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茶 ▎喝透人生三道茶

2021-02-09 無錫問茶院

三毛曾說:「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微風。」

三道人生茶,道道有真味。

由最初的濃烈到最終的平淡,無不浸透著禪意的美。有柳暗花明,有時前路迷茫;有時峰迴路轉,有時無處安放。一杯茶,端起時需要緊緊地握住,放下時就輕輕地鬆開,才是參透了茶道之法,也是悟透了人生真諦。

雲南人愛喝茶,聚集著二十幾個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愛、品飲著雲南的茶。雲南與茶有著太深的淵源,不僅是茶樹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令人驚心動魄的道路之一——茶馬古道的發源地。

白族的「三道茶」,是雲南大理白族招待嘉賓的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原為古代南詔王招待貴賓的一種飲茶禮,後來流傳到民間,經保留和發展延續至今。

大理白族三道茶,借茶喻世的獨有茶道,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三道茶的特點。

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榮列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白族三道茶,白族稱它為「紹道兆」。這是一種賓主抒發感情,祝願美好,並富於戲劇色彩的飲茶方式。喝三道茶,當初只是白族用來作為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願,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應用範圍已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

第一道茶, 謂之頭道"苦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此喻人生應當吃苦耐勞方能有所作為。

吃苦是青年的必修課。「茶,是以自身的一脈苦澀,釀就了遍地清芬。」耐得住茶之苦寂的人,一定享得到茶之清芬。願身心俱得茶之洗滌,願唇齒常留茶之芳澤。苦,是上蒼饋贈給青年的最好禮物。

「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面對苦境,我們唯有學會忍耐並讓歲月浸透在苦澀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體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從而對人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並奠定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念。

具體做法: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用火焙烤,待茶葉烤黃髮出香味後,衝入少量沸水,等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壺。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寓苦去甜來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經過困苦的煎熬,經過歲月的浸泡,奮鬥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發芽、成長,最後碩果纍纍。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給付出的回報。

收穫,是中年的關鍵詞。愛情完美,家庭幸福,母慈兒孝,心寬體胖,事業如日中天,實力如鼎矗立。中年是人生的甜筒,品味中年,進口冷滋滋,甜津津,入肚卻暖哄哄,甜絲絲,是難得一品的如飴甘味。人到中年有好福,酣享甘甜,好似在人生甜海裡來回暢遊。

具體做法: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燒乳扇和紅糖,是甜的,茶麵還有些甜花生、核桃片。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第三道茶,稱之不「回味茶」。茶裡百味交集,需要再三回味。老年時,似喝透的茶。安穩和煦,無波無瀾。塵埃落定後,一顆心守住了杯盞之地,無念無爭,無是無非,人就在簡單中。莫道老來萬事休,此時風景最迷人。

俗話說:家有一老,勝過一寶。老的好處在於回首漫漫人生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人生哲理、生命追問和終極關懷,統統匯成一個深不見底的碧潭,濃縮世間所有的好或者不好,供人資鑑,是人生的至寶。

相關做法: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

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飲時感覺口頰香甜而又略帶辛辣,使人精神爽然,此即寓意事業開拓成功令人回味無窮的第三道茶———回味茶。

三道茶的泡製和飲用過程充滿了喜迎嘉賓的興致和親熱的感情,寄寓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主賓相敬,細細品味,令人心曠神怡。

-the end-

這個世界正在悄悄獎勵愛茶的人

恭喜您~

     愛茶從問茶開始

| 鬧中取靜的小院 |竹影婆娑的玻璃房|  

安靜的包廂|好茶標準樣|愛茶從問茶開始

相關焦點

  • 大理三道茶的做法和喝法各有講究,它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我最期待的其實還是最後一道回味茶,其實煮茶的方法差不多,只是裡面的佐料變了,變成了花椒、蜂蜜、核桃仁之類的。小姑娘介紹說,這第三道茶在喝的時候要一邊喝一邊晃動茶盅,這樣才更有風味呢。我們一個個都照辦,趁熱喝進了肚子裡,蜂蜜的甜味伴隨著花椒的麻辣,果然是回味無窮啊。
  • 傳承千年的待客之道,三道茶又甜又鹹,丈母娘還用它來考評準女婿
    公司擁有傳承千年的禮儀文化,泱泱中華,是禮儀之邦,最常見的莫過於以茶待客,以棋為友,再也不是一般的胡吃海喝。眾所周知,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道被視為一種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也被公認為普世的、正式的待客之道。
  • 當好茶遇到好飯
  • 一盞茶的須臾
    借一盞茶的須臾,將人生小憩,溫軟的香霧在臉頰繚繞不止,溫暖而貼心。茶,經得起反覆衝泡,餘味雖淡,一縷清香猶存,淺嘗細品最是淡美,恰如把喝到的味道藏在心底,煩惱時,從回味中咀嚼。端起茶盞,輕酌一口,頓覺心曠神怡,一種溫馨之感直直的撲入心田。不禁感喟:人生有這杯茶的香暖,真好。大自然中所有的寧靜,均抵不過心靈的寧靜,放下身心的落腳地,必是一片安詳靜謐的土地。那些看不懂的局,猜不透的謎,多是狹隘的心惑。
  • 花茶推薦 ▎女生必看 ▎喝一杯好茶
    而在白開水裡加一點花茶,不僅可以讓水變得很好喝,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我一直認為喝茶對女生來說是比較簡單又養生的方式,不僅好喝還方便。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經常喝的幾類花茶: 1、玫瑰花茶:一般女生大多數時候會選擇喝玫瑰花茶,玫瑰花屬於甜香型的花茶,深得大家喜歡!可以滋陰美容、調理氣血,另外還可以幫助寧興靜氣,消除疲勞!
  • 獨家專訪鄧時海:一個茶人和他締造的「普洱茶時代」
    「很多朋友說,學普洱要交很高的學費,畢竟普洱茶以老為喝嘛,一餅老茶動不動就十幾萬、上百萬的,怎麼辦?所以,我勸年輕人,要想喝老茶,就要找有老茶的朋友,一般茶人有好茶,都是不會獨享的。」我們也從2007年的「福祿圓茶」開始喝起,喝到2008年的「鴻運熟普」磚茶,再喝到老六安。喝下的是一杯杯的茶,說出的是一個個的人生記憶。
  • 什麼體質喝什麼茶,一張表告訴你!【人生如茶 靜心以對】
    不管是喝什麼茶,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人,喝適當的茶,那樣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一般來說,燥熱體質者,應喝涼性茶,例如,有抽菸喝酒習慣,體型較胖,容易上火者(即燥熱體質者),應喝涼性茶。而腸胃虛寒,吃點生冷的東西就拉肚子或者體質較弱者(即虛寒體質者),應喝中性茶或者溫性茶。容易上火多喝綠茶或者鐵觀音,老拉肚子多喝烏龍和普洱。
  • 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
    大千世界,多的是想不通的事,多的是猜不透的心,多的是看不透的人。不如不想,不如不睬,不如不看,不如寄情山水,不如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作為局中人,確實不曾想過,哪個愛好是哪個年齡段的專屬,但細細想來也有些吃驚,畢竟在周遭奶茶包圍著的環境中,茶,總是有些特立獨行。就像林語堂先生曾經說的:「只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去看忙亂世界的人,才能夠體味出茶的素質」。後來我想:「茶需靜品,酒需熱鬧。茶之為物,性能引導我們進入一個默想人生的世界」。
  • 專欄 ▎琥珀:糟香醬甜
    一個問:你兒媳婦都給你吃什麼啊?另一個嘆口氣說:能有什麼呢!要吃一垛醬,不要吃一垛糟唄!一個又問:那你女兒給你吃什麼呢?另一個說:嗨,到底是女兒好啊,醬也有,糟也有呢!這個故事的代代流傳,主要是說明婆媳關係處理很難,也暗含了對偏心婆婆的批評之意。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大約可以了解到,在過去的時代,糟和醬是兩種最常見的食物,幾乎是家家戶戶常年備有的。
  • 慶三八|媽媽的味道——喝完茶後連渣都不能放過的正宗烘豆茶來啦!!!
    慶三八|媽媽的味道——喝完茶後連渣都不能放過的正宗烘豆茶來啦!!!今日我們特別推出這款獨具德清地區特色的烘豆茶胡梅嫂烘豆茶 王永梅 胡英代言口號: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烘豆茶的由來據說與防風氏有關。「防風氏」曾在浙江一帶治水,當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為他袪溼驅寒,另以土產烘青豆佐茶。
  • 人生六問,很精闢的回答!
    我問幸福:用什麼辦法能永遠擁有你?幸福說:餓的時候有飯吃,渴的時候有水喝,困的時候有床睡,累的時候有家歸,這就是幸福!其實我從未遠離,只是你從未發覺。我問人生:這一生怎樣才算沒有白活一場?人生說:眼裡有快樂,手裡有工作,心裡有追求,家裡有親人,健康身無恙。這樣的人生,別無他求!
  • 你愛喝什麼茶,就是什麼性格
    或許正是這原因,喝黃茶的人相比起其他幾類茶的人群,要少一些。 但喝黃茶的人群,正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群。 他們往往不願跟隨大眾,甚至喜歡背道而馳,他們冷門、小眾,常有些與眾不同的看法。
  • 茶、書法、人生
    前些日子,老媽帶我去茶城喝茶,茶社古樸純真,牆上掛著的書法作品和店內的格調渾然一體。木質的格子鋪上面,猶如珠寶般展示著各種質地的壺、盞等等,精緻而且有品位。茶罐裡面的茶味被封藏在裡面,在打開的一剎那會有誘人的茶香撲鼻而來,讓人不願離開。承蒙茶城的二姨、三姨照顧,也借著一起去品茗的長輩的光,蹭著喝了些老班章還有古樹茶。長輩們泡茶時用茶精確到克,出水時間掌握準確。
  • 2019必收藏的下午茶「新款網紅茶飲」已上新!
    ▎ 酸奶金玉 ▎ 喝到這裡,還是抵抗不了酸奶奶蓋的誘惑! ▎醇香牛乳茶 ▎茶乳相溶的顏色有種說不出的美好,茶味馥鬱芬芳,奶味順滑香甜! ▎波波牛乳茶 ▎俗話說,無珍珠不奶茶!茶和奶這對cp,添加了軟糯Q彈的黑糖珍珠,順滑濃鬱中再吸溜到圓潤小球,這波咀嚼感樂趣多多!
  • 人生如茶,你品,你細品!
    我呷了一口清香的茶,再次凝視杯中的茶葉,令我思緒萬千,不禁陷入了沉思:人生——亦如這茶一般。我爺爺極愛喝茶,是他給了我關於茶的印象。小時候,常常看見爺爺泡茶,待茶葉滿屋飄香時,爺爺就會笑著問我,「要喝嗎?」
  • 心齋︱人生如茶,酒如人生
    有的時候茶泡久了就苦了,就像遇到不開心的事一樣很苦。有的時候水溫剛好,泡出來的茶就好喝,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入口之後齒頰留香,像遇到開心的事情一樣,會很幸福。人生有苦有甜,苦儘自然甘來。人生是艱辛的,就像茶一樣開始是帶點苦澀,到中年時苦盡甘來,最後到老年時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成也好,敗也好,誰都逃不過三尺黃土。一壺茶,茶壺有量,茶味無量,真真值得我們品的是茶味。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盞茶去。
  • 好茶無須多飲,一杯足夠今生回溫
    一斟一酌間,看那緩緩升起的茶霧,氤氳出—種柔順和安謐,仿佛春秋都在掌心裡,歲月就在眼前匆匆划過。茶和水之間未必融和到圓潤,你的甘冽,它的香醇,各自有著風骨,總覺得每一種水泡製的茶都有自己的味道。就像緣分的相遇,總有一個人讓你魂牽夢縈,總有一種味道讓你心神一蕩。
  • 有關茶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最近一朋友正準備結束愛情馬拉松,竟然跑來問我:「結婚時要的『三茶六禮』,這『三茶』你得給我準備好啊!什麼紅茶、綠茶、普洱茶的都來點!」我一口血差點吐出來,這智商怎麼娶到媳婦的!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則是特指婚禮時的三道茶的儀式:第一道為白果、第二道是蓮子或棗、第三道為茶。飲的方式也頗有講究:前兩道是接杯之後,用雙手捧著,深深作揖,然後將杯子與嘴唇觸碰一下即可,第三道茶需作揖後才能喝下。
  • 好酒更好茶,蘇東坡的人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論吃,人家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餅……論喝,除了「把酒問青天」,就是「且將新火試新茶」了。蘇軾太愛喝茶,逮住空就要喝。春濃睡足午窗明,想見新茶如潑乳春光正好,午睡剛足,趕緊來一杯新茶喝喝。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走在路上昏昏欲睡,太陽又大又毒,想著趕緊喝杯茶解解渴提提神。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 瑪咖茶、苦瓜鐵觀音、金花白茶……創新概念茶,還是奪命奇葩茶?
    至於曬紅做出來的口感好與壞,喝得習不習慣,這個還得茶友們自己親自嘗試後做出評價了。在喝陳茶的過程中,最讓茶友困惑和關心的,無疑是安化黑茶裡的「金花」。大家也都知道了,「金花」是由黴菌引起的,但它們是有益真菌,不同於常人概念中的有害發黴,一旦出現黴變,茶喝起來就會有「麻、掛喉、叮喉」感,這些有金色不明物的茶就不是金花有益菌,而是真的發黴了……大家印象裡只有黑茶有金花,白茶製作不炒不揉,自然萎凋而成,居然也會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