕馭這種突進的情感?
得不到就毀掉,一種物極必反的心理
若一件事情我們達到了目的,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軍官浮比斯從卡西莫多的的手裡救下了驚慌失措的吉普賽姑娘,英雄救美,獲得了美人的愛。喜歡女郎的還有副主教克洛德,看到兩個人約會,為了得到女郎,克洛德用刀刺傷了浮比斯,美麗的姑娘昏倒了,並被迫承認自己就是兇手,被法庭判處絞刑,當晚,克洛德來到監獄,向可憐的姑娘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被女孩斷然拒絕,惱羞成怒的副主教決定看著女孩被絞死,結果如願以償,儘管我沒有得到你,我也不能夠讓別人得到,副主教的心裡是滿足的,沒有顯露出任何的悲傷,雖然什麼也沒有得到,心裡同樣會獲得滿足的一種極端心理。副主教毀掉的是人,而並非是情感,他不懂得愛,情感是不能通過身體毀滅的,情感的問題,自然由情感完成自我毀滅,這是副主教沒有想到的。
得不到就放手,斷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念想
得不到就毀掉吧,也許本來就不屬於你,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毀掉的,是暫存在腦海裡的記憶和暫存的柔情。若不愛,請放手,藕斷絲連,到時候痛苦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本該放手的另一半,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感情故事裡,還殘留著他人的記憶,總能聽到熱戀中的男女,將自己的戀人與前任之間進行比較,這必然是一種痛苦,雖然嘴上說著不介意,但是心裡總是不能夠釋懷,在夢裡,你和別人演繹著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而我卻站在天河下翹首以盼,那種滋味不言而喻,得不到就毀掉,不屬於自己的就徹底的放手,不要再讓她縈繞心頭。
得不到的就放手,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
也許沒有人願意接受失敗,我們都渴望著成功,人們接受喜劇,卻懷念悲劇的劇情,我們都沒有錯,只是入戲太深,心理上的不理解只能自己慢慢的消化,展現給旁人的都是堅強,留給自己的卻是悲傷,堅強的外表下,總會有一顆脆弱的心,得不到就毀掉,抱著破釜沉舟的心,自然也會承受著一無所有的痛,一種我若一無所有,便會浪跡天涯的心,這一切都會過去,在洶湧的海平面也會趨於平靜,人生的這條河,總會充滿風浪,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清醒的頭腦才會知道,前方行進的方向。
得不到的就放手,總有一天會得到你想要的
失去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後的悔恨,總有一種感情是屬於你的,失去了難免會哭泣,坦然地面對現實,忘掉那曾經的美好,因為你曾經心愛的姑娘,終會穿著美麗的衣裳,成為別人的新娘,無論怎樣,錯過的感情是回不來的,與其懷念過去的種種不舍,倒不如重新整理心情,再次尋找心愛的姑娘來得痛快,用心地去尋找總有一天會得到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