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又出新騙局,專挑年輕人下手!

2020-12-26 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網貸」又有新騙局出現專挑年輕人下手!儘管警察蜀黍一次次提醒「網貸」不可靠,但是面對「網貸」便捷、低息的誘惑下,再加上新型「網貸」套路多,還真就有人中招了!

真實案例:一、山寨平臺騙局:陳先生,近期,他急需一筆資金急用,正愁著無處籌錢時,他在上網時收到了一個網頁連結新T快訊稱可以到興業銀行貸款。於是陳先生點開了連結諮詢客服後,對方稱需要交1500元保證金後才能進行貸款。剛開始陳先生還有點懷疑,但想到是銀行應該是正規機構,於是按照對方要求交了1500元保證金,隨後對方又稱需要充九千才能提現,何先生這才發覺自己上當受騙了。

二、銀行流水騙局:小智(化名)報警稱,因其生意急需用錢,在使用手機瀏覽上網時,看到了貸款廣告後按照廣告上的信息添加了暱稱叫「老桂」的微信號。在與「老桂」進行多次溝通後,給對方轉帳8000元後發現被騙。小智稱,「老桂」表示要想貸款必須首先要證明自己有償還的能力,也就是要有銀行流水顯示張先生有償還貸款的能力。小智急於貸款就按照對方要求填寫好申請單並且把8000元轉帳到浦發銀行卡,之後將其手機收到銀行卡簡訊驗證碼告訴了「老桂」。後因發現銀行卡裡的8000元被提走,微信被拉黑才發覺自己被騙了。

三、註銷網貸帳戶騙局:張女士表示,她接到一個陌生男子的電話,先是準確報出了她的身份信息、畢業院校、所學專業等個人信息,隨後表示其在「360借貸」上有一個校園貸帳號。當張女士表示時從來沒有註冊過時,該男子稱可能是張女士身份信息被冒用,被別人註冊了帳號,如果不註銷將會影響個人徵信。後來,該男子又通過加張女士QQ號方式,向其發送「360公司」的工作證和張女士徵信的相關信息,以此來獲得張女士的信任。在不法分子的指導下,張女士按照對方要求一步步下載網貸軟體,進行借貸,最後從小米借貸、第三方借貸平臺和360借條上總共借款近13萬元,並把款轉給了不法分子。

網貸詐騙套路大揭秘:

第一步,誘騙下載。詐騙分子通常會利用偽基站仿冒成官方號碼,向用戶發送包含註冊連結的欺詐簡訊,或者通過假冒金融機構客服,誘導有貸款需求的客戶下載虛假APP;

第二步,實施欺詐。當受害者下載假冒APP後,詐騙分子就會利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方式,誘導受害者向某些帳號轉帳;

第三步,套取錢財後,直接將受害者拉黑。

網警提醒:

1、需要申請貸款時,到正規貸款機構申辦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2、銀行、正規貸款公司不會要求借款人在申請貸款前就支付手續費等各類費用!

3、如遇網絡貸款詐騙第一時間保留證據並及時撥打110報警!網絡貸款不可靠,請大家千萬不要參與!

相關焦點

  • 專挑單身男女下手!千萬警惕!
    專挑單身男女下手!千萬警惕!專挑單身女性下手近期,廣西來賓網安部門就打掉了一個針對離異單身女性下手的「殺豬盤」詐騙團夥。#專挑單身男女下手這夥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標,都是經濟獨立的「成年單身男女」,特別是離異單身女性、單親媽媽等群體。
  • 網絡騙局,讓我背上近40萬網貸!
    即使到那個時候 我也沒有把這件事往騙局上想,只是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我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要相信臺上掉餡餅!即使掉下來也肯定是有毒的!2.千萬不要碰網貸如果那個時候我意識到自己被騙,或者意識到自己解決不了這件事,早點和家人攤牌,損失可能還會小一點。但是我不敢。
  • 被網貸精準跟蹤的年輕人
    來源:投資界部分年輕人之所以更喜歡從網貸等平臺借錢是因為網貸平臺有3個年輕人喜歡的特點:容易、體面、快速到帳。2014年,在廣州工作的丹妮開始做貸款居間諮詢服務,從2018年開始,丹妮發現找自己諮詢網貸、信用貸的90後年輕人越來越多,自己就在知乎上開了號「丹爺教貸款」,把常被諮詢的問題分享出來。在丹妮借貸的90後客戶裡,他們借錢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二是以貸養貸。
  • 專挑年輕人下手?猝死依然是大多HCM患者的首發症狀
    專挑年輕人下手的HCM是什麼?肥厚性心肌病(HCM)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的心臟肌肉病變。也有藥物引起的,但比較少見。研究顯示已存在超過2000種肌節突變。一些突變被認為具有致病性,其他突變的致病性不確定,該基因的基因-表現型不具有一致性。
  • 7人「刷單」賺錢陷入網貸騙局
    本報12月10日訊(記者 張焜)本想通過「刷單」賺些錢,卻掉進了被「行家」精心設置的網貸騙局中。12月10日,記者從青州法院了解到,近期該院判決了首起網貸「刷單」詐騙案件,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同時責令被告人陳某退賠被害人損失十八萬多元。  2020年4月,在金融平臺上辦理過網貸業務,知道相關流程的陳某,在一個微信兼職群裡謊稱自己是某金融平臺的員工,為完成業績,現需要找人幫忙「刷單」。
  • 一入網貸深似海,年輕人打死都不應該碰的網貸
    一入網貸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網貸害人害己,強烈建議政府依法查處!不是什麼樣的網貸不能碰?而是什麼樣的網貸都不能碰,包括信用卡!!!網貸APP眾所周知,現在所有的網貸平臺都以APP的形式出現在手機的應用市場,如果在手機廠商這一關能夠把網貸APP卡住,網貸也不會這麼泛濫,以至於迫害了無數家庭。
  • 東評丨被網貸「綁架」的年輕人
    被吐槽之餘,網貸正在「綁架」年輕人的問題更值得關注。「手機號就能借款、萬元日息低至一瓶水、還不上可分期……」極具誘惑的誇大宣傳正誘導年輕人打開過度借貸的「潘多拉魔盒」。一組登上微博熱搜的數據顯示,全國有1.75億「90後」,其中只有13.4%沒有借錢,而86.6%的「90後」都接觸過信貸產品。
  • 困在網貸裡的年輕人該怎麼「上岸」
    最近,在某知名網際網路平臺,一個名為「負債者聯盟」小組聚集了很多年輕人。他們大多背負著與收入相比不低的債務,過著以貸養貸的日子。   有一位梁先生在分享他的欠債經歷時稱,他最多時大概使用過七八家網貸平臺,差不多半年時間就欠下13萬元。
  • 2020網貸刷單,都是騙局
    防詐騙口訣凡是刷單需要墊付的都是詐騙凡是貸款需要費用的都是詐騙01虛假貸款平臺騙取「解凍費」這種騙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過搭建虛假貸款平臺,以「秒審核」、「易通過」、「低息高額度」等宣傳誘導消費者下載APP並申請貸款,當受害人在APP內完成信息填寫、額度審批等流程後,不法分子以銀行卡號填寫錯
  • 長沙一老闆「轉行」做賊,專挑LV、香奈兒「貴」牌子下手監控曝光
    長沙一公司老闆破產後潛入店鋪無視警報聲「專挑」LV、香奈兒…下手店面監控記錄了行竊過程↓↓↓芒果都市長沙一公司老闆「轉行」盜竊,專挑LV、香奈兒「貴」牌子下手…監控曝光!
  • 「中郵錢包註銷網貸帳號」騙局爆發式出現
    10 月 30 日消息 據網友投稿,很多人收到了中郵錢包註銷網貸帳號的電話,自稱為客服的人員稱你註冊的這個軟體不註銷會影響徵信,然後來加你的 QQ,之後的操作必須按照他說的去做。據接到電話的用戶反映,電話中的客服掌握用戶姓名、手機號和曾就讀大學名稱等信息。
  • 借7萬還16萬,除了吃睡就是工作還錢,這些年輕人被網貸拖垮
    圖 / 豆瓣網友曬圖一位90後程式設計師,深深羨慕前今日頭條員工郭宇財務自由後的生活,為了實現35歲退休的願望,他借網貸進入了「投資盤」。那是一種新興的投資騙局,「老師」引導學員們買小公司的股票,賺錢了分給「老師」一半,不賺錢不用交學費。
  • 這個騙子團夥專挑老年人下手
    一鍋端掉這個專挑老年人下手的團夥  長沙晚報11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 通訊員朱豔平)養生床墊可治療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快提醒您家老人,可別上當了。
  • 銷售員靠工作經驗「踩點」 專挑「地多人少」下手偷竊
    東北網12月22日訊 (王時 記者包海多) 銷售員靠工作經驗「踩點」,專挑「地多人少」下手偷竊,多次盜竊靠墊、抱枕等生活用品,累計涉案金額萬元,近日,該名銷售員被警方抓獲。嫌疑人被警方抓獲。在範某多次下手後,該店店員在清點貨物時發現了不對勁,調取監控錄像,發現一名男子十分可疑,於是,進行了報案。11月26日,民警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某小區內將涉嫌盜竊的犯罪嫌疑人範某抓獲,並將其盜竊的20餘件物品全部追回。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範某對盜竊某企業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深陷網貸的年輕人:只想睡個踏實覺
    消費的魔力讓一些年輕人無法抗拒,刷信用卡吃喝玩樂已成為習慣。 2020年是劉勇參加工作的第三年,為了還債,他又接觸了網貸,從網貸平臺借錢再還到信用卡,兩邊倒騰。另一邊,股票虧損已達10萬元。陷入網貸漩渦的劉勇梳理出欠款明細單,最終的負債達到25萬元,其中網貸消費佔了一半以上,涵蓋分期樂、攜程、美團、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多個網貸產品。
  • 掉進網貸深坑的年輕人:欠下十幾萬,起初只想買部手機
    職業貸款諮詢師揭秘,深陷網貸泥潭的年輕人如何上岸?做了6年的貸款居間諮詢服務,丹妮還是沒能改掉「感情用事」的毛病。在查到年輕女孩芳芳的徵信情況時,丹妮心一涼,又被騙了。芳芳是丹妮的一位客戶,96年出生,在一家網吧工作,月工資6000元。
  • 專挑獨行女性下手,多人中招!海口這個洗車場員工有「貓膩」!
    專挑獨行女性下手,多人中招!海口這個洗車場員工有「貓膩」!來源:記者 暢凱(警方供圖)原標題:《專挑獨行女性下手,多人中招!海口這個洗車場員工有「貓膩」!》
  • 葫蘆島男子趁房客熟睡,入室盜竊財物,專挑一家公寓下手被刑拘
    葫蘆島男子趁房客熟睡,入室盜竊財物,專挑一家公寓下手。雖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也別可一隻羊使勁薅,時間久了什麼事情都藏不住的。一名竊賊連續不間斷的專挑一家公寓下手實施盜竊,偷取短期租客的現金、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財物,最終被刑事拘留。雖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別可一隻薅的道理誰都知道,但是沒辦法,有些人就是「死心眼」認準一個地方就常去「光顧」,誰讓自己就熟悉這隻「羊」呢。
  • 「我,月薪5000,欠下網貸12萬」
    除此之外,有人借網貸參加網絡賭博,輸得血本無歸,或是借網貸買股票,趕上了股市低迷。一位90後程式設計師,深深羨慕前今日頭條員工郭宇財務自由後的生活,為了實現35歲退休的願望,他借網貸進入了「投資盤」。那是一種新興的投資騙局,「老師」引導學員們買小公司的股票,賺錢了分給「老師」一半,不賺錢不用交學費。但入局後,這位程式設計師發現,「原本漲勢很好」的股票突然大跌,他連本金都沒有保住。
  • 花唄該為年輕人陷網貸背鍋嗎?你怎麼看?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1.75億90後,只有13.4%沒有負債,而86.6%的90%接觸了信貸產品,每10個人群中就有1個同時使用多個網貸工具。花唄、借唄、京東白條、小米貸、分期樂......各式各樣的消費信貸產品在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一部分年輕人陷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