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5年中恆集團(600252.SH)觸碰市值巔峰300億元已經過去了5年,不過目前的市值縮水了近7成。另一方面,今年中恆集團集中開啟了「買買買」模式,頻繁併購多家公司。
11月12日,中恆集團發布公告,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對控股子公司萊美藥業定增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認為萊美藥業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在長達8個月的等待後,中恆集團參與認購萊美藥業(300006.SZ)定增事項獲監管批准。
而這一利好消息似乎並沒有影響資本市場。發布公告當日,中恆集團全天呈現織布機走勢,最終以小幅收紅,截至收盤,股價報3.20元,總市值111.2億元。
中恆集團近日股票走勢,來源:Wind
儘管資本市場並不是太看好此番操作,但從投資收益角度來看,中恆集團也是大賺了一筆。
在消息的刺激下,萊美藥業盤中一度漲超12%。截至收盤,公司報收7.87元/股,漲幅為10.07%。
根據萊美藥業發布的定增計劃,中恆集團擬以9.39億元認購萊美藥業2.11億股,認購成本每股4.45元。隨著萊美藥業股價上漲,中恆集團擬認購的2.11億股帳面價值16.79億元,浮盈79%,約合人民幣7.41億元。
萊美藥業近日股票走勢,來源:Wind
認購公司淨利潤暴跌258.36%,高毛利下銷售淨利竟為負
中恆集團參與萊美藥業的定增,要追溯到8個月前。今年3月份,萊美藥業發布定增計劃,根據後續進展公告,中恆集團擬以9.39億元認購萊美藥業2.11億股,認購成本每股4.45元。
公開資料顯示,萊美藥業主要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醫藥製造為主,醫藥流通及藥品銷售服務為輔。主要產品涵蓋抗感染類、特色專科類(主要包括抗腫瘤藥、消化系統藥、腸外營養藥)、大輸液類、中成藥及飲片類等。公司旗下有多款高壁壘產品,如卡納琳是唯一獲得CFDA批准的淋巴示蹤劑。
早在2019年11月25日,中恆集團就與萊美藥業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取得後者大股東22.71%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最終取得實控權。截至目前,中恆集團已經成為萊美藥業控股股東,廣西國資委成為萊美藥業實際控制人。
來源:萊美藥業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
中恆集團之所以如此看重萊美藥業,是因為其在細胞免疫治療、腫瘤靶向藥物、蛋白組學等生物醫藥創新領域具備優勢產品和技術。中恆集團則可以利用萊美藥業填補廣西相關創新藥物領域市場空白。
然而,中恆集團花9.39億認購的萊美藥業在2019年卻交出了一份暴雷的財務數據。
年報顯示,2019年萊美藥業營業收入18.59億元,營業成本18.9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55億,同比2018年暴跌258.36%。
貓妹注意到,在銷售毛利率高達71.76%的情況下,銷售淨利率卻是-8.68%。與此同時,萊美藥業的銷售費用率自2016年起連年遞增,一路高歌猛進,甚至2019年銷售費用率高達51.23%。這也是萊美藥業在營收遞增和超高毛利率的雙重利好下,淨利潤卻依然連年遞減直至為負的原因。
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萊美藥業交出的三份季報也並不是很有說服力。2020年萊美藥業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11.97萬元、1.63萬元和864.83萬元,同比分別為-139.01%、-99.95%和-61.01%。與此同時,三季報中的萊美藥業依然處於高毛利率67.67%和超低銷售淨利率1.21%的狀態下。
更有意思的是,為了避免與控股股東產生同行業競爭。自3月22日開始,萊美藥業已經先後9次通過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首次公開掛牌轉讓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湖南康源製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直接持有的四川禾正製藥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含其全資子公司成都禾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萊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萊美健康產業有限公司60%股權和重慶萊美金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70%股權。但截止11月10日標的股權公開掛牌期滿,均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
投資重整破產田七牙膏,或只為獲取原材料三七
除了認購萊美藥業外,中恆集團還將曾經的國貨之光——田七牙膏收入囊中。
10月11日,中恆集團發布公告,法院裁定批准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奇麗公司」)重整計劃,中恆集團將以不超過1.5億元的出資總額參與奧奇麗公司重整投資。重整完成後,公司最終將持有奧奇麗公司全資子公司田七化妝品公司股權比例不低於55%,實現對後者的控制。
奧奇麗公司曾是梧州市知名日化企業,從事日化用品的研製、生產和經營,旗下「田七」牙膏曾是全國排名前五的牙膏品牌,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但近年來經營不善,2019年7月進入破產程序。
據了解,中恆集團主要從事心腦血管、婦科、骨骼肌肉等領域的製藥業務和龜苓膏系列食品加工業務。其中,製藥業務,尤其是心腦血管領域的藥劑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9年,中恆集團心腦血管領域藥劑實現營收32.50億元,同比增長8.30%,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超過85%,產品毛利率更是高達93.72%。
值得一提的是,中恆集團的製藥板塊核心產品注射用血檢通(凍幹)的主要原材料是三七,耗用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在31%以上。據貓妹了解,中恆集團所需要的三七與田七牙膏中的「田七」為同種藥材。
此外,中恆集團曾表示,公司重視三七(即田七)產業發展和培育,近年來,通過設立廣西三七深加工重點實驗室、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建「三七研究中心」、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共建研發中心等方式加大專項研發。
如此來看,重整投資奧奇麗公司入主田七牙膏,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各取所需。
主業增收不增利,欲以投資併購培育新增長點
今年以來,中恆集團緊緊圍繞「以投資併購培育新增長點」的理念,多次進行資本運作。
除了萊美藥業和奧奇麗公司,在7月24日,中恆集團還確定向生產龜苓膏和口服液的子公司雙錢實業增資1.94億元。
中恆集團此番高頻繁資本運作的底氣或許來自近年來控股股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投集團」)頻頻增持中恆集團股票。
10月16日,中恆集團披露公告稱,截至10月15日收盤,公司控股股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中恆集團股份的增持累計已達到總股本的2%,達到增持計劃的下限。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廣投集團共計持有中恆集團股份9.56億股,對應持股比例為27.52%。
據了解,廣投集團增持及回購理由多為「公司目前股票價格不能完全反應公司價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信心」。不過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是,中恆集團今年的季報則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2020年中恆集團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84億元、7.63億元和11.79億元,同比分別為12.39%、-18.70%和25.7%。然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63億元和1.10億元,同比分別為-10.46%、-14.14%和-48.64%。
來源:Wind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恆集團在毛利率連年遞增,甚至2018年毛利率高達將近90%的情況下,銷售淨利率卻處於連年遞減狀態,2018年的銷售淨利率竟達到了近10年較低值18.59%。
反觀銷售費用率,在2016年之後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2018年達到64.24%的高值。同萊美藥業類似,這也是中恆集團在高毛利下歸母淨利潤增速較緩的原因。
來源:Wind
作為一家藥企,中恆的廣告銷售與其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反差。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的市場推廣費分別為21.19億元、22.66億元,但對應的研發投入僅為4474.49萬元和6396萬元。
中恆集團的醫藥製藥業務一直存在產品單一的情形,聯姻萊美藥業無疑可以提升中恆集團未來盈利能力以及在生物醫藥行業的地位。不過,萊美藥業近年來的債務和業績都不容樂觀,中恆入股以後,如不能改善經營,只會造成雙向拖累。(藍鯨資本 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