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
只有黑豆是中醫用來入藥的。
中醫臨床上,黑豆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水腫和治療藥物中毒。其補腎的功效,是古人從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至於補腎的機制,古代的解釋為黑豆其形類腎,其色黑。這是表象的聯繫,有些玄,是形上學,這是時代的局限性。現代研究揭示了黑豆補腎的科學內涵。
黑大豆所含的大豆黃酮和染料木素具有雌激素樣的作用,其含量雖小,但能溶於水,能被充分吸收。長期食用黑豆,不但補充了豐富營養,而且能改善體質,促進健康長壽。中醫認為,水腫疾病是由於肺虛脾虛或腎虛引起的。
至於黑豆的解毒作用,在缺醫少藥的古代確實被廣泛應用。不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提出黑豆解毒「每試之則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驗乃奇」。說明單用黑豆解毒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和綠豆一樣,黑豆是可以用來養生的,但養生是有一定範圍的。不能因為它有「補腎」功能,就隨意延伸編造出「減肥、明目、烏髮、美白」等系列功效。
驗方指南
黑豆有益腎利水,活血解毒功效,傳統主治水腫脹滿、風痺筋攣、癰腫瘡毒、中藥中毒等病症。常用劑量為9~30克,水煎服,喝湯。也有將黑大豆炒,天花粉,等分,為末,糊丸,黑豆湯下,治療腎虛消渴(糖尿病)。
名方推薦
《家庭真驗方—小藥方大健康》腎病章節P94介紹的「黑料豆丸」,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治腎病症候群名方。自上世紀80年代起即用於腎病臨床,需要病人面診,不辦理郵購。
黑料豆丸
處方:黑豆、蒼朮、黃芪等
適應人群:低蛋白血症、高血脂、蛋白尿
不能面診的讀者,可參考驗方作者陳以平教授在書中介紹的適合患者食療的黑料豆飲。尤其是低蛋白水腫明顯的患者,可以日常將黑料豆磨豆漿飲用。
分享更多體驗 參與更多活動
請註明申請入群