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個患者來住院,護士用電子血壓計給他量血壓,165/96mmHg,患者突然發起脾氣來了,為什麼不用水銀血壓計給我測量,電子血壓計量的一點都不準,我在家用水銀血壓計測量,從來沒有超過140/90,電子血壓計有問題。
然後一直在護士站罵罵咧咧,把實習的護士都給罵哭了,無奈之下,護長拿來一個水銀血壓計,給他重新測量一下,沒想到更高了,180/100mmHg,這下患者無法可說了,只覺得一陣頭疼,我們趕緊給他開了一片降壓藥,過30分鐘複測血壓,降到了130/80mmHg。
其實,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測量都是準確的,患者情緒一激動,血壓更高了,那麼為什麼他在家從來不高呢?很可能是測量方法不對,或者他家裡面的血壓計不準,還有可能是白大衣性高血壓,有些朋友在家血壓不高,來到醫院見到醫生就緊張,血壓就高了,這種情況叫做白大衣性高血壓。
水銀血壓計將退出歷史舞臺
很多朋友認為水銀血壓計更準確,其實, 水銀血壓計不一定準,而且正在被逐漸淘汰。
水銀是一種有毒的銀白色金屬元素,不僅會汙染環境,還對人的身體有傷害,嚴重的可以導致汞中毒,危及生命。
所以,全球都在開展「無汞醫療」。美國、瑞典、丹麥等國家,已經禁止使用含汞溫度計、血壓測量器械以及許多其他含汞設備。
我們國家也在逐漸淘汰水銀血壓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而不是水銀血壓計。
水銀血壓計不僅有潛在的危害,如果水銀洩露,容易發生危險,而且水銀血壓計需要具備聽診技術,普通人難以掌握,很多老年人,聽力不好,更容易產生誤差。
而且水銀血壓計不能直接顯示數值,老年朋友眼神也不好,水銀血壓計的數值特別小,看著非常費勁。
如果您打算給父母買水銀血壓計的話,曾醫生勸你別花冤枉錢,很多老年人不會用,還有潛在的危險。
現在各種高血壓的權威診治指南,均推薦電子血壓計作為首選,醫院也基本普及電子血壓計了,水銀血壓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朋友會覺得電子血壓計不準確,我們來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4點原因:
1、不合格的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品牌確實魚龍混雜,《Hypertension》雜誌最近發布了一篇文獻,對澳大利亞市場上面售賣的各種電子血壓計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嚇了大家一跳。
總共有972款家用血壓計納入研究,其中包括278(28.6%)款上臂式、162(16.7%)款腕式和532(54.7%)款可穿戴腕帶式。
研究發現,只有6.6%的血壓計通過了驗證。其中上臂式血壓計,只有51(18.3%)款經過了驗證,而腕式血壓計只有8%,可穿戴腕帶式的電子血壓計,竟然沒有一款是經過權威驗證的。
而通過驗證的血壓計,平均價格是101.14澳元,沒有經過驗證的血壓計,平均價格只有67.37澳元,價格相差懸殊。顯而易見,便宜往往沒有好貨,未經過驗證的電子血壓計,測量往往是不準確的。
大家買血壓計的時候,很少有人關注準確度,更多人關注的是價格、使用簡便性、或者廣告宣傳。除了這些,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大品牌的、口碑好、準確度有保證的血壓計
2、使用方法錯誤
電子血壓計採用的是示波法測量血壓,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來得出血壓值,從理論上來說,準確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測量誤差。
正確的測量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每次測量前應在坐位休息5分鐘以上。測量血壓時,安靜、舒適地坐好,兩腿自然分開,全身自然放鬆;早上血壓測量應在起床後1小時內進行、服用降壓藥物之前、早餐前、劇烈活動前;考慮到我國居民晚飯時間較早,建議晚間血壓測量在晚飯後、上床睡覺前進行;不論早上還是晚上,測量血壓前均應注意排空膀胱;
測量時需要脫去上臂衣袖,氣囊袋緊縛於上臂,袖帶的下緣應在肘窩上2~3cm,袖帶不宜過緊,不宜過松,以可插入一根手指的鬆緊度為宜;捆綁袖帶上臂的中點與心臟要在同一水平,兩腿放鬆、落地;上臂周徑大於32cm的人,應換用16cm×65cm的大號氣囊袋,如果給兒童、青少年或其他上臂過細者測量血壓,應選擇小袖帶;自動測壓過程,患者不能有動作,否則因肌肉運動出現的假波,使測壓失敗;兩次測量之間,至少間隔1分鐘以上,並且部位、體位要一致;測量前30分鐘不要抽菸、劇烈運動、喝酒或者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果上述10點之中,有任何一個沒有做好,都可能導致測量到的血壓不準確。
3、血壓計沒有定期校準
無論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都是需要定期矯正的,電子血壓計的核心部件是壓力傳感器,其性能具有隨時間而漂移的特性,長時間不檢定,示值可能不準確,存在極大的隱患,因此需要定期對它進行檢測。
電子血壓計應該至少一年矯正一次,應該選擇大品牌,提供校準服務的品牌。
4、手腕式和手指式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一般有三種,主要有手指式、手腕式和手臂式,分別測量手指、手腕和手臂,手指式和手腕式電子血壓計使用方便,但是準確度收到影響,一般不推薦用於檢測血壓。
手腕式電子血壓計,檢測時低於心臟水平,而指套式受動脈彈力回波的影響明顯,致使這兩種檢測方法得到的結果不夠準確,所以,這兩種電子血壓計不是首選。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特別肥胖、或寒冷地區不適合脫衣服等,可以選擇腕式血壓計,但也必須是選擇準確性通過驗證的腕式血壓計。
還有一些新型的非袖帶式血壓計,準確性沒通過驗證之前,都不推薦使用。
在2019年的《中國家庭血壓監測指南》中,指南明確推薦選擇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正是因為考慮到電子血壓計操作簡單、而且準確性能得到保證。普通居民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不推薦使用水銀柱血壓計等進行家庭血壓測量。
所以,不要再說電子血壓計不準確了,而是你沒有選對電子血壓計,或者測量的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