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古城中軸文化客廳要這樣建!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建設「路線圖」出爐
金羊網 2020-04-17
《發展規劃》提出圍繞廣州傳統中軸線,形成文化創意區、文化商貿區、文化旅遊區和文化金融區「一軸四區」產業空間布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 張璐瑤
記者4月17日獲悉,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和《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發展規劃》為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未來5年畫下藍圖,提出圍繞廣州傳統中軸線,形成文化創意區、文化商貿區、文化旅遊區和文化金融區「一軸四區」產業空間布局。
《若干措施》則從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支持發展文化產業載體、加強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推動公有物業高效使用、推進文化金融合作、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健全服務平臺八大方面推進示範園區建設。
目標:打造廣州市文化產業重要的增長極
越秀區是兩千年來一直未曾遷移的廣州城市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之一,是全市的文化核心區,區內國家級文保單位的總量和密度等21項文化資源指標位列全省第一。2017年10月,經國家文旅部批准,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獲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預計2020年將迎接文旅部驗收考核。
廣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區位於廣州傳統中軸線核心區域,面積4.2平方公裡,由1個主體片區「廣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區起步區」(東起倉邊路、東濠湧,西至人民路、解放路、吉祥路,北接大新路、越華路、文明路,南到沿江路,面積約3.2平方公裡)和1個分片區「黃花崗科技園文化創意片區」(東起越秀區永福路、雲鶴路,西至先烈中路區莊段、太和崗路東段,北接廣深鐵路,南到環市東路,面積約1平方公裡)組成。
獲創建資格以來,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顯著,2017年10月至2019年,園區新引進註冊資本1000萬以上的招商項目共231個,註冊資本約785億元,其中包含文化項目67個。截止2019年底,園區文化企業1778家,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132.8%;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33家,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對比2017年增長167.7%。
根據《發展規劃》,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將著力在文商旅融合、產業發展空間、產業技術升級、文化資源活化、智慧財產權賦能、「文化+」融合、中心城區園區發展、文化產業投融資等8大領域開展探索創新。
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將構建「一軸四區」空間布局
《發展規劃》提出,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將構建「一軸四區」空間布局。一軸,即被譽為千年古城中軸的北京路廣州傳統中軸線;四區,即以廣州創意大道產業基地為核心的文化創意區、以北京路商圈為核心的文化商貿區、以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為載體的國家4A級文化旅遊區、以廣州民間金融街及海珠廣場文化金融CBD為載體的文化金融區。在這片區域,將集聚國家版權貿易基地(越秀)、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國家高新區黃花崗科技園、全國民間金融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籌建)等6大國家級平臺和5家國家級眾創空間。
廣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區還將構築「四三二二」高質量產業體系,整合優勢資源,聚力發展智慧文旅、動漫遊戲、創意設計、影視產業等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數字文化、AI+文化產業、5G+文化產業等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非遺文化產業、傳媒出版等提升型產業;強化發展文化金融、智慧財產權等支撐產業,形成園區特色鮮明、競爭力突出的文化產業集群,將園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
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打造「四季花街」、籌劃特色「燈光秀」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規劃》提出,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項目將圍繞「全國示範步行街」建設任務,按照「1」個總體規劃和「N」個配套專項規劃(街區環境、業態布局、交通網絡等配套規劃等配套規劃)的結構,對北京路步行街規划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完備的規劃布局。優化街區環境,打造「四季花街」、改造街區硬體設施、籌劃特色「燈光秀」、優化配套交通體系,使北京路步行街成為廣州文化會客廳,品牌和消費的新地標。加快引入新品牌、新零售,引進集聚一批高端品牌精品店、首發店和旗艦店,推動步行街產業優化升級。順應網絡科技發展潮流,加強在智慧服務、公共服務等方面投入和建設,搶佔5G先機,實施大數據管理。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化資源,策劃更多文化品牌活動,彰顯北京路文化特色。
圍繞改造提升的總體目標,制定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和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總體規劃,計劃在2019-2021年分步分期開展27個重點項目,對北京路步行街0.43平方公裡內的消費設施、街區環境、產業結構、文化特色等進行全面提升。2019年已在北京路中段啟動市政環境提升、廣告招牌整治、門店櫥窗、千年古道提升、智慧服務平臺、燈光藝術亮化提升等9大重點項目,目前地面鋪裝和立面改造已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將把改造提升範圍擴展到惠福美食花街、西湖路、禺山路等路段的步行區域及步行街兩側背街裡巷,使整個步行街的購物、營商環境有明顯提升。
制定產業扶持導則和實施細則,聯合商控集團、廣藥集團、新華書店集團等國有企業,對廣百、新大新、陳李濟、新華書店等大型物業載體的外立面和業態進行改造提升,通過公有物業率先示範,引導一批優質時尚品牌、老字號、新業態在北京路集聚落地,提升消費品質,更好地滿足市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創建「全國示範步行街」。
鼓勵利用公有物業打造民宿客棧、文創空間
《若干措施》則從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支持發展文化產業載體、加強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推動公有物業高效使用、推進文化金融合作、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健全服務平臺八大方面推進示範園區建設。
根據《若干措施》,廣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將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支持發展文化產業載體,將利用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內專業市場及其它物業載體發展文化產業園區、眾創空間、孵化器等。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對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內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鼓勵利用歷史建築開設文化產業眾創空間、孵化器、特色餐飲(木結構、磚木結構房屋除外)和民宿等,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資助、簡化手續、放寬國有歷史建築承租年限等方式,促進對歷史建築的合理利用。對產權不清晰的歷史建築,其保護責任人可作為實施主體依程序申請修繕;鼓勵採用收購、產權置換等方式對非國有歷史建築進行保護利用。
《若干措施》還鼓勵利用公有物業打造民宿客棧、文創空間等項目,經區相關主管部門同意可轉換成符合產業發展的經營性用房。鼓勵將園區內市屬、區屬優質公有物業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分階段委託園區運營機構進行開發運營,重點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園區公有物業資源的開發、運營水平。
在文化金融合作方面,廣州支持將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作為申報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的重點區域。
【新聞加點料】
2018年12月,以廣州市政府為創建主體,北京路代表廣東省、廣州市向商務部申報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從全國18個城市27條步行街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批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之一,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條步行街。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