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車輛的運轉會處在一種高速巡航的狀態,在這樣一種狀態先,一般會保持在一個恆定的車速,除了超車的時候,變速箱也會保持在一種恆定的檔位,理論上來說,說油耗也會比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時候要少一些。那麼對於一種這樣的狀態,車輛的時速每小時跑多少公裡才是最佳的狀態呢?
這個最佳的狀態題主定義並不是很明確,在這裡我暫且理解為車輛處在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下,那就是:在保證巡航的狀態下讓車輛內部的靜謐性、安全性以及燃油經濟性都處在一比較優良的狀態。
為了讓燃油經濟性處在一種優良的狀態,一般來說我們會涉及到一個叫做「經濟時速」的定義,那就是當車輛的運轉越接近經濟時速,汽車的平均油耗就會越低,也就是越省油,一般來說一輛車的經濟時速和車輛的動力大小有關係,動力越大的車,經濟時速的車速就會越高。
如一輛1.3排量的麵包車,經濟時速可能在50km/h至60km/h之間,而一輛3.0排量的車,經濟時速可能就會在90km/h至100km/h左右,按照我自己開車的經歷來看,除了一些動力非常大的跑車,一般的家用車輛哪怕是排量在2.8的行駛到120km/h的最高限速的時候,都不是車輛的經濟時速。而且一般的家用轎車在行駛到120km/h的時候車內的噪音會比100km/h的時候要高上不少。
所以如果說以靜謐性和燃油經濟性這兩個因素來權衡的話,一般的家用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面就最好不要以120km/h的車速巡航,這樣的話車輛就不是在一種最佳的狀態上,根據我自己開車的經驗來看,我在高速公路上除非是特別趕時間的話,不然一般不會壓著限速跑。
我個人一般會以110km/h的車速定速巡航,開的車是一輛2.8排量的奧迪A6L,我發現開120km/h巡航的平均油耗會在8升/百公裡左右,而如果是以110km/h巡航的話,平均油耗會降低到7.2升左右,而且快出來的那10km/h的車速,哪怕是跑個幾百公裡的長途,也就是最多晚個一個鐘頭以內的時間,有時候少進一趟服務區就趕回來了。但是換過來的卻是更加省油的行駛還有更加安靜的車內空間。
而從安全性上來考慮的話,我覺得家用汽車都是安全係數和車速呈反比的,就是車速越快,汽車的容錯率就越低,車速越慢越有時間來處理路面上的狀況,當然這個車速的前提是要在道路上按照限定的車速來行駛,不能低於路面的最低車速,否則對於其他車輛來說也是一個安全隱患。
↓↓↓高速公路也會有最低限速的標準
總而言之,如果是以我個人對於車輛的最佳狀態來理解的話,對於一般的家用轎車來說,車輛最佳的狀態就是相對更加接近經濟時速的車速,譬如當道路限速在120km/h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將車速控制在110km/h左右,而當高速公路限速在100km/h的時候,可以將車輛的車速控制在95km/h至100km/h之間,這樣做的車車輛的經濟性還有舒適性將會更加優良,姑且可以理解為車輛相對比較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