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梓開
鄭重聲明:本文僅通過百家號獨家發布,全網維權,侵權必究。
生活方式營銷是很常見的一種營銷手段。它對於企業的意義何在呢?
在我看來,生活方式營銷,可以令企業將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與社會潮流的變化緊密結合起來。
有了生活方式作為提綱挈領式的存在,企業在經營品牌和產品時,就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心。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方式營銷,從品牌和產品出發,關注的則是消費者。
消費者是不是認同企業對於生活方式的說辭?消費者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我們所謂的生活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他們是不是認為通過購買我們的產品,就能夠獲得一種期待中的生活方式的入場券?
生活方式營銷的內涵都有哪些呢?如何把生活方式營銷和消費者對生活方式的認識和自我感覺嫁接起來呢?
01 生活方式的內容,本質上是一種對不同生活的感受
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寶-馬產品來彰顯自己的成功,可以通過購買華為P-40手機來彰顯自己對於精緻品質的理解,可以通過品嘗茅臺體現自己的格調,可以通過使用一線品牌產品來展現自己的生活品位。消費者還可以在如下各種所謂的生活方式中找到或期待屬於自己的那一份。
【N1】陽光、優雅、快樂、健康、低碳
【N2】休閒、古典、舒適、尊貴、佛系
【N3】美學、極簡、上流、輕奢、奢華
【N4】簡約、自然、環保、淳樸、本真
【N5】自-由、獨-立、自我、非主流
通過生活方式營銷,可以讓消費者快速找到屬於自己所在階層和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並和特定品牌聯繫起來。這也正是某些品牌會特意強調其某些特質所附加的對於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推崇。
02 生活方式營銷,如何與消費者的內心需求對接
生活方式,表面看是一種對於品牌或產品的選擇和購買觀點,但是在深層次則反映了我們的生活價值觀,表露了我們的個性。
消費在升級,每個品牌都想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聯繫起來,以便獲得消費者更為持久的關注和信賴。有些大品牌,就想著做全產品品類來囊括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還有些大品牌,則通過跨界經營,開始在消費者衣食住行娛樂享受的各個方面來實現和消費者的更多接觸。用他們的生活方式思維,試圖重構消費者對品牌的新知覺體系。
生活方式想要和不同的消費者實現對接,關鍵要看品牌為自己賦予了什麼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屬於哪個階層的消費者所特有的;以及品牌為自己所劃定的消費者畫像是什麼樣的。這些消費者會不會理睬品牌方的所謂生活方式。
因此,我們可以在品牌定位之下,找到生活方式所賴以藉助的支點。這個支點,正是品牌所針對的消費者樂意接受的說法、說辭或者歸類。
03 生活方式營銷,需要注意相關消費人群數量和特定標籤
通過生活方式的強調,對不同的人群做出新的劃分和歸攏,對企業想要吸引的消費群貼上匹配的標籤,同時對產品賦予相應的設計感和風格感。
以輕奢主義為例,消費者往往是有點小錢的8090後,有點小小的生活品質追求,但是絕不會過分,不會顯得奢靡。因為這類消費者一方面不是很有錢,另一方面追求生活品質和自我的舒適感受。
注重自我的生活品質,但是比起奢華和奢侈,那是有著不小的距離的。輕奢只是在自我能夠承擔的原則下,使用較好的產品,體驗較好的生活品質。這會給我們個人帶來一定的滿足。對輕奢有講究的消費者,有品位,有內涵,就算不怎麼富裕,也要讓人高看一眼。
事實上,在衣食住行方面,站在輕奢立場上,稍微講究一點,所花費用並不會高出多少,而自我的感受完全就不同了。
比較常見的生活方式營銷,有這樣一些類型:
原木主義:對木材質感、紋理和色澤的極致運用;
極簡主義:對產品設計簡約感的極致追求,簡單到極致;
舒適主義:追求觀感的舒適度和使用的舒適體驗;
輕奢主義:看起來很精緻的感覺,價格當然也略高一點;
佛系思想:無所謂的事情,沒有關係的消費;
精工主義:特別注重產品加工的工藝精湛屬性;
回歸自然:對產品的自然屬性、無化學物質更感興趣;
健康環保:注重產品的健康屬性以及在環保方面的價值;
發燒友思想:站在專業角度來判斷產品,來評估產品性能。
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是需要始終堅持的,我們對於生活方式的強調,不應破壞品牌價值核心,而是為其賦予新的力量和新的支撐點。
04 生活方式營銷,何以起作用?
各個品牌之所以強調生活方式,是因為這符合消費者的心態和思維變化。在國內,作為有著良好教育基礎上的年輕人,性格特徵各自不同,個人追求各有特點,他們對於生活狀態的看法,對於自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自我風格的注重,都顯得胸有成竹,也具備相應的品牌思維感受能力。他們追求個性釋放,追求多元共存的生活圈,這是生活方式營銷之所以能起作用的內在原因。
另一方面,當消費者可選擇對象太多時,如果品牌不主動為自己進行歸類和劃分,消費者就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去清晰地認知品牌。
而當品牌用特定的風格、特定的消費主義,特定的生活方式框定了自我之後,品牌的形象就清晰了,面對消費者的時候,就能夠吸引到具備相應思維的消費者。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這些消費者的選擇成本。所以,同樣的產品,要看怎麼表達,才能和消費者的需求心理相匹配。
05 各類生活館,塑造耀眼品牌化生活方式
如果消費者對定製家居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定製家居品牌的體驗店往往會有多種不同的風格。這些所謂的不同風格,其實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代稱。
小資情調的,往往價格合理;原木主義的,往往價格較高;名貴材質的,那是為特有階層打造的;不同的風格,往往對應著不同的價位,對應著不同的消費群體,對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
同時,各類家居類的生活館同樣在強調消費者的體驗屬性。通過對不同場景的營造,通過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空間塑造,實現了品牌和消費時空的全面響應。
生活館就是品牌打造生活方式中最為顯眼的一種表現方式。
畢竟,消費者生活在自我特定的時空中。當我們生活的時空和商家所展示的時空有密切的交集,或者本來就屬於我們設想中的、應該屬於自己所擁有的時空的話,那麼商家所營銷的生活方式,就成為我們的選擇理由。
在物質化的生活中,品牌和產品替我們表達自我;虛擬的網絡則讓我們為自己代言。因此,生活方式為我們的物質生活增加了精神層面的滿足屬性,從而令品牌或產品變得具備更高的價值。(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